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 少不知味

時局一時十萬火急。

不得已,少帝又開朝會。問計羣臣。

“關東軍情如何?”少帝身邊只剩黃門令左豐等一衆中、小黃門。內外朝政皆被二戚瓜分,便是洛陽郭下,水火民情,亦後知後覺。焉能知曉八關之外,關東之事。道聽途說,以訛傳訛,以爲陳王寵,當真興七王之亂。正兵進洛陽。

“回稟陛下,關東一切如舊。並無兵亂。”董驃騎起身奏對。

“如此甚好。”少帝這便暗出一口氣,穩住心神。

少府張儉起身奏道:“陛下心憂,乃因《廢帝詔書》而起。若能證詔書真僞,諸王之禍,當迎刃而解。”

少帝焉能不知根結所在:“少府言之有理。然,尚書令曹節今已亡故。涉事一干人等,亦先後入土。死無對證,如之奈何。”

“若久懸不決,坐視時局崩壞。關東必興大亂。”張儉憂心忡忡:“先帝行廢史立牧。並遣宗室爲外鎮。先拜太常劉焉,爲益州刺史;又拜侍御史劉瑤,爲揚州刺史;再拜侍中兼領西園典軍校尉劉岱,爲青州刺史。陛下登基,新拜太常劉表,爲荊州牧。陛下需謹防,宗王與宗室,相互勾連,結成大害。”

張儉之言,直指時弊。切中要害。

宗正劉虞,起身奏報:“陛下且安心,宗室並無意動。然,誠如少府所言,不可不防。”

“諸君有何高見?”少帝環視羣臣。

驃騎將軍董卓,再起奏對:“洛陽八關鎖固,銅牆鐵壁。陛下安心,黃巾蛾賊尚不能攻破,何況區區徐豫七國。七國不反則已,若反必遭天下所指。那時,陛下只需興忠義之師,攻無道而伐不義。當,如湯沃雪,一戰而勝之。”

出人意表,車騎將軍何苗,亦起身奏道:“董驃騎所言極是。臣,附議。”

少帝略作思量,這便心領神會:“二位將軍,朝中棟樑。共舉社稷,朕心甚慰。”

“臣,惶恐。”二人異口同聲。

互相側目,各自心照不宣。何車騎又道:“少府所慮,亦不可不防。六月初,太后麟子,即將滿歲。先賢有言:‘物有爲實,枯死而墮,人有爲兒,夭命而傷。使實不枯,亦至滿歲,使兒不傷,亦至百年(注①)。’故有楚之神女,北上爲麟子行‘試兒之禮’。到時,陛下可廣招天下宗親,齊聚洛陽。安撫刺史、州牧及宗室,令勿生二心。”

“何爲試兒之禮。”少帝當有此問。

“回稟陛下,此乃江東風俗。”少府張儉,起身奏道:“兒生一期,爲制新衣,盥浴裝飾,男則用弓、矢、紙、筆,女則用尺、刀、針、縷,並加飲食之物及珍寶服玩,置之兒前,觀其發意所取,以驗貪廉愚智,名之爲‘試兒’。乃先秦楚禮。只在江左時興。”

“原來如此。”少帝輕輕頷首:“楚之神女,可是巫山神女。”

“然也。”何車騎答曰。

少帝側看簾後:“太皇以爲如何。”

董太皇雖不置可否。卻也並未向先前那般,處處刁難。只因《廢帝詔書》落人口實,關東七國施壓。何董二戚,自當抱團取暖,共御外敵。待除外患,再內鬥不遲。

竇太皇言道:“可也。”

少帝心領神會。這便衝百官言道:“奉詔行事。”

“臣等,遵命。”

少帝又道:“國祚日艱,噩耗頻傳。諸君當與朕齊心勠力。共鼎社稷。”

“臣等,敢不從命。”

百官異口同聲,難得一團和氣。

少帝亦頗多欣慰。終歸少年不知愁滋味。

明日休沐,今夜黨魁平樂會。

幷州牧董卓等,衣帶黨徒,如期而至。

席間,黨魁屏退左右,落杯言道:“諸君對《廢帝詔書》,有何高見。”

河內太守王匡,先言:“二戚之所以專權,乃欺天子年幼闇弱。先前合肥侯爲帝,明避黃門,暗罷賣官。選賢任能,朝野一新。阿閣兵亂,亦爲除黃門之患。雖至宗室死傷,亦情有可原。若重登爲帝,或遠勝眼前這般。”

所謂此一時,彼一時也。先前王匡爲何進所用,鞠城兵亂時,欲後發制人,助何進先滅黃門,再弒殺新帝,扶立少帝登基。不料何進爲董重所殺。大將軍黨羽,如鳥獸散。不得已,唯有與董卓等抱團,共奉《衣帶詔》。所作所爲,多爲自保。與國祚無關。

且《衣帶詔》已泄,二戚皆心照不宣。假以時日,待分出勝負。必新仇舊恨,一次清算。

兩害相較取其輕。若能引外戚與宗室相爭,衣帶盟衆,方可轉危爲安。此乃,驅虎吞狼是也。

與會衆人,聞此言,紛紛點頭。

“‘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家無二主,尊無二上’。若坐實《廢帝詔書》乃矯詔,我輩該當如何?”黨魁又問。

事關生死存亡,家門存續。無人敢發先聲。

此時此刻,袁紹當仁不讓:“諸君,且聽我一言。”

黨魁笑道:“我等,洗耳恭聽。”

袁紹平揖而出。執禮一圈,這便直身言道:“如王府君所言,二戚欺天子年幼,把持朝政,爲禍日深。長此以往,非但我等家破人亡,死於非命。煌煌四百年天漢,必出王莽第二。江山破碎,萬民飢流。重現兩漢之交,末世之亂。然若合肥侯爲帝,吾門爲戚。不出十載,我當爲大將軍。得諸君共輔朝政,何愁江山不定,萬民難安?”

“這……”座上嘉賓,紛紛醒悟。合肥侯夫人,乃出袁氏。誠如袁紹所言。十載之內,袁紹必爲大將軍。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富貴險中求”。

袁紹自立場中。目光如電,環視衆人。

與其目光一碰,南陽太守袁術、山陽太守袁遺,家門二雄,各自離席。如左膀右臂,聚攏到袁紹身側。

並與袁紹,齊齊下拜:“苟富貴,無相忘。”

“苟富貴,無相忘!”受此一激,熱血沸騰。河內太守王匡拍案而起。

“苟富貴,無相忘!”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濟北相鮑信、兗州牧曹操並豫州牧孫堅、及,幷州牧董卓,次第起身。

見三州牧離席下拜,袁紹心中大石落地。

目中隱有野火,在燒。

第2093章 1.282 將神駒威1.59 亂我心曲1.82 可以爲報1.29 奮威揚武178 一門爭義31 垂綏琬琰1.56 靜觀其變1.26 以直報怨61 時不我待1.82 膂臂當車1.93 助紂爲虐41 波橘雲詭135 逆流而進1.233 寄豭之豬1.67 六尺之孤153 巧施連環1.28 將門虎子126 聚散有時1.24 犬鹿相狎167 麒麟可乎1.33 出訪鴻儒135 抱火寢薪133 強者之姿147 雙食君俸117 嫁禍安國1.277 賊臣授首114 貪婪無饜151 天作之合1.96 百億地產1.98 斯人已去165 浮萍無根1.47 甲子之約16 山蠻甲冑1.60 楛矢貫隼129 欺君太甚1.87 年終臘賜138 故技重施189 爭權奪勢199 必有其子1.92 家賊難防1.89 未改初心109 吾道不孤124 羌亂再起169 改弦更張153 來龍去脈第2070章 1.259 七海在望31 莊園我有第2102章 1.291 帝國雄心21 兵符將令1.57 樓桑武卒第2087章 1.276 機不可失1.95 閉門謝客1.58 狐虎之威1.246 假有天下151 終破鄴城173 戰團威力12 二戚之爭12 二戚之爭1.8 圍淤爲田1.284 宜若登天193 應運而生16 嫁禍江東21 御風而行1.50 下辯除石1.27 出宮闢禍1.70 佛道之爭169 百日分曉102 家國天下1.267 老謀深算1.45 再得貴子1.79 撤村並邑1.73 死無對證1.56 鮮活人聲1.237 露華勻玉104 有生之年180 羅襪未染241 錐處囊中1.52 洛陽金市91 不脛而走148 如期而至10 時機未至148 五帝之學1.232 繡衣追魂1.80 火山女王81 投石問路1.98 遊兵散卒41 黃驃產子162 舉棋不定155 六神無主135 豐年多禾第2090章 1.279 與世推移1.249 唱罷登場1.246 弄劍踏杯1.23 移花接木173 絲路流金1.89 終得圓滿1.20 來去相宜1.8 圍淤爲田1.65 掃平天下1.54 四方殺局
第2093章 1.282 將神駒威1.59 亂我心曲1.82 可以爲報1.29 奮威揚武178 一門爭義31 垂綏琬琰1.56 靜觀其變1.26 以直報怨61 時不我待1.82 膂臂當車1.93 助紂爲虐41 波橘雲詭135 逆流而進1.233 寄豭之豬1.67 六尺之孤153 巧施連環1.28 將門虎子126 聚散有時1.24 犬鹿相狎167 麒麟可乎1.33 出訪鴻儒135 抱火寢薪133 強者之姿147 雙食君俸117 嫁禍安國1.277 賊臣授首114 貪婪無饜151 天作之合1.96 百億地產1.98 斯人已去165 浮萍無根1.47 甲子之約16 山蠻甲冑1.60 楛矢貫隼129 欺君太甚1.87 年終臘賜138 故技重施189 爭權奪勢199 必有其子1.92 家賊難防1.89 未改初心109 吾道不孤124 羌亂再起169 改弦更張153 來龍去脈第2070章 1.259 七海在望31 莊園我有第2102章 1.291 帝國雄心21 兵符將令1.57 樓桑武卒第2087章 1.276 機不可失1.95 閉門謝客1.58 狐虎之威1.246 假有天下151 終破鄴城173 戰團威力12 二戚之爭12 二戚之爭1.8 圍淤爲田1.284 宜若登天193 應運而生16 嫁禍江東21 御風而行1.50 下辯除石1.27 出宮闢禍1.70 佛道之爭169 百日分曉102 家國天下1.267 老謀深算1.45 再得貴子1.79 撤村並邑1.73 死無對證1.56 鮮活人聲1.237 露華勻玉104 有生之年180 羅襪未染241 錐處囊中1.52 洛陽金市91 不脛而走148 如期而至10 時機未至148 五帝之學1.232 繡衣追魂1.80 火山女王81 投石問路1.98 遊兵散卒41 黃驃產子162 舉棋不定155 六神無主135 豐年多禾第2090章 1.279 與世推移1.249 唱罷登場1.246 弄劍踏杯1.23 移花接木173 絲路流金1.89 終得圓滿1.20 來去相宜1.8 圍淤爲田1.65 掃平天下1.54 四方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