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 何患無嗣

長樂宮,長秋後殿。

咬牙熬過腹中絞痛,何太后猛然鬆脫。

待脈象和緩,太醫令張奉十拿九穩,這纔開口:“太后請勿動氣,腹中麟兒尚未足月。斷不會早產。”

“有勞太醫令。”何太后終得安心。先前心知並未足月,以爲早產,驚俱之下,一時絞痛難當。得太醫令確診,艱難穩住心神。終歸是仙家神術,千里投懷。非兩情相悅,因時化育。且又事關一門富貴榮華,生死存續。茲事體大,故謹小慎微。凡有風吹草動,便風聲鶴唳。乃至絞痛不止。

話說,年前薊國羣仙聚會,黃金臺上坐而論道。夏初乃始,深秋方散,掐頭去尾,歷時數月。掐指算來,今不過五月初,需到月末,腹中胎兒方可足月。

“然,臣有一慮,不得不說。”太醫令言道。

“且說來。”何太后言道。

“太后聖體,本就異於常人。且未經人倫,又前剖腹產子。今恐仍需如此行事,方可保太后母子平安。”醫者仁心。張奉實言以告。

“無妨。”何太后已先知先覺:“卻不知,朕可否選定時日。”

“足月前後,皆可由太后擇日。”張奉又補充道:“當不出五日之內。”

“前後十日。”何太后又問。

“正是。”太醫令不疑有他。

“如此,甚好。朕既已知曉,斷不會有錯。”何太后和顏悅色:“太醫令且自去。”

“臣,告退。”

待太醫令出殿。何太后又道:“來人。”

“老奴在。”長樂太僕郭勝,趨步入內。

“速去傳語大將軍。”何太后輕提一口氣:“依計行事。”

“喏!”郭勝渾身一凜。萬分小心,自去傳命不提。爲萬無一失。先前,太后已命大將軍何進,從掖庭令畢嵐處,取宮生子,及有孕宮人名冊。凡有孕宮人,皆請千秋觀高人暗中相面。凡孕期相近,且有宜男之相者,皆被暗中豢養。只等時機一到,與太后同時剖腹。如此,足可確保太后“產下”麟兒。而非麟女。

薊王都,倭妃那美,亦將臨盆。

歲前,薊王先娶倭女王,後娶士貴人。娶倭女王,恰逢仲夏,時羣仙會正如火如荼。得薊王百般優待,各方高人通宵達旦,樂不思歸。於黃金臺上,四方館中,舌辯同道,鏖戰正酣。新婚燕爾,薊王百般呵護,潛心貫注。後命其與高等女祭司安娜塔西婭、並翟姜、麻姑等人,共掌觀天閣。主:觀雲物、察福瑞、候災變。漢水神女延娟、延娛姐妹,天台二女仙皆入住其中。

羣仙會末,麻姑飛針奪元,又千里投懷,受孕何太后。如此神術,驚世駭俗。薊王如何能不忌憚。此事“不可無一,不可有二”。若再有人花費巨資,遣女仙盜採精元。薊王焉能無備!所謂“隔行如隔山”。仙人自有仙人守。

換言之,觀天閣另一項隱秘要務,便是首當其衝,護王宮安危。確保不會有仙人,不請自來。盜採薊王精元。仙門代代相傳。此女仙,雖非彼女仙。然出身背景,個人特徵,儘量比同。如此代代相傳,方能以假亂真。比如,此代漢水神女,延娟,延娛,當真出身東甌。二姐妹亦皆:“辯口麗辭,巧善歌笑,步塵上無跡,行日中無影。”與傳說一般無二。

惠帝三年(前192),封歐搖爲東海王,都東甌,世稱“東甌王”。七國亂時,東甌與七國爲盟。後吳王劉濞敗投東甌,漢廷密使遊說東甌王,殺劉濞抵罪。劉濞之子逃至東甌鄰國閩越,唆使閩越王,攻打東甌泄恨。東甌遂向漢廷求救,奈何漢軍至,閩越撤,漢軍退,閩越復擾。武帝建元三年,新任東甌王不堪其擾,遂請納地全國,遷徙漢朝。武帝乃許。東甌王率部衆四萬餘,北遷廬江。東甌遂併入中央王朝,地域則劃歸會稽。

傳聞,延娟、延娛姐妹,亦是王裔。仙門傳承,極爲嚴苛。正如巫山神女與楚王。亦如麻姑仙盜採薊王。

薊王子嗣衆多,雖行避孕。然倭女王,事關倭國列島,不可無嗣。自然受孕,安心備產。

大秦聖祭,已先爲薊王誕下子嗣。翟姜、麻姑等人,需全大局,皆無孕傍身。此事不急。夫君鼎盛之年,大器免成。何患無嗣。

觀天閣女仙,靈秀自成。趁倭妃誕下公主,劉備遂將觀天閣連同樓下正殿,取名“靈輝殿”。觀天閣,功能與靈臺相仿。故“靈”,乃取靈臺之意;“輝”,自取月輝之意。與大震關首“雲霞殿”,二崤城官堡“瑤光殿”,並稱日月星,三“天光殿”。因靈輝殿,又號稱薊國靈臺。故劉備爲女兒取名:“臺與”。“靈臺得與”,言簡意賅。

依循慣例。薊王喜得貴子貴女,百官齊上賀帖。羣臣歡喜,亦因倭國乃女王主政。臺與公主,必是下代女王無疑。以薊之國力,不出三代,倭島當盡歸漢土。

漢中,米倉山(巴嶺),牟陽城。

牟陽城,位於米倉山腹心,扼守“米倉道”。自古便是南北要衝。亦是北上漢中,南下巴蜀之驛站所在。此城地勢險峻、羣山環抱,二山對峙、土地肥沃。易守難攻,乃兵家必爭之地。

牟陽,興於夏商而盛於兩漢。秦漢之交,高祖鴻門脫險,爲與項羽爭霸天下,秘令麾下尋適宜之地,招兵買馬、囤糧積草,以待時機。斥候四處奔走,遂覓得此地。高祖於此,屯兵數年,兵出漢中。一統天下,立大漢四百年基業。牟陽鼎盛時,有民三千戶,客舍數十家。

今此城已被米賊所佔。城中民戶大多裹挾從賊。以“五斗米師”張修,馬首是瞻。

先前,趁天下大亂,萬民飢流。張修以符水治病,愈者僱以五斗米,再以鬥米反哺流民。藉此發家,“以鬼道教民,自號師君”。後舉兵漢中,又號“鬼主”。下有“理頭”、“祭酒”、“奸令、“鬼吏”,統領“鬼卒”。

初時勢大,州郡不敵。朝廷急令蕩寇將軍周慎,領兵討賊。豈料屢戰不勝,革職坐罪。朝廷又遣破虜將軍孫堅,入漢中討賊。張修屢戰得勝,大意輕敵。被全套樓桑兵甲披身的江東猛虎,率一萬江東健兒,迎頭痛擊。損兵折將,一敗塗地。領餘衆奔逃此城,苟延殘喘。惶惶不可終日。

天剛大亮,喧聲四起。張修怒而掀被:“何人吵鬧!”

廊下鬼卒,恭聲答曰:“稟鬼主,乃大公子返回。”

“速召堂前相見。”張修急忙起身。

“喏。”

111 撤塔並港1.63 犬牙相錯153 經營西域1.77 攻心之策135 喜得千金150 自證清白131 猛虎破閘127 徵闢天下81 荒島求生173 能者多勞1.63 擊鞠大賽162 舉棋不定104 龍吟虎嘯131 濯纓濯足175 茱萸託思212 不請自來1.50 下辯除石123 無人祭奠217 背水一戰1.2 無孔不入181 呂布入陳123 勇冠三軍1.50 從風而服1.43 百般不厭1.76 智機千變102 家國天下1.6 王侯之樂132 馬兒吃飽1.64 連贏三局163 戾氣摧城1.37 人主之風21 二宮之亂193 置酒高會51 情不亂法129 化戈爲帛1.32 一線生機106 名不虛傳136 和親之禮122 刀槍莫及第2073章 1.262 飛天遁地165 動則滅國1.29 得失參半1.36 天地干支1.5 何方神聖145 顯山露水16 重造京洛192 共赴國難1.35 九流學派1.22 其道大美123 上林冬狩1.94 此生足矣105 足可稱道1.59 熟視無睹184 心有羈絆1.237 生死立判1.98 四海昇平1.80 漢羌聯盟182 馬齒徒增151 平定龜茲1.57 謀錄不盡1.92 輕身爲國1.27 板楯連弩1.8 馬桶廁籌1.22 東西合璧1 分兵入關1.88 未盡全功185 有神無鬼1.2 燕燕于歸143 大展宏圖第2070章 1.259 七海在望162 難言之隱199 款到發貨159 畢生之年1.43 予取予求1 雪夜敵蹤15 督亢新城第2097章 1.286 力大伏虎196 神智夫人1.8 木公金母138 必有後報186 三方勢力158 北面稱臣161 孤燕折翅1.4 安漢興劉135 爲主捉刀1.58 萬般皆好第2079章 1.268 榆雁驚帆1.248 火煉真金121 怒海潮升182 何患無嗣1.44 降集氐羌1.80 十萬樓臺143 孤城剿匪1.4 安漢興劉1.32 皇后召喚1.86 炎船之主158 鐵壁鏵嘴第2075章 1.264 萬民之樂155 寤寐思服221 大秦魚麗
111 撤塔並港1.63 犬牙相錯153 經營西域1.77 攻心之策135 喜得千金150 自證清白131 猛虎破閘127 徵闢天下81 荒島求生173 能者多勞1.63 擊鞠大賽162 舉棋不定104 龍吟虎嘯131 濯纓濯足175 茱萸託思212 不請自來1.50 下辯除石123 無人祭奠217 背水一戰1.2 無孔不入181 呂布入陳123 勇冠三軍1.50 從風而服1.43 百般不厭1.76 智機千變102 家國天下1.6 王侯之樂132 馬兒吃飽1.64 連贏三局163 戾氣摧城1.37 人主之風21 二宮之亂193 置酒高會51 情不亂法129 化戈爲帛1.32 一線生機106 名不虛傳136 和親之禮122 刀槍莫及第2073章 1.262 飛天遁地165 動則滅國1.29 得失參半1.36 天地干支1.5 何方神聖145 顯山露水16 重造京洛192 共赴國難1.35 九流學派1.22 其道大美123 上林冬狩1.94 此生足矣105 足可稱道1.59 熟視無睹184 心有羈絆1.237 生死立判1.98 四海昇平1.80 漢羌聯盟182 馬齒徒增151 平定龜茲1.57 謀錄不盡1.92 輕身爲國1.27 板楯連弩1.8 馬桶廁籌1.22 東西合璧1 分兵入關1.88 未盡全功185 有神無鬼1.2 燕燕于歸143 大展宏圖第2070章 1.259 七海在望162 難言之隱199 款到發貨159 畢生之年1.43 予取予求1 雪夜敵蹤15 督亢新城第2097章 1.286 力大伏虎196 神智夫人1.8 木公金母138 必有後報186 三方勢力158 北面稱臣161 孤燕折翅1.4 安漢興劉135 爲主捉刀1.58 萬般皆好第2079章 1.268 榆雁驚帆1.248 火煉真金121 怒海潮升182 何患無嗣1.44 降集氐羌1.80 十萬樓臺143 孤城剿匪1.4 安漢興劉1.32 皇后召喚1.86 炎船之主158 鐵壁鏵嘴第2075章 1.264 萬民之樂155 寤寐思服221 大秦魚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