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 撤村並邑

安平國夾在薊國、中山國、河間國之間。與三國毗鄰。

南宮縣距黃金臺,不到六百里。快馬一日可達。便是駑馬,亦不過三五日。

這位好漢,馬不停蹄,一路北上。三日後抵達黃金臺下。沿途麥田,已收割完畢。沿途村落,竟也少有人煙。與薊國,國富民強的傳聞頗多差異。一次口渴,本想敲開一家柴門,討碗水喝。不料柴門緊鎖,村中竟四處無人。這便翻身上馬,路遇亭舍方知原因。

撤村並邑。

薊王下令,修造城邑。以城爲軸心,方圓五十里內村落,盡數撤去。鄉民皆城居。往來通行,自有舟船車馬之便。

好漢問道:若無水如何行船?

答曰:築陂通渠,引來活水。

好漢再問,若荒山野地,地勢高突,又當如何?

答曰:播撒苜蓿,建造牛牢馬邑。

原來如此。

臨行前,亭卒又多說了句:傳聞,薊王欲仿效南港機關城,鋪設軌路。往後,城邑之間可藉由舫車通行。

好漢瞠目而去。

正如亭卒所言。沿途村落皆荒無人煙。收割後的幽燕大地,一覽無餘。遠山近水,一眼望盡。眼看十月將至,草木枯黃。頗多蕭瑟。獨有黃金臺巍峨高聳,宛如仙境。

何須多問。只需沿馬蹄車轍,一路向北。便可抵達。

黃金臺鼎鼎大名,世人皆知。薊王重修後,便有四方高士絡繹前來。俸祿從百石起,到二千石止,已能滿足絕大多高士之需。與以往縣、鄉、村的劃分不同。薊國行政體系爲縣、城、邑。百里一城,五十里一邑。城與邑,區別不過是大小而已。曾爲諸侯國都,亦或是治所,戰略要衝的城池,多是大城。分內中外三城,橫豎五里。而方五十里的城邑,則普遍內外二城,橫豎三裡。大城可容萬戶,小邑可納編戶數千,諸如此類。其他別無不同。薊國多水近海。地勢平坦,無天塹亦無絕壁。水稻田溼地,便是人造陷坑,可陷人馬。

一條官道穿行其間,枝津溝渠縱橫如脈絡。往來極爲方便。

亂世將至,守備好家中倉樓府庫,萬千國民纔是重中之重。

進山門時,便有館中小吏引路。在蘭馬臺下馬,入住臺上精舍。

佐史登記名錄。

好漢答曰:南宮文丑。

薊王宮。

逢五日小朝會。已通過二位國相考覈的閔純、耿彧二人,雙雙入殿。

“閔純(耿彧),拜見王上。”二人此時皆白身,故未着朝服。

“免禮,賜座。”

“謝王上。”宮女取來坐席,二人這便居於側席。

待二人落座,劉備問道:“二位國相,如何安排?”

“回稟王上,我二人已有初斷。”耿雍起身(長跪)答道。

“但說無妨。”

“閔君、耿君,皆忠良純厚,飽學之士,頗知北地風土人情,可堪大用。恰逢用人之際,我等以爲,或可令二人主政一城。由國中調配宿吏輔佐,正當適宜。”耿雍答道。

“此二城可有定論。”劉備心中亦有計較。不出意外,必是與冀州三國勘定國界時,新劃入薊國的數城之一。

“有。”耿雍再答:“桑邱城與徐城。”果不其然。

“皆是新城。百廢待興。可有流民入住?”劉備又問。

“未有流民,除去工匠,別無他人。”耿雍又答。

“兩座空城。”劉備這便看向側席:“二位可願去主一座空城。”

閔純起身答道:“聽聞王上封臨鄉侯時,三百里督亢,亦是一片水澤。別無寸土。今桑邱與徐城,城郭齊備,更無水患。城內足夠安居,城外皆可闢爲良田。條件可稱優厚。我二人當一展所學,爲王上牧守百里疆土。”

一席話聽得衆臣紛紛點頭。

劉備這便頒下王命:“命閔純爲桑邱長,耿彧爲徐城長。即刻赴任。”

“臣,遵命!”二人雙雙下拜。正式認主,成爲薊國家臣。

左國令士異,命人捧來蜀錦朝服。二人入側室更換,入殿再拜後,自入末席。小朝會又稱常朝。六百石一下或外地官吏,皆無需參會。二人此次乃爲受官,故雖只食三百石,卻能居於末席。

但只此一次。以後政務只需向二位國相上稟即可。除非城破萬戶,升任千石城令。才能獲得門籍,逢大朝會時,可入宮覲見。亦或是調任臨鄉、南港,得食六百石,亦可在大朝會時入宮覲見。

二千石一下,朝冠式樣爲進賢冠。“前高七寸,後高三寸,長八寸。公侯三樑,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兩樑,自博士以下至小史私學弟子,皆一樑。宗室劉氏亦兩樑冠,示加服也。”

二千石以上,可戴貂蟬冠。比如王傅黃忠、兩位國相,皆佩此冠。“秦始皇復古冠貂蟬,漢因而不改。此內官侍帷幄,受顧問,拾遺於左右,出則負璽以從,秩二千石。”貂尾與蟬羽皆爲顯官冠上之飾物。此冠起源於秦代,初爲侍中、常侍等勳貴近臣之冠飾。今爲高官之冠。

二人收拾心情,剛剛坐定。便有值守女衛來報。黃金臺六百里加急文書送到,言,又有人登頂黃金闕。

劉備大喜:“何人登頂?”

答曰:“安平南宮人,文丑。”

劉備幡然醒悟。原來是他!

“妙極,妙極。”幕府左丞荀攸起身笑道:“先有顏良,後有文丑。黃金臺盛名遠播,北地英才,盡入彀中矣!”

“五日後便是大朝會,王上可令文丑入宮覲見。究竟如何,一試便知。”王傅黃忠笑道。

“王傅之言,正合孤意。”劉備這便命人前去傳令,引文丑來見。

重建黃金臺的初衷,便是如此。

簡而言之,黃金臺屬於劉備領地內的特殊建築,專爲招募在野英雄而造。更加上黃金臺自古以來,便聞名天下,享有美譽。故劉備不惜花費巨資,調集國中人力物力,用最短的時間築造完成。以假黃金臺之名,招納天下英才。

黃金臺,果不負衆望。閔純、耿彧已然賺到。今又一前一後,引出顏良、文丑。當真是一本萬利!

不急。

天下英才何其多。有閔純、耿彧,顏良、文丑,專美於前,欲後來居上者,又豈能不紛紛北上。

假以時日,黃金闕勢必再被登頂。

正如劉備所料。往來黃金臺者,絡繹不絕。久而久之,有童諺:“黃金臺上四方館,四方館中黃金闕;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登頂天下聞。”

風傳大江南北。

192 兵進隴關1.79 十里樓桑132 生死兩難1.287 悉誅涼人192 夫子之牆18 豈若麒麟1.226 全民參與1.57 周不如漢137 和親典禮103 入幕之賓1.208 殺出重圍13 紅顏薄命1.47 難覓仙蹤1.5 黃門侍郎第2103章 1.292 忠義無缺1.90 班師回國1.89 文昭武興1.95 崔烈買官109 麴氏先登1.46 辟邪三寶1.203 無主之地10 大夢初醒183 放任自流1.87 年終臘賜11 反客爲主1.82 捷足先登140 天降流火10 耿氏製陶1.90 蒼天已死159 蟬蛻龍變121 非此即彼150 機關算盡107 忍辱偷生1.72 涉海鑿河139 八日之幸153 巧施連環1.70 虎嘯山林1.26 敦煌六姓17 忽左忽右1.43 天機莫測141 唯利機關116 奇兵襲城1.88 大國之基1.264 又見連環125 校場演武1.74 黃金臺上1.88 二賊授首1.34 牽招賣馬1.65 形勢急轉1.227 單騎救主71 窮厄之寇1.25 水到渠成1.93 香餌懸魚1.45 初次遠行1.68 燕人來也1.49 生者如斯140 青雲之志190 迷途知返1.93 自取其禍1.53 樓桑少君第2090章 1.279 與世推移1.98 斯人已去182 取捨有道51 故國在望1.98 遊兵散卒155 天下鼎沸1.79 牽發而動1.79 別開生面117 歸義降侯156 偷樑換柱178 四氏雲霞122 溫室藥圃1.67 黑夜女王158 常山之蛇110 見縫插針61 穩紮穩打199 孤心甚慰1.87 富貴同享第2070章 1.259 七海在望1.79 快馬輕舟1.82 遼東婢女51 流民來附116 奇兵襲城17 輕徭薄稅1.96 防患未燃186 董君一念112 不辱君命1.59 各有歸宿1.76 獻圖明志120 六縣爲國101 東走西顧1.63 熔金入庫18 決心未定1.27 爲君離憂1.57 身後之憂1.76 麒麟續命1.78 河北豪傑61 衝風之末1.94 百官缺席140 天降流火
192 兵進隴關1.79 十里樓桑132 生死兩難1.287 悉誅涼人192 夫子之牆18 豈若麒麟1.226 全民參與1.57 周不如漢137 和親典禮103 入幕之賓1.208 殺出重圍13 紅顏薄命1.47 難覓仙蹤1.5 黃門侍郎第2103章 1.292 忠義無缺1.90 班師回國1.89 文昭武興1.95 崔烈買官109 麴氏先登1.46 辟邪三寶1.203 無主之地10 大夢初醒183 放任自流1.87 年終臘賜11 反客爲主1.82 捷足先登140 天降流火10 耿氏製陶1.90 蒼天已死159 蟬蛻龍變121 非此即彼150 機關算盡107 忍辱偷生1.72 涉海鑿河139 八日之幸153 巧施連環1.70 虎嘯山林1.26 敦煌六姓17 忽左忽右1.43 天機莫測141 唯利機關116 奇兵襲城1.88 大國之基1.264 又見連環125 校場演武1.74 黃金臺上1.88 二賊授首1.34 牽招賣馬1.65 形勢急轉1.227 單騎救主71 窮厄之寇1.25 水到渠成1.93 香餌懸魚1.45 初次遠行1.68 燕人來也1.49 生者如斯140 青雲之志190 迷途知返1.93 自取其禍1.53 樓桑少君第2090章 1.279 與世推移1.98 斯人已去182 取捨有道51 故國在望1.98 遊兵散卒155 天下鼎沸1.79 牽發而動1.79 別開生面117 歸義降侯156 偷樑換柱178 四氏雲霞122 溫室藥圃1.67 黑夜女王158 常山之蛇110 見縫插針61 穩紮穩打199 孤心甚慰1.87 富貴同享第2070章 1.259 七海在望1.79 快馬輕舟1.82 遼東婢女51 流民來附116 奇兵襲城17 輕徭薄稅1.96 防患未燃186 董君一念112 不辱君命1.59 各有歸宿1.76 獻圖明志120 六縣爲國101 東走西顧1.63 熔金入庫18 決心未定1.27 爲君離憂1.57 身後之憂1.76 麒麟續命1.78 河北豪傑61 衝風之末1.94 百官缺席140 天降流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