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東走西顧

“夫人所爲何來。”魯琪拉端坐簾後,吐字如蘭。

上元夫人,遂道明來意:“不知皇后可願,與我派聯手。同舟共濟,禦敵與國門之外。”

“哦?”魯琪拉心中一動:“敢問夫人,欲御何敵,於國門之外。”

“佛教。”上元夫人一語中的。

魯琪拉輕輕頷首:“源於身毒,興於西域。西南等徼外蠻夷,亦頗信此教。”

“正是。”上元夫人言道:“皇后與大漢平樂會盟,結爲兄弟之邦。大秦皇帝,亦爲白帝子。若令異教染指天地君父,爲禍之烈,不可估也。”

魯琪拉靈光一現:“夫人何不明言。”

“皇后若與我派結盟,共御西佛。妾,當進言太后,宜將大秦朝堂,‘寄寓’漢境。”所謂“寄寓”,意同“寄理”,謂在外地居官治事。亦謂失國之君羈留在外。劉歆《遂初賦》:“憐後君之寄寓兮,唁靖公於銅鞮。”便是此意。

用後世的話說,何太后將允許羅馬皇后魯琪拉在大漢境內,成立流亡政府。其意義之重大,毋需多言。

“如何結盟。”魯琪拉當機立斷,命人掀簾相見。

“所謂‘東走西顧’。妾料想,皇后獨創雙頭鷹璽,便有此意。”上元夫人,慧眼獨具:“如此,西域乃是絕佳寄寓之所。待心願達成,皇后若能剷除異教。何愁邪魔染指諸夏。”

“此事易耳。”重利當面,無暇他顧。魯琪拉遂言道:“若能寄寓西域,當如夫人所願。”

“如此。妾,當回稟王母,再與皇后結盟。”

“一言爲定。”不等上元夫人告辭,魯琪拉忽又言道:“還有一事。不知夫人,能否成全。”

“凡請皇后明示。”上元夫人,自當相助。

“孤掌難鳴,獨木難支。我孤身東來,無所依靠。且西域乃薊王治下。若能爲‘西域主母’,屠魔之難,迎刃而解。”

上元夫人眸中精光乍現:“茲事體大。妾,不敢妄斷。待稟明王母,一切自有定論。”

“有勞夫人。”所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豈能如此這般,私定終身。魯琪拉卻理直氣壯,無半分愧色。有失體統,顏面無存。

古今中外,“謀大事而不惜身”,“成大事而不拘小節”。真乃,奇女子也。

中堡,瑤光後殿,竇太皇寢宮。

薊王入宮,竇太皇垂簾相見。見無竇氏相伴,心知薊王此來,必爲公事:“王上所爲何來?”

“回稟太皇。臣,乃爲立漠北都護府而來。”劉備答曰。

“朕,早有耳聞。王上欲效仿西域,立嶺南、漠北、東瀛三大都護府。”竇太皇柔聲問道:“不知然否。”

“太皇明見。”劉備答曰:“然嶺南蠻夷、東瀛島夷,向化遠不及漠北。故先請立漠北都護府,設都護牧守。”

竇太皇言道:“王上欲使四夷爲藩屏,拱衛漢土。”

“臣,正有此意。”劉備答曰。

“都護當擇何人?”竇太皇又問。

“自當由朝堂公卿,甄選賢良以任之。”劉備無意專權。

“不可。”竇太皇卻搖頭道:“幼主繼位,朝堂闇弱。蠻夷自古‘畏威不畏德’。若由朝廷委派,必起輕慢之心。久必生亂。”

劉備遂問:“太皇以爲如何。”

“朕以爲,當由王上統帥四府。”竇太皇聲輕而意重。

“這……”劉備急忙推遲:“臣已爲西域都護,如何能兼領四府。”

“時,先帝拜王上爲輔漢將軍,都護西域。今,王上已爲輔漢大將軍,執掌一朝之政,統帥天下兵馬。自不可偏守一隅。”竇太皇似早有定計:“既設東、南、西、北,四都護。當可由東、南、西、北,四徵牧守。”

“四徵將軍。”劉備脫口而出。

“然也。”董太后言道:“諸徵與偏裨雜號同,秩均二千石。今可擢升爲重號將軍,秩真二千石,位次九卿。牧守四府。號加‘都護’。”

劉備心領神會:“如漠北都護府,便稱‘都護漠北征北將軍’。”

“正是。”竇太皇欣然點頭:“四徵將軍,受(輔漢)大將軍節制。如此,蠻夷攝於王上虎威,必不敢擅起二心。邊郡得長治久安,不出三代,當歸於王化。”

“太皇明見。”劉備心生慨嘆。論遠見卓識,竇太皇巾幗不讓鬚眉。

“王上位高權重,又恪守臣節,知曉進退。所謂‘捨我其誰’,又謂‘當仁不讓’。焉能忌落入口食,而因噎廢食。”竇太皇字字珠璣:“薊王若真有意大位,何必捨近求遠。”

“臣,無言以對。”劉備心生暖意。常聞高處不勝寒,得竇太皇如此體恤,當無顧盼之憂。

心念至此,劉備又進忠言:“如太皇所言,陛下年幼,朝堂闇弱。先有鞠城兵亂,又見二宮兵災。宗室公卿,多有損傷。宜當鼎力而爲,切莫舊創未愈,又添新傷。乃至血流不止,回天乏術。”

“王上之意,朕已盡知。”竇太皇心領神會:“然‘杜漸防萌’,需作萬全準備。若二虎相爭,當可自保。”

原來如此。劉備言道:“若爲自保。臣,實無異議。”

“先前,若非右丞攔路,朕已攜陛下,遠赴漠北。”無外人在場,竇太皇言道:“本以爲,廢帝詔書已下,皇長子又一同遠去。唯剩皇次子繼位,朝中各派,自無需再爭。有薊王輔政,何人爲帝,別無不同。如此,亦不負先前與董太皇之誓。”

“臣,亦有所聞。”竇太皇所言,乃是廢帝鞠城兵亂當夜,竇太皇欲趁亂離京。不料被賈詡單人輕車,攔於城門。

“豈料太后,竟設奇謀。”竇太皇言道:“想來,即便如願,皇次子亦難坐穩大位。”言下之意,即便當夜遠遁漠北,由皇次子繼位。何後“天降流火,麒麟送子”,得麟子阿斗,自當覬覦皇位,千方百計,廢立新帝。如此,荼毒更烈。須知,當今少帝,乃何後所生。與麟子阿斗,一母同胞。若換作王美人貴子繼位,何後焉肯善罷甘休。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終歸要扶親子繼位。那時,必定與董太皇並董氏外戚,勢如水火。不可調和。

論時局,反不如今日這般和緩。

106 重症猛藥174 夜半十分1.65 如湯沃雪134 大利匠城1 羣雄上洛187 得道不易1.28 雌雄雙劍1.57 無雙再起1.46 辟邪三寶109 寧有種乎41 早去早回1.26 以直報怨1.70 虎嘯山林145 狡兔三窟1.6 長轡遠馭61 論功封爵151 終成眷屬131 深閨待嫁第2092章 1.281 必有忠信第2075章 1.264 萬民之樂1.74 再掠女豪143 未戰先亂17 甄選女官173 飲鴆止渴183 悉聽君便162 畢生所願1.33 四郡亡胡113 冰釋前嫌181 歪門邪道1.98 白湖水榭1.68 以和爲貴158 顛倒黑白1.9 麻姑獻壽128 揮金僚朋175 漢世之傑174 以謝天地141 前身後世141 文昌武盛1.8 木公金母1.50 從風而服149 聖上好驢128 廢史立牧10 大夢初醒1.74 畫地作餅1.38 人頭落地1.96 防患未燃122 見我如是172 備思前後114 先發優勢174 夜半十分1.30 洛陽小市1.98 四海昇平1.74 唐突佳人1.84 海賊寶藏1.86 恩深似海1.43 予取予求198 千里救主1.52 空空如也17 猛虎搏兔1.64 懷瑾相報1.56 鮮活人聲1.57 賞罰未定146 何須十年124 成王敗寇117 盜亦有道1.62 赤麂皮尉1.268 十日未卜155 萬物之極1.50 試釘馬掌191 英雄少年31 清忠五宦1.33 功敗垂成1.2 經商有道123 勇冠三軍1.57 戰意正濃180 身有所長1.239 雪落無聲第2097章 1.286 力大伏虎133 勝負之期216 觸類旁通169 以日易月121 萬舟齊發1.95 閉門謝客114 先發優勢121 功在不捨1.34 先禮後兵1.254 忽然而已103 薊國雙壁103 玉石俱焚1.7 無郭之都1.32 織蓆販履51 以尹天下148 三舉鄉黨146 鑄軌直道1.26 循跡追兇1.252 長城自毀19 馬兒快跑1.57 賞罰未定1.80 西邸賣官116 各有所求
106 重症猛藥174 夜半十分1.65 如湯沃雪134 大利匠城1 羣雄上洛187 得道不易1.28 雌雄雙劍1.57 無雙再起1.46 辟邪三寶109 寧有種乎41 早去早回1.26 以直報怨1.70 虎嘯山林145 狡兔三窟1.6 長轡遠馭61 論功封爵151 終成眷屬131 深閨待嫁第2092章 1.281 必有忠信第2075章 1.264 萬民之樂1.74 再掠女豪143 未戰先亂17 甄選女官173 飲鴆止渴183 悉聽君便162 畢生所願1.33 四郡亡胡113 冰釋前嫌181 歪門邪道1.98 白湖水榭1.68 以和爲貴158 顛倒黑白1.9 麻姑獻壽128 揮金僚朋175 漢世之傑174 以謝天地141 前身後世141 文昌武盛1.8 木公金母1.50 從風而服149 聖上好驢128 廢史立牧10 大夢初醒1.74 畫地作餅1.38 人頭落地1.96 防患未燃122 見我如是172 備思前後114 先發優勢174 夜半十分1.30 洛陽小市1.98 四海昇平1.74 唐突佳人1.84 海賊寶藏1.86 恩深似海1.43 予取予求198 千里救主1.52 空空如也17 猛虎搏兔1.64 懷瑾相報1.56 鮮活人聲1.57 賞罰未定146 何須十年124 成王敗寇117 盜亦有道1.62 赤麂皮尉1.268 十日未卜155 萬物之極1.50 試釘馬掌191 英雄少年31 清忠五宦1.33 功敗垂成1.2 經商有道123 勇冠三軍1.57 戰意正濃180 身有所長1.239 雪落無聲第2097章 1.286 力大伏虎133 勝負之期216 觸類旁通169 以日易月121 萬舟齊發1.95 閉門謝客114 先發優勢121 功在不捨1.34 先禮後兵1.254 忽然而已103 薊國雙壁103 玉石俱焚1.7 無郭之都1.32 織蓆販履51 以尹天下148 三舉鄉黨146 鑄軌直道1.26 循跡追兇1.252 長城自毀19 馬兒快跑1.57 賞罰未定1.80 西邸賣官116 各有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