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皇后召喚

劉備準備再次對將軍府,進行大刀闊斧的改建。

它乾城的西域都護府。給了劉備極大的靈感。

按照最新的規劃。

輔漢大將軍府,亦由前堡、後堡,中壘,三部分組成。

銅牆鐵壁是終極追求。亦要兼顧美觀實用。且還需儘量弱化軍事堡壘的輪廓外貌。

聽上去複雜。其實很簡單。

輔助各種機關器,讓這座嶄新的輔漢大將軍府。能在必要時,瞬間完成武裝。從一座萬石高官的華宅,變成一座銅牆鐵壁的軍事鄔堡。

這對薊國匠作館的能工巧匠來說。毫無壓力。

段太尉留下的地下密室,劉備亦準備利用起來。改造成地牢,以備不時之需。

生官發財,大興土木。亦是人之常情。本以爲,輔漢將軍,臨鄉侯,榮升爲輔漢大將軍,薊國君後,便會遷入城中,遠離殖貨裡。

豈料,大將軍卻就地改造。原址重建。便是要長居殖貨裡。

左鄰右里,皆與有榮焉。

爲何多稱劉備爲大將軍,而非薊國國君。乃因此宅是大將軍府。居住在大將軍府中的,自然就是大將軍。且依循慣例,官職爲先。另一個慣例是,因地制宜,靈活變通。

若劉備返回薊國。稱呼便會自然而然的轉換爲“王上”。

然在大將軍府內,何時可稱‘孤’呢。在家臣和家奴面前,皆可。

府臣和家臣,其實是涇渭分明的兩個體系。

劉備廣開雙俸,其實亦有意打破二者的界限。將府臣和家臣,歸爲一統。

關於立儲這件事。劉備實不想參與。

奈何如今位極人臣。即便他自己不想選邊站隊。亦會有人逼着他選。

這個人,便是皇上。

黃門令左豐來請劉備赴宴時。劉備曾問:“此乃王美人之意,還是陛下之意?”

左豐答道:“陛下、美人,皆有之。”

但等劉備到了西邸。萬金堂內只有美人,不見陛下。

何故?

陛下有意爲之。

造成一種輔漢大將軍,薊王劉備和王美人單獨與會的情形。

亦造成一種劉備與王美人,私交甚密的假象。

陛下之所以如此安排。其用意,便不用多說了吧。

暗示羣臣,亦明示劉備。朕心儀的皇儲人選,乃是王榮生下的二皇子劉協。

所謂時勢造英雄,英雄趁時事。陛下之所以對劉備,榮寵備至。乃因有立儲這一件大事,等着他去辦。

陛下曾問楊賜:我比桓帝何如?

即位後,又經常埋怨先帝不善持家。

陛下精商賈,善經營。

於是乎。站在一個富家翁的角度來說。當然想將自己積攢的萬貫家財,傳給一個同樣善持家的後人。

什麼樣的人善持家呢。

自然是聰明人。

所以在陛下心中,最心儀的儲君人選。首當其衝,便是要精明。

知得失,會算計。

至於良善、德行、品貌、才情,皆是其次。

甚至爲了將賣官鬻爵積累的財富。能盡數傳於後輩。陛下不惜廢長立幼。

然而對劉備和羣臣來說。“廢長立幼”四字的分量,絕非說起來這麼簡單。

甚至說起來都不簡單。

前朝舊事皆不看。只看劉備身邊的二好友。袁紹、曹操,皆一時人傑。卻同樣在立長還是立賢面前,舉棋不定。

足見立儲這件事,可沒有想的那麼簡單。

陛下給了劉備無與倫比的優待。亦給他出了個巨大無比的難題。

至於劉備的本意。在國祚的傳承面前,已渺小得不值一提。

果不其然。

翌日,大將軍府長史袁紹,便登門拜訪。請劉備赴大將軍何進宴。

還去?

見劉備不語。袁紹這便言道。“大將軍亦是一片好意。如今朝中流言紛紛,朝臣人心惶惶。宦官未除,我等自當同心協力。

時下本就朝政日非,若再被人趁機分化利用,悔之晚矣。故而大將軍才命我,來請玄德赴宴。只爲兩家說和,同仇敵愾。剷除外憂內患,匡扶我四百年煌煌大漢。”

“本初且實言相告,此乃大將軍之邀,還是皇后之意。”

“這……”袁紹一時語塞。

劉備頓時瞭然:“本初與我相交莫逆。有一言,備本不當說。但事關生死,不得不坦言相告。自古以來,外臣參與宮闈之爭,皆乃取禍之道。輕則性命不保,重則身死族滅。

我如今位極人臣,家中良田美妻,百萬國民。榮華富貴享之不盡,還有何所求?又何苦趟這趟渾水?”

“玄德無意輔立儲君?”袁紹這便問道。

“確無此意。”劉備鄭重點頭。

“既如此,紹這便去回大將軍。”袁紹起身行禮。

劉備自當恭送不提。

一旦牽扯到利益之爭,派系之別。再好的朋友,感情亦會淡。

所謂黨同伐異。

陛下禁錮黨人,這麼看來,也有些道理。

又所謂口說無憑。

尤其是出身商賈。對立字爲據,尤其看重。

這其實是一種契約精神。

何後,顯然就深具此種精神。

又過一日。何後心腹大內官郭常侍,親自登門。

言,何後襬宴濯龍園,請劉備赴宴。

皇后之約,非同小可。

送走郭常侍,劉備即命人入宮傳話。黃門令左豐,遂傳回陛下口諭。

但去無妨。

劉備這才心安。

比起出身良家子的王美人,何後卻是個豁得出去的主。不可不防。但回想家宴那日,何後所作所爲。劉備又多少有些許的心安。

若非皇后命人將他及時架回車駕,劉備當真此命休矣。

也既是說。

若非有巨大的利益紛爭,皇后亦不願與劉備爲敵。

而這個巨大的利益。便是立儲之爭了。

古往今來,那些叱吒風雲的權臣,又是如何應對的?

劉備在心底嘆了口氣。找個時間,返回封國吧。

宴會當天。

劉備一身王服,氣宇軒昂,雄姿英發。趕往濯龍園赴宴。

車駕入園。

郭常侍領一衆小黃門,正翹首以盼。

見路旁停滿了車駕,且多是二千石高官所乘。

劉備這便了然。亦稍稍心安。

皇后大宴羣臣,而非請劉備一人。

如此衆目睽睽之下。即便皇后再潑辣,也要顧及皇家的體面吧。

遙見濯龍湖上一樓船,雕樑畫棟,富麗堂皇。隱隱有絲竹之聲入耳。

便是此次宴會舉辦之所。

皇后御用赤樓帛蘭船,名曰:華雲。

見劉備駐足眺望。身後郭常侍不禁諂媚一笑:“請王上登船。”

118 前覆後戒1.57 謀錄不盡1.35 西烏鐵騎171 事出有因1.96 防患未燃21 二宮之亂81 初見端倪1.9 雄甲天下1.73 血巢角鬥1.75 後會有期153 來龍去脈1.200 兼顧利弊1.67 水戰剿匪1.52 洛陽金市148 暗語絃音1.58 睚眥必報109 寧有種乎1.7 雌雄莫辨102 風雪載途1.262 認賊作父1.72 羚羊掛角211 攜民渡江126 向死而生1.202 白馬銀槍21 解我心憂1.47 再增三縣169 白玉之精1.53 寸步不讓1.45 初次遠行153 巧施連環1.259 世道人心164 奴隸貿易1.8 北面而事182 汝奈孤何132 馬兒吃飽1.73 衆口難調139 不爭正妻1.59 班師凱旋1.36 一金知心128 堂議三問1.33 回馬箭術159 衆星拱辰1.42 鑿路先鋒1.22 毋需言反1.44 勸善禁惡1.98 千金之軀141 曲水流觴1.40 蜜蜂分箱1.95 白虹貫日1.26 羣雁無首126 向死而生142 斷不可棄102 風雪載途128 揮金僚朋1.40 不義不親1.55 衆怒難犯119 司金典農1.43 天機莫測1.62 陰陽連環128 勢不兩立140 孤家寡人103 水路遊擊145 顯山露水1.246 假有天下12 縑車載禍167 綠洲公社133 歸期已定148 宮前之變1.73 血巢角鬥1.90 白身野士146 握髮吐哺1.269 負重而行第2077章 1.266 羣鴉火雨184 亂之道也1.95 閉門謝客178 中洲一郡1.247 櫟陽雨金1.47 爲朕所用1.99 一網打盡180 一罪足矣1.250 天下之始1.40 洛陽酒家1.294 滅紀廢典161 空前絕後1.3 貢金補全31 前途未卜1.44 非同尋常1.70 公主智囊16 乾坤倒懸119 北海一龍1.74 再掠女豪119 萬全之策161 狐假虎威1.24 一如舊典1.33 回馬箭術1.87 鯤鵬之志131 深閨待嫁125 伏路把關156 定鼎關中195 無雙連環
118 前覆後戒1.57 謀錄不盡1.35 西烏鐵騎171 事出有因1.96 防患未燃21 二宮之亂81 初見端倪1.9 雄甲天下1.73 血巢角鬥1.75 後會有期153 來龍去脈1.200 兼顧利弊1.67 水戰剿匪1.52 洛陽金市148 暗語絃音1.58 睚眥必報109 寧有種乎1.7 雌雄莫辨102 風雪載途1.262 認賊作父1.72 羚羊掛角211 攜民渡江126 向死而生1.202 白馬銀槍21 解我心憂1.47 再增三縣169 白玉之精1.53 寸步不讓1.45 初次遠行153 巧施連環1.259 世道人心164 奴隸貿易1.8 北面而事182 汝奈孤何132 馬兒吃飽1.73 衆口難調139 不爭正妻1.59 班師凱旋1.36 一金知心128 堂議三問1.33 回馬箭術159 衆星拱辰1.42 鑿路先鋒1.22 毋需言反1.44 勸善禁惡1.98 千金之軀141 曲水流觴1.40 蜜蜂分箱1.95 白虹貫日1.26 羣雁無首126 向死而生142 斷不可棄102 風雪載途128 揮金僚朋1.40 不義不親1.55 衆怒難犯119 司金典農1.43 天機莫測1.62 陰陽連環128 勢不兩立140 孤家寡人103 水路遊擊145 顯山露水1.246 假有天下12 縑車載禍167 綠洲公社133 歸期已定148 宮前之變1.73 血巢角鬥1.90 白身野士146 握髮吐哺1.269 負重而行第2077章 1.266 羣鴉火雨184 亂之道也1.95 閉門謝客178 中洲一郡1.247 櫟陽雨金1.47 爲朕所用1.99 一網打盡180 一罪足矣1.250 天下之始1.40 洛陽酒家1.294 滅紀廢典161 空前絕後1.3 貢金補全31 前途未卜1.44 非同尋常1.70 公主智囊16 乾坤倒懸119 北海一龍1.74 再掠女豪119 萬全之策161 狐假虎威1.24 一如舊典1.33 回馬箭術1.87 鯤鵬之志131 深閨待嫁125 伏路把關156 定鼎關中195 無雙連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