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 吾道不孤

無論左慈,道術如何。必然是一個極爲灑脫,出塵之人。

奇人奇事,後世多有記錄。《後漢書》說他“少有神道”。葛洪《抱朴子·金丹篇》又載,左慈乃葛玄之師。傳其《太清丹經》三卷,及《九鼎丹經》、《金液丹經》各一卷。葛洪《神仙傳》也說他能“役使鬼神,會變化、辟穀”。

曹植《辯道論》中,又說他“曉房中之術”。其原句爲:“世有方士,吾王悉所招致。甘陵有甘始,廬江有左慈,陽城有郄儉,(甘)始能行氣導引,(左)慈曉房中之術,(郄)儉善辟穀,悉號數百歲。”

意思說。世間有名的方士,被魏王曹操,悉數招來身邊。其中,甘始能行氣導引,左慈曉房中之術,郄儉善辟穀,三人皆稱已年過數百歲。

作爲孟德最疼愛的兒子之一,曹植的記載,自然是可信的。

換而言之。在三位最頂尖的方士之中。左慈最頂尖的道行乃“房之術”。

從道號“烏角先生”,足見一斑。

“烏”,黑也。

“角先生”,古爲“觸器”。多爲初生鹿茸,軟中帶硬,因過於珍貴,後有陶瓷代品。其長短不等,粗中有細。質地更是五花八門。有青銅、玉、瓷、陶、鎦金、骨、木,不一而足。或可注水升溫,或可灌潤滑劑,灌注之物,可由前端小孔流出。造型逼真,構思巧妙。甚至可因人而異,變化粗細長短,令人驚歎。

“烏角先生”之號,必先從與之修行的女信徒口中傳開。先名動廬江,再廣佈天下。

或曰:飽暖思欲。又曰:食色性也。

普通人家,整日爲一日三餐奔波勞苦。如何有餘力專攻房中之術。必是富貴之家,閒來無事,通宵達旦,日日不綴,以求精湛。

換而言之。習房中術之人,多是豪強勳貴。各自妻妾如牛馬成羣。位尊者“妻妾以百數”有嫡妻、後妻、庶妻、侄娣、侍妾、御婢、僕媵等,五花八門,不一而足。有道是“雨露需均沾,施恩不偏倚”。故日夜笙歌,空耗甚多。

力有不逮,該當如何。

無妨。先天不足而後天補,精力不濟需施巧計。

機關術,後世之所以被稱爲“奇技淫巧”。不知與“可因人而變”之“觸器”,有無干系。

聽聞薊王又在隴山造四海館。左慈這便借獻“耳鳴丸”,自投門下。拜爲四海館長。

所謂“道行神通”,劉備是不信的。然論房中之術,薊王卻遠不如雙手劍技精湛。

本就勢大力沉。後身中虎狼之毒,又煉虎狼霸器。稍有恣意,便會傷及無辜。

天長日久,便生隨左慈修習房中術之心。

這日。左慈與薊王觀器論道。猛吸一口涼氣後,搖頭言道:“貧道之術,與王上背道而馳。古往今來,‘房中之術’皆爲補先天之不足。若授予王上,不啻火上澆油,雪上加霜。推波助瀾,縱風止燎。爲禍更烈。”

劉備這便醒悟,頗多悵然若失。

旁人皆不足,獨他過盛。

“如此,孤又當如何。”

“王上又何須捨近求遠。”左慈笑答:“所謂道法自然。道門中人,亦有女子習練此術。與其去薊王之強,不如補妃嬪之短。”

“妙極。”劉備這便醒悟:“何女習成此術?”

左慈高深一笑,又急忙止住:“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左慈善隔空取物。傳說曾“銅盤釣鱸”。然後世類“空缸出魚”、“空杆釣魚”的魔術,不要太多。不過障眼法而已。劉備又豈能信。且自幼稱麒麟,明以照奸。如何敢在薊王當面,行雕蟲小技。

左慈信徒衆多,流民中多有耳目。故能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說白了,也是大數據。時常“眇一目,跛一足,戴枯藤冠,着青褸衣。”披頭散髮,行走鬧市。如此明顯的身形特徵,常人自當過目不忘。

久而久之。凡遠觀此貌者,便知是烏角先生來也。

於是乎,當門徒皆做如此裝扮。眇一目,跛一足,戴枯藤冠,着青褸衣,披頭散髮,穿街過巷。時人驚恐莫名,不敢近身。一時雞飛狗跳,皆以爲“分身有術”也。

破解不難。只需抓住當中數人,洗淨晾乾。必大白於天下。

先破沙丘屍兵,後破廣宗大陣。天下奇巧,已無出薊國之右。

裝神弄鬼,第一訣竅:讓你覺得是。

昇平裡,貲庫令官舍。

前後二進院落。重樓高閣,玄樓白院。府中僕從齊備,傢什俱全。當真拎包入住。

“少主,王上車駕已入裡道,速速迎接。”便有府中主事,前來通稟。司馬芝尚未成家,且有老母在堂。故稱“少主”,待及冠娶妻,則稱“主父”。

來者乃“長史掾曹”。掾曹,猶掾史。漢時行“分曹治事”,故稱之。

正臘雖過。然薊王卻補賞臘賜。

六百石及以上“四珍四寶,四饈四饌”。還另賜半年食俸十二萬六千大錢。

“臣受封時,已領十萬大錢。今寸功未立,豈能再賞。”司馬芝拒而不受。

掾曹對曰:“此乃王上之意。王上曾言,‘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故行高薪養廉。司馬令君既出仕鄙國,當俸王命。開春以來,亦有多位大賢,補領臘賜。又豈能獨令君例外。若如此,世人或誤以爲王上厚此薄彼,若被奸佞構陷任人唯親而非賢。豈非不美。”

“如此,司馬芝愧謝王上。”

“令君速速請起。天下人皆知,王上少時亦如令君這般,守護孤母。來時,王上又言,‘知令君行事,吾道不孤也’。”掾曹又寬慰道。

“主公…”饒是司馬芝,亦不禁淚流。

洛陽,西邸,萬金堂。

大長秋兼領尚書令,大宦官曹節,躬身趨步,自投座前。

“老奴叩見陛下。”

“老大人所爲何來?”將將聆聽久違之“雨落銅線”,陛下心情極佳。

“老奴乃爲河北諸王而來。”曹節仰頭媚笑。

陛下已醒悟:“何人所求?”

“乃薊王家右丞,賈詡。”

“哦?”事關薊王,陛下眼中精光一閃:“所求何事?”

“薊王,求陛下體恤諸國苦楚,裁撤博陵郡制,還縣諸國以爲安撫。”曹節偷看陛下臉色,斟酌言道:“爲此,薊王願獻五千萬修宮錢。”

“準了。”陛下大喜:“可是四出文錢。”

“正是。”曹節心喜,不下陛下。

“四出文錢足重五銖。洛陽街市,以一兌五。薊王遠從塞外取銅鑄錢,何其艱也。”入手二億五千萬。陛下焉能不喜。

“正因其難,又足重五銖,故才值錢。”曹節陪笑。

“薊王在隴右,以日薪二百大錢,僱羌氐諸胡。乃深知四夷貪財也。”陛下笑道:“朕不學羌戶。需是五千萬枚四出五銖,雨落座下銷金窟,方可令薊王如願。”

“老奴遵命。”曹節仰面陪笑。

114 太平劫案41 閉關鎖國1.33 四郡亡胡1.67 水戰剿匪1.94 規圓矩方189 轉機忽現1.57 借雞生蛋1.75 蔡邕來了132 吞光神鎧154 數年之期1.84 蟾宮折桂1.33 無雙割草118 前覆後戒1.288 欲加之罪1.44 勸善禁惡1.25 人艱不拆1.45 權利覺醒1.52 二宮流血176 盜書續命166 心生毒計1.65 攻略壽春117 知子莫母1.33 以衆擊寡1.50 大河之子1.74 星辰少女116 日黑水溢1.49 觀星定海179 蠢蠢欲動113 單耳陶杯156 薊王子館132 一脈相承1.78 城上金烏1.32 循路而進1.239 神泉秀水1.5 米中摻沙181 呂布入陳179 清白無鬼1.47 帝國時代124 成王敗寇150 自證清白1.39 火雨焚城116 東部鮮卑147 絕非等閒1.83 古羌遺規148 宮前之變1.29 強渡漢水155 瞞天過海第2070章 1.259 七海在望1.9 牛刀小試41 不爲已甚118 前覆後戒116 如日之升137 和氣生財193 依山下寨195 避無可避1.292 威制天下131 美玉生煙1.32 一線生機1.83 以貲徵賦159 衆星拱辰1.8 拍案驚奇152 烏蓮白卓112 北國之春168 絕地天通176 百越諸賢1.245 天下樓桑71 各路神仙1.39 王庭行蹤17 忽左忽右1.5 奉身以死168 天下治術197 試兒之禮291 無能之輩128 勢不兩立1.70 王道如砥132 一脈相承1.35 傳火天下132 千里送藥175 綠洲熔爐1.35 傳火天下1.30 大醫治世1.46 尋機而動110 攻略河西1.93 助紂爲虐1.34 恩同再造1.77 酎金補齊144 迎刃而解125 此事拿手第2072章 1.261 物有所值1.76 獻圖明志1.36 渾天大陣19 馬兒快跑213 橫空出世1.89 牽招一怒126 投其所好147 雙食君俸1.95 黃巾屯田116 東部鮮卑1.20 來去相宜154 查無此人
114 太平劫案41 閉關鎖國1.33 四郡亡胡1.67 水戰剿匪1.94 規圓矩方189 轉機忽現1.57 借雞生蛋1.75 蔡邕來了132 吞光神鎧154 數年之期1.84 蟾宮折桂1.33 無雙割草118 前覆後戒1.288 欲加之罪1.44 勸善禁惡1.25 人艱不拆1.45 權利覺醒1.52 二宮流血176 盜書續命166 心生毒計1.65 攻略壽春117 知子莫母1.33 以衆擊寡1.50 大河之子1.74 星辰少女116 日黑水溢1.49 觀星定海179 蠢蠢欲動113 單耳陶杯156 薊王子館132 一脈相承1.78 城上金烏1.32 循路而進1.239 神泉秀水1.5 米中摻沙181 呂布入陳179 清白無鬼1.47 帝國時代124 成王敗寇150 自證清白1.39 火雨焚城116 東部鮮卑147 絕非等閒1.83 古羌遺規148 宮前之變1.29 強渡漢水155 瞞天過海第2070章 1.259 七海在望1.9 牛刀小試41 不爲已甚118 前覆後戒116 如日之升137 和氣生財193 依山下寨195 避無可避1.292 威制天下131 美玉生煙1.32 一線生機1.83 以貲徵賦159 衆星拱辰1.8 拍案驚奇152 烏蓮白卓112 北國之春168 絕地天通176 百越諸賢1.245 天下樓桑71 各路神仙1.39 王庭行蹤17 忽左忽右1.5 奉身以死168 天下治術197 試兒之禮291 無能之輩128 勢不兩立1.70 王道如砥132 一脈相承1.35 傳火天下132 千里送藥175 綠洲熔爐1.35 傳火天下1.30 大醫治世1.46 尋機而動110 攻略河西1.93 助紂爲虐1.34 恩同再造1.77 酎金補齊144 迎刃而解125 此事拿手第2072章 1.261 物有所值1.76 獻圖明志1.36 渾天大陣19 馬兒快跑213 橫空出世1.89 牽招一怒126 投其所好147 雙食君俸1.95 黃巾屯田116 東部鮮卑1.20 來去相宜154 查無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