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未得其主

合浦,桂門關前。

二十餘里容渠,分別由工匠經合浦水與圭水,相向開挖。精工鐵器,輔以機關利器。若非船閘耗時耗力,不日便可貫通。

在薊王手繪草圖的基礎上,將作寺經實際驗證,不斷優化。將前後船閘間水道,相對收窄。與外側渠道呈梯形接口。如此,既能加固船閘及閘道,又可加速水流外泄,利於船舶快速通行。還有一處變更,更爲重要。類比船帆,變升閘爲落閘。鑄鐵門閘,下設凹槽,借橋吊提升,阻斷水流。通航時,可迅速下落,沉入凹槽。船隻隨渠水下瀉,一路暢通無阻。

橋吊俗稱“龍門吊”。薊王少時草繪,本用於清溪水路,後爲薊國水砦常設。借水力、畜力驅動,鋼絲繩索,省力吊輪,荊輪防脫(倒轉)。

此渠由衡官王遷,主持修造。稍假時日,便可合攏。

與新任酉津長塞祗,交接政務。留守沅陵,全權處理五溪蠻建國的郭嘉,這便與融漓一家動身,奔赴南醴港。融漓出身西甌,南醴港若有大巫融氏入住,必令百夷心悅誠服,俯首聽命。

伏波津靠岸,衆人下船。翻越桂門關時,郭嘉笑道:“待容渠鑿穿,此道可廢矣。”

“東掾所言極是。”融父笑答:“先前伏波將軍,軍情急迫,未盡全功。今幸賴薊王,連通南下水路。我鬱林族人,便可泛舟出入江海。”

自得知郭嘉乃出薊王門下,並非長公主府主簿。融漓一家便改口,尊稱“東掾”。

郭嘉亦欣然接受。然對外仍稱主簿。臨行前,乃宋奇向融漓,道明原委。之所以如實相告,不做隱瞞。言下之意,未把融漓,視作外人。郭奉孝鳳凰于飛,薊王與十夷王女和親之事,已塵埃落定。擇日當行和親大典。授十夷王女美人位,入住東宮鴛鴦殿,號“鴛鴦美人”。

世人皆知,薊王城,四宮八殿。西宮有其三,北宮有其二,東宮亦有其二,南宮餘其一。

東宮二殿,一名鴛鴦,一名飛翔。坐北朝南,前後二殿。周圍建築,坐落有致,相得益彰。薊王督造王都時,先造橫豎一里城牆。再造“回”字四宮。“回字四宮”,宛如一塊璞玉。國內能工巧匠,用十年時間,精雕細琢。處處匠心獨運。昭陽、飛翔、增成、合歡、蘭林、披香、鳳凰、鴛鸞,八殿嵌套在亭臺樓閣,山石花木之中。般般入畫,巧奪天工。集薊國營城術之大成。

錯落有致,層次鮮明。搭配高低,互補參差。立體構造的美感,成爲薊人耳目濡染之審美薰陶。一言蔽之。除去平面審美,薊人亦有高差審美。

漢人以高爲極。“垂直向”審美,自然極爲重要。

不妨深思。薊王后宮不過三百佳麗。四宮八殿,足有空閒。因何另開鴛鴦,安置十夷王女。又因何未行約定俗成,只封“美人”而無“貴人”。貴人何在?

郭嘉一語破天機:鴛鴦未得其主也。

每每至此,融漓不覺心頭鹿撞。一時浮想聯翩。

人皆向好,民皆向善。五胡四夷,皆以漢化爲榮。無有例外。

知遷居南醴港,乃是薊王授意。融漓父母,自當言聽計從。融漓遂與沙摩柯等一衆好友辭行,與父母同去。沙摩柯言道,若再遇險,定領五溪族人,順流而下,千里馳援。

融漓一笑傾國。沙摩柯少年心性,渾然無覺。而郭嘉等人卻急忙躬身,不敢正視。

話說,王上曾傳語宋奇,切莫令郭嘉年少放縱,風流不羈,落下隱疾。然見融漓驚爲天人,庸脂俗粉,又如何再能動其心智。果然“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知太妃已許上庠令所請,賜婚郭嘉與劉菡。宋奇不禁笑嘆:“王上將奉孝與徐元直並列,合稱‘東孝西直’。乃爲使你二人,取長補短,相得益彰。”

所謂旁觀者清。身爲當事人,郭嘉這才幡然醒悟:“主公欲使我學徐庶之‘直’。”爲補三南短板,郭嘉巧使鳳凰于飛之計。不料被薊王窺破。雖立大功,卻暫記不表,只因不直言。否則早已達成所願,二千及冠。

宋奇亦點頭:“並欲徐庶學你之‘孝’。聞徐庶侍母至孝。然唯唯諾諾,過猶不及。俗語謂‘久負大恩反成仇’。愚忠、愚孝,反受其害。斷不可取。”

郭嘉一聲長嘆:“主公真乃神人也。”

這便與宋奇依依惜別。奔赴南醴港不提。

臨鄉城,薊王宮。待白髮御姬達莉婭,誕下麟兒,母子平安。雞鳴時,劉備才安寢。達莉婭天生銀髮,年歲雖長,卻遠未稱老。常伴侍寢,不知不覺,珠胎暗結。果然用進廢退。蜀道雖有青天之難,然步月登雲,攀蟾折桂,終歸山高人爲峰,有志者事竟成。

昨晚,竇妃並鮮卑六氏妃侍寢。薊王喜得貴子,稍顯恣意。七妃遲睡未醒,誤了早餐。

王妃命人稍後送到薊王寢宮。

見劉備容光煥發,神儀明秀。王妃公孫氏不禁莞爾。

“長姐何故發笑?”劉備柔聲問道。

“妾笑夫君,自幼持家。種田二十載,積攢之家業。亦將將夠分。”公孫氏又笑。

劉備面露得色:“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再者說來,若斗膽與祖上想比。子女皆有一城之邑。已遠超先人矣。”

公孫氏輕輕頷首。自幼相伴劉備長成。對劉備一切,公孫氏皆心知肚明。正如家臣所想,薊王,樂得其中。稱不稱帝,並無所謂。只需大漢三興有望,再續國祚。誰人爲君,對天下而言,並無本質區別。

當然,退一萬步說。

洛陽天家,若自尋死路,亦怪不得旁人。

洛陽長樂宮,長秋後殿。

何太后心生悸動,猛然驚醒。

腹中絞痛,似要生產。這便強行開口:“來人!”

“老奴在。”長樂太僕郭勝,繞屏而入。

“速喚太醫令。”

“喏!”此情此景,郭勝焉能不知,急忙領命而去。

不多時,太醫令張奉車駕入宮。爲何太后診治。

茲事體大。郭勝命蹇碩領兵,將長秋殿團團圍住。一干人等,只進不出,萬勿有失。

1.80 善水良才171 事出有因123 坐觀風雲134 鮮卑利亞1.84 清官難斷1.26 羣雁無首15 五毒之冠1.67 六尺之孤1.296 可甘人下1.77 攻心之策153 巧施連環1.83 誅心之謀1.32 潔身守道143 動則生陽1.68 淮南大捷1.242 繞樑餘聲1.56 鮮活人聲1.93 助紂爲虐174 人間巨物1.92 萬世太平102 殺良冒功1.65 西羌兵諫187 得道不易182 羣仙聚會132 馬兒吃飽1.87 開門揖盜175 萬事齊備100 通明達照91 熱度未消119 匡弼輔正199 孤心甚慰141 文昌武盛174 去蕪存菁1.28 暮夜有知182 何患無嗣1.226 七進七出1.85 九九歸原157 塵埃落定109 舊友重聚101 問鼎中原120 四面合圍135 兵出隴右132 七海雄心1.53 驚濤暗涌170 一拍即合126 向死而生170 一拍即合1.288 欲加之罪147 輕身入城179 蠢蠢欲動147 絕非等閒112 果然有差156 生死未卜1.205 請君入徐119 司金典農1.56 鮮活人聲1.57 戰意正濃1.82 可以爲報154 查無此人1.99 生死相托1.93 香餌懸魚182 地大如礪128 孤很欣慰115 天下棋局164 盡數滅口145 兵臨龜茲1.72 羚羊掛角169 頂級名產1.53 人生百戲180 同道中人1.90 萬軍叢中1.7 披喪送親1.95 崔烈買官107 克堅平難1.66 百艸滋茂105 紅顏易老140 青雲之志19 同胞兄弟130 瑌石武夫1.270 養女齊聚175 石破天驚1.63 焉能見疑1.84 東海揚塵1.253 軍法從事1.262 認賊作父71 戲送大禮第2100章 1.289 洞若觀火168 英雄當出143 孤城剿匪156 仁至義盡111 外臣凌主105 禮樂刑政170 一拍即合132 人心難琢180 一罪足矣13 敲山震虎162 物我兩忘1.5 奉身以死133 首遭彈劾117 歸義降侯
1.80 善水良才171 事出有因123 坐觀風雲134 鮮卑利亞1.84 清官難斷1.26 羣雁無首15 五毒之冠1.67 六尺之孤1.296 可甘人下1.77 攻心之策153 巧施連環1.83 誅心之謀1.32 潔身守道143 動則生陽1.68 淮南大捷1.242 繞樑餘聲1.56 鮮活人聲1.93 助紂爲虐174 人間巨物1.92 萬世太平102 殺良冒功1.65 西羌兵諫187 得道不易182 羣仙聚會132 馬兒吃飽1.87 開門揖盜175 萬事齊備100 通明達照91 熱度未消119 匡弼輔正199 孤心甚慰141 文昌武盛174 去蕪存菁1.28 暮夜有知182 何患無嗣1.226 七進七出1.85 九九歸原157 塵埃落定109 舊友重聚101 問鼎中原120 四面合圍135 兵出隴右132 七海雄心1.53 驚濤暗涌170 一拍即合126 向死而生170 一拍即合1.288 欲加之罪147 輕身入城179 蠢蠢欲動147 絕非等閒112 果然有差156 生死未卜1.205 請君入徐119 司金典農1.56 鮮活人聲1.57 戰意正濃1.82 可以爲報154 查無此人1.99 生死相托1.93 香餌懸魚182 地大如礪128 孤很欣慰115 天下棋局164 盡數滅口145 兵臨龜茲1.72 羚羊掛角169 頂級名產1.53 人生百戲180 同道中人1.90 萬軍叢中1.7 披喪送親1.95 崔烈買官107 克堅平難1.66 百艸滋茂105 紅顏易老140 青雲之志19 同胞兄弟130 瑌石武夫1.270 養女齊聚175 石破天驚1.63 焉能見疑1.84 東海揚塵1.253 軍法從事1.262 認賊作父71 戲送大禮第2100章 1.289 洞若觀火168 英雄當出143 孤城剿匪156 仁至義盡111 外臣凌主105 禮樂刑政170 一拍即合132 人心難琢180 一罪足矣13 敲山震虎162 物我兩忘1.5 奉身以死133 首遭彈劾117 歸義降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