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面目全非

國人皆知,樓桑武卒號白毦。參照先秦魏武卒選拔。

天下雄兵,並涼之人、匈奴屠各、湟中義從、八種西羌、江淮上甲、丹陽勁勇、三韓島夷、夷洲山蠻。

皆爲白毦精卒之源。

平日由護軍將軍黃忠,一手訓練。其中精益求精,入幕府中壘大營。餘下亦不逞多讓。

時,丹陽歙帥金奇、毛甘,黟帥陳僕、祖山,丹楊費棧,會稽潘臨,山越六驍帥,舉族北上。攜族中悍勇,入選白毦精卒,共號“山越六司馬”。

另有夷洲司馬魯比莫納,統三千山夷白毦。交州司馬夷廖,率三千南越白毦,南中司馬孟獲,領三千西南夷(犀甲)白毦。

夷廖,本是前交州刺史張津部將。張津爲部將區景所殺,故將夷廖,麾下兵卒尚多。佔山爲寇,拒不招降。後趁薊王南巡。前高涼賊帥,今爲水衡都尉府,左右水司空丞,蒼梧人衡毅、錢博,舉薦薊王當面。聞不忘舊主,頗知忠義。薊王遂命人上山招降。

薊王大名,如雷貫耳。夷廖遂攜麾下勁勇二千人,入選白毦,並先前一千閩越白毦,合稱南越白毦。

夷廖,以國爲氏。東夷有夷國。世居交州,與百越風俗相通,統帥南越白毦,正當適宜。

孟獲出身南中大姓,豪勇有信,“爲夷漢所服”。亦是薊王南巡時,率族中健勇來投。擇其精銳,入選白毦。授軍司馬一職。

護軍將軍,王傅黃忠麾下,有左右護軍二校尉,轄護軍八司馬(金奇、毛甘、陳僕、祖山、費棧,潘臨、彭脫、魯比莫納),並別部二司馬(夷廖、孟獲)。

日積月累,計有萬五之數。

封國、幕府二軍相加。計有四萬白毦。象林苑中,另有三千林邑象兵,尚在苦練之中。

薊王之意。此番南下,攻略身毒,當盡遣精銳,白毦悉出。

三日演武出戰,正是護軍將軍營,左右別部司馬:夷廖、孟獲。

麾下白毦精卒,戰力之強,毋庸置疑。

與之對陣,亦是幕府強兵,無當飛軍。

多年前,時少君侯隨恩師南下平亂。有山蠻青壯,悍勇能戰。善使弓弩飛鏢,翻山越嶺,如履平地。後編入周泰、蔣欽陣中,與江淮宿賊,合併爲“無當飛軍”。

時有會稽郡冶地山陰縣,賊酋呂合、秦狼。曾與周泰、蔣欽,縱橫江淮,呼嘯山林。相約“苟富貴,勿相忘”。周泰、蔣欽,隨少君侯北上,呂合、秦狼,大江阻隔,憾未能相隨。後江東猛虎孫堅,平賊揚州。二人見不能與敵,又知蔣欽貴守約,性豁達。隨舉寨北上來投。呂合,拜爲輔南偏將軍蔣欽麾下軍司馬,秦狼爲假司馬。

白毦精卒對陣無當飛軍!

片刻之間,門票已售罄。

白毦精卒,龍鱗甲一色黢黑,搪瓷面甲,宛如惡鬼。腰挎百鍊雁翎,肩背百鍊鳳羽。無人彎弓攜楯。全憑刀砍之利。

無當飛軍,身披吞光秘環鎧,盔纏斑斕虎豹皮。肩背玄鉞盾弩,胸前斜挎革帶,各插飛鏢十枚。

“玄鉞用鐵,不磨礪”。盾弩閉合時,形如雙刃手鉞,可揮舞劈砍。待轉動手柄,鉞盾如飛翼張開,遂成機關盾弩。盾弩相合,可拉栓上弦,從容擊發。

二支隊伍,成名已久。孰優孰劣,各執一詞,難有公論。聞白毦對陣飛軍。國中大儒亦登臺現身。親眼一觀。

首戰。

輔南偏將軍司馬呂合,對陣護軍別部左司馬夷廖。

三通鼓罷。列隊齊整。

鳴鏑射空。無當飛軍,健步如飛,先行發難。

奔衝途中,飛鏢疾出。雖未開刃,麻布幽光如綠。皆淬劇毒。中刀既死。

四周邊裁,看得真切。

中甲不計,中頸腕則判敗。奈何白毦精卒,渾身披甲,無處外露。飛鏢迸火彈出,無一破甲。前鋒相撞,刀光如練。

百鍊鳳羽長刀,兜頭劈下。無當飛軍,揮鉞盾擊。

金戈大作,火星四射。巨力破體,無當飛軍,站立不穩,踉蹌後退。不等前排(刀)勢盡。後排上頂,一刀追身。

雖裹纏層層麻布,然一刀之威,觀者無不膽寒。

如層層後浪推前浪。白毦刀陣,排排遞進。怒刀劈身,一往無前。

重擊倒地既爲負。無當飛軍連折數陣,不足半數。

“張!”陣中司馬呂合,一聲令下。

機簧聲中,玄鉞盾張,弩聲四起。

寒光一閃,強弩正中肩窩。

雖被黑龍鱗格擋在外。然弩勁衝撞,亦令白毦精卒,身形一晃。

更有甚者,撞擊之下,弩箭崩斷。中空箭桿,內藏毒藥,迸射而出。一時揚塵四起。

“咳咳咳——”猝不及防,半陣白毦,皆涕泗橫流,咳嗽不止。

“咳者斃命,速退。”

百密一疏。搪瓷鬼面下,另佩半呼吸面罩。未能遮蔽雙目。

戰局急轉直下。尤其四面看臺,場中聚氣。“毒煙”無從擴散,乃至白毦過半折損。

看臺觀衆,一時目瞪口呆。雖說,似有些勝之不武。然“戰陣之間,不厭詐僞”。故又說,兩軍交戰,兵不厭詐。

雙方各折半陣。

餘下白毦,隻手護目,不動如山。只需毒煙不從鬼面眼眶中鑽入,便無從吸入。

待毒煙散盡,白毦徐徐舉刀,列陣向前。

場中半空。無當飛軍,健步如飛,迂迴繞行。若白毦落單,則一擁而上。若白毦結陣,便且戰且走。雙方各有折損。最後,輔南偏將軍司馬呂合,身後大旗被奪。

乃至惜敗。

衆人方知。無當飛軍所攜弩矢,各有不同。破甲、縱火、放毒,不一而足。只需因地制宜,當收奇效。

稍後,白毦精卒,將半面罩,悉數替換爲全面罩。亦是受此戰啓發。

陣護軍別部左司馬夷廖,如願晉級。得“演武器五”。

演武決勝,直令國人大開眼界。原來,戰場搏殺,已遠超時人想象。各種特殊戰法,特種作戰。層出不窮。

試想,多年前,少君侯獨守白檀。機關箭車、水火弩炮、板楯黃弩、機關弩車、青色猛火。爲求一勝。無所不用其極。

騎兵流星錘、泰山飛石索、玄鉞盾刃弩……

各式機關兵器。如雨後春筍。

戰爭方式,已面目全非。

1.63 懸樓列肆1.36 天地干支1.34 先禮後兵1.265 大有玄機152 甘後雙身1.4 酈督二溝1.27 身後之謀1.37 菟園遊獵13 民情得疏198 絕席而坐1.20 來去相宜183 欲取姑予103 兵發西進1.63 犬牙相錯1.227 單騎救主116 孟嘗遺風1.79 別開生面第2076章 1.265 分曹治事1.223 陌路相逢51 天下一國153 情亦動人16 乾坤倒懸134 玩於股掌120 四面合圍1.42 兵行險着1.279 危國之道106 勿以爲念第2077章 1.266 羣鴉火雨170 血矛之約1.232 繡衣追魂1.6 網開一面1.62 一日破膽1.53 人生百戲13 心有猛虎104 見字如面114 闢禍樓桑122 左伯皮紙1.53 攻心爲上1.242 兵棋演武111 計程馬車164 四海承風261 寄神免禍15 蔣幹遺書1.30 一書在手132 七海雄心1.97 莫問神鬼138 清波滌塵1.49 三路大捷178 洞鑑古今132 馬兒吃飽154 火攻破敵1.33 功敗垂成111 神國之謀1.89 無銅身輕1.4 砥礪同行1.84 海賊寶藏1.97 鐘鳴漏盡100 通明達照1.40 重整旗鼓171 南北船閘158 太后有疾1.86 炎船之主141 以一濟全1.237 露華勻玉1.72 血染清溪129 仁義之基126 諸事不宜133 兵鋒四起1.98 南港新城1.28 火燒長社146 東井戒火1.45 初次遠行1.65 陰藏殺機1.95 黃巾屯田149 內外雙軌1.52 母子相見17 輕徭薄稅195 青史留名196 服牛乘馬1.89 一州之國1.96 不幸之幸1.280 天下貴二1.62 絕非杜撰1.47 甲子之約153 下階之梯199 半天一夜1.45 何愁不嫁91 飯稻羹魚141 曲水流觴164 盡數滅口211 攜民渡江1.98 正大光明195 無雙連環101 老臣謀國1.278 殭屍自照194 先聲奪人1.49 三路大捷190 並驅中原1.46 辟邪三寶10 坐井觀天
1.63 懸樓列肆1.36 天地干支1.34 先禮後兵1.265 大有玄機152 甘後雙身1.4 酈督二溝1.27 身後之謀1.37 菟園遊獵13 民情得疏198 絕席而坐1.20 來去相宜183 欲取姑予103 兵發西進1.63 犬牙相錯1.227 單騎救主116 孟嘗遺風1.79 別開生面第2076章 1.265 分曹治事1.223 陌路相逢51 天下一國153 情亦動人16 乾坤倒懸134 玩於股掌120 四面合圍1.42 兵行險着1.279 危國之道106 勿以爲念第2077章 1.266 羣鴉火雨170 血矛之約1.232 繡衣追魂1.6 網開一面1.62 一日破膽1.53 人生百戲13 心有猛虎104 見字如面114 闢禍樓桑122 左伯皮紙1.53 攻心爲上1.242 兵棋演武111 計程馬車164 四海承風261 寄神免禍15 蔣幹遺書1.30 一書在手132 七海雄心1.97 莫問神鬼138 清波滌塵1.49 三路大捷178 洞鑑古今132 馬兒吃飽154 火攻破敵1.33 功敗垂成111 神國之謀1.89 無銅身輕1.4 砥礪同行1.84 海賊寶藏1.97 鐘鳴漏盡100 通明達照1.40 重整旗鼓171 南北船閘158 太后有疾1.86 炎船之主141 以一濟全1.237 露華勻玉1.72 血染清溪129 仁義之基126 諸事不宜133 兵鋒四起1.98 南港新城1.28 火燒長社146 東井戒火1.45 初次遠行1.65 陰藏殺機1.95 黃巾屯田149 內外雙軌1.52 母子相見17 輕徭薄稅195 青史留名196 服牛乘馬1.89 一州之國1.96 不幸之幸1.280 天下貴二1.62 絕非杜撰1.47 甲子之約153 下階之梯199 半天一夜1.45 何愁不嫁91 飯稻羹魚141 曲水流觴164 盡數滅口211 攜民渡江1.98 正大光明195 無雙連環101 老臣謀國1.278 殭屍自照194 先聲奪人1.49 三路大捷190 並驅中原1.46 辟邪三寶10 坐井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