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光復京師

隆武元年七月初三,在京師盤踞了一年零七個月的滿清朝廷正式撤離。如同當日裡的李自成一樣,他們也是作爲戰敗的一方不得不撤出了這天下的中樞所在。經過一整夜的召集,八旗的各旗旗丁、親貴湊集了近六萬人,加上各地潰敗而來以及多鐸麾下的兩白旗精兵,總數在在十萬人上下,就在七月初三的夜半時分,安然從西便門離開北京。

隨同他們一同上路的,還有大行皇帝順治以及太后大玉兒,包括代善等在變亂中被殺的重臣的棺槨。也是這一天,滿清有了自己的新皇帝,也就是襄郡王博果兒,年號等都未確定,便匆匆被衆人推上了皇帝的寶座。

一剎那間,這皇帝的位置對於任何人都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多爾袞已經不再眷戀那個曾經讓他爲之瘋狂的寶座,他只是躲藏在裝載有大玉兒遺體的馬車上,獨自舔舐着自己的傷口。國不可一日無君,在他的授意下,博果兒成了最終的人選。

帝黨、後黨、攝政王一黨,都成了昨日黃花,如今的八旗爲了生存,已經不得不再次團結起來,現在他們也只有多爾袞一個選擇了。中原、江南、遼東都沒有八旗的立足之地,也許只有那遙遠的極北之地纔是他們最安全的港灣,但有一個前提,那必須是他們能活着到達那裡。

八旗各部無心戀戰,京師北直隸、河北之地相繼被明軍收復,就在多爾袞離開京師之後的第五天,也就是七月初九這一天,朱平安的北征大軍開入京師,先鋒武定國的新軍第三衛首先入城,接管城防。

歷經兩載。京師終於重回大明的懷抱,但自進城之後看到的情景和感受,卻與朱平安想象中的大相徑庭。原本設想的百姓們簞食壺漿,夾道相迎的情景並沒有出現。大街小巷,家家關門閉戶,避之不及。朱平安和他麾下的大軍竟然在這種極度冷遇的情況下進入到京師城中。

不僅是朱平安,就連朱平安麾下的將領和士卒都是詫異萬分。部隊中也難免出現了一些不解和抱怨的聲音。京師被流賊和滿清韃虜竊居這麼長的時間,各地百姓盼望王師北定中原無不是急盼甘霖普降的迫切,怎麼到了北直隸京師地界竟然遇到了這種情勢。

但仔細想來,這也是人之常情。兩年之內,京師“城頭變幻大王旗”,京師的士農工商百姓先是被流賊的追贓助餉折騰的不輕,接着便是清軍入關,竊居神器。八旗貴族在京師跑馬圈地,尤其是剃髮令的推行,更是讓百姓們叫苦不迭。現在明軍再度佔據京師,百姓們心中難免保留着猜疑的想法,升斗小民,每日裡只是關心自家的興衰榮辱,哪個能清楚國家大事,誰又能知道明軍能在京師中呆多長時間呢?其實說實話。百姓們關心的並不是誰來做這個江山,只要是能國泰民安。其實坐在九五至尊寶座上是誰,對於他們來說,倒的確是無所謂的事情。

大軍就在冷冷清清的氛圍中緩緩進入京師,朱平安的軍令也在同一時間下達到各部。所有入京的兵馬,全部入駐原京營部隊的軍營,沒有軍令不得擅自外出。皇城全部封閉。由跟隨朱平安一同進京的山東巡撫趙光抃帶領王金髮右千戶兵馬負責守衛。由於之前的連場混戰和變亂,皇城之內的一些宮殿,包括太廟都需要修葺和重建,這些也一併交給了趙光抃,從山東自由貿易區管理委員會直接撥付銀子即刻開始重修工程。以便在最短時間內,迎奉隆武皇帝朱聿鍵入主京師。

歷經流賊和清軍兩場打亂之後,朝廷元氣大傷,文武重臣十不存一,原有的朝局被徹底打亂,包括各地的藩王也是元氣大傷,神宗皇帝的嫡系子孫除了遠在廣西的朱由榔已經再無旁人,其餘的旁系藩王也是傷亡了十之七八。但這種情況也讓朱平安處理政務時減去了一個巨大的負擔,從洪武皇帝、永樂皇帝一脈相傳的藩王制度始終是壓在大明頭上的一塊巨石,現在,這快巨石被消耗一空,也正是朱平安從新着手製定實施新的方略的最佳時機。

至於黨爭,在朱平安看來,卻不是什麼最重要的問題。無論任何朝代、任何時期,黨爭都是無法絕對避免的,即便是後世標榜民主自由的超級大國內部,其中也是存在的,只不過是換了一個名字一個形式而已。所以,朱平安認爲,黨爭並不可怕,關鍵是黨爭不能脫離當權者的掌控範圍,也就是說,黨爭一定要在當權者劃定的範圍之內,如果出圈,便是破壞遊戲規則,任何膽敢破壞遊戲規則的行爲,最終結果只有死路一條。如何具體運作,朱平安還要和自己的智囊團精心設計一番。

目前,顯然還不是討論這些問題的時候。

“宜將剩勇追窮寇”,這句話,朱平安一直奉爲金科玉律。一直以來,北方的遊牧民族都是中原漢民族的大敵,從秦漢直到如今,皆是如此,遊牧民族入主中原的事情,歷史上也發生過多次,每一次在促進民族融合的同時,帶給漢民族的卻都是深重的苦難和難以磨滅的創傷。現在,到了必須解決的時候了。

蒙古草原,現在其中絕大部分的力量已經歸附於大明,草原的經濟命脈掌握在朱平安的手中,蒙古貴族已經不得不成爲大明的經濟附庸,接下來,朱平安還有重新打通絲綢之路的長遠計劃,雖說現在海洋貿易已經成爲主流,也逐漸成爲支撐大明經濟命脈的主要支柱,但對於與西亞、中亞的溝通、交流和貿易,還主要依賴於陸路。商路斷絕,也間接造成了中國西北地區的貧瘠和落後。如果能將絲綢之路再次打通,不僅是可以使得西北諸省獲得發展的良機,大明因此開疆拓土,也可以使得西北、東北各族不得不依附於大明的羽翼之下,成爲大明戰車前衝鋒陷陣的馬前卒。

而滿清,朱平安卻沒打算如此輕易的放過。在要全殲它的有生力量之後,便是依託於西北、東北的經濟開發計劃,大規模的向這些地區進行移民。當然這要區別於以往朝廷一紙令下,以強權逼迫百姓向遙遠的邊疆遷移的方式。在這一點上,朱平安對於洪武皇帝朱元璋這位祖先的遷移制度和軍戶制度是絕對的反對者。在他看來,經濟槓桿的微微傾斜,便足可以保障百姓們做出這種選擇,朝廷只要發出有關於邊疆地區開發優惠舉措的詔令,商賈們便會蜂擁着邊疆的貧瘠地區,只要有利潤的存在,他們絕對不會置之不理。這樣一來,百姓們的移民潮便會在他們的帶動下,開始向西北、東北一帶蔓延。或許時間需要的長一些,但效果絕對要好得多。

隨着戰爭的結束,大明也將迎來新一輪的經濟發展浪潮,其結果便是土地和人口矛盾的再次激化。早在山東時期,朱平安便利用海貿的巨大商機吸引了商賈、百姓甚至是官員們對於海洋發展的興趣,這些年來,山東蓬勃發展,“下南洋”甚至已經成爲一種新的人口經濟發展潮流,大批的漢人百姓、商賈都投身到海洋貿易的浪潮中,由此也帶動了山東、江淮、浙江一帶的迅速發展。

而朱平安對於西北、東北邊疆地區的發展,便是打算借鑑海貿的精研,烘托出一種嶄新的絲綢之路的商業發展道路。使得大明在休養生息一段時間,人口和經濟得到增長和發展之後,“走西口、蹚古道、闖關東”成爲新的移民浪潮,以此不僅可以恢復邊疆地區的生產力,還可以牢牢的控制住各族,達到一箭雙鵰的目的。

全殲清軍的有生力量之後,想要消滅整個八旗,顯然是不太現實的。與其將其逼得無路可走,世世代代藏在深山老林裡與明軍作對,不知什麼時候又出幾個類似於努爾哈赤、皇太極運氣好的不像話的奇葩,變着法兒的和大明鬥來鬥去,倒不如適可而止,逐步的將其同化到大明的旗幟之下。採取懷柔手段,那些酸腐的士子可有的是辦法,要不了幾十年,八旗滿洲或許也只能是剩下一個名號而已,也或許,什麼也剩不下。大明的胸懷是寬廣的,可以容納萬物,區區一個八旗滿洲,當然不在話下。

阿濟格坐困西安,覆亡只是時間問題了。東昌堡、廣寧、錦州已經被李定國的聯軍攻陷,兵鋒逼近錦州。多爾袞打的什麼主意,現在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事實上,他也只有這一條路可以走。但是朱平安也絕對不會再給他一個東山再起的機會。

在進入京師之前,朱平安已經派人火速給李定國送去命令,加快進兵速度,務必要在八月之前拿下寧遠,進逼山海關一線。而朱平安大軍則在京師休整三天之後,馬上向北開拔,從南北兩面堵住多爾袞北上的道路。

山海關,將成爲大明和滿清,也是朱平安和多爾袞再次對決的最終戰場。(未完待續……)

第65章 京師來客第105章 寧完我悲劇了第45章 寧完我的反撲第24章 殺手鐗第62章 天賜良機第27章 爲何變成這樣?第101章 勁敵第32章 逃離福州第7章 前塵往事第121章 圍堵第55章 新貴第100章 壕溝戰術第81章 千里求情第36章 孫傳庭南下第5章 曹化淳離京第122章 助你登天第95章 改變風格第23章 孫傳庭第139章 邱民仰守松山第47章 多謝第70章 大亂在即第6章 亂夜第127章 對陣“獵戶”第37章 今夜必有轉機第32章 逃離福州第121章 你不退就得死第83章 未雨綢繆第68章 百轉千回第97章 天賜良機第39章 奔跑吧 邢沅第16章 福建有隻驚弓之鳥第135章 我可以相信你嗎?第9章 陳圓圓第37章 福瘦膏和外籍軍官第142章 不一樣的流寇第121章 圍堵第99章 不一樣的初戰第61章 你 也有機會第28章 何意啊?第6章 亂夜第33章 養虎爲患第134章 不得不戰第70章 最後的戰鬥第90章 何洛會獻三策第20章 一線生機第41章 你要想清楚第108章 謀定第69章 面朝大海第38章 洗錢第4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第13章 流言第3章 蓮花寶典第55章 蔬菜大棚第41章 討價還價第52章 因爲前夫哥第52章 煙鎖重樓第8章 戰安慶第15章 衝冠一怒爲……?第132章 三大總督第31章 雷霆斬首第118章 恩怨分明第55章 錦官潛行第18章 炮戰第27章 **炮癡第100章 壕溝戰術第123章 豪格末路第104章 大玉兒喊你回家吃飯第66章 楊廷麟第8章 軍情處在行動第8章 箱中人第76章 但求故人一笑第76章 高 實在是高!第60章 回家第109章 動手吧!第139章 邱民仰守松山第6章 亂夜第84章 德昌號的秘密第118章 好大一個局第118章 遼東鷹飛第68章 百轉千回第3章 蓮花寶典第20章 不可小覷天下英雄第104章 萬事俱備第16章 打悶棍第36章 恰到好處第16章 打悶棍第1章 得子第27章 服不服!第125章 撤軍第33章 我是主角!第145章 交淺卻須言深第38章 另有其人第71章 箭在弦上第1章 平衡之道第35章 世子之師第111章 一對老瘋子第83章 李如靖和瞎子第129章 滅口第6章 賀人龍反叛第72章 必有捷報傳來
第65章 京師來客第105章 寧完我悲劇了第45章 寧完我的反撲第24章 殺手鐗第62章 天賜良機第27章 爲何變成這樣?第101章 勁敵第32章 逃離福州第7章 前塵往事第121章 圍堵第55章 新貴第100章 壕溝戰術第81章 千里求情第36章 孫傳庭南下第5章 曹化淳離京第122章 助你登天第95章 改變風格第23章 孫傳庭第139章 邱民仰守松山第47章 多謝第70章 大亂在即第6章 亂夜第127章 對陣“獵戶”第37章 今夜必有轉機第32章 逃離福州第121章 你不退就得死第83章 未雨綢繆第68章 百轉千回第97章 天賜良機第39章 奔跑吧 邢沅第16章 福建有隻驚弓之鳥第135章 我可以相信你嗎?第9章 陳圓圓第37章 福瘦膏和外籍軍官第142章 不一樣的流寇第121章 圍堵第99章 不一樣的初戰第61章 你 也有機會第28章 何意啊?第6章 亂夜第33章 養虎爲患第134章 不得不戰第70章 最後的戰鬥第90章 何洛會獻三策第20章 一線生機第41章 你要想清楚第108章 謀定第69章 面朝大海第38章 洗錢第4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第13章 流言第3章 蓮花寶典第55章 蔬菜大棚第41章 討價還價第52章 因爲前夫哥第52章 煙鎖重樓第8章 戰安慶第15章 衝冠一怒爲……?第132章 三大總督第31章 雷霆斬首第118章 恩怨分明第55章 錦官潛行第18章 炮戰第27章 **炮癡第100章 壕溝戰術第123章 豪格末路第104章 大玉兒喊你回家吃飯第66章 楊廷麟第8章 軍情處在行動第8章 箱中人第76章 但求故人一笑第76章 高 實在是高!第60章 回家第109章 動手吧!第139章 邱民仰守松山第6章 亂夜第84章 德昌號的秘密第118章 好大一個局第118章 遼東鷹飛第68章 百轉千回第3章 蓮花寶典第20章 不可小覷天下英雄第104章 萬事俱備第16章 打悶棍第36章 恰到好處第16章 打悶棍第1章 得子第27章 服不服!第125章 撤軍第33章 我是主角!第145章 交淺卻須言深第38章 另有其人第71章 箭在弦上第1章 平衡之道第35章 世子之師第111章 一對老瘋子第83章 李如靖和瞎子第129章 滅口第6章 賀人龍反叛第72章 必有捷報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