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不放心杜榆他們三兄妹,所以最後杜有德和趙氏留了下來,一直照顧到胡氏他們回來。
杜二郎也是到錦溪書院報道了,每天早上,讓四叔送過去,然後中午送一頓飯,再下午接回來。
“這樣不行,四叔天天只能忙着二哥的事兒了,必須得添人了!”杜榆覺得這樣對四叔也不好了。四叔又不是專門來伺候他們的,還是自家的長輩,這完全圍着二哥轉,也不像話。
倒是四嬸趙氏覺得挺好的,除了有些想念自己的女兒杜櫻外,其他的天天做飯什麼的,都得心應手。
“咱們得買個趕車的,還得給大哥你和二哥買個書童,錦溪書院外面要是吃飯的地兒就好了,也不用還要送飯去。”
可是這事兒也不是杜榆能決定的,錦溪書院這麼多年了,一直是這個樣子,別人家下人都有幾十上百的,騰出一兩個,專門伺候一個主子,那就是根本不成問題,像他們這樣的,就明顯的覺得捉襟見肘了。
杜大郎也覺得是該買了,只是奶奶那邊也要說一聲。“我回去說一聲吧。”杜大郎爲齊氏的長孫,目前又是最有出息的一個,他的話肯定管用。
果然杜大郎回去了一趟,就帶來了好消息,齊氏同意了。
“只是奶奶那邊說她不需要,給我和二郎準備就成了。”杜大郎說道。
肯定是大哥以學業爲主,需要買人了,所以奶奶才答應的。
唉,自家的奶奶啊,那就是自己能動手的就動手,可是一旦涉及到孫子們,那就是可以從寬了。
杜大郎說現在他需要去省城院試,身邊得有個書童打理自己的東西,而二郎現在在書院讀書,大家都是有書童的,所以單他一個人沒有,也是不好的。
這樣一說,齊氏就趕緊答應了要給兩個孫子買書童。
“還要給我銀子,我沒有要,說爹那邊給了我們錢,也夠用。”杜大郎說道。
這兩年的錢齊氏都沒有要,所以他們這邊是有錢的。
杜有德和趙氏也知道了這個事兒,趙氏有些手足無措,“大郎,是不是我們做的不夠好?”
杜大郎忙說道:“四嬸,確實是我們手頭上需要人了,原本早就該買了,現在奶奶答應了,所以纔要準備的。”
杜有德忙對自己的老婆說道:“你在瞎說啥呢。哪有你這樣說話的?大郎他們買了人又咋了?”
趙氏不敢說話了,杜榆忙道:“四叔,四嬸也是一片好心,您別這樣說她,以後啊,咱們家肯定還會買人的,現在只是開始。”自己的四嬸,估計是有些自卑,本身是從山那邊來的,孃家的家境是最差的,還只生了一個女兒,所以纔會患得患失的。
在齊氏手底下過日子,也不是那麼容易的,現在在縣城,脫離了齊氏,她也比以前輕鬆,所以生怕自己做不好。
就如三嬸高氏那時候,一直肚子沒有動靜,眼看着趙氏都懷上了,她還不是怕這怕那的?後來兒子一生,就又恢復了自信。
反而是趙氏有些畏首畏腳的了。
難道真的是婆婆太強勢,所以兒媳婦都弱勢?
可是自家娘不是挺好的嗎?也沒有被打壓下去啊,可見還是自己個的心態問題。
既然說要買人了,那就開始實施,杜二郎聽說了,也摩拳擦掌,表示自己要親自選一個書童,畢竟是以後要伺候他的。
所以就專門等到了書院休息的時候。
楚家也派人過來了的,不過對於送人這個事兒,楚家倒是沒有說,畢竟這下人還是自己個買的合適一些,楚家也是知道這個道理的。
他們搬過來第一天,楚家的人就上門來看望他們了的,還送了些吃食。
就連這牙婆也是楚家介紹來的,楚家在縣城可是老住戶了,每年都會送牙婆手裡買丫鬟,所以對牙婆來說是個大主顧,現在大主顧介紹的人家,自然是十分的熱情的。
這位牙婆姓李,這次帶來了好幾個小男孩,杜榆看了這些,都是年紀比較小的,就問道:“就只有這些?沒有一家子的?”
她想要能一家子買過來的,這樣,當爹的可以趕車,然後孩子可以跟着二哥去書院當書童,女人呢,就能在家做飯。
李牙婆一聽這個,就樂了,其實很少有一家子買了的,一般大戶人家,都是買幾個丫頭和小廝調、教調、教,過一年左右就能用上,大人根本就很少有人買,因爲楚家的關係,所以她今天只帶了這些小男孩。
“回稟杜姑娘的話,老身這裡確實有一家子人,他們是自賣自身,不過因爲不樂意家裡人分開,
老身看着他們也可憐,就隨了他們的意。”
只是買了全家的人卻是很少。
看到這被家裡父母或者親戚賣了的小男孩,杜榆心裡也是不好受的,可是這個世道,就是這樣,她也挽救不了所有人。
就是不明白了,那杜柳爲啥拼着命的要給人當丫鬟,做下人。
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算了,想這個杜柳的事兒幹嘛呢,還是自家的事兒最重要一些。
杜榆問道:“那一家子有幾口人,都是多大年紀?”
李牙婆忙道:“一家子五口人,爹孃年紀都是三十來歲,有兩個兒子,一個十歲,一個八歲,另外還有個小女兒,今年六歲。家裡那邊糟了災,一路上乞討過來的,到了咱們雲陽縣,最小的女兒就生病了,老身看着不落人,就把人給救了回來,只是老身也是要養家餬口的人,所以他們就求着老身,若是能一家子託付到好人家家裡,他們寧願做牛做馬。”
怪不得這一家子都賣不出去,這麼五口人,還要一起買,除非是像杜榆他們這樣,纔剛開始買人的人家,不然這老得老,小的小,根本就不好賣出去。
杜榆倒是覺得這一家子挺合適的,見過了李牙婆,對杜大郎和杜二郎說了這一家子的情況,“大哥,二哥,覺得這一家子怎麼樣?”
杜二郎率先說道:“我覺得挺好的,買了他們一家子,也不讓他們分開了,而且我們都有人了。”
杜大郎問道:“這一家子需要多少錢?”
“兩個小子,貴一些,一個需要十兩銀子,兩個就是二十兩,小丫頭需要八兩,他們的爹孃,一個只需要五兩,一共是三十八兩。”
這念頭,反而是小的值錢一些,年紀大的下人卻不值錢了。
這些賣身錢,除了一部分給李牙婆,這一家子拿一些,然後他們還要還李牙婆的醫藥錢。
“是死契還是活期?”杜大郎問道。
“都是死契,我問了,這一家子家在北邊,那邊鹽鹼地也多,後來鬧了災,地也種不成了。”
兄妹三個商量了一下,又和四叔四嬸說了一下,就商量着看了人過後,就把人買回來。
這一家子也姓李,杜大郎見了這一家子五口,和李牙婆交割了一下,各自按了手印,李牙婆收了點錢,去官府辦了文書,這李家一家子就是杜榆家的下人了。
李家一家子聽說有人買下來了他們一家五口,心裡高興又害怕,高興的是,全家不用分開了,害怕的是不知道主家是什麼樣的人家。
不過李牙婆也算是盡心盡責,把杜家的情況告訴了他們。
“難得是個和善人家,又是第一次買下人,比那些大戶人家要好多了,你們只要本本分分的,絕對不會出現打罵人的情況,勤快一些,我看你們不會受什麼苦。”
這可真是難得的好人家了。
李大壯一家子對李牙婆是萬分感謝,雖然這李牙婆也是爲了賺錢,可是難得的也是危難的時候救了他們一家子,不然自家小女兒就活不成了。
李大壯他們被帶了回來,見人就磕頭,把趙氏給下了一大跳,杜大郎說道:“都起來吧,咱們家也沒有什麼事兒,以後李大叔看看門,然後趕趕車,李大嫂幫着我娘,和嬸子們做做家務。長福跟着我,長順跟着我二弟,小丫就跟着我妹妹。咱們家也沒有那麼多規矩,你們也不要太拘束了,不過我們家不喜歡偷奸耍滑的人。到時候誰要是這樣,就別怪主家心狠了。”
杜大郎不愧是在外面跟着杜有忠過的人,說話是恩威並施。
把人給分配了下來,倒座也有幾間房,給這一家子安排了下去,李大嫂是來到了這頭一天,就去竈上做飯去了,杜榆一嘗,這味道還真不錯,看來這李大嫂在竈上是個好手。
小丫才六歲,直接成了杜榆的小丫頭,怯生生的跟着杜榆,杜榆笑着說道:“別怕,我從來不打人的,你跟着我也沒有啥事兒。李牙婆那邊也跟你說過了吧。”
小丫忙說道:“小姐,我什麼都會,我會好好伺候您的。”
系統崩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