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節 最能鬧的人

周丘進城後沒去縣衙,而到客舍安頓下來,並派人通知縣令過來拜見。

也許有人要問,周丘只不過是吳王府上的一個門客,何況吳王業已造反,他神神秘秘返回老家,夾着尾巴做人才是正理,沒道理如此囂張。縣令不抓他已經很不錯了,還讓人家前來拜見,不會是腦子進水了吧?

周丘的腦子沒有進水。他相信縣令會來,並且會很快。他之所以會如此自信,關鍵處就在那個“符節”上。

“符節”代表朝廷,持“符節”之人自然就是漢使,漢使自然就是縣令的上司。既然是上司,縣令沒有不來拜見的道理。

問題在於縣令認不認識他,認不認可這位非常時期的“漢使”大人。

事實上,縣令和周丘是老熟人。當年,周丘犯了法,還沒等縣令緝捕,他先行跑路。出的下邳城後,舉目無親,不得已投奔了劉濞,成爲吳王府的門客。

後來,縣令想方設法逮他,可週丘躲在吳國不露頭,讓縣令大人一籌莫展。

按理說,一個逃犯不應該敲鑼打鼓地回來自投羅網。縣令絕不相信會有這等事生。然而,還是生了。

應該說,縣令只聞得“漢使”召見,卻根本不知道這位“漢使”姓誰名誰,也不知道“漢使”從何處而來,更不知道“漢使”來這裡幹什麼。信息嚴重地不對稱。讓縣令陷入了被動。

縣令來了,他很高興地來了。朝廷派人指導工作,簡直是再好不過的事。最起碼有人幫自己抗黑鍋。

在“漢使”侍從的指引下,縣令懷揣激動的心走進了客舍。

進門後,縣令慌忙行禮,可擡起頭時,打了個愣怔,腦子明顯有些短路。縣令指着周丘,“你。你……”

周丘站起身,微微一笑。“我?你不是一直都想要抓我?”

縣令突然悟到了些什麼,憤怒地吼道:“你竟敢……”

沒等他說完,周丘伸手一揮,“拿下!”身旁幾個侍從早撲了上去。把縣令按在當場。

周丘踱到縣令跟前,皮笑肉不笑地說道:“沒什麼不敢的。你抓不了我,可我卻拿了你。”伸手拔出腰刀,按在縣令的脖子上,“並且我會要了你的命,用你的命……”周丘沒再往下說,卻仰起脖子放肆地大笑起來。

當週丘收住笑臉後換成一副猙獰,揮起腰刀砍了下去……

周丘踩着縣令的獻血走到屋外。站在廊檐下,擰着老臉。衝侍從問道:“按排請的那些人來了嗎?”

“來了。都在外邊候着呢。”

“讓他們進來!”

一會功夫,大院裡站滿了人。這些人中,有些是周丘的本家兄弟。有些是過去的老友故舊,還有一些是當地達官貴人。總而言之,這些都是對周丘有用的人。

這些人被通知來此集合,只知道是“漢使”來了,卻不清楚“漢使”是何方神聖。

大家進門後,眼前一亮。幾年前還是逃犯的周丘,搖身一變成了“漢朝使臣”。身份的落差也太大了。

就在大家一臉疑惑時,周丘開口了,“吳王造反,各位鄉里可知?”

“知道,知道……”一片應和之聲。

“既如此,該如何打算?”

短暫的沉默過後,終於有人答話了,“縣令召集全城之民,協力守城。”話音未落,下邊又是一片“是,是”的應和聲。

周丘眯眼微微一笑,冷冷地問道:“各位鄉里認爲此舉可行?”

大家開始犯迷糊了。你是“漢使”,自然是吳王的敵人;既然是吳王的敵人,自然需要平叛;既然要平叛,“守城”自然是第一要務。大家辛辛苦苦幫你辦事,不表彰幾句也就罷了,還在此吹涼風。誰不知道吳王有五十萬大軍啊?(劉濞吹噓的效果)憑一孤城,若能守的住纔是怪事。

大家沉默了。死一樣的寂靜。大家心裡都清楚,此舉無疑是以卵擊石,只不過找不到出路罷了。

周丘猛然轉身,在侍從手上搶過符節,扔在地上。

他的舉動,讓大家有些蒙。做爲漢朝使臣來此一手,難道是作死的節奏?

沒等大家回過神,周丘開口了,“吳軍將至,血洗下邳不過一頓飯的功夫罷了。”

臺下炸了鍋。一陣焦躁的喧鬧過後,漸漸又恢復了平靜了。大家把目光投向周丘。

周丘適時地說道:“我有一法,可渡危局。”

一聽還有機會活命,大家眼前一亮,當即表示:願意跟隨周丘,由他差遣。

表完態後,大家深長耳朵聽他的“妙策”。

周丘上前一步,咧嘴一笑,說了一句很無恥的話,“投降吳軍,家室方可保全。”

沉默,又是一陣沉默。這他媽算是什麼“妙策”啊,明顯是在攛掇大家造反。

最終還是周丘打破了這個沉默,“吳王精兵五十萬,且天下諸侯紛紛響應,此舉必定成功。若我等此時歸降,他日封侯尚未可知。請各位斟酌。”

臺下開始怯怯私語,後來乾脆放開嗓子商量。突然有人問道:“那縣令那邊怎麼辦?”

周丘讓開身子,指着屋內說道,“縣令有罪於天下,我已斬之,大家無需顧慮。”說完,他開懷地笑了。

縣令死了,叛軍也快來了,大家經過一陣熱烈的討論後,出於安全考慮,得出了結論:既然“使者”大人帶頭投降,那啥話都不用再說了,跟你幹就是。

意見統一後,大家紛紛行動起來,在全城宣揚造反的好處。

努力沒有白費,周丘一夜間得三萬軍。

當然,如此快的節奏,也有縣令的一份功勞,由於他前期準備工作做的好,把大家都編成了軍制。現在周丘順手拿來,無需再搞什麼徵兵工作。

借一根棍子(符節),跑回老家溜達一圈,就搖身一變成了三萬大軍的首領,周丘這次賺大了。他空手套白狼的水平着實了得。

現在的周丘很是愜意,並且很快把這份愜意向劉濞做了彙報。當然,他並非多麼忠心,因爲劉濞並不算什麼好領導。只不過周丘不願意讓劉濞來此作鬧罷了。劉濞不來,他周丘就是這一畝三分地上的老大。有了這個身份,他將走的更遠。

這個人與幾十年前的劉邦有些神似。

他的*很強,一個城池,甚至一方諸侯都滿足不了他的要求。他想要的東西,劉濞也很想要。在周丘的內心深處,劉濞有一天也將會成爲他的敵人。然而,朝廷沒給他這個機會。

但劉濞沒時間揣摩周丘的心理,他現在很高興,也對周丘刮目相看。他認爲,周丘有一天會給予自己莫大的幫助。當然,劉濞也沒能等到這一天。

周丘穩住劉濞後,開始以下邳爲根據地,向四周輻射。他把劉濞的行軍路線拋在一邊,無論劉濞如何催促他前去幫忙,他都紋絲不動,完全按照自己的套路出牌,想打哪裡打哪裡。劉濞一門心思西進,可週丘可好,揮師東進一口氣打到齊地城陽。短短兩個月時間,周丘將大軍擴充至十餘萬。

和劉卬、劉遂比起來,這個人是十足的造反高手。應該說,他鬧出的動靜,比劉家諸王要厲害的多。

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四節大婚(二)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一)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九節審食其的尷尬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四節 匈奴叩邊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八節 戚姬的結局(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八節竇漪房的身世(三)第7章 烽煙再起—(二)第1章 起點——(三)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四節 醫之聖手(四)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八)第19章 爭儲——第一節 洗牌第6章 旭日東昇—(五)第5章 楚漢爭鋒—(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七節 明爭暗鬥(七)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一)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九節 諸呂封王(六)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二)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三)第9章 日落長河—(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一節 國喪(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五節 早立太子第19章 爭儲——第六節 焦急的等待第19章 爭儲——第十六節 廢黜太子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八節審食其的尷尬三第6章 旭日東昇—(六)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五)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三)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二節 掌控朝局(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五節 早立太子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節 劉恆進京(一)第19章 爭儲——第十一節 釋疑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三節 晁錯其人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二節蕭規曹隨(三)第19章 爭儲——第十八節 對症下藥(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八節 天才隕落(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一節 暗鬥(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六)第9章 日落長河—(五)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一節 衝動(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九節 羣臣定主(六)第5章 楚漢爭鋒—(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四節戲弄佞幸(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七節 密謀(三)第12章 覆滅—第八節 呂氏敗亡(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六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三節 掌控朝局(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六節 明爭暗鬥(六)第12章 覆滅—第三節陳平的動作(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節 賈誼論政(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八)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一節蕭規曹隨(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七節審食其的尷尬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節周勃的短板(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七)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五)第12章 覆滅—第六節 陳平的動作(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四節 改正朔(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三)第19章 爭儲——第十七節 對症下藥(一)第1章 起點——(三)第12章 覆滅—第十節 呂氏敗亡(三)第2章 大澤鄉起義—(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二節 掌控朝局(二)第5章 楚漢爭鋒—(六)第5章 楚漢爭鋒—(七)第6章 旭日東昇—(五)第9章 日落長河—(九)第19章 爭儲——第八節 過招(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第8章 紅霞萬里—(九)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節 劉恆進京(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七節劉興居的抉擇(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八節 明爭暗鬥(八)第7章 烽煙再起—(四)第19章 爭儲——第二節 慄姬的運氣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一節天才隕落(五)第5章 楚漢爭鋒—(七)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五節荒唐的謀反(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二節改正朔(九)第8章 紅霞萬里—(十)第12章 覆滅—第十節 呂氏敗亡(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九節 劉濞收場(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三節 賈誼論政(三)第19章 爭儲——第二十節 衝動(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第12章 覆滅—第八節 呂氏敗亡(一)第19章 爭儲——第十七節 對症下藥(一)
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四節大婚(二)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一)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九節審食其的尷尬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四節 匈奴叩邊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八節 戚姬的結局(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八節竇漪房的身世(三)第7章 烽煙再起—(二)第1章 起點——(三)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四節 醫之聖手(四)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八)第19章 爭儲——第一節 洗牌第6章 旭日東昇—(五)第5章 楚漢爭鋒—(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七節 明爭暗鬥(七)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一)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九節 諸呂封王(六)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二)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三)第9章 日落長河—(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一節 國喪(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五節 早立太子第19章 爭儲——第六節 焦急的等待第19章 爭儲——第十六節 廢黜太子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八節審食其的尷尬三第6章 旭日東昇—(六)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五)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三)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二節 掌控朝局(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五節 早立太子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節 劉恆進京(一)第19章 爭儲——第十一節 釋疑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三節 晁錯其人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二節蕭規曹隨(三)第19章 爭儲——第十八節 對症下藥(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八節 天才隕落(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一節 暗鬥(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六)第9章 日落長河—(五)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一節 衝動(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九節 羣臣定主(六)第5章 楚漢爭鋒—(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四節戲弄佞幸(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七節 密謀(三)第12章 覆滅—第八節 呂氏敗亡(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六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三節 掌控朝局(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六節 明爭暗鬥(六)第12章 覆滅—第三節陳平的動作(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節 賈誼論政(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八)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一節蕭規曹隨(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七節審食其的尷尬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節周勃的短板(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七)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五)第12章 覆滅—第六節 陳平的動作(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四節 改正朔(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三)第19章 爭儲——第十七節 對症下藥(一)第1章 起點——(三)第12章 覆滅—第十節 呂氏敗亡(三)第2章 大澤鄉起義—(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二節 掌控朝局(二)第5章 楚漢爭鋒—(六)第5章 楚漢爭鋒—(七)第6章 旭日東昇—(五)第9章 日落長河—(九)第19章 爭儲——第八節 過招(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第8章 紅霞萬里—(九)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節 劉恆進京(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七節劉興居的抉擇(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八節 明爭暗鬥(八)第7章 烽煙再起—(四)第19章 爭儲——第二節 慄姬的運氣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一節天才隕落(五)第5章 楚漢爭鋒—(七)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五節荒唐的謀反(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二節改正朔(九)第8章 紅霞萬里—(十)第12章 覆滅—第十節 呂氏敗亡(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九節 劉濞收場(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三節 賈誼論政(三)第19章 爭儲——第二十節 衝動(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第12章 覆滅—第八節 呂氏敗亡(一)第19章 爭儲——第十七節 對症下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