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繡衣直指

邑民暴增,另築城邑。耿雍來報,刺奸、賊捕人手不足。

劉備便招募人手。

順陽衛多豪俠。刺奸、賊捕,便由豪俠擔任。樓桑更是豪俠齊聚。北地豪俠,多半會聚於此。告示一出,募者如雲。

刺奸、賊捕,不過是斗食小吏。既是心腹,必然要高薪厚祿,以養死士。

不知檢察機構如何構建,運作?

劉備累日翻看歷代典籍,終於獲知全貌。

檢察制度,古而有之。如“貪以敗官爲墨”。墨就是貪污。戰國時,魏國《法經》中將貪污罪叫作“受金”。犯了此罪,便是宰相也受懲罰。

到了我朝,監察系統呈多元化趨勢。各級檢察機構,既分體運行,又互相交錯。三公九卿、皇室外戚、京師百官、地方長吏乃至監察官本人,皆被置於這張網絡之中,受各級監察機構的監督。此法,對貫通政令,整飭吏治,廓清風氣,產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西漢時,還擬定了《監御史九條》、《六條問事》等監察立法的奠基之作。開創了監察法規的先河,對後世影響深遠。

在朝堂之上。設御史臺,作爲最高監察機構。其長官在西漢初期爲御史大夫,與丞相及太尉同爲三公。職責是“內承本朝之風化,外佐丞相統理天下”,兼有行政與監察長官之性質,相當於副丞相。以察舉違法爲職責。對官吏的違法行爲,不問是否有皇帝和丞相的指令,均有權進行案問,但御史大夫僅負責朝內和京畿地區三輔的監察。在御史大夫之下則設立御史中丞爲其佐官。

在地方。爲加強對州郡縣國的監察,武帝時,始在地方設立專門的監察機構,由各部派遣刺史一人,稱‘十三部刺史’。隸屬於中央御史臺,專門負責監察郡縣,於每年八月“周行郡國,省察治狀,黜陟能否,斷治冤獄”,同時還負責“課第長史,不稱職者爲殿,舉免之”。

除此之外,皇帝還經常根據需要,直接從御史中任命繡衣直指御史。他們穿繡衣,持斧鉞,握有生殺大權。稱“繡衣直指”。亦稱“直指使者”、“繡衣御史”。

武帝天漢年間,民反者衆。地方官員督捕不力,武帝派直指使者,衣繡衣,持斧仗節,興兵鎮壓。刺史郡守以下督捕不力者,皆伏誅。後因稱此等特派官員爲:“繡衣直指”。

繡衣,表示地位尊貴;直指,謂處事無私。後亦稱“繡衣使者”。繡衣直指,本由侍御史充任,故亦稱“繡衣御史”。王莽時改稱“繡衣執法”。略稱爲“繡衣”、“繡衣吏”。

這不就是後世的錦衣衛嗎!

少君侯要組繡衣吏的消息,轟動邑中。

原先的刺奸、賊捕各五十,全部升入繡衣署。因官署地點爲市樓五層頂閣。市樓又稱旗樓。故被稱爲‘旗閣署’。

旗閣署仍有耿雍統領。繡衣吏上可督百官,下可察萬民。有徵調刺奸、賊捕之權。

首任正副‘旗閣長’,由呂衝、魏襲二將擔任。秩三百石。月谷四十斛,年俸四百八十石。繡衣吏秩百石。伍長、什長,次遞增。

侯府護衛,也編入旗閣署。與白毦精卒脫離。

繡衣吏的戰袍,劉備自然要好生設計。

錦袍內襯鎖環甲。鎖環皆是銅錢孔大小的鋼絲環。下覆鼉龍內甲。

‘錦袍鎖環甲’加‘鼉龍內革甲’,防禦力絲毫不弱。

身着蜀錦衣,頭戴五樑冠,足踏捲雲靴,佩印綬,跨腰刀。各個英姿颯爽,威武雄壯。

所有蜀錦提花,亦是單獨設計。名曰:“降地蛟龍錦”。

單單這套內外‘繡衣甲’,就作價十萬錢。

恩師說:“非忠直義勇不能披”。

劉備深以爲然。

繡衣吏自然十分愛惜。託邑中善女工者,在繡衣之上,外縫一層素紗裹罩。

後因常護佑在少君侯身側,繡衣吏又稱‘繡衣衛’。

依少君侯所示。從此往後,繡衣吏皆要從白毦衛中優選。最精銳的白毦衛,方可成爲繡衣吏。從白毦‘衛’,到繡衣‘吏’。亦可見身份的不同。衛,乃兵士。吏,則是官吏。

鑄造,在時下十分開放。甚至我朝有一段時間,竟允許鑄幣。只因分量不足的小錢太多,擾亂市價,故而取締。世家大族私鑄刀劍,竟不會論罪。

秦漢尚武。

上至達官貴人,下至齊民百姓無不以配劍爲榮。國家對兵器的管制相對寬鬆。甚至對弓、弩等遠程大殺器,亦不設禁。

武帝時,丞相公孫弘提出禁止民間持弩。理由是許多盜賊持弩對抗官吏追捕。由於弩威力大,常使官吏不得近身。但這一提議,立刻遭到光祿大夫吾丘壽王(複姓吾丘)的反對。理由是:如禁止持弩,盜賊仍可通過非法手段獲取弩。而良民則失去這一武器。當受盜賊侵掠時,自衛能力大幅下降。武帝納其言。故而不禁弓弩。

看到這段史料,劉備頗多感慨。

真正的開明盛世,唯我強漢。自漢以降,宋元明清,哪個朝代敢不禁刀劍弓弩?

新募的百名刺奸、賊捕。交由呂衝魏襲二將,負責甄別訓練。與一般的齊民不同。遊俠的身份斷難作假。江湖名聲是其一,個人武技是其二。許多暗語秘技,江湖經驗,更不便對外人道哉。

調查的主要是有無認主,有無濫殺,有無不良嗜好。諸如此類。至於犯罪記錄,基本人人都有。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

儒生和俠客,時下頗多共同點。

左丞崔鈞,權利和責任亦有所加強。劉備在置樓北樓五層,新建一署。名曰‘內置監’。管理斥候、細作。

如此一來,內外兩套監察體系,便建立完畢。

分別以市樓和置樓爲基。分由左右二家丞掌管。右丞耿雍主內,左丞崔鈞主外。

兩套監察體系運轉之後,劉備方纔得以安枕。

繡衣吏一出,惹得家臣部將羨慕不已。劉備又遣人聯繫蜀地豪商,定做四式織錦。

“降地蛟龍錦”、“瑞草仙鶴錦”、“如意牡丹錦”、“甘地句文錦”。

瑞草仙鶴錦分與武將。甘地句文錦分屬文臣。如意牡丹錦自是給女眷。

如此,皆大歡喜。

1.92 首鼠兩端152 烏蓮白卓155 天下鼎沸125 伏路把關1.36 兵亂在即61 論功封爵160 兵威將膽1.52 母子相見1.49 將計就計189 轉機忽現31 形勢大好198 封侯廟食112 莫如勤王1.62 陰陽連環184 貪多必失1.8 圍淤爲田153 替父簽押1.237 露華勻玉1.35 南宮一遊130 南廣陽城1.84 海賊寶藏132 生死兩難109 舊友重聚1.55 洛陽一日1.230 列宿歸位158 兵貴神速41 黃驃產子1.84 護氐校尉174 變俗易教1.62 兵不厭詐175 綠洲熔爐165 浮萍無根113 芳蘭之舉1.99 北疆來人118 前覆後戒1.82 飛虻流火1.50 百官承式135 各有奇謀144 攻堅克難113 天命所歸1.20 生得好看31 春秋決獄1.72 羚羊掛角196 神智夫人1.2 雞不下蛋1.39 火雨焚城137 萬死不避1.59 飽虎飢鷹1.57 意欲何爲12 何方妖孽15 退居其次1.200 窮兇奇虣145 夢寐以求第2100章 1.289 洞若觀火192 共赴巫山106 名不虛傳160 解甲歸田141 父子十祿1.259 世道人心1.46 尋機而動114 百里之命1.43 大軍圍城118 舉國哀慟154 火攻破敵1.72 百害不侵158 太后有疾166 勝者爲王130 不可定期141 人間正道1.88 未盡全功1.28 挹婁廬士1.79 當不至於187 九橫十縱152 善刀而藏155 萬物之極132 馬兒吃飽1.54 四方殺局1.273 同堂異室1.56 人馬如龍51 樑冀金山193 依山下寨1.83 以綏四方151 君臣之約148 三舉鄉黨1.38 一日成鹽174 生死交替1.253 軍法從事41 閉關鎖國1.24 多多益善1.65 掃平天下1.37芳蘭生門1.230 列宿歸位100 三郡烏桓1.84 早朝晏罷1.92 家賊難防143 大展宏圖117 歸義降侯141 前身後世131 鳩佔鵲巢136 包羅萬種
1.92 首鼠兩端152 烏蓮白卓155 天下鼎沸125 伏路把關1.36 兵亂在即61 論功封爵160 兵威將膽1.52 母子相見1.49 將計就計189 轉機忽現31 形勢大好198 封侯廟食112 莫如勤王1.62 陰陽連環184 貪多必失1.8 圍淤爲田153 替父簽押1.237 露華勻玉1.35 南宮一遊130 南廣陽城1.84 海賊寶藏132 生死兩難109 舊友重聚1.55 洛陽一日1.230 列宿歸位158 兵貴神速41 黃驃產子1.84 護氐校尉174 變俗易教1.62 兵不厭詐175 綠洲熔爐165 浮萍無根113 芳蘭之舉1.99 北疆來人118 前覆後戒1.82 飛虻流火1.50 百官承式135 各有奇謀144 攻堅克難113 天命所歸1.20 生得好看31 春秋決獄1.72 羚羊掛角196 神智夫人1.2 雞不下蛋1.39 火雨焚城137 萬死不避1.59 飽虎飢鷹1.57 意欲何爲12 何方妖孽15 退居其次1.200 窮兇奇虣145 夢寐以求第2100章 1.289 洞若觀火192 共赴巫山106 名不虛傳160 解甲歸田141 父子十祿1.259 世道人心1.46 尋機而動114 百里之命1.43 大軍圍城118 舉國哀慟154 火攻破敵1.72 百害不侵158 太后有疾166 勝者爲王130 不可定期141 人間正道1.88 未盡全功1.28 挹婁廬士1.79 當不至於187 九橫十縱152 善刀而藏155 萬物之極132 馬兒吃飽1.54 四方殺局1.273 同堂異室1.56 人馬如龍51 樑冀金山193 依山下寨1.83 以綏四方151 君臣之約148 三舉鄉黨1.38 一日成鹽174 生死交替1.253 軍法從事41 閉關鎖國1.24 多多益善1.65 掃平天下1.37芳蘭生門1.230 列宿歸位100 三郡烏桓1.84 早朝晏罷1.92 家賊難防143 大展宏圖117 歸義降侯141 前身後世131 鳩佔鵲巢136 包羅萬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