第12章 覆滅—第十四節 呂氏敗亡(七)

就在坐等灌嬰、劉澤開戰的期間,呂家兄弟幹了自認爲很到位,但實踐證明卻是很扯淡的一件事:罷免審食其左丞相之職。

這是包括審食其在內幾乎所有人都不曾料到的。按理說審食其是呂雉的嫡系,應該和老呂家的關係非常密切。可不曾想到的是,呂家兄弟會先在這個人身上動手,着實令人費解。

史料只給出了這麼個結果,並沒加以詳解,這爲審食其的遭遇蒙上了一些神秘的色彩。我也爲這件事迷茫很久,當縱覽過審食其的經歷後,我漸漸理解了這件事。

當然,我下邊寫的幾段是自己揣摩的東西,並非史料記載,大家可以批判的吸收。

我一直相信,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有它的道理。如果我們綜合審食其過去的角色定位和將來的命運走向進行分析的話,他有這麼個遭遇也是可以理解的,甚至說是合情合理的。

審食其和呂雉的關係微妙,自然有點張揚,在呂澤、呂釋之面前也許會收斂些,可並不會把呂產、呂祿這些小輩們放在眼裡,對他們也不會太客氣。如此一來,呂家兄弟對他很不感冒。

況且,呂雉在世時,很多政令均由審食其定奪。呂雉一死,呂家兄弟紛紛登臺,掌控朝政。而審食其這麼多年來養成的工作習慣和在朝廷中影響力,一時半會改不過來,在有些事上會胡亂拍板,甚至在呂家人面前也要指手畫腳,這讓呂產、呂祿很不忿,對他意見很大。

更重要的是,審食其掌控宮中侍衛,出出進進都要經他點頭,這更讓呂家兄弟大爲光火。這種局面,註定了審食其的結局。

如果審食其只是因爲自身的行爲習慣,而影響了他和呂家之間的關係的話,其被罷相多少還有些無辜。

但事實上,他在內心深處已對自己的站位問題開始了搖擺。

審食其和陸賈的關係很密切,並且他身邊還有個叫朱建的人。陸賈和朱建在前邊都做過介紹。

陸賈能侃,擅長拉皮條,更爲陳平籠絡羣臣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當然,審食其幾乎被他拉下水。雖然審食其和陳平之間的關係依然不好,但並沒有以往那麼緊張。

朱建善謀,擅長定方略,審食其這些年來能在朝堂上混的如魚得水,不僅靠呂雉的照顧,更要感謝朱建在其背後的出謀劃策。

可巧的是,陸賈和朱建都支持老劉家,反對老呂家。這倆個人的言論基調,影響着審食其。

審食其開始彷徨了。這對呂家人很不利。

更誇張的是,不僅呂家人想拿掉他,陳平、周勃等人也急着換了他。原因也很簡單,審食其畢竟和呂家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無論如何,這個人是靠不住的。並且他和陳平內鬥了這麼多年,一時半會還真不好化干戈爲玉帛,況且現今審食其也沒有跑來主動示好。陳平之流要做的事情,絕不願意讓一個並不怎麼信任的人跑來參和。

審食其成了一根名副其實的臭棍,很榮幸地讓對壘雙方都對他有意見。由此可見,他在這個時候被罷相,完全是在情理之中的。

然而,讓呂家兄弟不曾想到的是,他們的這個舉動,反而爲自己埋下了更大的隱患。

就在這個隱患爆發的前幾天,呂產和陳平正式交手了。

他們的這次較量,還得從一段對話說起。

高後八年九月十日(公元前180年),呂產在北大營和自己的嫡系賈壽有過一段對話。

賈壽跑出去公費旅遊一圈後,回來向呂產報告:灌嬰已與劉襄聯合。

這個消息讓呂產大吃一驚。

緊接着,賈壽又說了這麼一句話:速速進宮,挾天子而誅羣臣,嚴守關中,再謀天下。

不巧的是,呂產、賈壽的這段對話,傳到了一個人的耳朵裡。這個人是曹窋。

曹窋我前邊也提到過,他是曹參的大兒子,一個老實的不能再老實的人。

按理說,曹老實又不是順風耳,呂、賈二人在軍營裡的對話,沒道理會傳到他的耳朵裡。然而,無巧不成書,曹老實還真幸運地聽到這段話。

曹窋之所以能夠如此幸運,還要拜他的性格所賜。

劉盈在世時,他和曹窋的關係很密切。道理也很簡單,劉老實和曹老實有共同語言。

更重要的是,曹窋一根筋,沒多少心機,說起話來直來直去,連他爹都受不了。一天到晚在朝堂上裝傻充愣,沒幹一件正經事。

劉盈死後,呂雉愛屋及烏,給了曹窋一些關照。就這樣,他在呂雉手下混的挺順利。

後來御史大夫任敖病死,呂雉毫不猶豫地讓曹窋代行御史大夫。

(任敖,劉邦參加革命前,在沛縣監獄曾經替呂雉出頭,讓其免受凌辱,趙堯被趕走後其被任命爲御史大夫。)

由於曹窋既老實又聽話,還不胡言亂語,因此呂家人對他不怎麼設防。這就是曹窋能在老呂家的地盤上隨便出入的緣由了。

這天,曹窋去找呂產,準備彙報一些朝中的閒雜事。入得軍營,暢通無阻,連通報的人都省了。

曹窋埋着頭走到帳外後,幸運地聽到了上邊的那段對話。

曹老實膽顫心驚,也不找呂產彙報了,扭頭就跑,隨即幹了件很不老實的事。

出的營門,曹窋快馬加鞭,直奔陳平家裡而去。

陳平急了,扭頭對侍衛吼道:“快請太尉!”

周勃到來後,一籌莫展,急的滿屋亂竄。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周勃現在光桿司令一個,再牛也只有幹搓手的份。最終,他把目光投向了陳平,“你倒是說話呀,怎麼幹?”

陳平緊張地抓着袖口,一縷細汗在鬢角慢慢滑下。陳平猛然說道:“形勢危急,只有鋌而走險。既然他要矯詔誅殺我等,那就先下手爲強,矯詔去奪呂祿的兵權。”

周勃停下了腳步,瞪着倆眼問道道:“怎麼幹?”

陳平沒有直面回答,一拳頭砸在桌子上,站起了身,“就這麼幹!”

已沒有選擇的餘地。動手吧,坐以待斃,不如放手一搏。成功失敗,就是這一錘子買賣。

真正的對決開始了。。.。

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二)第8章 紅霞萬里—(十)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九節最後的日子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一節 明爭暗鬥(一)第7章 烽煙再起—(四)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五)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四節 羣臣定主(一)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十節 三王殞命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八節 天才隕落(二)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四節 抓人(一)第19章 爭儲——第八節 過招(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一節 敗亡(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八節 明爭暗鬥(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六節 明爭暗鬥(六)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六節 斷糧第12章 覆滅—第十三節 呂氏敗亡(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五節 改正朔(二)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節 天才隕落(四)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五節 諸呂封王(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四節 匈奴叩邊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五)第4章 軍挺咸陽—(三)第5章 楚漢爭鋒—(七)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八節竇漪房的身世(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一節蕭規曹隨(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節 暗鬥(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四節 國喪(四)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四節 抓人(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六節審食其的尷尬一第12章 覆滅—第十七節 呂氏敗亡(十)第12章 覆滅—第十四節 呂氏敗亡(七)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七)第3章 亂世紛爭—(八)第9章 日落長河—(十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八節 劉濞收場(一)第7章 烽煙再起—(九)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三節 劉卬的結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七節 密謀(三)第12章 覆滅—第十節 呂氏敗亡(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節樑王進京(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一節 開始吧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五節 樑王的痛苦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六)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五)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三)第19章 爭儲——第十二節 伏筆第6章 旭日東昇—(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四節 改正朔(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一節新一輪博弈(一)第3章 亂世紛爭—(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節 暗鬥(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二節新一輪博弈(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四)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三節新一輪博弈(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六節荒唐的謀反(七)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二)第3章 亂世紛爭—(八)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三節 劉盈收場(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六節劉邦的遺產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二節 劉盈收場(二)第4章 軍挺咸陽—(三)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五)第6章 旭日東昇—(三)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八節 諸侯興兵第3章 亂世紛爭—(六)第3章 亂世紛爭—(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三節好一根攪屎棍九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六)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節周勃的短板(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五節樑王進京(三)第6章 旭日東昇—(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二節天才隕落(六)第19章 爭儲——第二節 慄姬的運氣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七節 曹參拜相(四)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七節 樑王請罪(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九節最後的日子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九節好一根攪屎棍(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節 暗鬥(一)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一)第7章 烽煙再起—(十六)第2章 大澤鄉起義—(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三節荒唐的謀反(四)第12章 覆滅—第四節 陳平的動作(四)
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二)第8章 紅霞萬里—(十)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九節最後的日子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一節 明爭暗鬥(一)第7章 烽煙再起—(四)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五)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四節 羣臣定主(一)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十節 三王殞命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八節 天才隕落(二)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四節 抓人(一)第19章 爭儲——第八節 過招(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一節 敗亡(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八節 明爭暗鬥(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六節 明爭暗鬥(六)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六節 斷糧第12章 覆滅—第十三節 呂氏敗亡(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五節 改正朔(二)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節 天才隕落(四)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五節 諸呂封王(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四節 匈奴叩邊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五)第4章 軍挺咸陽—(三)第5章 楚漢爭鋒—(七)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八節竇漪房的身世(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一節蕭規曹隨(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節 暗鬥(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四節 國喪(四)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四節 抓人(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六節審食其的尷尬一第12章 覆滅—第十七節 呂氏敗亡(十)第12章 覆滅—第十四節 呂氏敗亡(七)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七)第3章 亂世紛爭—(八)第9章 日落長河—(十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八節 劉濞收場(一)第7章 烽煙再起—(九)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三節 劉卬的結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七節 密謀(三)第12章 覆滅—第十節 呂氏敗亡(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節樑王進京(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一節 開始吧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五節 樑王的痛苦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六)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五)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三)第19章 爭儲——第十二節 伏筆第6章 旭日東昇—(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四節 改正朔(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一節新一輪博弈(一)第3章 亂世紛爭—(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節 暗鬥(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二節新一輪博弈(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四)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三節新一輪博弈(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六節荒唐的謀反(七)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二)第3章 亂世紛爭—(八)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三節 劉盈收場(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六節劉邦的遺產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二節 劉盈收場(二)第4章 軍挺咸陽—(三)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五)第6章 旭日東昇—(三)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八節 諸侯興兵第3章 亂世紛爭—(六)第3章 亂世紛爭—(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三節好一根攪屎棍九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六)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節周勃的短板(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五節樑王進京(三)第6章 旭日東昇—(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二節天才隕落(六)第19章 爭儲——第二節 慄姬的運氣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七節 曹參拜相(四)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七節 樑王請罪(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九節最後的日子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九節好一根攪屎棍(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節 暗鬥(一)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一)第7章 烽煙再起—(十六)第2章 大澤鄉起義—(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三節荒唐的謀反(四)第12章 覆滅—第四節 陳平的動作(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