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 以貲徵賦

今漢親疏有別。

薊王劉備雖得民心,然就家、國、天下,三級封建體系而言。遠未稱足夠。甚是連各地名門望族,世家豪強,亦未能綁上戰車。諸如四世三公之袁紹,又投身大將軍門下,足見權衡取捨。

正不知該如何着手,豈料洛陽貴胄,自投羅網,將天下人望,拱手相送。

賈文和足智多謀,巧施連環。券書一卷,黑字白絹。輕描淡寫,獲陽安、不其,二縣治權。當然,從隸屬上而言,二縣仍是陽安長公主與不其侯伏完封邑,此事斷不會更改。故若只着眼於此,此舉不啻爲人做嫁衣。然遠矚高瞻,從戰略效用上而言,此舉與冀州六國,異曲同工。二縣,自上而下,全面與薊國接軌。

須知,謂食邑者,並非全部擁有。景帝后,列侯封君不領朝廷俸祿,以封地食邑內租稅,充作俸祿。封君的收入,包括在封地內徵收的田租、戶賦、市稅,不過數項而已。餘下過半賦稅,皆充公用。正因封地內,大小官吏,皆不取食於封君。自也不算家臣,只忠於朝廷。此舉對防止諸侯逆亂,大有裨益。然封君之權,卻一再削弱。

封內地官吏雖不隸屬,卻有爲封君收稅之義務。

時下除徵收人口稅外,還需徵財產稅,即“貲賦”。編戶齊民,家產須計貲登記,計貲的範圍包括:田、宅、車、馬、牛、奴婢等,一切財產。家貲,採取自報、覈實與評議相結合之法。編戶自報家貲後,須由縣、鄉組織審覈、評議。且鄉有秩、嗇夫也須“知民貧富,爲賦多少,平其差品”,分門別類,登記造冊。

稅率一般定爲“貲萬錢,算百二十(1.2%)”。即,家貲一萬,納稅百二十錢。採取階梯納稅法。“家貲”多而“戶等”高者,則出稅多。家貲少而戶等低者,則出稅少。家貲不足二、三萬者,還可適當減免。

時下戶等,分爲“細民”或“小家”、“中家”、“大家”三個等級。大體按家貲多寡來劃分。一般而言,家產不滿三萬者屬於“小家”,家產不滿三萬、二萬以下乃至不滿千錢,均爲下貧之戶,可享減免優惠。家產在四萬以上到十萬者爲“中家”,而“大家”則在十萬以上或百萬不等。百萬以上,便是豪強鉅富。

“貲賦”與“緡錢”的差別便在於,貲賦乃是家庭財產稅。凡國民,下至編戶,上至爵民,皆需依法納稅。而緡錢,乃是與“山澤之賦”類似,屬於“產品稅”。對貿易商品,進行徵稅。

先前。戶戶分得水田一頃,良宅一進,車、馬、牛、羊、機關器,皆是從薊王處賒買,分期償還。再未能償還完欠款前,一切皆屬於薊王。故只徵“緡錢”,而無“貲賦”。

今薊國千里國土,百二十萬戶。有大半編戶,早已還清尾款。擁有了田、宅、車、馬、牛、機關器等,全部產權。家貲頗豐。故“貲賦”,本季亦提上日程。

薊王輕徭薄賦,藏富於民。戶戶五十畝美田,市價百萬。良宅一進作價五百萬。單此二項,若“貲萬錢,算百二十”,每年需繳納貲賦,七萬二千錢。實在太過苛刻。

薊王海納百川,又乾綱獨斷:普通編戶,以田一頃,宅一進、耕馬一架,牛車一輛,豬羊一牢,農作機關器一套,諸如此類,凡以一計,單此一項,則無需繳納貲賦。無獨有偶,超出部分,則“貲十萬錢,算百二十(1.2‰)”。

饒是如此,本季貲賦,亦足收一億四千四百餘萬。換言之,除去基本持有,薊國戶戶皆有十萬以上的多餘家貲。國民之富,足見一斑。

百官朝論時。便有貲庫令提出,存於貲庫的諸多銅錢,是否也應算作家貲。

劉備不禁心生感嘆。

貲賦,其實是財產稅中的不動產稅,家庭存款屬於所得稅範疇。

明知二稅並不等同。然薊王還是斷然否決,貲庫存款無需收稅。

安次令又問:芻稾稅與緡錢,又當如何收取。

劉備答曰:芻稾稅等同於田賦。當芻稾變成青儲飼料而販賣時,則收緡錢。二稅所出,亦不相同。芻稾稅、田賦,皆出農人。緡錢則出商人。且同一批貨物,無論幾經人手,在流通環節,只收一次。換言之,農人賣給遊商,遊商幾經轉手,最後賣給牧民,整個流通環節,只徵一次緡錢。便是最初從農人手中購來的那次。販出如此,販入亦如此。

薊王明以照奸。百官心領神會。

薊國稻作已盡尾聲。顆粒歸倉,指日可待。百官衣不解帶,食不甘味,辛勞多日。劉備特命人備下宮宴。珍饈美饌,美酒佳餚,流水筵席,與家臣同樂。席間,觥籌交錯,其樂融融。卸下千鈞重擔,文武百官俱歡顏。

薊國千里稻作,得新谷四億石。一國之力,足以濟天下。殿中百官皆有功勳,如何能不滿懷欣慰。

薊國種田營城,天下無敵。薊國兵鋒所指,亦所向披靡。若我主罔顧大義,早已席捲天下。廣納四海如探囊取物。正因我主恪守臣節,隻手擎天。才尤其令人心折。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賓主盡歡。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劉備起身離席。由王傅黃忠、二位國相、門下祭酒等,代爲宴客。薊王得以脫身,返回後宮。先去西宮問候太妃,再返北宮合歡殿。與衆妃鴛鴦于飛,同塌合歡。

入殿時,又見函園貴人領諸函園美人,全身披甲,守在殿前。

劉備笑問:“愛妃何故如此?”

女王希雷婭,明眸皓齒,一笑傾國:“今夜又得新人。王妃恐力有不逮,故讓我等枕戈待旦。”

“左右並無強敵環伺,何必枕戈而眠。”劉備笑問。

“夫君身懷偉器,入室操戈。北海六氏,如何久持。必丟盔卸甲,一敗塗地。若等夫君彈冠相慶,泣血枕戈。豈非不美。”女王希雷婭出口成章。

“好一個彈冠相慶……”東遷亞馬遜,漢化之深。

薊王亦心折首肯,甘拜下風。

1.85 九九歸原143 疏河注海174 去蕪存菁143 疏河注海179 三人爲衆140 守土有功1.59 各有歸宿124 表裡相合215 班姑蔡女1.20 何足掛齒105 紅顏易老163 顧此失彼1.20 繡衣直指1.8 木公金母189 轉機忽現1.68 燕人來也1.205 請君入徐1.85 遼東之煮194 天下共疾127 朝堂半壁11 反客爲主241 楚河漢界11 反客爲主1.30 火燒雲臺113 求開黨錮106 大徹大悟1.77 學富百車1.34 先禮後兵123 反目成仇108 命續二載135 佳偶天成131 濯纓濯足150 自證清白131 鳩佔鵲巢172 連珠合璧1.52 臥虎藏龍116 奇兵襲城1.49 和則增壽104 有生之年199 必有其子103 蝮蛇螯手1.22 毋需言反1.32 無心插柳174 爾虞我詐154 鹿死誰手179 瑞輪蓂莢1.45 權利覺醒106 重症猛藥91 娶七夫人172 連珠合璧166 大材小用189 爭權奪勢1.257 珠璣深藏1.88 未盡全功1.36 懷真抱素125 賽馬效應190 一較高下1.60 轉禍爲福210 破繭成蝶159 名不經傳15 五毒之冠1.3 夜宿烏林143 孤城剿匪1.92 家賊難防144 遷都壽春189 夾縫偷生161 空前絕後1.9 三危既宅114 闢禍樓桑1.28 帝王家事11 誰主浮沉1.50 宮廷之變1.55 洛陽一日142 斷不可棄1.75 一錢太守145 有軌騾車17 同軌畢至1.49 上表回國150 自證清白111 撤塔並港14 各奔東西125 局中一子1.80 喜訊傳來101 善始善終155 瞞天過海1.66 以稀爲貴158 天下嚥喉1.242 繞樑餘聲151 便宜行事1.208 殺出重圍134 天下初平1.85 興兵討賊1.5 空穴來風1.59 增益人生1.2 亂世苟活198 千里救主1.78 顧全大局193 事不過三135 爲主捉刀191 陰圖異計
1.85 九九歸原143 疏河注海174 去蕪存菁143 疏河注海179 三人爲衆140 守土有功1.59 各有歸宿124 表裡相合215 班姑蔡女1.20 何足掛齒105 紅顏易老163 顧此失彼1.20 繡衣直指1.8 木公金母189 轉機忽現1.68 燕人來也1.205 請君入徐1.85 遼東之煮194 天下共疾127 朝堂半壁11 反客爲主241 楚河漢界11 反客爲主1.30 火燒雲臺113 求開黨錮106 大徹大悟1.77 學富百車1.34 先禮後兵123 反目成仇108 命續二載135 佳偶天成131 濯纓濯足150 自證清白131 鳩佔鵲巢172 連珠合璧1.52 臥虎藏龍116 奇兵襲城1.49 和則增壽104 有生之年199 必有其子103 蝮蛇螯手1.22 毋需言反1.32 無心插柳174 爾虞我詐154 鹿死誰手179 瑞輪蓂莢1.45 權利覺醒106 重症猛藥91 娶七夫人172 連珠合璧166 大材小用189 爭權奪勢1.257 珠璣深藏1.88 未盡全功1.36 懷真抱素125 賽馬效應190 一較高下1.60 轉禍爲福210 破繭成蝶159 名不經傳15 五毒之冠1.3 夜宿烏林143 孤城剿匪1.92 家賊難防144 遷都壽春189 夾縫偷生161 空前絕後1.9 三危既宅114 闢禍樓桑1.28 帝王家事11 誰主浮沉1.50 宮廷之變1.55 洛陽一日142 斷不可棄1.75 一錢太守145 有軌騾車17 同軌畢至1.49 上表回國150 自證清白111 撤塔並港14 各奔東西125 局中一子1.80 喜訊傳來101 善始善終155 瞞天過海1.66 以稀爲貴158 天下嚥喉1.242 繞樑餘聲151 便宜行事1.208 殺出重圍134 天下初平1.85 興兵討賊1.5 空穴來風1.59 增益人生1.2 亂世苟活198 千里救主1.78 顧全大局193 事不過三135 爲主捉刀191 陰圖異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