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桃園結義

乘興而來,興盡而返。

《世說新語·任誕》:“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興之所至,見不見並無所謂。

時人常說,待價而沽。

古有姜子牙釣魚,願者上鉤。後有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的諺語。

強調的都是‘目的性’。從來都有的放矢。講究學以致用。

然而,乘興而來,興盡而返。卻超出了‘實用’的範疇。昇華成一種純粹的‘精神共鳴’。此乃更高級的境界。

正如劉備三人。英雄相契,納頭便拜。從此刀山火海,九死不悔。這便是大漢風流。

至於身份、地位,財貨、良田,又有何所謂。即便隆冬將至,萬物凋零。只需有一青色未褪之枝,亦是大好時節。

兩位家丞若在,多半會出言阻止。如此身份,豈能結義一介草民。

可史渙亦是豪俠!當日在港口雖遠望。又時過境遷。可那一刀之威,猶不時在腦中嗡嗡作響。史渙自知非典韋之敵。能一刀定住典韋,又是何等的豪雄。

心悅誠服。

三人大步流星,一路旁若無人的抵達馬市背後。位於殖貨裡深處的一棟院落。

只見大門緊閉,階上蒙塵。門上木漆多有脫落,門前所掛白布猶在。等繞到西側,視線所及,坍塌的垣牆內,果見一片桃園。

卻不知何故。本該三月開花的桃樹,此時竟羣芳吐蕊,花開爭豔!

“此乃天意也!”劉備還能如何?這便與二人跳入院中。在園中一亭內,跪地歃血。拜地盟誓。

“臨鄉劉備。”

“涿縣張飛。”

“解縣關羽。”

“今日歃血爲盟,結爲異姓兄弟。勠力同心,救困扶危;上報家國,下安黎庶;滅夷誅賊,匡扶漢室!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鑑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誓畢,三人把臂而起。相視大笑。

再問年紀,關羽爲兄。劉備次之,張飛爲弟。

劉備和張飛正欲去拜大哥。不料關羽卻開口道:“實不相瞞,某比兄長小一歲也!”

“怎麼會?”劉備一愣。這簡單的算術題,如何能算錯。

關羽這便道出原委:“某生於正臘,乃多算兩歲。”

“什、什麼,你虛三歲啊!”劉備已驚呆。

“正是。某名羽,字長(zhǎng)生。長,增也!”比別人增生了兩歲!

“原來如此……”劉備恍然大悟。作爲一個靠譜的說書人,前人誠不欺我也(羅貫中:你纔是前人)!

關羽又道:“某自幼長在鹽船,販賣大江南北。少時歸鄉落籍,便是上計吏亦記錯。往後將錯就錯,亦無大礙。如今與兄長結拜,如何能不道出實情!”

說完,納頭便拜:“弟關羽。”

張飛亦撲通跪地:“弟張飛。”

“拜見兄長。”

“二位賢弟快快請起。”劉備急忙攙扶。

待禮成,史渙取來隨身攜帶的酒囊,遞給劉備。

三人各飲數口。將脣上鮮血盡吞入腹中。從此血脈相連,結爲兄弟。

劉備居長,關羽居次,張飛居末。

正欲找一家酒壚,不醉不歸。擡頭卻看一老丈,正拄杖立在林邊。

劉備上前行禮後言道:“我等不告而入,萬請老丈海涵。”

“無妨。”老丈笑着點頭:“此園能容三位英雄義結金蘭。我家老主人在天有靈,亦感欣慰。”

“敢問老丈,此乃何人之宅院邸?”關羽亦抱拳行禮。

“前新豐侯、段太尉,便是我家老主人。”老丈答道。

“原來如此。”竟是“涼州三明”之一的段熲府邸。

話說光和二年,權宦王甫罪行被揭,段熲受牽下獄,在獄中飲鴆而死,妻子徒邊。只是讓劉備想不到的是。封爵縣侯,兩任太尉,食邑萬四千戶的段熲府邸,竟藏在馬市之後。與市儈、商賈、屠戶毗鄰爲伍。

“何以至此?”劉備不禁問道。

老丈答道:“老主人行軍仁愛,凡士卒疾病者,必親自瞻省,手爲裡創。在邊十餘載,未嘗一日蓐寢。與將士同苦,故皆樂爲死戰。所得俸祿錢糧,皆分與將士,撫卹孤寡,並無餘財。故而在此安家。”

“……”劉備一聲長嘆。若不是朝政日非,如此名將,又豈需去阿諛宦官。

見劉備無語,張飛忍不住問道:“敢問老丈,園中桃樹爲何冬日開花?”

“反季花也。”老丈答道:“老主人過世,全家徒邊。府中只剩我一人,老而無用,疏於管理,乃至桃葉提前掉落。前些日又忽遇回暖,桃樹便誤把冬天當春天,於是滿園盛開。”

“原是這樣。”張飛懂了。

離開段府,劉備五味陳雜,唏噓不已。

與母親的義結金蘭不同。劉備三人結義,卻不稱關羽、張飛爲‘公子’。而是叫‘大人’。以母親論,太史慈和黃敘,自然是子輩。以劉備論,卻不能逆向論起母親輩。於是關羽和張飛,便如同一衆從兄弟。不屬於臨鄉侯一系。

這些倫理論述,劉備無需知曉。怎麼叫都無所謂。

盡興而歸。

返回恩師宅邸。綰兒姐說,一個宮裡來的小黃門,已等候多時。

劉備這便趕去相見。

小黃門伏地行禮,將來由細細道來。

原來,陛下先是大婚,後又大建。整個禁中忙的不亦樂乎。左豐乃是黃門令,自然要陪在陛下身邊,抽不出身來。特意譴小黃門來,帶劉備去看新購入的宅邸。

問過小黃門,說府邸在寸土寸金,權貴如雲的永和裡。乃是先司徒劉郃之府邸。

劉郃與陳球、陽球等人聯合參奏王甫及黨羽。乃致前太尉段熲亦飲鴆而死。後被大長秋曹節串通程璜,反誣四人。皆被下獄,酷刑拷打而死。

大廈已傾。沒有劉郃的庇護,家人又如何能在永和裡安居。且生逢鉅變,朝不保夕。爲苟且求生必有求於黃門令左豐,這便將府邸折價出售,搬去別處不提。

說到這裡,小黃門甚是得意。

劉備卻不喜不悲。這乘人之危,強行訛來的宅子,住了又如何心安。

這便打定主意。

157 與漢同休159 亂世之才159 亂世之才1.46 菟園解驂1.32 上下求索1.43 龍生九子31 清忠五宦1.65 東界牧馬1.74 判若鴻溝121 書生意氣1.39 分功之義1.98 正大光明1.88 二賊授首162 畢生所願128 揮金僚朋1.58 後會無期187 貨幣戰爭1.80 火山女王1.46 辟邪三寶150 幻痛未滅156 薊王子館81 夜入太倉197 福莫大焉185 少不知味1.25 相遇上陵116 奇兵襲城146 心中有愛1.73 有教無類1.5 重操舊業1.204 龍蛇混雜1.272 董卓赴宴165 義而不罪149 蝴蝶效應13 殊途同歸139 與民爲伍81 投石問路12 何方妖孽1.54 五齊之甘144 計斷九月194 天下共疾1.74 肘腋之親1.48 後宮爭鬥1.53 青色火焰51 誰言廢立1.42 撐犁孤塗1.80 關羽得子116 東部鮮卑149 厲兵秣馬164 王道循環1.75 蔡邕來了165 政均法平188 二日並天10 多子饒妻163 雙料博士115 天下棋局1.22 天下殘局1.46 大亂在即1.7 三家解兵134 一刀之威189 開立幕府1.35 南宮一遊109 吾道不孤1.78 怦然心動1.79 牽發而動1.294 滅紀廢典125 偶露崢嶸146 心安吾鄉157 與漢同休1.49 生者如斯1.35 三高三服1.32 皇后召喚104 太平賊反1.7 三家解兵12 料事於先81 俱合法相1.70 虎嘯山林1.52 臥虎藏龍1.94 長城邊患1.30 以僞亂真1.30 以僞亂真1.23 痹體之術120 六縣爲國194 焉知非福166 秦薊之好150 一戰功成1.83 以綏四方114 百里之命213 橫空出世1.20 互不相識187 九橫十縱172 三日獵狩1.82 捷足先登1.79 撤村並邑119 時局崩壞117 倒履相迎139 開枝散葉146 大而化之123 文無第一1.30 未琢璞玉1.274 有鳳來儀
157 與漢同休159 亂世之才159 亂世之才1.46 菟園解驂1.32 上下求索1.43 龍生九子31 清忠五宦1.65 東界牧馬1.74 判若鴻溝121 書生意氣1.39 分功之義1.98 正大光明1.88 二賊授首162 畢生所願128 揮金僚朋1.58 後會無期187 貨幣戰爭1.80 火山女王1.46 辟邪三寶150 幻痛未滅156 薊王子館81 夜入太倉197 福莫大焉185 少不知味1.25 相遇上陵116 奇兵襲城146 心中有愛1.73 有教無類1.5 重操舊業1.204 龍蛇混雜1.272 董卓赴宴165 義而不罪149 蝴蝶效應13 殊途同歸139 與民爲伍81 投石問路12 何方妖孽1.54 五齊之甘144 計斷九月194 天下共疾1.74 肘腋之親1.48 後宮爭鬥1.53 青色火焰51 誰言廢立1.42 撐犁孤塗1.80 關羽得子116 東部鮮卑149 厲兵秣馬164 王道循環1.75 蔡邕來了165 政均法平188 二日並天10 多子饒妻163 雙料博士115 天下棋局1.22 天下殘局1.46 大亂在即1.7 三家解兵134 一刀之威189 開立幕府1.35 南宮一遊109 吾道不孤1.78 怦然心動1.79 牽發而動1.294 滅紀廢典125 偶露崢嶸146 心安吾鄉157 與漢同休1.49 生者如斯1.35 三高三服1.32 皇后召喚104 太平賊反1.7 三家解兵12 料事於先81 俱合法相1.70 虎嘯山林1.52 臥虎藏龍1.94 長城邊患1.30 以僞亂真1.30 以僞亂真1.23 痹體之術120 六縣爲國194 焉知非福166 秦薊之好150 一戰功成1.83 以綏四方114 百里之命213 橫空出世1.20 互不相識187 九橫十縱172 三日獵狩1.82 捷足先登1.79 撤村並邑119 時局崩壞117 倒履相迎139 開枝散葉146 大而化之123 文無第一1.30 未琢璞玉1.274 有鳳來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