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生財有術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王母降爲彌月之喜,曲終人散。王母與墉宮玉女,踏蓮登船,同乘而去。仙音如初,霧氣鬱勃。渠內蓮葉,叢叢入水,盡爲“香氣”,盤踞不散。

待仙音杳不可聞,水霧終是散盡。涼風習習,與會衆人,各自猛回神。

環顧左右,倍思前後。各自唏噓,嘖嘖稱奇。

來無影,去無蹤。真上仙也。

若非走盤珠串,仍掛在麟子項間。何太后恍惚覺得,一切皆是虛幻。

大將軍何進、車騎將軍何苗、少府張儉,及與會嘉賓,表情各異,悲喜自知。

幻術必借幻藥。

與方正如棋盤的南北二宮不同。西園之內,溝渠蜿蜒,繞行廣廈千間。西王母,因勢利導,乘一輕舟,將幻藥遍吹流香長渠兩岸。臨行前,又故技重施,再暗施“醒藥”。

如此場面,耗費極多。許將崑崙宮內歷代儲藏,消耗殆盡,亦未可知。

比起麻姑等仙人,往往降於一戶人家,便於施藥不同。西王母如此不惜工本,大劑量一次性投放。乃形勢所迫。“崑崙之墟,西有五城十二樓,河水出焉,四維多玉。”類似言語,歷代皆見於記載。言之鑿鑿,必有所出。然後世崑崙山,並無西王母痕跡可循。治下五城十二樓,或與仙門同亡。亦未可知。

唐宋以後,西王母只剩傳說,不見其人。或,亦可作證。舊神隕落,新神崛起。

王母求千秋觀一席之地。可謂用心良苦。

自明帝建白馬寺,西域高僧不斷東來,佛教沿絲路,廣泛傳播,影響日益深遠。爲平衡各方,先帝遂修四百尺千秋觀。觀中門派林立,集仙門之大成。西王母派,自請入住,籠絡各門各派,合力守備京師,不爲異教染指。功莫大焉。

王母乃女仙之首,不可久居凡塵,自歸崑崙不提。臨行前,傳語何太后,不日當遣上元夫人,領千秋觀諸事。

起居注載,“(上元)夫人年可二十餘,天姿精耀,靈眸絕朗,服青霜之袍,雲彩亂色,非錦非繡,不可名字。頭作三角髻,餘發散垂至腰,戴‘九雲夜光之冠’,曳‘六出火玉之珮’,垂‘鳳文林華之綬’,腰‘流黃揮精之劍’。”

用後世的話說,一身神裝。

歷代修習,應是仙俠路數。仙術爲輔,劍擊爲主。

王母降臨,非同凡響。

園外百姓,憾未能目睹仙容。爲沾染崑崙仙氣,竟爭相入渠,痛飲渠水。

場面幾近失控。何太后得報,遂命人關閉閘門,截斷渠水。將園內積水,裝瓶販賣。取名“仙流香”。俗稱“神仙水”。藥瓶大小的一壺水,作價千角。引洛陽百姓,趨之若鶩。爭相購買。

何太后生財有術,不出三日,殿下銷金窟,積財如山。董太皇自愧不如。

書傳薊國。饒是薊王劉備,亦不禁咋舌。

若能賣仙氣,豈不更好。

一時滿城盡傳西王母。

大將軍何進,得黨魁相助。靈思何太后母子,又得王母賜福。何氏一門,位極人臣,貴不可言。

二宮太皇,避其鋒芒,不與相爭。

事已至此,斷不可半途而廢。何進得黨魁教化,通曉外戚變現之道。當趁熱打鐵,將天下黨人,悉數收歸門下。先闢爲門生故吏,再外放爲官。十載之內,合九州之力,與薊王一決雌雄。那時,少帝元服,竇太皇退位。放眼四海,再無人可掣肘。“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也”。

宴後翌日,何進又來。請命誅殺趙忠、張讓,及其黨羽。

何太后自簾後問道:“名籍(名冊)可曾擬定。”

“稟太后,名籍在此。”何進隨取名籍,呈於太后。

何太后展開一觀,見白絹頗長,蹙眉問道:“何時動手。”

“七月半。”何進沉聲言道。

“七月半”,原是上古先民祭祖節,先秦已有之。漢末魏初,隨道教改稱“中元節”。道家有“三元說”:“天官上元賜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由此而來。稍後,佛教傳入,則稱“盂蘭盆節”。唐代將“中元”定爲節名,設於七月十五,相沿迄今。

將名籍悉數過目,何太后言道:“程璜、曹節二人,茲事體大,大將軍萬勿輕動。郭勝與我家素有恩義,不可濫殺。”

“這……”何進試言道:“斬草需除根。”

“刀鋸餘人,傍樹而生。無根浮萍,何來根基。”何太后言道:“黃門令左豐,何以名列其中。”

“左豐乃新一輩黃門翹楚。若不殺之,必成大害。”何進答曰:“且其人素忠於薊王,不與太后同心。殺之以絕後患。”

“大將軍刀刀不離薊王。莫非,此刻便要決一雌雄否?”何太后再問。

“九州不定,安敢相爭。”何進急忙辯解。

“既如此,當謹小慎微,忍辱負重。不到萬事俱備,不可表露心跡。”何太后諄諄善誘:“大兄屠於市中,手起刀落,何其快哉。然朝堂不比市井。待大將軍大權在握,當穩捉‘殺人不見血’之刀。宰豬用刀,殺人用權。”

“臣已知曉。”何進心領神會。

“名籍重擬。”何太后言盡於此。

“喏。”大將軍甕聲告退。

打道回府。與一衆心腹相見。將何進面露狐疑。司隸校尉袁紹,遂問詳情。

何進遂將太后心意道出。

袁紹諫曰:“大計已定,箭在弦上,遲恐生變,大將軍復欲何待,而不早決乎?”

“太后不許,如之奈何。”何進反問。

“下官斗膽一言。”袁紹抵近言道:“太后念及舊情,不忍加害。然事已至此,斷難兩全。今若不殺諸宦,他日必爲其所害。我等皆死無葬身之地也。”

“計將安出?”何進狠下心來。

“何不作勢兵諫,迫之以危。”袁紹已有定計:“羣臣上表,尊陛下爲‘無上將軍’。再命董卓、丁原,燿兵於平樂觀。車騎將軍,引胡騎馳逐於道,往來驛上,以造兵勢。請大將軍,再授我假節,專命擊斷之權。命有司嚴查宵小,二宮宵禁。見兵鋒所指,太后必懼讓。那時,只需假太皇詔命,則大事成矣。”

Wшw◆т tκa n◆c ○

聞袁紹此謀,何進亦暗暗心驚:“假竇太皇詔命,乃大逆之罪。若事發,當如何轉圜。”

“待事成,大將軍大權在握。下官竊以爲,竇太皇必不會怪罪。”袁紹字字誅心。

“如此。便依本初之言。”何進目中野火燎原。

長史許攸,又適時進言:“然太后之命,亦不可違。當齊頭並進。重擬、兵諫,同時施爲。”

何進表情一緩,連連點頭道:“子遠所言極是。”

1.250 天下之始1.75 粗中有細103 兵發西進1.7 三家解兵1.200 矇混過關168 天下治術18 張家小胖1.255 非淬不銛1.2 西邸驚變1.23 投桃報李102 腰牌傍身1.90 貴不可言1.27 優倡商賈1.27 以身舉債178 一門爭義1.42 椎心泣血134 光融天下193 置酒高會145 寡人無情13 紅顏薄命218 近水樓臺1.26 有勇無謀1.260 爲虎作倀168 英雄當出1.38 麒麟識英1.39 驚弓之鳥177 拔毒食鮮1.58 任重道遠123 溫泉別館116 日黑水溢142 上谷烏桓1.72 涉海鑿河15 蔣幹遺書166 落子無悔10 時機未至1.248 火煉真金21 赤心如故164 首尾呼應186 見機行事11 豔后無忌157 至人無己91 飯稻羹魚1.90 白身野士183 悉聽君便147 制非常模159 亂世之才185 有神無鬼164 十夷王女第2089章 1.278 拱手言和1.4 買一饒一1.55 馬踏聯營195 回京在即1.90 蒼天已死126 向死而生31 前途未卜1.200 兼顧利弊1.50 宮廷之變107 太上皇權81 融爲一體1.40 有心無力106 名不虛傳170 列城豪俠1.6 王侯之樂143 以食爲天125 偶露崢嶸1.54 漢風不滅1.8 拍案驚奇12 二戚之爭194 輕車南下1.208 命不該絕1.46 菟園解驂192 兵進隴關1.203 引狼入室164 成家立業1.55 安得猛士116 我有一計1.239 神泉秀水188 風聞奏事1.55 洛陽一日18 滅國之危1.275 天下正色1.48 立冬兵發21 臉怎麼黑1.30 一書在手171 獨步天下1.58 耿雍認主31 垂綏琬琰159 威震西域1.52 洛陽金市1.286 在所難免145 有軌騾車1.48 微觀天下1.33 功敗垂成142 萬物生輝1.25 人艱不拆81 圍獵祭祖196 遠古迴響189 轉機忽現124 絕境弄險1.42 椎心泣血
1.250 天下之始1.75 粗中有細103 兵發西進1.7 三家解兵1.200 矇混過關168 天下治術18 張家小胖1.255 非淬不銛1.2 西邸驚變1.23 投桃報李102 腰牌傍身1.90 貴不可言1.27 優倡商賈1.27 以身舉債178 一門爭義1.42 椎心泣血134 光融天下193 置酒高會145 寡人無情13 紅顏薄命218 近水樓臺1.26 有勇無謀1.260 爲虎作倀168 英雄當出1.38 麒麟識英1.39 驚弓之鳥177 拔毒食鮮1.58 任重道遠123 溫泉別館116 日黑水溢142 上谷烏桓1.72 涉海鑿河15 蔣幹遺書166 落子無悔10 時機未至1.248 火煉真金21 赤心如故164 首尾呼應186 見機行事11 豔后無忌157 至人無己91 飯稻羹魚1.90 白身野士183 悉聽君便147 制非常模159 亂世之才185 有神無鬼164 十夷王女第2089章 1.278 拱手言和1.4 買一饒一1.55 馬踏聯營195 回京在即1.90 蒼天已死126 向死而生31 前途未卜1.200 兼顧利弊1.50 宮廷之變107 太上皇權81 融爲一體1.40 有心無力106 名不虛傳170 列城豪俠1.6 王侯之樂143 以食爲天125 偶露崢嶸1.54 漢風不滅1.8 拍案驚奇12 二戚之爭194 輕車南下1.208 命不該絕1.46 菟園解驂192 兵進隴關1.203 引狼入室164 成家立業1.55 安得猛士116 我有一計1.239 神泉秀水188 風聞奏事1.55 洛陽一日18 滅國之危1.275 天下正色1.48 立冬兵發21 臉怎麼黑1.30 一書在手171 獨步天下1.58 耿雍認主31 垂綏琬琰159 威震西域1.52 洛陽金市1.286 在所難免145 有軌騾車1.48 微觀天下1.33 功敗垂成142 萬物生輝1.25 人艱不拆81 圍獵祭祖196 遠古迴響189 轉機忽現124 絕境弄險1.42 椎心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