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東海壽麋

今漢建武十五年,光武帝劉秀之子劉京,受封琅琊公。建武十七年,再立琅琊國,進爵琅琊王。時琅琊國,轄琅琊等十三城。建初五年,劉京上書章帝,願以琅琊國之華、蓋、南武陽、厚丘、贛榆五縣,換東海郡之開陽、臨沂,並將國都從莒城遷至開陽。後傳位至今。

琅琊國,地域廣大,屬縣衆多,賦稅甚高。其王,宮殿華美,城高牆厚。乃漢之強藩。

中平二年,正月,琅邪安王劉據薨,子劉容嗣。爲新任琅琊王。

國中琅琊港,乃春秋五港之一。與碣石、轉附(煙臺)、會稽、句章,並著於世。其以琅琊港,最爲著名。

先前多有海船往來。周遭亦多賊寇。謂“山海之盟”。後廣陵賊薛州,錢唐賊胡玉,並北海賊管承,先後伏誅或投誠。海誓山盟,隨即瓦解。大股海賊不見蹤跡。唯剩零星餘賊,不時出沒。後海市大興,船戶皆北投薊國。海賊無利可圖,常飢不擇食,攻掠港內泊船。不其港,亦飽受侵擾。得新任北海相袁紹,攜兵剿滅。這才轉危爲安。

藉口海賊出沒,琅琊王遂閉港鎖津。不於外界往來。

卻暗中招募船工,督造大舡。尤其南陽大水前,得南陽良工數千,仿照薊式潛輪船。

琅琊國,本就善航海造船。得良工相助,如虎添翼。所造機關船,雖遠不如薊國,卻也足可通行南北。尤其逆入大江,順下江左,當無往不利。

“如何方能令琅琊王,重開海禁。我兒需細細思量。”換乘青雀舫,返回郯縣途中,陳珪亦不忘叮囑。

“此事易耳。”陳登已有定計:“時,下邳闕宣,聚衆數千人,自稱天子,攻取泰山華、費,略任城。莒與下邳相去不遠,常爲賊擾。東海人蕭建,今爲琅邪相,治莒,保城自守,不與賊通。只需肅清下邳賊衆,琅邪相必有厚報。”

陳珪問道:“兵從何來。”

“曹兗州。”陳登擲地有聲。

“此乃虎狼之計也。”陳珪聞之慨嘆。

“亂世用重典,急症下猛藥。爲江山社稷長久計。不得已而爲之。”陳登心意不改。

“陶使君當面,由何人勸說。”陳珪追問細節。

“東海麋竺。”陳登脫口而出。

麋竺字子仲,東海朐人。祖世貨殖,僮客萬人,貲產鉅億。其人頗具傳奇。

裴松之注引《搜神記》:“竺嘗從洛歸,未達家數十里,路傍見一婦人,從竺求寄載(搭個順風車)。行可數裡,婦謝去,謂竺曰:‘我天使也,當往燒東海麋竺家,感君見載,故以相語。’竺因私請之,婦曰:‘不可得不燒。如此,君可馳去,我當緩行,日中火當發。’竺乃還家,遽(jù)出財物,日中而火大發。”因及時移出,而全家倖免。

後人嘆麋竺君子之風。《仙鑑》更錄其尊號,“東海壽麋”。

陳珪嘆道:“若麋子仲,親往說之。陶使君必欣然應允。與曹兗州合兵一處,剿滅下邳賊。”

“曹兗州麾下蓋海艦隊,順下淮泗。琅邪王當開門相迎。”陳登笑道。

“事不宜遲。”陳珪這便命船家折向朐港。

朐(qú)縣,屬東海郡。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立石東海上朐界中,以爲秦東門”,即此。

朐港(連雲港),位置優越,秦視爲交通門戶。於朐山立石東門闕。始皇五次出巡,前兩次皆途徑朐縣。可見朐港亦是當時大港。

東海麋氏,累世鉅富,乃當地豪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自薊國海興,薊王蕩平南州。南州商路,海上流金。海客源源不斷,販運海外奇珍。牟取暴利。麋氏焉能不心動。故朐港半數商船,皆爲麋氏所有。有大舡八千尺。大小船隻一萬丈。

比薊國豪商田韶,亦不逞多讓。

朐山麋氏塢堡。

陳登父子,登門拜訪。一問方知,麋竺竟不在堡中。乃在鬱洲山中。

鬱洲,古洲名,爲《山海經》中十洲之一。相傳秦末項羽死後,田橫與其屬五百人居此島,故又名田橫島。後世稱雲臺山。至清時,因海岸擴張,始與陸地相接。時下山在海中,東臨滄海,襟帶徐淮,“週迴數百里”。故稱之。漢末,邴原將家入海,住鬱洲山中,即此。

“你家東主,意欲何爲?”陳珪笑問。

蒼奴答曰:“主父,以洲在海中,形勢險固,且有魚鹽之利,故欲圍亙築城,遷民屯守。”

“此洲,週迴三百里。當可築三城。”陳珪笑道。

蒼奴點頭道:“主父,亦如此說。”

“速速引路,遲恐不及。”陳珪半真半假。

蒼奴不敢怠慢,親引二人前往。

遙見鬱洲山,鬱鬱蔥蔥,山環水繞,恍若海中仙島。居東已草創津渡。泊有數艘海船。待海船停穩,蒼頭遂引父子二人登島。

少頃,便有一而立之人,白麪髭鬚,溫文爾雅。不疾不徐,趕來相見:“麋竺見過二位上官。”

父子還禮,陳珪言道:“老朽白身。我兒乃州中典農校尉。”

“莫非是湖海之士陳元龍。”麋竺果然博聞。

“不敢。”陳登言道:“冒昧到訪,麋君海涵。”

“請廬中一敘。”麋竺伸手相邀。

共入草廬,賓主落座。婢女奉上香茗,麋竺以茶代酒,舉杯相敬。

蜜漿薊茶,沁人心脾。止渴生津,回味悠長。

半杯下腹,陳珪嘆道:“上邦風物,名不虛傳。”

麋竺聞絃歌而知雅意:“薊國名產,名實相符。”

陳珪笑問:“君識薊王乎?”

“薊王赫赫威名,天下誰人不知。”麋竺笑答。

陳珪試問道:“若能解君心腹大患。麋君,何以爲報?”

麋竺不動聲色,反問道:“某,何患之有?”

“若無大火,何必人財遽出。如無大患,何須出海避難。”陳珪笑道。言下之意,麋氏塢堡不住,反圍亙築城,將家入海,遁入鬱洲山中。必知大禍臨頭。

麋竺肅容下拜:“公,真乃奇士也。”

142 請立宗廟1.88 大國之基51 樑冀金山1.44 豐取刻與1.93 自取其禍113 另有所圖161 漢祚復興105 足可稱道1.59 心悅誠服14 餘毒未了185 有神無鬼1.26 羣雁無首1.20 言稱必效1.22 天下機關172 春晝初長1.77 攻心之策1.69 洛陽紙貴168 無法拒絕1.86 精兵盡出1.7 殺機畢露15 正視己心181 生死兩命158 兵貴神速1.33 出訪鴻儒1.242 繞樑餘聲132 生死兩難1.68 爲而不爭1.248 毒蠍擺尾198 一夜易主181 歪門邪道171 飛槳木蘭1.53 樓桑少君1.200 終破隴關1.232 繡衣追魂1.57 謀錄不盡1.9 三英齊聚1.74 星辰少女139 江山易改183 包藏禍心1.3 貢金補全1.25 水到渠成第2089章 1.278 拱手言和231 司馬爭先182 取捨有道1.58 任重道遠155 瞞天過海151 金石爲開1.49 世平赴約103 玉石俱焚1.46 蜚聲西州152 善刀而藏153 下階之梯160 改造它乾12 淫不破義51 故國在望129 琉璃易碎1.20 皇命加身1.85 推己及人1.74 唐突佳人1.67 六尺之孤1.30 以僞亂真10 義結金蘭18 張家小胖13 藥入病走19 遊麟可用241 錐處囊中147 絕非等閒155 天下鼎沸1.85 學而實習137 和親典禮1.94 熨斗直衣100 大象無形1.9 策封爲王131 深閨待嫁1.7 雌雄莫辨113 另有所圖1.5 重操舊業140 情理之中1.49 覆水難收1.96 不幸之幸195 避無可避1.2 平羌之策125 此事拿手1.64 懷瑾相報124 獻履貢襪1.66 以稀爲貴14 萬象更新134 累世通家1.65 象耕鳥耘188 突發奇想1.93 香餌懸魚109 素首雪女140 天降流火106 偷天換日102 殺良冒功1.26 敦煌六姓1.28 挹婁廬士1.87 年終臘賜31 清忠五宦
142 請立宗廟1.88 大國之基51 樑冀金山1.44 豐取刻與1.93 自取其禍113 另有所圖161 漢祚復興105 足可稱道1.59 心悅誠服14 餘毒未了185 有神無鬼1.26 羣雁無首1.20 言稱必效1.22 天下機關172 春晝初長1.77 攻心之策1.69 洛陽紙貴168 無法拒絕1.86 精兵盡出1.7 殺機畢露15 正視己心181 生死兩命158 兵貴神速1.33 出訪鴻儒1.242 繞樑餘聲132 生死兩難1.68 爲而不爭1.248 毒蠍擺尾198 一夜易主181 歪門邪道171 飛槳木蘭1.53 樓桑少君1.200 終破隴關1.232 繡衣追魂1.57 謀錄不盡1.9 三英齊聚1.74 星辰少女139 江山易改183 包藏禍心1.3 貢金補全1.25 水到渠成第2089章 1.278 拱手言和231 司馬爭先182 取捨有道1.58 任重道遠155 瞞天過海151 金石爲開1.49 世平赴約103 玉石俱焚1.46 蜚聲西州152 善刀而藏153 下階之梯160 改造它乾12 淫不破義51 故國在望129 琉璃易碎1.20 皇命加身1.85 推己及人1.74 唐突佳人1.67 六尺之孤1.30 以僞亂真10 義結金蘭18 張家小胖13 藥入病走19 遊麟可用241 錐處囊中147 絕非等閒155 天下鼎沸1.85 學而實習137 和親典禮1.94 熨斗直衣100 大象無形1.9 策封爲王131 深閨待嫁1.7 雌雄莫辨113 另有所圖1.5 重操舊業140 情理之中1.49 覆水難收1.96 不幸之幸195 避無可避1.2 平羌之策125 此事拿手1.64 懷瑾相報124 獻履貢襪1.66 以稀爲貴14 萬象更新134 累世通家1.65 象耕鳥耘188 突發奇想1.93 香餌懸魚109 素首雪女140 天降流火106 偷天換日102 殺良冒功1.26 敦煌六姓1.28 挹婁廬士1.87 年終臘賜31 清忠五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