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衆國津徑

乘冬初季風(東北風),揚帆南下。一路順風順水,五日後抵達日南郡比景港。比景,比影也。“日中頭上景(影)當身下,與景爲比”。故名之。

比景乃流徙罪官及家眷之地。孤懸三南半島之外。日南郡境狹長,綿延海岸。唯有海客往來。便有官吏上任,亦輕車簡從,聲勢不顯。大漢赫赫威名,只聞其聲,不見人物。

忽有一日。千帆競渡,如雲蔽日。大艦之上,立滿兵卒。玄甲血纓,如林之盛。粗略算來,不下十萬之衆。

待看清帆上三足金烏,赤鹿焰角,金徽耀目。

日南百姓,奔走相告。

港口屬吏,急忙通稟。日南太守已降,遂輕車來拜。自上而下,意氣風發。

俗謂“酒壯慫人膽”。孤懸在外,守帝國南疆。前後無依,左右無靠。一衆屬吏之心,可想而知。

想我薊王,威天下從不以兵革之利。然兵革之利,所向披靡。

勞師遠征,耗費無度。所求,便是“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前人之豪言壯語,必有後人兌現。據我漢土,擅立爲王。罪無可恕,當夷三族。

先帝賜加黃鉞,可先斬後奏。

帝國雖江河日下,然總有英傑輩出。重整河山,力挽狂瀾。

大軍壓境,風雲變色。宵小辟易,蟊賊無蹤。雖說和氣生財,港中商販亦昂首挺胸,揚眉吐氣。便是數艘占人商船連夜出港,潛逃林邑,通風報信。

又謂“殺雞焉用宰牛刀”。薊王牛刀割雞,“大炮打蚊子”。一衆徼外蠻夷,焉能不心驚肉跳。“假道滅虢”,我等徼外野人,亦略有耳聞。

十萬大軍。五萬南夷,五萬倭人。皆着薊式兵甲。尋常刀劍,絕難破防。

待補充糧草輜重,十萬大軍便順下盧容浦。以此爲跳板,強攻林邑浦。而後大軍登岸,強攻典衝城。

薊王已上表朝堂,滅林邑國後。當擇址建江表第九港。一切所需,就地取材。

比景乃南疆大港。海客往來,珍貨匯聚。十分繁忙。

大漢能守住日南,此港居功至偉。

薊國大漢一藩,薊王威信天下。接人待物,如沐春風。自太守已降,日南吏民皆心生敬慕。三日休整,薊國橫海艦隊,南下盧容浦。

“從林邑至日南盧容浦口,可二百餘裡。從口南發,往扶南諸國,常從此口出也。”故時下,日南郡之盧容浦,乃赴徼外商船始發港。有“衆國津徑”之稱。稍後又稱“壽靈浦”、“象浦”等。

二百餘里,半日可達。

日前收到消息,港口海船,皆望風而逃。城門失火,尚且殃及池魚。裹挾兩軍陣前,焉有命乎。遠行闢禍,乃上上之選。

薊王遂傳王命:閉關鎖港,徵爲軍用。

大艦千帆,一字排開。翻轉船翼,橫置鎖鏈。而後縱橫交錯,各就各位,立水軍大營。

二百里外,林邑浦囤積大量漁船,埋伏重兵,欲阻薊王登岸。

稍後,斥候來報。林邑浦口,已被大小船隻淤滿。占人連舟結陣,日夜戒備。頗有破釜沉舟之勢。

“以舟塞港,愚不可及。”橫海將軍黃蓋,一聲冷笑。

“徼外野人,焉知我艦船之利。”戲志才笑言。

郭嘉亦道:“當趁漲潮時,一戰而勝。”

“乘風破浪,便指此戰關竅。”薊王心領神會。

“主公明見。”郭嘉拜服。

“速去打探,潮汐如何。”薊王又道。

“諾。”

又過一日,萬事俱備。橫海艦隊,先鋒盡出。雞鳴時,已抵林邑浦口外海。

果見大小船隻,淤塞港中。

黃蓋舉千里鏡遠望,見浦口舟船排設板楯,連成楯牆。牆後還有兵士蟄伏守備。遂言道:“占人亦知兵也。”

同行郭嘉笑道:“我若是林邑王,當各伏數艘快船於兩側。待戰事起,迂迴背後,乘風縱火。”

“東掾無需憂擾。某自有計較。”知郭嘉好意,黃蓋笑答。

令旗舞動,傳遞旗語。

少頃,便有百艘大艦,駛出戰陣。一字排開,徐徐迫近。

一箭地外,又旋轉側身。船腹相對。

楯牆後占人面面相覷。傳聞薊國大艦,鐵壁鏵嘴。爲何不迎頭撞人,反露出心腹。

便在此時。忽見船身濃煙滾滾。船翼翻轉,煙柱沖天。隱約間,似有巨物自甲板下,徐徐升起。

待辨出此物,占人無不駭然。

一頭頭烈焰火獸,蹲踞船頭。遠遠望去,赤紅火鱗,口鼻生煙,血盆大口,火星飛濺。麋身龍尾,一角戴肉。分明是傳說中的麒麟火獸。

火獸似被鎖鏈鉗錮。搖頭晃腦,頗爲暴躁。

便在占人面面相覷時。又聽號角雄渾。

似被號角所驅。火獸,各自站起。猛然仰頭,噴出粒粒火球。

火球呼嘯砸下。浦口內頓時一片火海。

占人奔走哭號。潰不成軍。

岸上伏兵,亦各自傻眼。

麒麟噴火,如何能敵。

萬幸,某不在浦中。

心思將起,便被窺破。火獸咆哮,火光逆升。

竟高高掠過樹梢,砸落林中。

身後頓成一片火海。前後兩道火牆,截斷生路。麒麟吐火成串。目光所及,皆成火海。占人數月苦心,付之一炬。

何須棄舟登岸。大潮已將火浪,層推上岸。

饒是多智如郭嘉,亦目瞪口呆。

“此,是何物?”

“霹靂發石車,是也。”黃蓋一語破天機。

郭嘉靈光一現:“昔日光武戰南陽,‘夜有流星墜營中,晝有云如壞山,當營而隕,不及地而散,吏士皆厭伏’。可亦是此物。”此情此景,於前人書中所述,何其似也。

黃蓋一聲慨嘆:“主公亦如此想。”

“百萬新莽大軍皆望風而逃,區區占人,焉能例外。”郭嘉手指栩栩如生火麒麟外殼:“此便是曼衍魚龍術乎?”

“障眼法也。”黃蓋撫須大笑。乃彩扎道具,套在霹靂車外。借濃煙遮掩,行魚龍曼衍。

百艘鉅艦,圍繞浦口,一字排開。

霹靂發石車將火球,遠射千步之外。一次發百火。反覆投射,可想而知。林邑浦內外,烈焰滔天,濃煙蔽日。油火黏身,入水不滅。占人吃痛不住,紛紛橫刀自刎。

水中岸上,遍佈伏屍,血流成河,焦糊刺鼻。

一輪齊射,勝負已分。

110 因何馬貴111 無名之輩1.37 魚目混珠17 爲瓽所轠1.73 謠言四起185 天經地義1.69 洛陽紙貴186 氾濫成災151 金石爲開106 甘之如飴1.94 人情冷暖1 伏虣藏虎199 千里追兇117 水淹三軍146 握髮吐哺161 兵發關西1.59 班師凱旋1.79 河間奼女1.30 鐵臂神弓1.45 入園面後105 鳳闕龍樓1.97 借題發揮100 連夜謀劃1.57 周不如漢129 山海之盟170 意落心安1.254 除舊佈新第2101章 1.290 通關圖卷185 有神無鬼1.39 火雨焚城155 六神無主103 玉石俱焚118 求死不易1.225 將星雲集1.298 同聲同氣1.46 大亂在即178 四氏雲霞125 局中一子1.37芳蘭生門1.99 生死相托1.38 爲國除賊100 三馬同槽1.96 海賊圍城51 樑冀金山173 畝鍾之田105 野火燎原173 有生之年1.49 以道御術1.94 長城邊患61 時不我待194 無事相安127 徵闢天下112 泰山捧日第2083章 1.272 殺得性起124 表裡相合146 有恃無恐196 家門之爭135 逆流而進172 席珍待聘110 羣雄並起1.52 契約精神1.2 燕燕于歸169 麋家小妹119 妻婦之禮168 天下治術190 雲夢之野1.89 一州之國122 誰與爭鋒1.59 開疆闢土174 恰如其分181 呂布入陳61 怒其不爭241 楚河漢界1.8 劍拔弩張162 畢生所願167 王化之基115 帝王心聲1.72 天下黎庶191 另立門戶1.35 苦後回甘1.63 仰吞北斗138 豐收在望第2103章 1.292 忠義無缺1.76 以國爲家1.93 少年長吏1.42 劉備四友61 衝風之末148 如期而至122 火燒濮陽1.88 母行子效171 南北船閘116 孟嘗遺風215 班姑蔡女145 無人接盤1.85 帝國拼圖1.53 驚濤暗涌159 無當飛軍1.6 沐猴冠帶81 圍獵祭祖1.73 衆口難調
110 因何馬貴111 無名之輩1.37 魚目混珠17 爲瓽所轠1.73 謠言四起185 天經地義1.69 洛陽紙貴186 氾濫成災151 金石爲開106 甘之如飴1.94 人情冷暖1 伏虣藏虎199 千里追兇117 水淹三軍146 握髮吐哺161 兵發關西1.59 班師凱旋1.79 河間奼女1.30 鐵臂神弓1.45 入園面後105 鳳闕龍樓1.97 借題發揮100 連夜謀劃1.57 周不如漢129 山海之盟170 意落心安1.254 除舊佈新第2101章 1.290 通關圖卷185 有神無鬼1.39 火雨焚城155 六神無主103 玉石俱焚118 求死不易1.225 將星雲集1.298 同聲同氣1.46 大亂在即178 四氏雲霞125 局中一子1.37芳蘭生門1.99 生死相托1.38 爲國除賊100 三馬同槽1.96 海賊圍城51 樑冀金山173 畝鍾之田105 野火燎原173 有生之年1.49 以道御術1.94 長城邊患61 時不我待194 無事相安127 徵闢天下112 泰山捧日第2083章 1.272 殺得性起124 表裡相合146 有恃無恐196 家門之爭135 逆流而進172 席珍待聘110 羣雄並起1.52 契約精神1.2 燕燕于歸169 麋家小妹119 妻婦之禮168 天下治術190 雲夢之野1.89 一州之國122 誰與爭鋒1.59 開疆闢土174 恰如其分181 呂布入陳61 怒其不爭241 楚河漢界1.8 劍拔弩張162 畢生所願167 王化之基115 帝王心聲1.72 天下黎庶191 另立門戶1.35 苦後回甘1.63 仰吞北斗138 豐收在望第2103章 1.292 忠義無缺1.76 以國爲家1.93 少年長吏1.42 劉備四友61 衝風之末148 如期而至122 火燒濮陽1.88 母行子效171 南北船閘116 孟嘗遺風215 班姑蔡女145 無人接盤1.85 帝國拼圖1.53 驚濤暗涌159 無當飛軍1.6 沐猴冠帶81 圍獵祭祖1.73 衆口難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