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雜羌兵諫

關墟獵村。

誠如斥候所言。有身一高一矮,臉一紅一黑,二獵戶,大馬金刀,端坐堂上。一衆羌渠斥候反倒畏首畏尾,擠在犄角旮旯。恨不能找個地縫鑽進去。

細細看去,不少斥候虎口崩裂,各自披創,用麻布草草包紮。多半是手中兵器被重器擊飛,乃至栽落馬下,傷及虎口。

房上房下,還有持弩獵戶,望風警備。手中所持,正是令敵望風喪膽的追魂弩。追魂弩與曲臂黃肩弩,近攻遠射,皆能破重甲。乃薊國兩大神兵利器。

不用說。假扮獵戶,伏於此處者,正是幕府五校之關羽、張飛,並麴氏四英中的麴英所部。

聞村外亂蹄踏響,斥候紛紛騷動。將將面露喜色,便被張飛大喝震懾。

“噤聲!”

聲震如雷轟,又猛如虎嘯。兩耳嗡嗡作響,各自喪膽,縮成一團不提。

便有假扮雜羌斥候的東羌百戶(隊率),出村迎接。艱難跋涉一日,人馬皆飢腸轆轆。夜幕低垂,人影模糊。句就羌渠滇吾,亦不疑有他。便領麾下百餘親衛,馳入獵村。

入院下馬,馬鞭一扔:“速取酒食!”

“喏。”百戶笑臉接過:“請豪帥先入堂內歇息。”

“嗯。”滇吾捉刀入堂,擡頭一看。

只見二獵戶,金刀大馬,跨坐堂上。正含笑相看。

六目相碰,滇吾肝膽俱裂。不等身後親衛一擁而入,這便撲通一聲,跪伏在地:“句就滇吾,拜、拜、拜見二位大人!”

見豪帥五體投地,身後正吵吵着‘好酒好菜速呈上來’的親衛,面面相覷。

豪帥何故跪拜兩個山野獵戶?

便有族中勇士,伸手欲攙。

嗡!

箭芒一閃。疼痛鑽心。

低頭看去。一支飛虻箭穿胸而入,又透背而出。

口鼻溢血,氣力盡失。兩眼一翻,倒地氣絕。

周圍同伴見狀不妙,正欲拔刀。

絃聲大作。

箭如飛蝗,從樑上射下。

渾身崩血倒地,亂箭猶自射入。

滇吾雙手抱頭,五體投地。任由頭頂亂箭呼嘯,如縮頭烏龜,動也不動。

若爲殺敵,一支足以。弦響不斷,亂箭穿心。便是虐殺示威。

族中大好男兒,毫無還手之力,被射成箭豬。體無完膚,碎肉迸濺。一時血流如注。

滇吾悲苦自知。

不知過了多久。勁弦猶在耳廓嗡嗡作響。便有人推門而入:“報,入院雜羌已盡數射殺。”

關羽微微點頭:“打掃戰場,切莫露相。”

“喏。”麴英領命而出。也不看地上縮頭烏龜一眼。

“堂下所跪何人。”關羽不怒自威。

“句就……滇吾。”

“三十六部逆亂雜羌,可有你部。”關羽又問。

“正有本部。”滇吾如實稟告。

“意欲何爲?”

“入關中縱火。”

“雕蟲小技,如何能瞞過我大哥。不過三千兵馬,殺之易耳。求生求死,自己說來。”關羽聲音不大,卻字字入耳。

“求生!”滇吾以頭觸地。

“好。”關羽不置可否:“此生若再言反,句就滅種矣。”

“不敢!”劫後餘生,滇吾一時五味陳雜,竟涕淚橫流。

數日後,歸義城。

“報——”便有斥候,飛奔入內:“幕府五校,紛紛離營東歸。前鋒已過大震關。”

“計成矣!”便有羌渠拍案而起。

“勿慌!”宋建穩坐上首:“待句就信使抵達不遲。”

“喏。”

又等一日。便有句就信使抵達:“報,我部已過隴山,躥入關中。正沿途抄掠縱火,殺奔長安而去。此乃豪帥信物,將軍速速起兵!”

“將軍!”餘下各部羌渠,紛紛起身請命:“機不可失,時不我待。速速起兵吧!”

“薊王又在何處。”示意衆人稍安勿躁,宋建又問。

“大震關首,王旗猶在。然自閉關解禁,薊王已有多日未見。”斥候答曰。

“關城細作,可有上報?”宋建再問。

“報——”又有親衛來報:“關城細作來報,薊王車駕已過東口驛。”

“將軍!”羌渠各個眼放紅光,已急不可耐。隴右牢城所押,皆是羌人。只需大軍殺到,必裡應外合,破柙而出。不斷裹挾入夥,亂軍當如滾雪球般壯大。抄掠漢人,正如先前一般無二。

“西域聯軍,今在何處。”宋建仍求穩妥。

“十日前已抵張掖。今時今日,當已出關,奔赴西域。”便有人起身答道。

“將軍。聯軍遠去,幕府東歸。隴右只剩護羌校尉所部數千烏合之衆。若等幕府回軍,悔之晚矣!”

“將軍!”堂內豪帥紛紛起身:“出兵吧!”

“既如此,各自起兵,抄掠隴右!”宋建終是下令。

“喏!”

整整一個冬日,蟄伏在大小榆谷,河湟谷地的三十五部雜羌,精兵盡出。宛如蝗蟲過境,撲向隴右郡縣。

一路馳騁,見軍營空置。烽堠障壁,人去樓空。心中更加篤定。凡有岔路,便有人馬呼嘯而去,如此一路狂奔,撒歡似的散佈四野。

不費吹灰之力,攻佔幾座幕府軍營。盡取其中糧草輜重。最後一絲理智,遂被貪婪噬盡。

遇牢營,則一擁而上。奈何牢營竟堅如牢城。包鐵吊橋高懸,護城春水微寒。城中還有營官,主持守衛。城頭一陣亂箭射下,大隊羌騎便又一鬨而散。留下足夠人馬圍城,再去抄掠別家。

牢城外羌人用族語高聲呼喝。所說,多是破城之日,雞犬不留,諸如此類。

城內羌人,聽得真切。各個怒氣橫生。一牆之隔,區分內外。然陣營已悄然轉換。

試想。城內水暖水洗水淋齊備。漢式華美宅邸,皆爲羌人所居。家中老幼,早已遷出老寨,齊聚一堂。若放雜羌入城縱火,豈非自掘墳墓,自取其禍。

再者說來。我等縱馬抄掠隴右之時,爾等雜羌還不知在哪!

如今纔拿起鋤頭幾天,便敢在太歲頭上動土。

是可忍,孰不可忍。

這便捉刀背弓,登城迎敵。出門時,又囑咐衆子守好宅院,切莫放賊人入內。

爲何同仇敵愾。正因利益相通,血脈相連。

牢城之長,皆是關東罪官。本就兩袖清風,與民秋毫無犯。主政以來,羌人歸心。稱“父母官”。如今披甲登城,自當一呼百應。

城頭弓手林立,皆我羌戶。

祁連山脈中段,大斗拔谷。

“報——”便有一騎,自谷內奔出:“稟府丞。雜羌精銳盡出,散佈隴右。寨中只剩老弱婦孺。”

李儒與戲志才,相視而笑,莫逆於心。

“傳令,兵發大小榆谷,河湟谷地。抄掠雜羌老巢。”

“喏!”

1.248 火煉真金182 何患無嗣1.77 雄長一州1.7 酈城大建1.58 睚眥必報201 廣瞻博望121 十里長筵141 喬裝出兵168 天下治術1.50 宮廷之變134 天下初平1.32 織蓆販履149 乘風而至1.285 共分天下198 一夜易主148 輕雲閉月1.97 板上釘釘1.7 分庭抗禮1.48 八方旅人1.96 酒精花露1.22 天下機關1.36 再見太后111 無名之輩10 時機未至165 浮萍無根1.74 樓桑重器1.255 突施冷箭104 窮無出路1.23 孤軍誘敵14 步步生蓮10 坐井觀天152 甘後雙身130 鮮卑寇邊156 生死未卜103 玉石俱焚1.40 洛陽酒家139 江山易改133 奪母之恨219 西林少年1.24 家國同構1.36 兵亂在即1.8 圍淤爲田137 如左右手140 不可思議第2094章 1.283 一衣帶水139 龜茲諸情1.56 英雄末路113 單耳陶杯103 兵發西進1.75 蔡邕來了291 無能之輩196 三方推演1.77 半島鎖鏈160 解甲歸田173 飲鴆止渴1.25 辛陳杜趙1.29 扶搖直上149 半壁江山169 改弦更張198 千帆競發111 隴右鮮卑217 背水一戰1.82 狹路相逢1.53 驚濤暗涌146 東井戒火136 天下共主1.46 辟邪三寶117 嫁禍安國192 火燒西園1.58 耿雍認主137 萬死不避143 動則生陽105 紅顏易老129 心腹大害1.9 雄甲天下102 腰牌傍身155 果然民貴1.5 米中摻沙190 軍師節哀1.25 人艱不拆1.95 互相成全146 鑄軌直道1.250 與君年少176 巨人之志201 南北俱全1.53 驚濤暗涌102 家國天下第2073章 1.262 飛天遁地169 百日分曉173 飲鴆止渴148 如期而至31 經緯之道193 應運而生第2072章 1.261 物有所值175 兵荒馬亂1.40 有心無力171 南北船閘12 淫不破義198 千帆競發176 左膀右臂
1.248 火煉真金182 何患無嗣1.77 雄長一州1.7 酈城大建1.58 睚眥必報201 廣瞻博望121 十里長筵141 喬裝出兵168 天下治術1.50 宮廷之變134 天下初平1.32 織蓆販履149 乘風而至1.285 共分天下198 一夜易主148 輕雲閉月1.97 板上釘釘1.7 分庭抗禮1.48 八方旅人1.96 酒精花露1.22 天下機關1.36 再見太后111 無名之輩10 時機未至165 浮萍無根1.74 樓桑重器1.255 突施冷箭104 窮無出路1.23 孤軍誘敵14 步步生蓮10 坐井觀天152 甘後雙身130 鮮卑寇邊156 生死未卜103 玉石俱焚1.40 洛陽酒家139 江山易改133 奪母之恨219 西林少年1.24 家國同構1.36 兵亂在即1.8 圍淤爲田137 如左右手140 不可思議第2094章 1.283 一衣帶水139 龜茲諸情1.56 英雄末路113 單耳陶杯103 兵發西進1.75 蔡邕來了291 無能之輩196 三方推演1.77 半島鎖鏈160 解甲歸田173 飲鴆止渴1.25 辛陳杜趙1.29 扶搖直上149 半壁江山169 改弦更張198 千帆競發111 隴右鮮卑217 背水一戰1.82 狹路相逢1.53 驚濤暗涌146 東井戒火136 天下共主1.46 辟邪三寶117 嫁禍安國192 火燒西園1.58 耿雍認主137 萬死不避143 動則生陽105 紅顏易老129 心腹大害1.9 雄甲天下102 腰牌傍身155 果然民貴1.5 米中摻沙190 軍師節哀1.25 人艱不拆1.95 互相成全146 鑄軌直道1.250 與君年少176 巨人之志201 南北俱全1.53 驚濤暗涌102 家國天下第2073章 1.262 飛天遁地169 百日分曉173 飲鴆止渴148 如期而至31 經緯之道193 應運而生第2072章 1.261 物有所值175 兵荒馬亂1.40 有心無力171 南北船閘12 淫不破義198 千帆競發176 左膀右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