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 坐問因果

便有女婢,引薊王前殿赴宴。

女眷自留在後殿,與諸母家宴。

聞薊王入殿,百官齊來拜見。待吉時已到,百官就位,太皇儀仗入殿。

薊王領羣臣,恭祝太皇壽。儀軌皆如先前。先前,廢帝亦爲太皇上壽。並設擊鞠相慶。豈料包藏禍心。阿閣兵亂,看臺權貴猝不及防,死傷慘重。這才引無數風波。

終歸是孝心不誠。今時不同往日。薊王臨朝,心意赤誠。斷不會有失。正因如此,百官纔敢輕車入城,祝上壽禮。城中金市,卻不受影響。車水馬龍,日進斗金。步廣、永和二里,外加三公府邸,亦人煙見密。滯留函園內的洛陽百姓,攜老扶幼,各自歸家,收拾殘局。除偶有浮屍自井中撈起,或無名屍骸現於荒丘,一切漸入正軌。

地下水體污染嚴重。雨污分流,勢在必行。薊王曾修殖貨裡地下水路。今置長天下權柄,遂命洛陽令司馬芳,以薊國營城術,修造洛陽。並傳命京兆尹劉陶,重造長安城。二令正依令行事。

自薊王婚典,百官列席,不過數日。又能與薊王同殿暢飲,何其幸也。百官先祝太皇,再敬薊王。

雖有盧植、王允等,爲薊王代飲。然劉備亦不由微醺。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竇太皇起身罷筵,薊王這才脫身。與百官辭別,得程璜暗中授意,由二美婢扶入御花園,侯臺小憩。

“阿父意欲何爲?”二美婢,乃程璜養女。如前所說,養女死士,共計三人。除去先帝食母程夫人外,還有二女。一女嫁前司徒劉郃,一女嫁前衛尉陽球。二人死後,被程璜暗中遷往別處隱居闢禍,後入永安,護董太皇周全。

“薊王麒麟聖體,女兒當小心侍奉。殷勤備至,不可怠慢。”程璜露骨而笑。

二女心領神會:“喏。”

趁薊王酒醉,承歡左右。若能共度春宵,暗結珠胎,今生無憂矣。

二女心如鹿撞,合力攙扶劉備,徑直向侯臺而去。

見左右無人,程璜這才收攏笑意,自往宮門,送別三公九卿。

劉備本是微醺,並無大礙。豈料離席時,忽聞一縷異香,乃至昏昏沉沉,越顯宿醉。被身旁宮婢,一路攙扶入侯臺殿中。

侯臺高聳。先帝少時出宮遊玩,登此臺俯瞰離宮美景。因抵近太倉,故被曹節等人誆騙:“天子不當登高,登高則百姓虛散。”自此後,靈帝再無登高之念。

二人扶薊王上榻。偷看丰神俊逸,不由暗舔雙脣。正欲寬衣解帶,忽聞頭頂一聲輕笑。

不及反應,只覺天旋地轉。雙雙撲倒榻前。

便有一人,翩然落下。正是上元夫人。

時不我待。遂施瑤池仙術,引劉備入幻。先前,劉備之所以抗拒,乃因對西王母派,頗多警惕。今上元夫人,故另有準備。

燈光忽明忽暗,梵音忽遠忽近。劉備徐徐睜眼。陋室無華,猛然坐起。四壁空空,別無它物。只居中置一臥榻,前設矮几。

“檀那,醒否?”聞聲擡頭,只見一人打坐堂前,背影似曾相識。

劉備心中一動,脫口而出:“安師。”

那人徐徐回身。白眉垂肩,鷹目勾鼻,正是麻服老僧安世高。

劉備翻身下榻,肅然行禮:“劉備拜見大師。”

“檀那不必多禮。”安世高回以佛禮。

安世高,目光慈悲,照身劉備:“一別數載,檀那執念已棄否?”

劉備笑道:“身居高位,不敢有一日之疏。”

“數年前,見檀那,老朽方參透因果。”安世高和藹一笑:“時,心願已了,再無牽掛。”

劉備言道:“那時,備實不知,與大師素未謀面,何來因果。大師卻說‘你替她來,便是因果’。時至今日,方知大師與安氏,既是兄妹,亦是夫妻。更不知與桓帝,亦有宿緣。誕下一女,名喚安素,被曹節收養。行走二宮。”

“因果循環,報應不爽。少時懵懂,人老方知。”安世高答曰:“終歸有緣。”

“大師安心,備定護安素周全。”劉備寬慰道。

“檀那麒麟天降,終了亂世。乃衆生之服,奈何一身執念,恐無法消除。”

劉備灑脫一笑:“大師切勿掛懷。備心中執念,非人力能及。”

高僧用梵文吟唱一句佛語:“切記。世間因果,皆在我。”

貌似,說完此句,大師便會歸於圓寂。

恐不及也,劉備脫口而出:“大師此來,可有新語。”

本已緩緩閉目的高僧,聞聲徐徐睜開雙目:“檀那,欲問何事?”

劉備大喜。話到嘴邊卻無言。

高僧遂反問道:“東來中夏,老朽曾有偶遇。檀那所問,是否於此相關。”

“可是西王母。”劉備心領神會。

“正是崑崙墉宮西王母。”安世高答曰。

“不知大師與王母之偶遇,可有今日之因果。”劉備問道。

“檀那,切莫心急。隨老朽一去便知。”隨安世高輕輕合掌,場景驟變。四壁隱去,嵐風忽起。白雲雪山,逼入眼簾。舉頭四顧,青石雪松;俯瞰身下,草蓆矮几。

“此是何處。”劉備問道。

“乃崑崙墉宮,瑤池仙山。”安世高音容笑貌,隨之蛻變。着五彩霞衣,佩靈飛大綬,頭梳太華髻,上戴太真冠。視之年三十許,修短得中,天姿掩藹,容顏絕世,正是西王母當面。

劉備苦笑下拜:“拜見西王母。”

“王上先前避而不見,如今爲何不請自來。”西王母口出曼妙仙音,竟雌雄莫辨。

劉備答曰:“故人相邀,不敢不從。”

“安世高乃安息王子,與王妃安氏,伴入中夏。只爲引佛東來。”西王母開門見山。

“備已盡知。”劉備答曰:“亦有言在先,仙佛之爭,凡人退避。料想,王母已知曉。”

“王上心意已決,斷難更改。”西王母不爲所動:“然若棄天下仙門於不顧,待盡納天下百姓入佛門,中夏非大漢之國,而成佛國也。”

1.76 峰迴路轉1.77 半島鎖鏈1.245 更始決裂1.62 風月常新1.83 一網打盡188 二日並天131 衣錦榮歸1.68 爲而不爭149 鳳燃九天127 先入爲主1.299 烏合之衆120 四面合圍1.74 唐突佳人169 頂級名產1.48 後宮爭鬥171 朝令夕改1.45 再得貴子1.50 百官承式158 常山之蛇71 如同吹灰1.62 陰陽連環91 英雄同契1.75 蔡邕來了174 恰如其分166 白衣飛將1.50 宮廷之變1.33 出訪鴻儒1.66 甕中捉鱉1.46 鷹擊長空139 開枝散葉1.54 一國之主1.88 母行子效1.38 一日成鹽1.90 沉月女校1.98 四海昇平14 步步生蓮71 瀝粉貼金1.85 佩韋佩弦12 戰意橫生151 董卓擲戟1.3 插標賣首152 善刀而藏100 三郡烏桓118 幷州狼騎1.62 一日破膽231 潛龍勿用1.43 樓桑特產1.54 燕齊以安51 誰言廢立1.29 同坑好友71 戲送大禮1.48 八方旅人158 顛倒黑白1.38 溯谷而行185 少不知味133 強者之姿1.63 懸樓列肆109 吾道不孤19 遊麟可用112 虛席以待1.74 再掠女豪1.90 多錢善賈162 一戰揚名241 錐處囊中1.83 銳不可當1.43 百般不厭154 一念之間175 石破天驚186 三方勢力111 隴右鮮卑159 衆星拱辰1.35 南州士首116 日黑水溢1.99 冠軍履鋒133 兵鋒四起150 爲國秉筆1.82 爲人作嫁120 黑山飛燕133 首遭彈劾133 強者之姿1.2 一夜動亂1.244 薊國民貴1.43 切莫辜負192 言行若一109 寧有種乎1.85 九九歸原1.7 殺機畢露123 溫泉別館1.66 麒麟騰空1.76 獻圖明志31 綬帶密詔117 水淹三軍1.50 無中生有124 事與願違174 恰如其分1.250 與君年少1.235 貌合心離1.56 一戰成名1.27 天下瞠目1.93 再築新城
1.76 峰迴路轉1.77 半島鎖鏈1.245 更始決裂1.62 風月常新1.83 一網打盡188 二日並天131 衣錦榮歸1.68 爲而不爭149 鳳燃九天127 先入爲主1.299 烏合之衆120 四面合圍1.74 唐突佳人169 頂級名產1.48 後宮爭鬥171 朝令夕改1.45 再得貴子1.50 百官承式158 常山之蛇71 如同吹灰1.62 陰陽連環91 英雄同契1.75 蔡邕來了174 恰如其分166 白衣飛將1.50 宮廷之變1.33 出訪鴻儒1.66 甕中捉鱉1.46 鷹擊長空139 開枝散葉1.54 一國之主1.88 母行子效1.38 一日成鹽1.90 沉月女校1.98 四海昇平14 步步生蓮71 瀝粉貼金1.85 佩韋佩弦12 戰意橫生151 董卓擲戟1.3 插標賣首152 善刀而藏100 三郡烏桓118 幷州狼騎1.62 一日破膽231 潛龍勿用1.43 樓桑特產1.54 燕齊以安51 誰言廢立1.29 同坑好友71 戲送大禮1.48 八方旅人158 顛倒黑白1.38 溯谷而行185 少不知味133 強者之姿1.63 懸樓列肆109 吾道不孤19 遊麟可用112 虛席以待1.74 再掠女豪1.90 多錢善賈162 一戰揚名241 錐處囊中1.83 銳不可當1.43 百般不厭154 一念之間175 石破天驚186 三方勢力111 隴右鮮卑159 衆星拱辰1.35 南州士首116 日黑水溢1.99 冠軍履鋒133 兵鋒四起150 爲國秉筆1.82 爲人作嫁120 黑山飛燕133 首遭彈劾133 強者之姿1.2 一夜動亂1.244 薊國民貴1.43 切莫辜負192 言行若一109 寧有種乎1.85 九九歸原1.7 殺機畢露123 溫泉別館1.66 麒麟騰空1.76 獻圖明志31 綬帶密詔117 水淹三軍1.50 無中生有124 事與願違174 恰如其分1.250 與君年少1.235 貌合心離1.56 一戰成名1.27 天下瞠目1.93 再築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