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 大權獨攬

所謂“槍挑出頭鳥”。

挑頭謀反的風險,等同於自領“罪夷三族”。

百年羌亂,羌人筆筆血淚。段太尉之後,許多羌渠指天爲誓,再不敢輕易言反。

薊王劉備更是隻殺賊酋,釋罪從衆。

故在漢末。三十六部羌渠,常以西州漢人豪強爲首,斷不敢單獨扯旗謀反。

這便是爲何韓遂、馬騰之輩,屢敗屢戰。只需逃回西涼,總能東山再起,捲土重來的原因了。西州一地,有羌胡百萬之衆,卻不歸朝廷所轄。未編戶成齊民,着實可惜。

劉備覺得,人都有嚮往美好生活的本能。正如那句“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近乎是一種天性,或者說自然現象。大漢以高爲貴。仙人好樓居,常思羽化登仙,便是對“高”的最好詮釋。

就四夷而言。除去各自的原始信仰。最大的阻力,當來自“羌渠”。羌渠,是“羌人渠帥”的簡稱。等同於胡人的“部落大人”,爲部落首領。檀石槐之後,羌胡合流,日益明顯。羌人風俗和胡人日漸相近。故也同樣聽命於部落首領,“部衆莫敢違犯”,“違大人言死”。

所以在劉備看來,世俗間最大的阻力,便來自不願放權的三十六部羌渠們。

說白了,還是利益之爭。

只需能確保羌渠的既得利益,改變亦未嘗不可。因爲,改變的動力,來自被四夷仰視,煌煌四百年的大漢薊王。作爲高等文明的大漢,對低等文明的吸引力,自當無與倫比。

時下爭做漢人,可比後世爭做洋人。且還有過之無不及。

胡人當面,切莫提“胡虜”二字。常自稱爲“北人”。便可見一斑。

此次關西賊亂。起因乃是以北宮伯玉和李文侯爲首的涼州黃巾渠帥,重金賄賂三十六部羌渠,以漢羌矛盾相激,舉兵起事。跟着拉攏涼州義從首領宋建、王國。後又逼迫西州豪傑,邊章、韓遂入夥。

王國、北宮伯玉、李文侯,同日殞命。只剩韓遂、邊章、宋建。

只需再殺邊章、宋建,韓遂便可統一六部。成爲唯一首領。如此一來,首領之位再無人可選。三十六部羌渠自當歸心。韓遂坐擁數萬精兵,十萬羌騎。當可與漢軍,掰掰手腕。

是戰是降,又該何時戰,何時降。皆可自行抉擇,再無掣肘。

料想,有數萬涼州義從,十萬羌騎傍身。金城太守一職,自當再無變數。

之所以,敢殺邊章、宋建。

一言蔽之,三十六部羌渠需漢人豪強出頭是其一;薊王兇名赫赫,反賊只能抱團取暖是其二。

事不宜遲。韓遂與雕零渾暗中商定細節,這便着手佈置一切。

爲安邊章、宋建之心。

韓遂特意讓軍師閻忠代爲去信二人,只談兄弟之情,同袍之義,閉口不提遷入家小。

見合衆將軍不再爲難。邊章、宋建二人,亦就坡下驢。滿口忠義,各自指天爲誓,人在關在,關毀人亡,云云。

韓遂草草看過,冷笑聲中,付之一炬。

這便與二人暫且相安,靜待六月下旬的到來。

青石津,山下大營。

雕零渾夜入藩商草廬,細說前情諸事。

藩商一聲嘆息:“果不出賈丞所料。所謂‘覆水難收,騎虎難下’。猜忌一起,斷難收拾。殺一人是殺,殺五人亦是殺。先前推王國爲共主,兵權分釋六人。如今只剩三人手握兵權,若剩下二人皆死,韓遂便可大權獨攬。”

歷史上,也如此這般。先殺王國,再殺邊章、北宮伯玉、李文侯。只有宋建見機快,早早分道揚鑣。自稱河首平漢王,聚集部下於枹罕,改元,置百官,長達三十餘年。

之所以能稱王三十餘載,正因關東羣雄並起,殺伐不斷。無力西顧。

若非薊王橫空出世,關西必長久禍亂。

陛下神之操盤。爲長遠計,將薊王調往關西,也算是一着妙棋。

“當如何行事,還望告知。”雕零渾抱拳道。

讓雕零渾附耳上來,藩商一字一句道:“將計就計。”

細細聽完,雕零渾亦感嘆:“薊國謀主,神謀無雙。現在想來,茅塞頓開。”

藩商一愣,不知其深意。生怕變生肘腋,這便追問:“何事令王子茅塞頓開?”

雕零渾苦笑:“便是族中舊事。”

藩商這便醒悟:“可是十萬部族?”

“然也。”雕零渾索性將心中所想,盡數道來:“想必從一開始,我族便已中計。先令虎牙營西去,以示長安守備空虛。便是要誘我族精銳盡出,前往抄掠。而後,看似東遷遠遁的鮮卑十四部,便殺了個回馬槍。將我十萬部族,盡數掠走。又在奢延水南岸登船,送往薊國。

而我等一路急追,半路聽聞乃‘着匈奴衣胡’所爲,又恰逢匈奴王庭南下放牧,便直渡奢延水,奔赴白土王庭。時在膚施渡口,與船上老小擦身而過。待追至白土王庭,十萬家小早已遠去。匈奴王庭一無所獲,又反追到鮮卑十四部,見營中遍地大篝火,又無節慶。當時不知何故,現在想來,必是轉運十萬老小的數千輛高車,被劈燒一空。正因十萬部族在奢延水南岸,便已登船,故而北岸,只餘空車輕轍。

南匈奴、鮮卑十四部,一唱一和,虛虛實實。我等羌人,只知牧羊放馬,如何能敵如此心機,奇謀。”

藩商也是初聞詳情。這便感嘆:“王子切莫暗自傷懷……我等北人,亦心有慼慼。”

“願聞其詳。”所謂同病相憐,王子這便抱拳相問。

“遙想四百年前,白登之圍。冒頓單于控弦十萬,將高祖團團困於孤城。豈料陳平獻計,賄賂閼氏,網開一面。才令大漢國祚得以延續。陳平後又獻和親之策。我等先民,皆以爲乃大漢示弱,而心懷得意,坦然受之。然四百年過去,部落大人,甚至各部單于,多身具漢室血脈。以大漢爲母族。須知,北人習俗,貴少賤老,怒殺父兄卻不害母親。如此潛移默化,乃至今漢以來,北人不斷南遷,漠北再無王庭。陳平四百年前出一策,如今想來,是何等神鬼奇謀。”

“唉……”先零王子一聲長嘆:“前有陳平,今有賈詡。神鬼奇謀,舉世無雙。今若不從,他日必死無葬身之地也。”

“王子言之有理。”

17 輕徭薄稅1.83 以貲徵賦1.235 演武十器181 未得其主102 載滿而還181 羣雄無首1.8 北面而事146 握髮吐哺185 諸王稱臣107 三日得仙112 莫如勤王1.40 何懼偷生147 制非常模143 向海而生141 捨我其誰1.43 切莫辜負1.28 豎子成名1.90 麥積冬狩142 各有心機1.54 四方殺局1.202 白馬銀槍163 萬一之率1.98 千金之軀1.22 東西合璧127 無詔不離121 十里長筵61 肉袒牽羊1.76 世道無常1.83 以貲徵賦1.95 十面埋伏1.32 一線生機163 佛道先後1.53 青色火焰127 賊臣當道81 圍獵祭祖1.28 長短之利1.29 養女死士151 王者之心1.76 麒麟續命21 二宮之亂138 戰爭紅利168 英雄當出157 耕雲播雨1.76 麒麟續命1.52 漢越親和182 何患無嗣188 二桃三士120 六宮粉黛169 先登陷陳1.93 花開七朵1.57 借雞生蛋198 千里救主135 四時充美143 雜羌兵諫81 融爲一體142 東海壽麋1.277 賊臣授首1.49 以道御術21 赤心如故144 攻堅克難1.44 閉門造車174 夜半十分1.4 越俎代庖1.96 西行在即1.46 鷹擊長空103 入幕之賓31 經緯之道1.7 小夥伴們167 遙遠綠洲1.42 善利其器1.20 繡衣直指1.28 地陷神術141 人間正道1.57 謀錄不盡1.78 風起雲蒸51 藏龍臥虎213 重名載半127 賊臣當道1.66 甕中捉鱉103 蝮蛇螯手1.30 洛陽小市109 突飛猛進191 陰圖異計132 生死兩難154 衆星捧月177 拔毒食鮮184 是個難題192 兵進隴關1.99 敬而遠之91 車騎填巷102 風雪載途170 自斷股肱112 分戶析產154 無從科舉1.240 苦心孤詣13 心有猛虎174 去蕪存菁1.26 循跡追兇163 戾氣摧城177 人神不擾
17 輕徭薄稅1.83 以貲徵賦1.235 演武十器181 未得其主102 載滿而還181 羣雄無首1.8 北面而事146 握髮吐哺185 諸王稱臣107 三日得仙112 莫如勤王1.40 何懼偷生147 制非常模143 向海而生141 捨我其誰1.43 切莫辜負1.28 豎子成名1.90 麥積冬狩142 各有心機1.54 四方殺局1.202 白馬銀槍163 萬一之率1.98 千金之軀1.22 東西合璧127 無詔不離121 十里長筵61 肉袒牽羊1.76 世道無常1.83 以貲徵賦1.95 十面埋伏1.32 一線生機163 佛道先後1.53 青色火焰127 賊臣當道81 圍獵祭祖1.28 長短之利1.29 養女死士151 王者之心1.76 麒麟續命21 二宮之亂138 戰爭紅利168 英雄當出157 耕雲播雨1.76 麒麟續命1.52 漢越親和182 何患無嗣188 二桃三士120 六宮粉黛169 先登陷陳1.93 花開七朵1.57 借雞生蛋198 千里救主135 四時充美143 雜羌兵諫81 融爲一體142 東海壽麋1.277 賊臣授首1.49 以道御術21 赤心如故144 攻堅克難1.44 閉門造車174 夜半十分1.4 越俎代庖1.96 西行在即1.46 鷹擊長空103 入幕之賓31 經緯之道1.7 小夥伴們167 遙遠綠洲1.42 善利其器1.20 繡衣直指1.28 地陷神術141 人間正道1.57 謀錄不盡1.78 風起雲蒸51 藏龍臥虎213 重名載半127 賊臣當道1.66 甕中捉鱉103 蝮蛇螯手1.30 洛陽小市109 突飛猛進191 陰圖異計132 生死兩難154 衆星捧月177 拔毒食鮮184 是個難題192 兵進隴關1.99 敬而遠之91 車騎填巷102 風雪載途170 自斷股肱112 分戶析產154 無從科舉1.240 苦心孤詣13 心有猛虎174 去蕪存菁1.26 循跡追兇163 戾氣摧城177 人神不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