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 紛華靡麗

紇升骨城,依山而建,呈楔形。

山高三百五十六丈,自山頂到東阪,高樓、碉堡,覆道、飛閣,鱗次櫛比。城隨山勢,高低錯落,蔚爲壯觀。尤其山城頂部主塢,虎踞斷壁高臺之上。會臨絕頂,臺高二十丈,唯有一條石徑,直上直下,令人生畏。先前包鐵滾木,便由此處放下。

塢內所居,皆是高句麗王族家眷。

高句麗五宗,分置在紇升骨城及尉那巖城。換言之,五宗家眷,今皆成薊國俘虜。

紇升骨城,說是一座城池,不如說是一座城堡。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宮殿、兵營、監獄、倉樓、馬廄、蓄水池等一應俱全。正因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樓上樓下,東阪山巔,滿打滿算,不過千人。

朱蒙“觀其土壤肥美,山河險固,遂欲都焉。而未遑作宮室,但結廬在沸流水上居之”。立國之初,因實力不濟,唯先濱水結廬。稍後才築紇升骨城。

正因此地險絕,不利交通,易守難攻。朱蒙方能據險而守,尋機攻佔周遭諸小國,逐漸強盛。人口日衆,山城逼仄,無法容納。高句麗第二代王琉璃明王,另造尉那巖城,後改名丸都城,以備遷都。

亦因山城逼仄,故藏身地下兵營的死士,不過數百人。面對百名武裝到牙齒的飛翼衛,實在是以卵擊石。自取滅亡。

人馬具裝,皆披吞光秘環鎧。背上騎士,頭頂紅纓,下覆鬼面。全身披甲,刀劍無傷。

貊弓死士,搏命射出的流矢,盡數崩折,根本無從破防。爲了義弟太史慈的八百飛翼衛,薊王可謂不惜工本。單從“碗大的鐵蹄”,便知胯下戰馬之優良。千里挑一之具裝神射,配千里挑一之具裝良駒。再有萬夫莫敵的太史慈統御。

以一當十,不在話下。若行遠射遊擊,百倍斃敵,亦非難事。

面對如此強敵。主簿然人,也唯有“盡人事,聽天命”了。

待鋸斷滾木,清掃屍骸,吊橋落下,餘下飛翼衛呼嘯入城,收押俘虜,接管城防。跳崖斷腿的大王子等人,自有良醫細心診治。太史慈已第一時間前往問候。知是薊王義弟,大王子拔奇等人,遂安心。薊王義弟親臨,後顧無憂矣。

是夜,遙見山下舉火如龍。知薊國大軍抵達。太史慈遂命人下山接應。近前一看,正是破賊校尉凌操,並錦帆校尉甘寧本部兵馬。張郃亦在陣中。

登城相見。取《高句麗山川地形及關隘駐防圖》,太史慈言道:“二位校尉且看。高句麗王伯固陳兵樑口,與烏桓校尉所部隔水相峙。若此時,打拔奇旗號,行背後一擊。高句麗軍必敗。”

“此戰敗後,伯固必然東逃。料想,當爲沃沮所獲。”太史慈笑道。

凌操亦笑:“待南沃沮王將伯固五花大綁,押到主公當面。南沃沮與高句麗,反目成仇,再無勾連之可能。”

“正是如此。”太史慈言道:“臨行時,主公有言在先。此戰攻心爲上,切勿殺戮過重。”

“我等已知曉”凌操輕輕點頭:“何時出兵。”

“兵貴神速。”奇襲縱火,錦帆甘寧當仁不讓:“某這便領軍前往。”

“好。”凌操亦點頭:“某爲興霸壓陣。”

“張郃願爲先鋒。”張郃抱拳入帳。

“有勞儁乂。”甘寧爽朗一笑。

話說甘寧少年成名。張郃亦不逞多讓。薊國水陸並進,攻城拔寨,勢如破竹。不過滅二十萬高句麗。自橫海中郎將黃蓋以降,樓船校尉郭祖,阻斷東西,焚盡船隻。錦帆校尉甘寧、破賊校尉凌操,直插心腹。還有薊王二位義弟,太史慈並黃敘,襲佔二都,盡虜王族及五宗家小。

橫海中郎將黃蓋,正掃蕩高句麗大小邑落。抄掠國民。分批送往薊國。尤其是諸如“小水貊”等,具有一技之長的邑民,盡數掠走。雞犬不留。

人員配備,堪稱華麗。

此次出兵人選,劉備亦深思熟慮。關鍵是爲練兵。衆所周知。無論平日如何勤學苦練,皆無法與一場真刀真槍的實戰相比。太史慈、黃敘、張郃皆初出茅廬。距叱吒風雲,縱橫天下之一代名將,還差很遠。

寶劍鋒從磨礪出。假以時日,薊國當名將輩出。

待天下有變,薊王一聲令下。席捲天下,何其易耳。

一言蔽之,先打野練級,開分礦、攢人口、堆兵力、攀科技。

萬事皆備,一戰定乾坤。

月黑風高,野風呼嘯。

樑口,高句麗大營。

忽見人馬騷動,四處起火。

對岸漢軍營地。護烏桓校尉牽招與遼東太守公孫瓚,急忙大帳相見。

“敵軍騷動,似遭夜襲。”公孫瓚脫口而出。

“必是薊國錦帆校尉甘寧。”多年未見,牽招大器免成:“若論奇襲縱火,無人能出其右。”

“正當如此。”公孫瓚亦如此着想:“機不可失,渡河破敵!”

“嗯。”牽招重重點頭:“前後夾擊,高句麗一戰可滅矣!”

號角破曉,鼓震如雷。

漢軍大營,千帆競渡,撲向對岸敵營。

高句麗王伯固,見敗局已定。棄營而走。身後烏桓突騎緊追不捨,沿沸流水順下,夜行五百里。圍追堵截。伯固如喪家之犬,左衝右突。棄馬翻山,與心腹數人,逃往南沃沮。

兵不滿月,討伐大捷。

或有人問:薊王爲何興兵半島。

只因“化外野怪”,牽連甚少。各方皆無利益勾連。朝廷內外樂見其成。這片“不毛之地”,無人惦記。薊王予取予求,生殺予奪,皆不會動了“別人的蛋糕”。

對薊王而言,半島之地,最珍貴的資源,乃是百餘萬民衆。

封建時代,人口等同生產力。尤其是藪中屯田。百萬畝鹽田,需大量鹽戶。而曬鹽之苦,非一般農人能夠承受。

所謂“一曝十寒”。試想,後世海邊浴場,若無防護,曝曬一日便渾身通紅,乃至成片蛻皮。可想而知,日日曝曬,是何等酷烈傷害。唯島夷方能勝任。馬韓與倭人同宗共種。對濱海氣候的適應,遠超大漢農人。

物競天擇。這便是不同人種的可貴之處。

活在煌煌燁燁,無可匹敵的大漢星空下。亦要能看到不同族羣的美好。

高瞻遠矚,虛懷若谷。厚德載物,包羅萬種。方爲“漢裔”。

1.53 吾道東流106 大徹大悟145 兵臨龜茲158 常山之蛇212 德不配位1.56 雨夜血染第2097章 1.286 力大伏虎1.99 八賢共治1.38 祠堂傳藝157 澤被後世186 三方勢力1.73 大雅無傷1.98 千金之軀139 治國有術1.20 何足掛齒127 朝堂半壁116 我有一計1.99 一網打盡1.78 河北豪傑191 世衰道窮121 一騎破萬187 得道不易1.59 飽虎飢鷹210 喧賓奪主130 瑌石武夫1.43 薊國鋤奸128 虎狼之士183 放任自流105 野火燎原1.39 驚弓之鳥125 校場演武1.39 漢風速遞1.5 奉身以死142 上谷烏桓10 多子饒妻189 開立幕府1.39 驚弓之鳥107 以夢爲繭104 靡麗妖風1.48 不藥自愈1.67 冬季攻略1.78 大藏書閣113 翻雲覆雨119 作壁上觀168 千里投懷16 山蠻甲冑110 門下五吏1.57 身後之憂1.8 拍案驚奇1.59 各有歸宿第2079章 1.268 榆雁驚帆192 兵進隴關1.9 車輪舫舟1.3 貢金補全第2102章 1.291 帝國雄心1.255 非淬不銛1.202 多事之冬41 早去早回134 君何所求1.23 督亢城倉133 勝負之期1.75 大漢一藩213 橫空出世128 虎狼之士1.25 言之尚早1.2 平羌之策1.30 火燒雲臺1.233 寄豭之豬180 破解之策198 一夜易主130 南廣陽城174 變俗易教136 悲秋盡露1.50 試釘馬掌142 上谷烏桓123 溫泉別館1.37 魚龍漫衍1.77 酎金補齊140 守土有功135 豐年多禾165 義而不罪1.83 以綏四方144 光武遺脈100 三郡烏桓132 生死兩難1.88 暗流涌動1 龍血玄黃1.24 犁種宿野1.26 循跡追兇147 河漢無極1 伏虣藏虎100 連夜謀劃15 生財有術1.230 面目全非51 天下一國1.79 牽發而動120 驕兵必敗1.77 半島鎖鏈1.258 激勵三軍152 傳檄天下
1.53 吾道東流106 大徹大悟145 兵臨龜茲158 常山之蛇212 德不配位1.56 雨夜血染第2097章 1.286 力大伏虎1.99 八賢共治1.38 祠堂傳藝157 澤被後世186 三方勢力1.73 大雅無傷1.98 千金之軀139 治國有術1.20 何足掛齒127 朝堂半壁116 我有一計1.99 一網打盡1.78 河北豪傑191 世衰道窮121 一騎破萬187 得道不易1.59 飽虎飢鷹210 喧賓奪主130 瑌石武夫1.43 薊國鋤奸128 虎狼之士183 放任自流105 野火燎原1.39 驚弓之鳥125 校場演武1.39 漢風速遞1.5 奉身以死142 上谷烏桓10 多子饒妻189 開立幕府1.39 驚弓之鳥107 以夢爲繭104 靡麗妖風1.48 不藥自愈1.67 冬季攻略1.78 大藏書閣113 翻雲覆雨119 作壁上觀168 千里投懷16 山蠻甲冑110 門下五吏1.57 身後之憂1.8 拍案驚奇1.59 各有歸宿第2079章 1.268 榆雁驚帆192 兵進隴關1.9 車輪舫舟1.3 貢金補全第2102章 1.291 帝國雄心1.255 非淬不銛1.202 多事之冬41 早去早回134 君何所求1.23 督亢城倉133 勝負之期1.75 大漢一藩213 橫空出世128 虎狼之士1.25 言之尚早1.2 平羌之策1.30 火燒雲臺1.233 寄豭之豬180 破解之策198 一夜易主130 南廣陽城174 變俗易教136 悲秋盡露1.50 試釘馬掌142 上谷烏桓123 溫泉別館1.37 魚龍漫衍1.77 酎金補齊140 守土有功135 豐年多禾165 義而不罪1.83 以綏四方144 光武遺脈100 三郡烏桓132 生死兩難1.88 暗流涌動1 龍血玄黃1.24 犁種宿野1.26 循跡追兇147 河漢無極1 伏虣藏虎100 連夜謀劃15 生財有術1.230 面目全非51 天下一國1.79 牽發而動120 驕兵必敗1.77 半島鎖鏈1.258 激勵三軍152 傳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