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 人情冷暖

事情還需從,程立獻計說起。

得曹孟德首肯。程立遂遣心腹,假扮豪商入南陽。商隊中便有呂伯奢之子。而商隊所販,亦是杜康美酒。

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大秤分金銀。乃南陽盜賊之日常。金銀爲盜墓所得。酒肉多別處販來。尤其美酒,無從自釀,唯有外購。比起糧商,酒家更易與草莽結交。

商人重利。

窺見南陽盜賊,發丘所得。焉能不動心。又暗中悉知曹孟德私刻“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招募盜賊發丘。呂家子更眼熱不已。稍後,曹孟德得薊王私贈五千具裝,心滿意足。絕口不提發丘之事。

然呂家子,卻日思夜想,難以釋懷。稍後,自結商隊,再入南陽。仿鑄“發丘中郎將”並“摸金校尉”印,與先前盜賊頭目,暗中勾結。所謂“一回生,二回熟”。賊酋不疑有他,遂假扮販酒商隊,穿州過郡,無驚無險,潛入芒碭山。

得手後,又將金玉明器,海量銅錢,悉數藏入酒甕。分批運抵敖倉港。存於邸舍之內。若非酒甕沉重,調運裝船時,麻繩中途崩斷。酒甕墜地破碎,乃至明器外露。此事,當真神鬼無覺。

正如不其侯伏完所言,關東皆知,呂伯奢與曹孟德私交甚深,且傳證齊備,往來各地販酒多年,並無差池。故沿途關津,非但無人阻攔,且還大開方便之門。

豈料日防夜防,家賊難防。

呂家子利慾薰心,鋌而走險。又自持有曹孟德爲靠山。沿途關津,不敢刁難。更有販運杜康美酒之便。可藏賊贓,不露破綻。

纔有今日滅門之禍。

“賊酋何在?”曹操忙問。

“敖倉事發,已各自亡命。”呂伯奢答曰。滎陽敖倉港,乃薊王屯糧,販賣天下之所。扼鴻溝,臨大河,商船往來,日夜帆滿。事不可爲,一鬨而散。除去呂伯奢一家,人贓並獲,並無賊人落網。

即便發丘賊落網。然進出銷贓,皆冒充呂家商隊。誰人主謀,誰人從衆,一目瞭然。呂伯奢,無從自辨。

曹操一時無言。

“阿瞞……”牢中呂伯奢,淚流不止。

曹操一時心亂如麻。然於公於私,呂伯奢又如何能輕饒。唯有好言相勸,先行脫身。再做計較。

目睹曹操離去。呂家老小,哭嚎一片。

呂家子拭淚上前:“阿父當知,曹阿瞞並無保全之意。”

見老父無言。呂家子咬牙道:“主謀滅家,從衆可免。何不……”

聞此言,呂伯奢氣衝胸腹,竟口鼻溢血:“豎子敢爾!”

事已至此,只求脫身。呂家子以頭觸地:“發樑孝王丘,本就是曹阿瞞謀劃。我,我不過……聽命行事!對對,聽命行事!皆出曹阿瞞所謀,我等皆是從衆。”

“我等皆是從衆。”呂家老小,同氣出聲。“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更何況,滅門在即,如何能不,死中求活。

“舍曹阿瞞一人,活我家中老小,數十口。”呂家子切齒言道:“阿父,何故遲疑!”

環視滿牢兒孫。呂伯奢搖頭淚流,血溢不止。

少頃。呂伯奢似有決斷:“待我死後,爾等苟活。”

“阿父!”呂家子心急如焚,卻又無計可施。

不料,呂伯奢已徐徐起身。自解衣帶,懸於樑下。

“來。”繫好繩結,呂伯奢無喜無悲,已有死志。

“阿父……”呂家子匍匐上前,不知所從。

“我死,你活。”言罷,腳踩子肩,懸樑自盡。

隔壁女牢。呂家老母厲聲疾呼:“速救汝父!”

呂家子,身形微動,卻匍匐之地,充耳未聞。老母悲呼:“汝父若死,我等俱死矣!”

然直到斷氣,牢中兒孫,竟無人上前搭救。

呂伯奢無顏見曹孟德,故以死明志。如此,呂家子方能苟且偷生,誣告曹孟德乃背後主謀。畢竟全家老小,滿堂兒孫。呂伯奢焉能不救。

頭上老父,屍身漸冷。

腳下呂家子,恨意叢生。抹淚起身,厲聲高呼:“來人,來人——”

須臾,便有司隸校尉李肅,循聲而來。

“嘶——”見呂伯奢自懸樑下,李肅不由一驚:“速速救人。”

“家父氣絕多時。”呂家子切齒言道:“皆拜曹阿瞞所賜。”

“哦?”李肅故作驚訝:“莫非,其中另有隱情。”

“正是。”呂家子隔檻答道:“庶民乃奉命行事。”

“奉何人之命,又行何事。”李肅眼中,一閃戾芒。

“奉曹阿瞞之命,行發丘之事。”呂家子終於含血出口。

“內情如何,且如實招來。”李肅命佐使執筆,將呂家子供詞,書錄在案。

待呂家子言盡,牢中落針可聞。

李肅目中無悲無喜,似看死人。

呂家子,心中忐忑,又言道:“此事,乃曹阿瞞門下程立……”

“呵、呵、呵……”李肅忽指呂家子,聳肩而笑。笑罷,搖頭嘆道:“如,汝母所言。汝父不死,汝門可活孤孫。汝父既死,汝等俱死矣。”

言罷,便聽腳步聲起。

往來獄卒,將成捆薪柴,堆積牢中。

“上官欲殺人滅口乎!”呂家子肝膽俱裂。

“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李肅從書佐手中,接過供詞。取火點燃。目視黑字白絹,並焚於火。李肅遂將火團,丟入身前薪柴。

火苗升騰,濃煙漸起。

衝目光呆滯,呂家老母,遙遙一禮。李肅翩然自去。

“救命——”

身後救命之聲,不絕於耳。

稍後,太師府。

司隸校尉李肅,煙熏火燎,入府通稟。

“呂伯奢因往來南陽販酒,故與發丘賊人相熟。見財起意,遂與賊人合謀,發樑孝王丘。卑下勸曹孟德先行,後藏身牢外窺聽。呂伯奢親口所言,並無背後主謀。不料曹孟德去後,呂伯奢自覺求生無望,竟懸樑自盡。其子……”

“其子如何。”王允追問。

“其子,打翻火燭,引燃獄中茵褥。待卑下撲滅大火,呂氏一族,皆已嗆斃。”李肅答曰:“呂伯奢,猶自懸樑下。”

“唉……”不其侯聞言,一聲長嘆:“酒家呂氏,既負罪而亡,此事可休矣。”

王太師,目光深沉,不置一語。

1.32 循路而進16 降服烈馬1.96 西行在即119 北海一龍114 難兄難弟17 將府五校193 利大難估16 降服烈馬186 見機行事167 一去不返131 鳩佔鵲巢181 呂布入陳1.20 繡衣直指10 時機未至13 紅顏薄命127 三面合圍124 表裡相合1.85 佩韋佩弦1.255 非淬不銛1.78 陸城亭侯121 一騎破萬1.68 清溪橋樓189 夾縫偷生1.299 烏合之衆1.94 人情冷暖210 喧賓奪主91 不脛而走130 南廣陽城113 翻雲覆雨134 鮮卑利亞102 家國天下178 萇孝仁皇1.262 認賊作父138 清波滌塵1.39 妾無異議1.56 痛並樂極1.32 循路而進1.206 饔飧不濟162 一戰揚名1.62 猜忌暗生14 各奔東西1.46 大亂在即261 寄神免禍107 無人可用1.47 倉樓覆道1.59 增益人生1.29 養女死士187 中分天下1.26 太后召見142 請立宗廟1.42 布衣爲王1.295 求仁得仁103 人力秧機154 無從科舉149 白馬非馬251 入鄉隨俗165 片羽吉光1.234 四大氐王143 動則生陽196 少年無拘1.6 長轡遠馭1.55 馬踏聯營71 以鹿爲幟1.239 雪落無聲1.25 百鳥朝凰100 通明達照1.4 陰陽連環104 我與爭鋒143 七十二妃1.42 兵行險着1.52 漢越親和178 一門爭義1.62 漢人西徙198 一夜易主143 雜羌兵諫148 輕雲閉月1.82 遼東婢女1.52 洛陽金市217 上交下讓180 羅襪未染116 孟嘗遺風117 嫁禍安國31 春秋決獄1.48 後宮爭鬥1.70 奉詔和親1.35 苦後回甘162 物我兩忘1.79 別開生面147 雙食君俸147 絕非等閒126 諸事不宜91 熱度未消109 寧有種乎1.89 未改初心17 忽左忽右1.92 萬世太平271 自有取捨121 各取所需1.245 天下樓桑1.74 肘腋之親
1.32 循路而進16 降服烈馬1.96 西行在即119 北海一龍114 難兄難弟17 將府五校193 利大難估16 降服烈馬186 見機行事167 一去不返131 鳩佔鵲巢181 呂布入陳1.20 繡衣直指10 時機未至13 紅顏薄命127 三面合圍124 表裡相合1.85 佩韋佩弦1.255 非淬不銛1.78 陸城亭侯121 一騎破萬1.68 清溪橋樓189 夾縫偷生1.299 烏合之衆1.94 人情冷暖210 喧賓奪主91 不脛而走130 南廣陽城113 翻雲覆雨134 鮮卑利亞102 家國天下178 萇孝仁皇1.262 認賊作父138 清波滌塵1.39 妾無異議1.56 痛並樂極1.32 循路而進1.206 饔飧不濟162 一戰揚名1.62 猜忌暗生14 各奔東西1.46 大亂在即261 寄神免禍107 無人可用1.47 倉樓覆道1.59 增益人生1.29 養女死士187 中分天下1.26 太后召見142 請立宗廟1.42 布衣爲王1.295 求仁得仁103 人力秧機154 無從科舉149 白馬非馬251 入鄉隨俗165 片羽吉光1.234 四大氐王143 動則生陽196 少年無拘1.6 長轡遠馭1.55 馬踏聯營71 以鹿爲幟1.239 雪落無聲1.25 百鳥朝凰100 通明達照1.4 陰陽連環104 我與爭鋒143 七十二妃1.42 兵行險着1.52 漢越親和178 一門爭義1.62 漢人西徙198 一夜易主143 雜羌兵諫148 輕雲閉月1.82 遼東婢女1.52 洛陽金市217 上交下讓180 羅襪未染116 孟嘗遺風117 嫁禍安國31 春秋決獄1.48 後宮爭鬥1.70 奉詔和親1.35 苦後回甘162 物我兩忘1.79 別開生面147 雙食君俸147 絕非等閒126 諸事不宜91 熱度未消109 寧有種乎1.89 未改初心17 忽左忽右1.92 萬世太平271 自有取捨121 各取所需1.245 天下樓桑1.74 肘腋之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