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 兵臨龜茲

“你究竟是人是鬼。”渠帥強行驅舌,吐血開口。

“我是何人,無需你去揣度。”劉備這便問道:“可有心願未了。”

本以爲劉備會嚴刑逼問的渠帥,不禁一愣:“君侯無話要問?”

“我便是問了,你也無話可說。”劉備輕輕一笑:“得知你是張教主座下,奉命禍亂西域便已足夠。”

五花大綁的渠帥艱難叩首:“謝君侯。”

劉備示意左右將其帶走。將從舌根下取出的魚泡毒囊,再交還與他。渠帥這便含笑自盡。

他究竟是何人,劉備連問都沒有問。反正問了,說的也不見得是真。

如前所說。在邊疆異族聚居地,太平道的影響力很有限。因爲異族各有各的信仰。與道教乃爲原生宗教的關東大地,張教主振臂一呼,羣起響應完全不同。在西域,張教主振臂一呼前,還需戰勝西域各國信奉的各種神靈。

對於由信仰入俗世,假借神權獲得皇權的太平道來說。在西域一地,唯有先贏了神戰,才能贏得世俗之戰。

其中難度可想而知。於是,張教主反其道而行之。不再玩撒豆成兵,符水治病,這些虛頭巴腦,蠱惑人心的神術道法。直接從世俗下手。暗中參與各國王權爭奪。擾亂西域是其一。拖住漢庭是其二。

其三,教主乃是想阻斷佛教的傳播。此纔是重中之重。

佛教,乃是由絲路輸入中原。並在後世漫長的封建進程中,迅速取代了道教。作爲原生宗教的代表,太平道張教主自然不會允許外來宗教染指中原漢人的信仰譜系和精神世界。

張教主的深層憂思,劉備不作考慮。

處理完太平道信徒,這便命人將馬賊首領帶入。

太平道渠帥如何混入,馬賊首領不做隱瞞,和盤托出。無非是先假扮商人,被劫後索性入夥。又供出其他商隊情報,多有功勞,這便漸獲信任,得以爬上高位。平日與馬賊首領各領一軍,劫掠往來絲路的東西客商。

“漢庭天威不至,讓爾等困守孤城,我之過也。今我既到,不降便是你之過。”劉備這便問道:“你可願洗心革面,重歸我大漢。”

“願投將軍帳下。從此洗心革面,爲國盡忠!”馬賊頭領伏地叩首。

“如此。先前種種暫且記下。如若再反,定斬不赦。我已命人問過城中父老,皆願爲爾等做保。往後定要三思而後行。戒之慎之,切勿禍及家人。”

“喏!”

示意左右爲其鬆綁,劉備衝幾位老卒和顏悅色的問道:“諸公以爲如何?”

“謝府君法外開恩。老朽等慚愧!”老卒淚流滿面,紛紛拜伏在地。

示意老卒和馬賊首領先行退下,劉備這便升帳點兵。

“麴英。”

“卑下在。”

“命你領本部人馬,日夜兼程,趕往柳中城,將此信面呈李主簿。萬勿有失。”

“喏!”

“麴光。”

“卑下在。”

“你亦領本部人馬,日夜兼程,趕往玉門關,將此信面呈居延屬國都尉。不得有誤。”

“喏!”

“麴義。”

“末將在。”

“將本部人馬,與安玄一併領商隊前往龜茲。沿途詐稱在渠犁城被馬賊所掠,財貨丟失大半。求入延城闢禍。”

“喏!”

劉備最後看向兩位義弟:“二弟、三弟,且與我同行。”

“喏!”

出帳,天空已露白。

目送安玄、麴義帶商隊出城。營中只剩劉備一行。

一千一百輛兵車重新紮營。渠犁城門由繡衣吏把守。只進不出。又令數百馬賊入營,交由兩位義弟代爲操練,或可爲奇兵一用。

五日後,劉備領兵出城,奔赴龜茲王庭。

“(渠犁城)至龜茲五百八十里。”

劉備讓商隊先行五日,又謹守城門,只進不出。便是爲防渠犁城內細作,或是馬賊奸細,偷往龜茲通風報信。數百馬賊除去渠犁城漢人後裔,還有百餘西域諸胡。不可不防。

亦無需擔心馬賊叛逃。妻兒老小皆在渠犁城中。先前不知,今既已知曾爲馬賊。家中父母多心存不恥。得府君網開一面,自當戴罪立功。豈能再失信。若如此,還有何面目再見家中父老。再說,府君割頭進侯,人盡皆知。若再反覆無常,家中老小有多少顆腦袋夠府君去砍!

兵車呼嘯出城。史渙領一百繡衣吏守護左右。人馬具裝,氣象一新的馬賊,前方開路。

途中忽見前鋒散亂。便有數騎衝出,作勢欲逃。

卻被馬賊首領領兵團團圍住,亂刀砍殺。

此後再無人馬脫逃。

劉備欣然點頭。知恥而後勇,軍心可用。

戲志才笑道,全家老小身系一人。如何能不慎重。

千輛兵車入夜紮營。半夜又聽慘叫。

清晨出帳一看。只見數十顆血淋淋的胡人腦袋,已高懸在大旗杆下。

皆被追魂弩一箭斃命。

馬賊首領入帳請罪。卻被劉備好言寬慰。又說,只需降服龜茲,便可爲渠犁城都尉。麾下皆可領食軍俸。

馬賊首領大喜而出。

車隊不緊不慢。打出三足踆烏和赤鹿焰角旗幟。沿途牧人紛紛避讓。亦有斥候,往來窺探。遙見劉備旗幟,皆驚恐而歸。

龜茲王城風聲鶴唳。城外牧民驅趕大羣牛羊,涌入城中。裹挾人馬車輛擁堵在城門處,一時混亂不堪。

龜茲王庭將信將疑。先前不是言之鑿鑿,西域長史遠在高昌大興屯田麼?如何能率兵潛行,直抵王城!

還沒等爭論出結果。不料又有斥候來報。言,囤於高昌壁的一千幷州狼騎,已披星戴月,日夜兼行,佔據烏壘城!

“烏壘,戶一十,口千二百,勝兵三百。城都尉、驛長各一人。與都護府同治。其南三百三十里至渠犁。”

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在此設西域都護府。後都護府數次遷徙。今漢撤都護,改爲長史府。

龜茲王庭,方寸大亂。急忙傳語周圍屬國,請求支援。

豈料周圍諸國皆龜縮不動。逼急,便有鄰國遣使來告。言,不日前居延屬國都尉領四千小月氏騎兵,出玉門,直抵渠犁城。

南北夾攻。目的便是龜茲!

151 王者之心61 語破天機1.27 六縣俱名13 改造閭里163 百夷來朝128 欲蓋彌彰113 求開黨錮132 七海雄心1.76 以國爲家1.46 鷹擊長空139 江山易改199 飲恨兵退1.28 將門虎子1.42 撐犁孤塗1.84 護氐校尉105 胡口奪食100 三馬同槽1.98 遊兵散卒108 與王共治241 楚河漢界16 山蠻甲冑1.243 十有八九1.37 冰山露角117 鳳凰于飛153 替父簽押214 亂中求存1.69 海賊聯盟151 終成眷屬162 繩之以法1.286 在所難免81 圍獵祭祖104 有生之年1.79 圍湖造屋114 支渠四通1.56 鮮活人聲148 暗語絃音1.6 以物易物100 大象無形1.57 樓桑武卒168 無法拒絕71 頓遜海渠188 風聞奏事第2078章 1.267 白馬驍將1.65 東界牧馬117 知子莫母110 棄親從曹201 南北俱全11 反客爲主149 白駒過隙154 數年之期105 野火燎原199 款到發貨1.84 東海揚塵119 北海一龍117 水淹三軍111 隴右鮮卑115 與虎謀皮167 萬里征程1.62 陰陽連環1.53 驚濤暗涌1.63 焉能見疑149 內外雙軌177 青鳥傳信1.24 多多益善251 入鄉隨俗1.69 張飛劫親15 督亢新城1.82 飛虻流火196 前狼後虎第2093章 1.282 將神駒威241 錐處囊中177 拔毒食鮮171 南北船閘1.80 西邸賣官140 天降流火136 天下共主1.87 年終臘賜102 避易就難134 一刀之威71 以鹿爲幟1.47 以儆猢猻174 去蕪存菁153 下階之梯1.2 無孔不入197 笑林始祖136 悲秋盡露1.22 勿爲禍先1.24 犁種宿野1.66 百艸滋茂177 廣而無用124 絕境弄險12 屠蘇續恨1.45 好治不病146 黨人認主102 自薦枕蓆172 席珍待聘1.93 花開七朵151 終破鄴城120 隨行就市191 陰圖異計
151 王者之心61 語破天機1.27 六縣俱名13 改造閭里163 百夷來朝128 欲蓋彌彰113 求開黨錮132 七海雄心1.76 以國爲家1.46 鷹擊長空139 江山易改199 飲恨兵退1.28 將門虎子1.42 撐犁孤塗1.84 護氐校尉105 胡口奪食100 三馬同槽1.98 遊兵散卒108 與王共治241 楚河漢界16 山蠻甲冑1.243 十有八九1.37 冰山露角117 鳳凰于飛153 替父簽押214 亂中求存1.69 海賊聯盟151 終成眷屬162 繩之以法1.286 在所難免81 圍獵祭祖104 有生之年1.79 圍湖造屋114 支渠四通1.56 鮮活人聲148 暗語絃音1.6 以物易物100 大象無形1.57 樓桑武卒168 無法拒絕71 頓遜海渠188 風聞奏事第2078章 1.267 白馬驍將1.65 東界牧馬117 知子莫母110 棄親從曹201 南北俱全11 反客爲主149 白駒過隙154 數年之期105 野火燎原199 款到發貨1.84 東海揚塵119 北海一龍117 水淹三軍111 隴右鮮卑115 與虎謀皮167 萬里征程1.62 陰陽連環1.53 驚濤暗涌1.63 焉能見疑149 內外雙軌177 青鳥傳信1.24 多多益善251 入鄉隨俗1.69 張飛劫親15 督亢新城1.82 飛虻流火196 前狼後虎第2093章 1.282 將神駒威241 錐處囊中177 拔毒食鮮171 南北船閘1.80 西邸賣官140 天降流火136 天下共主1.87 年終臘賜102 避易就難134 一刀之威71 以鹿爲幟1.47 以儆猢猻174 去蕪存菁153 下階之梯1.2 無孔不入197 笑林始祖136 悲秋盡露1.22 勿爲禍先1.24 犁種宿野1.66 百艸滋茂177 廣而無用124 絕境弄險12 屠蘇續恨1.45 好治不病146 黨人認主102 自薦枕蓆172 席珍待聘1.93 花開七朵151 終破鄴城120 隨行就市191 陰圖異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