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二節戚姬的結局(六)

蕭何、周昌急急忙忙跑進了宮,終於找到了劉盈。

劉盈是個老實人,也是個軟心腸的人,更重要的是,在很早以前,劉如意就是他的玩伴。記得老孃囚禁在項羽大營時,他和劉如意簡直形影不離。可自從老孃回來後,他們之間好像被強加進了些什麼東西。但這些東西,分割不開他和那位兄弟之間的感情。

當得知戚姬母子的遭遇後,劉盈深表同情,當然也還有一些無奈。說句實在話,這位兄弟到現在爲止都還沒定好位,皇帝都當了這麼多天,還沒弄明白自己到底有多大權力。

然而這位兄弟是個有良心的人,他也覺得自己老孃做的不地道,有些過分了。因此,他一口答應,將親自出面,定將確保劉如意的周全。

皇帝表態了,蕭何和周昌懸着的心終於放了下來,暗自鬆了口氣,看來事情還有緩和餘地。

兩個老頭陪着劉盈閒扯一通,極爲滿意的離開了皇宮。他們還是太迷信那個位置了,一點沒考慮劉盈的個人能力。

按理說,劉盈既然表示要罩着劉如意,那就該有個具體的方針步驟,因爲他的對手是自己的老孃,不打幾輪連環拳下來,是完不成這項任務的。然而,劉盈的舉措就有些簡單了。

實際上,在我們介紹劉盈的辦法前,還是有必要探討一下劉盈應該採取的措施。

措施一:軟磨。

在這件事上,呂雉要殺,劉盈要救,既然兒子要違背老孃的意願辦事,那肯定需要做一些工作。

工作其實很簡單——向老孃解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擺事實講道理,最起碼得讓老孃泄泄火。

當然,呂雉比較記仇,想讓這個老寡婦輕易放下屠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軟磨”工作是必須的,最起碼劉盈需要打這個招呼。至少應該設定一個止損點,擬定一個差強人意的結果,縱然雙方都不太滿意,但起碼都得能夠接受。

措施二:硬抗。

實際上,“硬抗”在有些時候也不失是個好辦法,尤其對付呂雉。

呂雉是個很執着、很有主見的人,憑几句話就想改變她的主意,難度係數還是比較大的。劉盈不是一個巧舌如簧的人,就他的說話水平,哼!別難爲劉兄弟了。

如果劉盈有些魄力,大可以明着和老孃叫板——你敢殺了他,我就死給你看,看誰損失大。

當然,我說的是假設,如果劉盈有這種魄力,呂雉的表演相信能提前結束,他劉家天下也不會搞出那麼多無厘頭的事情。

然而,劉盈兄弟很讓人失望,他既不“軟磨”,也不“硬抗”,而採取了另外一種方式——躲藏。

真是一個天才的辦法,相信很多未成年的小朋友,如果期末考試拿了個“零蛋”回家後,通常都會採取這種辦法。在此,我還專門查了一下史料,劉盈同志現今17歲,要說還處在這個年齡段,不足爲奇。

劉盈的表演開始了。

就在劉如意還在半路上時,劉盈親自動身趕到霸上,迎接這位同父異母的兄弟。

在霸上等來劉如意後,劉盈拉住兄弟的手一起回宮。回宮後,劉盈別出心裁的讓劉如意和自己同吃同住、形影不離。

這就是劉盈的辦法,他算是抖了不少精神,親自給兄弟當保鏢。大漢皇帝竟然想出這麼一個弱智的辦法,真不敢恭維他的水平。

雖然劉盈的辦法不怎麼樣,但還是起到一定效果的。因爲呂雉雖然想動手,但總不至於跑到劉盈的眼前幹吧。

再說殺人這種事情,呂雉也不會撩胳膊親自動手的,通常情況下,她只需動動嘴皮子,打發幾個無所事事的太監就能搞定。太監雖是呂雉的手下,但也是劉盈的門徒,這些人總不會跑到劉盈的面前張牙舞爪的殺人吧,如若真要那麼搞,他們的腦袋也得跟着搬家。

如此一來,劉如意還真的奇蹟般的躲過了呂雉的明槍暗箭,應該說是躲過了一段時間。由此可見,劉盈的舉措雖然不太恰當,但還是有效果的。

然而,就隨後的結果來看,這的確是一個笨辦法,這種辦法只能解救一時,不可能解救一世。

劉如意還是出事了。

公元前195年12月份的一天,劉盈早起狩獵,而劉如意賴牀未起。劉盈念及兄弟年幼,沒捨得讓他起牀跟隨。

劉盈出去了。

劉盈前腳剛走,幾個太監就魚貫而入,一壺毒酒強灌進劉如意的嘴裡。

待得劉盈返回時,劉如意仍躺在牀上,不過此時的他已是一具屍體。

這就是劉盈挖空心思想出來的辦法所獲得的結果,相信眼前這個場景會讓他終生難忘。

此時他突然開始恐懼,他恐懼的看着四周的人,一個個平時點頭哈腰、俯首帖耳的太監宮女們,何以敢在自己龍牀上作惡。

劉盈的心開始顫抖了,而他最爲恐懼的還是自己的老孃,他真沒想到,老孃會用這種方式解決掉自己親愛的弟弟。日防夜防,家賊難防,劉盈爲自己的“躲藏”付出了代價。

劉如意死了,這是一個可憐的孩子。

然而,劉盈的悲劇人生也從此拉開了序幕。因爲這次經歷,是他稱帝后一個極不成功的案例,深深地打擊、折磨、刺痛着這個老實巴交的人,讓他開始自卑、沉淪,終其一生都沒能走出這個陰影。雖然他仍然活着,可心已臨死不遠,用不了多長時間,呂雉會再次狠推一把,讓他徹底跌入無底的深淵。

當然,就呂雉的本意而言,是不願意看到這種結果的。但這個妒恨成性的女人,完全忽略了兒子的感受。劉盈的悲劇,恰恰就是她親手造成的。但這個女人至死也沒能弄明白這一點,因爲她根本沒考慮過兒子的性格。

劉如意死後,呂雉把目光轉向了戚姬。

呂雉派人砍斷戚姬的手腳,挖掉她的眼睛,用火燒焦她的耳朵,灌她喝下啞藥,把她扔進豬圈,並起了個名字——“人彘”。

每次看到這一點,我都有罵人的衝動,我一直認爲呂雉有些變態。真弄不明白,一個人會恨到什麼樣的程度,才能做出這種泯滅人性的事情。整個古代史,呂雉算是登上了“巔峰”,她的惡名也從此開始鑄就。

如果她折磨戚姬是變態的表現話,那她下邊的舉措就更加變態。呂雉把戚姬折磨的不成人形後,還別出心裁的請矇在鼓裡的劉盈前來觀瞻。

當劉盈看到這一幕後,他心底的防線徹底崩塌了。他放聲大哭,朗朗蹌蹌地返回寢宮,大病不起,大半年未能下牀。期間,這個老實的皇帝派人給老孃送去了一句話:“此非人所爲。朕爲太后子,不能治天下矣。”

從此,劉盈自暴自棄,飲酒逸樂。劉邦真是看的太對了,劉盈的確是一把扶不上牆的爛泥,他用自己的行動證明這一點。

雖然他不是一個好皇帝,但他是一個好人,實踐證明,好人是當不了好皇帝的。劉盈託生錯了地方。

不過在隨後的故事情節中還要介紹到這位仁兄,現在就讓他接着沉淪吧。

戚姬的結局到此也就結束了,在這幾節中戚姬是砧板上的魚肉,沒有資格上臺表演。我以“戚姬的結局”爲此節之名,只是對這個才女的緬懷,我所能做的,也只有這些了。因爲她悲慘的結局,應該得到後世的緬懷。

事實上,有人早就做過這項工作了。漢文帝繼位後,在戚姬的故鄉定陶建祠祭奠,人稱戚姬寺。戚姬寺原有大殿三間及配房,後世又有多次擴建。院內古樹參天,傍晚時分,晚鴉歸巢,繞寺飛鳴,似哀慼姬,故“戚堌晚鴉”成爲了定陶古八景之一。

可惜的是,“特殊時期”期間,戚姬寺遭嚴重破壞,加之年久失修,現僅存清代大殿三間,大門一座。

寫到此,這段歷史也該翻過去了,但還有一個人有必要做一個總結,這個人就是周昌。

劉如意死後,生氣、愧疚、悔恨等等一系列不好的情愫,一股腦地涌上了周昌心頭,從此,他稱病不朝。三年後,在憂鬱、痛苦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在他臨死前,喘了半天氣,只說出兩個字:“趙王……”

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八節竇漪房的身世(三)第19章 爭儲——第十四節 設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六節 羣臣定主(三)第12章 覆滅—第十二節 呂氏敗亡(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四節大婚(二)第5章 楚漢爭鋒—(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節 敗亡(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八節最後的日子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八節 劉肥避險(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五)第1章 起點——(二)第4章 軍挺咸陽—(五)第6章 旭日東昇—(四)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三節 走上前臺(三)第19章 爭儲——第二節 慄姬的運氣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五節劉興居的抉擇(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七節 斷糧(二)第9章 日落長河—(五)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七節 傳檄天下(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一)第12章 覆滅—第二節陳平的動作(二)第4章 軍挺咸陽—(五)第5章 楚漢爭鋒—(九)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六節薄昭的結局三第8章 紅霞萬里—(十九)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六節 改正朔(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三節 走上前臺(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三節 賈誼論政(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二節 劉盈收場(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八節 明爭暗鬥(八)第8章 紅霞萬里—(六)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五)第6章 旭日東昇—(六)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節 暗鬥(一)第12章 覆滅—第十四節 呂氏敗亡(七)第7章 烽煙再起—(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六節最後的日子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二節好一根攪屎棍八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節 國喪(三)第19章 爭儲——第十三節 腦殘的對答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三節 明爭暗鬥(三)第7章 烽煙再起—(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一節 劉盈收場(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七)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五節 密謀(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一節荒唐的謀反(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七節 羣臣定主(四)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六)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七)第4章 軍挺咸陽—(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五節薄昭的結局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四節 改正朔(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五)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節 戚姬的結局(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節 國喪(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一節天才隕落(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六節薄昭的結局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六節竇漪房的身世(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節 劉恆進京(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三節 劉盈收場(三)第6章 旭日東昇—(六)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十節 三王殞命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一節好一根攪屎棍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七節 曹參拜相(四)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二節新一輪博弈(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八節審食其的尷尬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四節 匈奴叩邊第7章 烽煙再起—(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六節最後的日子一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十節 三王殞命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六)第1章 起點——(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三)第1章 起點——(三)第4章 軍挺咸陽—(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九節最後的日子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五節樑王進京(三)第19章 爭儲——第十二節 伏筆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節 劉恆進京(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七節最後的日子二第4章 軍挺咸陽—(四)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九)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三節 明爭暗鬥(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一節 醫之聖手(一)第12章 覆滅—第三節陳平的動作(三)第7章 烽煙再起—(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五節 籌備第19章 爭儲——第十一節 釋疑第8章 紅霞萬里—(十)第12章 覆滅—第六節 陳平的動作(六)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八)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一節荒唐的謀反(二)第7章 烽煙再起—(十)
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八節竇漪房的身世(三)第19章 爭儲——第十四節 設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六節 羣臣定主(三)第12章 覆滅—第十二節 呂氏敗亡(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四節大婚(二)第5章 楚漢爭鋒—(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節 敗亡(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八節最後的日子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八節 劉肥避險(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五)第1章 起點——(二)第4章 軍挺咸陽—(五)第6章 旭日東昇—(四)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三節 走上前臺(三)第19章 爭儲——第二節 慄姬的運氣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五節劉興居的抉擇(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七節 斷糧(二)第9章 日落長河—(五)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七節 傳檄天下(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一)第12章 覆滅—第二節陳平的動作(二)第4章 軍挺咸陽—(五)第5章 楚漢爭鋒—(九)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六節薄昭的結局三第8章 紅霞萬里—(十九)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六節 改正朔(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三節 走上前臺(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三節 賈誼論政(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二節 劉盈收場(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八節 明爭暗鬥(八)第8章 紅霞萬里—(六)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五)第6章 旭日東昇—(六)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節 暗鬥(一)第12章 覆滅—第十四節 呂氏敗亡(七)第7章 烽煙再起—(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六節最後的日子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二節好一根攪屎棍八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節 國喪(三)第19章 爭儲——第十三節 腦殘的對答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三節 明爭暗鬥(三)第7章 烽煙再起—(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一節 劉盈收場(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七)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五節 密謀(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一節荒唐的謀反(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七節 羣臣定主(四)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六)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七)第4章 軍挺咸陽—(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五節薄昭的結局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四節 改正朔(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五)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節 戚姬的結局(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節 國喪(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一節天才隕落(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六節薄昭的結局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六節竇漪房的身世(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節 劉恆進京(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三節 劉盈收場(三)第6章 旭日東昇—(六)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十節 三王殞命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一節好一根攪屎棍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七節 曹參拜相(四)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二節新一輪博弈(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八節審食其的尷尬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四節 匈奴叩邊第7章 烽煙再起—(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六節最後的日子一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十節 三王殞命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六)第1章 起點——(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三)第1章 起點——(三)第4章 軍挺咸陽—(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九節最後的日子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五節樑王進京(三)第19章 爭儲——第十二節 伏筆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節 劉恆進京(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七節最後的日子二第4章 軍挺咸陽—(四)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九)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三節 明爭暗鬥(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一節 醫之聖手(一)第12章 覆滅—第三節陳平的動作(三)第7章 烽煙再起—(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五節 籌備第19章 爭儲——第十一節 釋疑第8章 紅霞萬里—(十)第12章 覆滅—第六節 陳平的動作(六)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八)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一節荒唐的謀反(二)第7章 烽煙再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