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 忠孝兩難

電光石火間,劉備想了很多。

微微一頓,便笑道:“壯士且起身。”

“謝王上。”披麻戴孝的呂布,徐徐起身。劉備彷彿感覺,似有一頭猛虎從沉睡中醒來。

這股與生俱來,出自草原的生猛氣息,惹得身旁二位義弟,亦不由得上前一步。護住大哥周全。

將將站直的呂布,又悄然垮了下去。弓腰垂首,天下無匹的猛獸,又習慣性的在人前蟄伏下來。能讓直立猛虎垂頭喪氣的,便是與自然界雷同的金字塔食物鏈。而劉備,無疑是站在塔尖的那極少數人。於是,呂布選擇了蟄伏。或者叫“臣服”。

劉備暗歎了口氣:“且直身答話。”

微微一頓,呂布便又緩緩直身,半途中再與劉備目光相碰,本欲垂頭更低。卻聽劉備又道:“再直起身。”

呂布渾身緊繃,終於直立。視線隨之擡升。越過衆人盔頂雉翎,俯瞰劉備一行。

蜷縮着的九尺長軀,徐徐張開。傲視天下的氣息,撲面而來。

目光平視。視界裡,沒有王,沒有將,沒有千軍萬馬。只有一片白芒。及一個紅臉大漢。

四目相對,呂布殺氣衝頂。

一山不容二虎。

“此乃孤二弟關羽,關雲長。”聲音不疾不徐,卻字字入耳。沒有千軍萬馬,只有萬水千山,八荒四海。包羅萬象。

呂布目光微微下探,再遇劉備。一身殺氣竟消散無形:“呂布見過關校尉。”

關羽亦抱拳回禮:“關某亦見呂壯士。”

劉備仰頭再道:“此乃孤三弟,張飛,張翼德。”

“呂布見過張校尉。”

張飛抱拳:“哦!”

不等劉備介紹。典韋肅容行禮:“典韋,字士佩。”

“周泰,字幼平。”

“徐晃,字公明。”

“幕府五校,呂布久仰大名。”生猛悉數歸化於王道。呂布已能舉止如常。普天之下,能化解呂布一身戾氣者,唯有包容天下的劉備。除他之外,再無人可駕馭。

少時,巨賊潘鴻、朱蓋,洗心革面,認主劉備。劉備欣然接納。

士異不解。劉備答曰:“樹德務滋,除惡務本。”

便是教化之道。

天性不可逆,不可抑。若想收歸己用,正如劉備口中那八字。

金玉有價,情義無價。

曹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神駒美人,高官厚祿。亦未能動雲長之心。

便是此因。

“壯士且與孤,入舍中敘話。”劉備伸手相邀。

“請。”呂布亦相請。

賓主落座,見舍中還有幾人披麻戴孝。不等劉備相問,呂布已先言道:“(呂)布孑然一身,並無兄弟妻子。陪同送葬者,皆是(呂)布生死兄弟。”

劉備輕輕點頭:“何不引來相見。”

“王上稍待。”呂布這便揮手,讓衆人近前說話。

“成廉、宋憲、侯成、郝萌、曹性。拜見王上。”五人一字排開,頗有氣勢。

“諸位壯士快快請起。”劉備笑道:“座。”

“謝王上。”五人自跪坐在呂布身後。

“王上此去關西討賊,布與衆兄弟,恨不能同往。”陛下詔命,時人已盡知。

劉備輕輕點頭:“奉先身爲人子,自當爲父守孝。”

呂布嘆了口氣:“老父尚未入土,布心實難安。本欲隨王上鞍前馬後,以爲驅策。奈何忠孝兩難。”

劉備豈能不知:“無妨。天下播亂,非一時之功。待奉先盡人子之孝,再爲國盡忠,亦未遲也。”

見呂布垂頭不語。劉備這便言道:“來人。”

“在。”史渙這便上前。

“取樓桑兵甲,西極良馬。贈與諸位壯士。”

“喏!”

須臾,便有樓桑兵甲送到。具裝西極馬,亦牽到院中。

寶甲駿馬,惹得衆人喜不自禁,急不可耐。饒是正爲父送葬的呂布,亦眸生異彩。

臨行前,劉備又取下腰間玉佩,贈與呂布:“待諸事畢,可憑此物來薊國。孤定當重用。”

呂布跪地捧接:“謝王上。”

目送劉備登車遠去,大軍開拔。身後曹性低聲道:“大哥可知‘三日之義’乎?”

“未知也。”呂布目光如電。

“彼時,薊王出征西域,在洛陽夕陽亭外,遇戲志才攔路毛遂自薦。薊王取玉佩贈與亭舍官吏,謝款待戲(志才)三日之義。今又將玉佩贈與大哥,參比戲志才,大哥亦將得食高俸也!”

“原來如此。”呂布微微一笑,眼中盡是得意。

成廉亦道:“此事何須心煩。大哥便去那四方館,必能登頂黃金闕。”

“麒麟善尋天下至寶。大哥一世英雄,薊王又豈能錯過!”郝萌亦興奮出聲。

“言之有理!薊王必是心知大哥在此,才入舍相見。”侯成開始臆想。

身後你一言我一語。興奮之情,溢於言表。待大軍遠去,呂布這才收攏心神:“時候不早了,且出關吧。”

“哦哦哦!”

送葬車隊再次出發,駛向呂家祖墳。

換成西極良馬,衆人倍加興奮。然路行一半,又各自灰心喪氣。

曹性忍不住拍馬上前,抵近言道:“大哥當真要守滿三年?”

“然也。”呂布輕輕點頭。

見曹性頗有些垂頭喪氣,這便言道:“‘不服三年之喪,必爲天下所譏’。以前你我皆白身,周圍皆草莽,自不必理會。然今時不同往日。既遇薊王,定要守滿三年。”

“哦。”曹性似懂非懂。

呂布仰頭望天,眼中精光畢露:“如王上所言,天下將亂,何愁無用武之地。”

返回機關馬車。待回想前後,劉備欣然一笑,又略顯惋惜。難怪飛將出場甚晚,原是爲父親守孝。

不能趁亂揚名,此乃天意也。

渡大河,入直道。速度陡增。羣馬嘶鳴,競相馳騁。若不是車伕稍稍勒緊繮繩,車速更快。

本欲不做耽擱,直下長安。想着路遇呂布,劉備忽心中一動:“且去度遼營駐紮。”

“喏!”史渙這便命繡衣吏上下通報。

遼將營,屯五原曼柏縣。

“詔三公募郡國中都官死罪繫囚,減罪一等,勿笞,詣度遼將軍營,屯朔方、五原之邊縣;妻子自隨,便佔著邊縣;父母同產欲相代者,恣聽之。”

換句話說,徒刑可以舉家跟隨,定居邊郡。也算是一種變相戍邊屯駐制度。

度遼將軍臧旻,領兵在外。營中只剩老弱。足夠劉備萬輛兵車進駐。

見輔漢大將軍旗幟,營兵豈敢阻攔,急忙開門放行。

待機關營盤紮緊,劉備又立“募兵伐賊”大旗。

幷州還有英傑乎。

1.66 以稀爲貴1.92 僅此足已1 末路之難122 西園火併105 鳳闕龍樓219 西林少年126 分胙之禮10 桃園結義169 麋家小妹1.55 負陰抱陽180 一罪足矣1.95 閉門謝客199 款到發貨1.2 一夜動亂1.257 美事將近128 欲蓋彌彰1.29 同坑好友116 一進一出140 添兵增竈1.58 割發代首136 甘心如薺138 必有後報117 無人清白159 威震西域181 生死兩命127 兔死狐悲18 四面楚歌1.63 泰山賊衆167 萬里征程176 王田壽鯉1.82 捷足先登1.47 再增三縣1.99 冠軍履鋒104 見字如面170 黃泉相見187 都護西域194 天下共疾1.206 饔飧不濟184 亂之道也1.28 地陷神術113 翻雲覆雨1.45 江淮雙生193 應運而生120 隨行就市1.49 銷金洞窟122 亦是豪傑156 生死未卜1.235 貌合心離41 功虧一簣1.72 羚羊掛角128 堂議三問173 絲路流金1.89 秉燭夜話125 息事寧人118 舉國哀慟71 戲送大禮1.28 將門虎子1.33 代父上疏165 片羽吉光1.224 鬥戰取將1.68 清溪橋樓1.95 白虹貫日132 一脈相承149 蝴蝶效應188 風聞奏事1.67 窺其門徑131 猛虎破閘153 替父簽押17 尊王攘夷135 豐年多禾137 恩怨無主154 鹿死誰手1.94 長城邊患108 外徵內討1.59 亂我心曲14 一龍仕主167 麒麟可乎152 南橘北枳1.32 明隱之爭110 攻略河西158 太后有疾128 揮金僚朋118 求死不易1.52 漢越親和110 因何馬貴1.50 百官承式1.55 鬥戰決勝131 衣錦榮歸150 待我長成1.9 決裂諸侯158 太后有疾1.92 多子多福1.40 重整旗鼓1.44 豐取刻與1.87 性命相托1.242 兵棋演武138 清波滌塵1.78 怦然心動182 地大如礪147 河漢無極
1.66 以稀爲貴1.92 僅此足已1 末路之難122 西園火併105 鳳闕龍樓219 西林少年126 分胙之禮10 桃園結義169 麋家小妹1.55 負陰抱陽180 一罪足矣1.95 閉門謝客199 款到發貨1.2 一夜動亂1.257 美事將近128 欲蓋彌彰1.29 同坑好友116 一進一出140 添兵增竈1.58 割發代首136 甘心如薺138 必有後報117 無人清白159 威震西域181 生死兩命127 兔死狐悲18 四面楚歌1.63 泰山賊衆167 萬里征程176 王田壽鯉1.82 捷足先登1.47 再增三縣1.99 冠軍履鋒104 見字如面170 黃泉相見187 都護西域194 天下共疾1.206 饔飧不濟184 亂之道也1.28 地陷神術113 翻雲覆雨1.45 江淮雙生193 應運而生120 隨行就市1.49 銷金洞窟122 亦是豪傑156 生死未卜1.235 貌合心離41 功虧一簣1.72 羚羊掛角128 堂議三問173 絲路流金1.89 秉燭夜話125 息事寧人118 舉國哀慟71 戲送大禮1.28 將門虎子1.33 代父上疏165 片羽吉光1.224 鬥戰取將1.68 清溪橋樓1.95 白虹貫日132 一脈相承149 蝴蝶效應188 風聞奏事1.67 窺其門徑131 猛虎破閘153 替父簽押17 尊王攘夷135 豐年多禾137 恩怨無主154 鹿死誰手1.94 長城邊患108 外徵內討1.59 亂我心曲14 一龍仕主167 麒麟可乎152 南橘北枳1.32 明隱之爭110 攻略河西158 太后有疾128 揮金僚朋118 求死不易1.52 漢越親和110 因何馬貴1.50 百官承式1.55 鬥戰決勝131 衣錦榮歸150 待我長成1.9 決裂諸侯158 太后有疾1.92 多子多福1.40 重整旗鼓1.44 豐取刻與1.87 性命相托1.242 兵棋演武138 清波滌塵1.78 怦然心動182 地大如礪147 河漢無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