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肉袒牽羊

“奉主公之命,前來佐之。”周暉言道。

“同奉王命,當攜手應對。”朱治答曰。語出《孫子·九地》:“故善用兵者,攜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曹孟德注曰:“齊一貌也。”

幼麟並楚雀,皆爲薊國制式鬥艦。尺寸相差無幾。二船並立,船翼鎖固,如履平地。制式武備,使用維修,兩相宜。薊國制式,便是薊國標準。放之四海而皆準。

“下邳城高牆厚,笮融聚衆死守。麾下不乏徒衆,死士。且主公傳語,只誅首惡。當如何奪城,都尉可有妙計。”寒暄過後,周暉先道。

周暉言中深意,朱治焉能不知:“聞笮融好西佛。於下邳大起浮屠寺。上累金盤,下爲重樓,作黃金塗像,衣以錦彩。每浴佛(會),多設飲飯,布席於路。就食及觀者,不下萬人。主公之意,乃誅笮融一人,毋傷及佛門弟子。”

“假佛之名,布席施飯,收買人心耳。”周暉一語中的:“與太平道,散施符水,籠絡人心,一丘之貉。”

“然城內百姓,多已爲其所惑。不可不防。”朱治言道。

“便是西佛,亦遵王法。”周暉亦是豪傑,故深知薊王:“太平道若一心求道,毋行揭竿,焉有八州之亂。妖賊張角三兄弟,身首異處,屍骨無存,又如何證道。”

“絕地天通,神人不可干政。”薊王深意,朱治此時亦知也。

此戰難處,便在於此。如何能用最小代價,攻陷下邳堅城。二人皆以爲,若不戰而勝,萬事大吉。

薊王宮,靈輝殿,觀天閣。

琉璃寶頂,星河燦爛。

薊王修行,女仙接力。或同登瑤池,或共赴巫山。煙波浩渺,雲雨未歇。薊王容成術大成。若得巫山神女相助,引九天神女降靈臺。可修『玄素術』。位列仙班,指日可待。

“憐才惟越女,女出琵琶洲;高義綠珠似,姑蘇無與儔;相逢若鳧藻,比翼向珠丘;會有容成術,令君再黑頭。”

星光漸淡,天光微亮。

“拭丹爐而調石髓,裛(yì)翠釜而出金精。”

薊王白霧繞體,酣暢淋漓。

自下六樓靈池。

伴浴御姬,已恭候多時。待洗漱畢,天光已大亮。自覆道返回北宮,順下無極殿用餐。

深根固柢,引而不發。雲衢高步,神清氣爽。

一日之計,皆始於此。

薊王入殿,后妃起身恭迎。

禮畢落座。各自用膳。公孫王后,掌後宮諸事。薊王宮一里之回,七重錯落。宮人已近千人。諸事皆需王后定奪。待甘後入宮,當與秦後共佐之。夫君收放自如,確省去諸多繁瑣。

餐畢,薊王自去。

后妃起身恭送。

升瑞麟閣。

下邳城沙盤,居中安置。凡宮中器物,皆出少府尚方署。沙盤亦不例外。

猛虎搏兔,亦用全力。看似無關痛癢,一場小戰。然事關薊國赫赫威名,不可大意。

安貴人進言道:“下邳之戰,夫君當小心謹慎。”

薊王輕輕頷首:“貴人可有妙計。”

“何不請嚴佛調,下邳宣佛。”安素果有應對。

薊王亦有此意:“爲夫已命南閤主記蔣幹,赴白馬寺一行。能否如願,稍後便知。”

“嚴佛調若入下邳,將佛門徒衆帶離,此戰易耳。”安素心中乃安。薊王宮中多女仙。四方館、四海館、雲臺觀、司寒館。皆爲道家所立。笮融於下邳大起浮屠寺,無論心思若何,終歸令佛教傳播。若被冠以滅佛惡名,亦非薊王所願。正如大漢郡國並行。道家一枝獨秀,從者如雲。故常被心懷叵測者所趁,如張角等,傳教爲名,造反爲實。播亂八州,乃至天下板蕩。萬民飢流。

西佛東渡,各有利弊。絕地天通,無論何門何派。薊王絕不允許,染指王權。此乃底線。如“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之。

洛陽西郭,白馬寺。

主記蔣幹,奉命拜會。

待蔣幹道明來意。嚴佛調問道:“此去下邳,當宣佛浮屠寺,講經九鏡塔,續興‘浴佛會’。”

“我主言,可也。”蔣幹欣然答曰。薊王並不滅佛之意。

“如此,老朽願往。”嚴佛調自深信不疑。

“治粟、水衡二都尉,千舟併發。已奔下邳而去。嚴師(阿祗梨)亦速歸,遲恐不及。”

“悉聽尊便。”嚴佛調無牽無掛,來去自由。這便車入南港,換乘薊國機關船,順下四瀆。三日後,已至下邳城外。

嚴佛調之名,下邳城人盡皆知。不等守軍通稟,便有佛門弟子,擅落吊橋,爭先恐後,出城相迎。

嚴佛調傳語爲首徒衆,徒衆自行傳語。稍後,滿城騷動。數萬徒衆,棄城而走,追隨嚴佛調而去。

稍後,嚴佛調於臨淮修鐵山寺,廣傳佛法。

待徒衆盡去,下邳王肉袒牽羊,出城納降。

『肉袒牽羊』,典出《左傳·宣公十二年》:“鄭伯肉袒牽羊以逆,曰:‘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懷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鄭襄公肉袒牽羊,以迎楚師。

《周禮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國,王執鎮圭,公執桓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子執谷璧,男執蒲璧。以禽作六摯,以等諸臣,孤執皮帛,卿執羔,大夫執雁,士執雉,庶人執鶩,工商執雞。”

諸臣“以禽作六摯(六種見面禮)”。其中“卿執羔”。卿,臣也。

“肉袒”,以示認罪。“執羔”,寓意臣服。

同爲國主。肉袒牽羊,乃奉薊王爲主也。

下邳王肉袒牽羊。都尉二人,焉敢受此大禮。急忙下馬,俯首稱臣。請下邳王登車,伴駕入宮。

一問方知。笮融見事不可爲,混跡人羣,悄然遁走。

聞下邳王不戰而降。肉袒牽羊,俯首認主。天下宗王,肅穆之慎。

代漢者何?當塗高也。

薊王上表,代下邳王請罪。董侯欣然允之,既往不咎。

至此,董侯詔命所出,關東諸王,望風歸附。

見機一到。

王允上表,兵進淮南。

102 家國天下1 十里少年165 政均法平135 抱火寢薪1.98 尾大不掉157 至人無己150 洛陽上計第2082章 1.271 形具神生188 二日並天155 天下鼎沸190 並驅中原1.2 一夜動亂1.89 牽招一怒187 西運東輸183 放任自流199 有容乃大124 羌亂再起1.54 正中下懷1.52 契約精神1.8 圍淤爲田1.42 布衣爲王71 三令五申1.54 君臣有道31 清忠五宦1.8 劍拔弩張103 薊國雙壁131 美玉生煙145 無人接盤1.55 情義無價116 一進一出1.77 學富百車1.97 鐘鳴漏盡1.74 唐突佳人1.30 旱極而蝗第2077章 1.266 羣鴉火雨166 心生毒計181 生死兩命171 無福消受149 聖上好驢1.39 一棒成名105 紅顏易老167 萬里征程1.87 扶危濟困1.82 逢凶化吉135 逆流而進1.25 美人無極1.30 火燒雲臺1.80 火山女王1.83 紛華靡麗1.95 西園八校167 遙遠綠洲120 尚未割席102 自薦枕蓆137 和親典禮1.2 無孔不入151 君臣之約1.74 黃金臺上141 投水而舂10 桃園結義173 有生之年1.247 愛屋及烏1.247 愛屋及烏17 爲瓽所轠152 九令五尹124 明以照奸11 佐世之才132 生死兩難1.76 牽繮執轡12 爲君之道第2085章 1.274 飛絲雲禪1.33 代父上疏166 勝者爲王100 蛛絲馬跡1.288 欲加之罪104 我與爭鋒1.93 今冬尤寒1.63 懸樓列肆1.202 多事之冬1.3 風潮不減1.90 沉月女校1.8 圍淤爲田1.86 摒除破綻109 黑山飛燕1.3 插標賣首129 棋逢對手1.232 南閤祭酒1.34 牛刀割雞190 半載之期1.54 漢風不滅1.78 怦然心動1.52 二宮流血1.24 犁種宿野123 呼之欲出136 矛頭所指115 龍見於野160 女中豪傑1.32 公孫二雄12 料事於先154 無從科舉147 河漢無極
102 家國天下1 十里少年165 政均法平135 抱火寢薪1.98 尾大不掉157 至人無己150 洛陽上計第2082章 1.271 形具神生188 二日並天155 天下鼎沸190 並驅中原1.2 一夜動亂1.89 牽招一怒187 西運東輸183 放任自流199 有容乃大124 羌亂再起1.54 正中下懷1.52 契約精神1.8 圍淤爲田1.42 布衣爲王71 三令五申1.54 君臣有道31 清忠五宦1.8 劍拔弩張103 薊國雙壁131 美玉生煙145 無人接盤1.55 情義無價116 一進一出1.77 學富百車1.97 鐘鳴漏盡1.74 唐突佳人1.30 旱極而蝗第2077章 1.266 羣鴉火雨166 心生毒計181 生死兩命171 無福消受149 聖上好驢1.39 一棒成名105 紅顏易老167 萬里征程1.87 扶危濟困1.82 逢凶化吉135 逆流而進1.25 美人無極1.30 火燒雲臺1.80 火山女王1.83 紛華靡麗1.95 西園八校167 遙遠綠洲120 尚未割席102 自薦枕蓆137 和親典禮1.2 無孔不入151 君臣之約1.74 黃金臺上141 投水而舂10 桃園結義173 有生之年1.247 愛屋及烏1.247 愛屋及烏17 爲瓽所轠152 九令五尹124 明以照奸11 佐世之才132 生死兩難1.76 牽繮執轡12 爲君之道第2085章 1.274 飛絲雲禪1.33 代父上疏166 勝者爲王100 蛛絲馬跡1.288 欲加之罪104 我與爭鋒1.93 今冬尤寒1.63 懸樓列肆1.202 多事之冬1.3 風潮不減1.90 沉月女校1.8 圍淤爲田1.86 摒除破綻109 黑山飛燕1.3 插標賣首129 棋逢對手1.232 南閤祭酒1.34 牛刀割雞190 半載之期1.54 漢風不滅1.78 怦然心動1.52 二宮流血1.24 犁種宿野123 呼之欲出136 矛頭所指115 龍見於野160 女中豪傑1.32 公孫二雄12 料事於先154 無從科舉147 河漢無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