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以退爲進

天下待呂布,皆“譬如養鷹”。

自棄陳留,南下陳國,於固陵聚,立車騎將軍營。呂布納陳宮之言,將萬餘兵馬,統稱一萬。陳國糧草,便以一萬兵馬計,月月足量供給。即便省吃儉用,又得陳國父老百姓日常接濟,仍月月見底,別無餘糧。

正應“飢即爲用,飽則颺去”之句。“飢附飽颺”,乃呂布天性。

陳宮足智多謀。故用“減竈”之計,以示好陳王。又勒令兵士,無事不得擅離。與民秋毫無犯。這才令陳國百姓,稍得心安。畢竟,董卓殘暴,秦胡騎惡名在外。呂布虓虎之勇,天下談虎色變。若不行謹小慎微,乃至禍亂陳國百姓。惹惱陳王,關東再無立錐之地。

爲長久計。陳宮、張邈,已有萬全之策。所攜陳留餘糧,尚可支應多餘三千兵馬乃其一。來年開春,命兵士屯田自養是其二也。

不料多事之冬。歲末風雲突變。

袁公路棄江夏,猛攻廣陵。陶恭祖,遣使求援。於是乎,遣呂布入徐,遂成上佳之選。

陳國縱然富足,亦不過一郡之地。如何可比一大州。正如陳宮所料,內有諸相奪權,外有袁、曹虎視眈眈。內憂外困,陶恭祖恐難善終。時徐州無主,呂布當可取而代之。得一州之地,呂布足可與曹操,一爭高下。

此乃天賜良機。不取,有傷天和。

事不宜遲。萬事俱備,整裝待發。呂布上疏陳王寵,國相駱俊置酒壯行。率一萬鐵騎,並幕府屬吏,浩浩蕩蕩,奔赴徐州。

剛出陳國境。呂布如魚得水,抖擻精神。

驅馬近前,隔窗言道:“勞煩公臺,統領中軍。某引千騎衛先行。”

“也好。”陳宮笑道:“將軍自去。”

“嗯!”呂布一聲長嘯,領一千精騎,風馳電掣而去。

同車張邈,隔窗窺見。不由慨嘆:“飛將雄兵,何以無功?”言指呂布勇冠三軍,亂世正當大用。何以寄人籬下,至今無有寸土。

陳宮笑答:“只因天時未至也。”

同僚當面,張邈不加遮掩:“陳王素有大志,何不將家小一併留於營中。此去徐州,福禍未知也。”

見張邈心事重重,只因兗州一朝兵敗,痛失家業。唯恐曹孟德報復。不得已,將陳留家小並宗族,一併裹挾南下。輾轉各地,餐風露宿。多有老邁族親亡故。將入陳國棲身,今又拔營東去。車騎大營,除一萬精騎,還有數千家小,裹挾隨行。正因拖慢行軍,呂布這才率軍先行。

箇中隱情,陳宮焉能不知。這便勸道:“孟卓安心。此去徐州,定可一鳴驚人。”

“自王太師易相奪國。陶恭祖亦剩廣陵一郡之地。即便解袁公路兵圍。陶恭祖亦難有寸土相饋。不過屯兵城下,足月糧草接濟,罷了。許,遠不如陳王。”張邈亦有主見。

陳宮笑道:“誠如孟卓所言,此去難得寸土。然利不在此戰,而在三五載之間。”

張邈又問:“陶恭祖,果真短命乎?”

陳宮不答反問:“孟卓可知,甄都之爭乎?”

“未知也。”張邈搖頭。

“曹孟德獨霸兗州,得數萬遊兵。麾下兵馬甚盛。其父曹嵩,今爲太保,位列三公。欲分權王太師之心。甄都人盡皆知。王太師雖有意避讓,奈何麾下一衆僚屬,如不其侯伏完等,卻分毫不讓。三獨坐,曹氏已得二席。唯剩尚書令桓典,乃出王太師門下。聞,曹太保已命人羅織罪名,欲使侍御史劾奏桓典。”言及此處,陳宮笑問:“孟卓可知,我等棄陳留,南下之意乎?”

“申生在內而亡,重耳在外而安。”張邈幡然醒悟:“遠避是非,作壁上觀。”

“鷸蚌相爭,得利漁翁。”陳宮慨嘆:“先帝時,曹嵩爲大鴻臚、大司農,位列九卿,身高權重。爲官多年,因權導利,富可敵國。薊王入朝輔政時,曾命其子曹孟德,私求薊王。言,欲捐錢一億,求爲太尉。今,位列上公,貪權之心,尤勝先前。料想,與王太師,斷難兩全。”

“好一計‘以退爲進’!”張邈如夢初醒:“甄都若失,關東必亂。”

慮及此處,張邈忙問:“公臺以爲,上公之爭,何人當勝。”

“合則兩利,分則俱亡。無有勝者。”陳宮一語中的。

見陳宮胸有成竹,似有未盡之言。張邈雖心急如焚,然畢竟位列八廚。這便忍住,不做多問。知曉南下陳國,客卿諸侯,乃反敗爲勝之道,足矣。

得陳宮相助,真乃我輩之福也。

話說,呂布攜千騎衛,輕裝疾行。千五百里,數日可達。

累日來。城下殺聲震天,城頭火石呼嘯。

紀靈乃袁術麾下,第一勇將。率先登死士,親冒矢石,仰攻城池。張勳亦不甘人後。學曹孟德掘環渠,火攻壽春。乘夜掘渠,直抵蜀岡之下。

謂“水往低處流”。奈何,蜀岡地勢高凸。即便掘渠岡下,卻引水不至。徒勞無功,反被恥笑。張勳惱羞成怒,領麾下精銳急攻。紀靈攻南城,張勳擊北城。廣陵斗城,日夜廝殺,狼煙四起。城內百姓,何曾見過如此陣仗。奔走哭號,面如土色。惶惶不可終日。

歲末將至,寒氣來襲。城下泥地,皆成凍土。一夜寒流,滿地撲霜。城上城下,遂成鐵板一塊。

冬季興兵,殘酷可想而知。奈何袁公路全無休兵說和之意。更加紀靈忠勇,悍不畏死。張勳等人,有苦自知。

天將露白,鼓聲隆隆。張勳忿忿起身,披甲出帳。

“將軍何在?”

“將軍已領兵先登!”營士手指廣陵斗城。

張勳捉刀提盾,頓足喝罵:“速進!”

“喏!”刀盾手,列隊出戰。

剛出砦門。兜頭一陣寒風。張勳受此一激,猛然清醒。

106 巡視南境1.92 黃金分割1.268 十日未卜1 羣雄上洛105 胡口奪食131 再造新莽1.32 上下求索第2081章 1.270 王儀鹵簿114 養袁自重1.252 花期正盛164 王道循環149 白馬非馬101 東走西顧1.224 鬥戰取將1.64 連贏三局1.29 養女死士81 圍獵祭祖第2084章 1.273 賊心不死1.238 君有不戰148 暗語絃音193 應運而生1.259 世道人心167 遙遠綠洲123 反目成仇1.73 西林馬場170 自斷股肱第2079章 1.268 榆雁驚帆106 大徹大悟1.247 櫟陽雨金1.49 和則增壽154 衆星捧月152 烏蓮白卓183 包藏禍心106 巡視南境1.27 天下瞠目1.94 人情冷暖167 忠孝兩難1.79 心願終了1.60 衆國津徑1.73 死無對證261 寄神免禍1.96 不幸之幸18 士異出仕1.23 三千珠履1.74 青虹下墜1.73 何須殺人17 尊王攘夷173 有生之年176 巨人之志1.48 後宮爭鬥218 近水樓臺1.65 形勢急轉1.98 衣帶秘詔1.94 貴不能言1.37 兵發北進1.75 坐問因果134 一刀之威179 情長謀遠144 遷都壽春116 迴天無術215 按兵不動19 人不渡己1.246 弄劍踏杯16 白馬公孫1.86 摒除破綻183 瓦釜雷鳴152 南下平亂170 自斷股肱1.36 天地干支1.278 殭屍自照134 添光增益151 金石爲開1.65 東界牧馬143 孤城剿匪1.26 以直報怨171 事出有因170 血矛之約1.248 毒蠍擺尾139 空谷傳聲1.29 奮威揚武71 如同吹灰1.55 負陰抱陽1.9 修繕祖宅1.20 何足掛齒123 文無第一1.242 繞樑餘聲175 綠洲熔爐1.7 分庭抗禮1.93 再築新城第2100章 1.289 洞若觀火108 日新月異1.7 舊友重聚141 文昌武盛1.68 燕人來也128 虎狼之士139 空谷傳聲195 薊王登朝124 國士待之145 貴麟二子1.9 三危既宅
106 巡視南境1.92 黃金分割1.268 十日未卜1 羣雄上洛105 胡口奪食131 再造新莽1.32 上下求索第2081章 1.270 王儀鹵簿114 養袁自重1.252 花期正盛164 王道循環149 白馬非馬101 東走西顧1.224 鬥戰取將1.64 連贏三局1.29 養女死士81 圍獵祭祖第2084章 1.273 賊心不死1.238 君有不戰148 暗語絃音193 應運而生1.259 世道人心167 遙遠綠洲123 反目成仇1.73 西林馬場170 自斷股肱第2079章 1.268 榆雁驚帆106 大徹大悟1.247 櫟陽雨金1.49 和則增壽154 衆星捧月152 烏蓮白卓183 包藏禍心106 巡視南境1.27 天下瞠目1.94 人情冷暖167 忠孝兩難1.79 心願終了1.60 衆國津徑1.73 死無對證261 寄神免禍1.96 不幸之幸18 士異出仕1.23 三千珠履1.74 青虹下墜1.73 何須殺人17 尊王攘夷173 有生之年176 巨人之志1.48 後宮爭鬥218 近水樓臺1.65 形勢急轉1.98 衣帶秘詔1.94 貴不能言1.37 兵發北進1.75 坐問因果134 一刀之威179 情長謀遠144 遷都壽春116 迴天無術215 按兵不動19 人不渡己1.246 弄劍踏杯16 白馬公孫1.86 摒除破綻183 瓦釜雷鳴152 南下平亂170 自斷股肱1.36 天地干支1.278 殭屍自照134 添光增益151 金石爲開1.65 東界牧馬143 孤城剿匪1.26 以直報怨171 事出有因170 血矛之約1.248 毒蠍擺尾139 空谷傳聲1.29 奮威揚武71 如同吹灰1.55 負陰抱陽1.9 修繕祖宅1.20 何足掛齒123 文無第一1.242 繞樑餘聲175 綠洲熔爐1.7 分庭抗禮1.93 再築新城第2100章 1.289 洞若觀火108 日新月異1.7 舊友重聚141 文昌武盛1.68 燕人來也128 虎狼之士139 空谷傳聲195 薊王登朝124 國士待之145 貴麟二子1.9 三危既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