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 不藥自愈

陛下是一個極聰明的人。否則也不會掙下如此大的一份家業。

家國天下。陛下倒是把家和國分得很清楚。凡入中署的錢幣,纔是自己的。入國庫的,乃是國家的。

陛下也很少從國庫花錢。花的皆是自己賺來。

大漢朝時至今日。絕不是一兩個人禍害的結果。

作爲封建時代最重要的資產,土地。試問又有多少是歸於陛下名下呢?

另一個重要的資產,人口。陛下宮中滿打滿算不過萬人。絕大多數自賣爲奴的破產自耕農,又去了哪裡呢?

劉氏諸侯王的過度削弱,讓世家趁勢坐大。諸侯王甚至沒有親政的權利。國中所有官員皆是朝廷委派。於是可以說,掌握諸侯國的其實也是士人。

陛下放權給劉備,讓他自行管理薊國。看起來是對劉備個人的榮寵。實則是對整個宗室政策的一種反思。畢竟從出身上說。陛下在未成爲陛下之前。亦是一個三餐不濟的諸侯。

所謂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能靠得住的,終歸是自家兄弟。

宗室中,從未有一人如劉備這般橫空出世。文武雙全。嫉惡如仇又秉持忠義。愛恨分明,利落果敢一身正氣(此處省略若干字)。

於是,比起專權跋扈,禍害朝政的外戚,捨棄配享太廟的劉備,更受陛下的青睞。

且按照陛下家國天下的劃分。

被世家豪右所掌控,局勢日漸糜爛的關東,與他一點關係都沒有。即便被禍害成一片白地,陛下也不會有一絲的肉痛。

相反。靠賣官鬻爵起家的陛下,還能收攏上來無數的官位,用以大肆販賣。

太平亂軍如蝗蟲過境。

首當其衝,囤積有大量錢糧的豪強鄔堡,先被攻克。蓄養在堡中的奴隸、牲畜、錢糧、兵甲,紛紛被裹挾入太平亂軍。亂軍會以滾雪球般迅速壯大。

然後是攻略城池,搶佔地盤。與地方守軍相互廝殺。待雙方精疲力盡,消耗一空時。陛下再遣一上將軍出虎牢,發兵討賊。

何愁天下不定。

只是陛下爲何如此自信。確信一切皆在自己掌握之中。無論是太平亂軍,亦或是關東世家。但凡有一方失控。必將江山社稷拖入萬劫不復之地。

陛下精通商賈之術。風險永遠與收益成正比。

陛下爲掃除世家,如此弄險,必有倚仗。亦必留後手。

這些隱藏的謀劃,劉備並不清楚。然就劉備來看,陛下必然有十足的把握。至少陛下自己是這麼認爲的。

劉備終於明白了,陛下加封他爲輔漢大將軍的終極目的。

如不出所料。假以時日,統領帝國虎賁,出虎牢平亂關東的“上將軍”,必是他劉備。

更何況。眼下時局,遠比陛下預料的要好。

在陛下原初的謀劃中。只能確保關中一地不亂。守住潼關和虎牢。無論是自西還是自東而來的亂軍,皆被兩座雄關所阻,無法揮兵關中。糧盡後必然勢崩。

自劉備西行歸來。西涼一地,三輔京畿,重歸大漢治下。若諸羌不反。未能與關東太平亂軍遙相呼應。帝國後顧無憂,全力東進。

太平道崩盤更快。

再加上橫亙在幽冀之間的薊國,兵強馬壯。斷亂軍北上之路。再有長江天塹阻亂軍南下。

太平亂軍,也只能禍害關東一地。

大漢朝賊反不斷。

蝨多不咬。在陛下看來。也不差太平道一家。

至於山河破碎,百姓亡命,又有何所惜。

此二物,在陛下看來,完全沒有獲利價值。

在商言商。百姓並不是陛下的消費羣體。更不是陛下需細心維護的優質客戶。

說白了,賣官鬻爵皆是有錢人。

百姓有錢嗎?

沒有。

那是死是活,又與朕何干。

劉備之所以難過。

除了感傷陛下棄萬千百姓於不顧。更悲憤於,明知太平道心懷不軌,禍亂天下,卻聽之任之。

放任局勢糜爛至此。

家國天下。只想到自己小家的陛下。卻不知覆巢之下無完卵。

天下崩壞。陛下一家又如何獨存。一個心中只有小家,卻無大家的陛下。

真的是社稷之幸,百姓之福嗎?

另外一個連劉備自己都未能發覺的,更重要的原因是。

劉備把陛下當成朋友。有君臣之節,亦有朋友之義。於公於私。得知陛下罔顧社稷百姓,竟如此弄險。劉備很難過。

渾渾噩噩,返回大將軍府。劉備竟一病不起。

得知薊王抱恙。陛下急派太醫前來診治。所幸只是偶感風寒,並無大礙。

饒是如此。陛下亦命黃門令左豐送來許多珍貴補品。

見幾位小姐姐,身懷六甲。仍整日服侍牀邊。劉備這才幡然醒悟。家中妻兒老小,薊國百萬民衆。皆系己身。國難當頭,時不我待。哪容許有片刻悲傷感懷。

自己於公於私,皆要與陛下儘快切割。

精神奮起,不藥而癒。

劉備即下名帖,攜帶重禮,拜訪大將軍何進。

聽聞輔漢大將軍,薊王劉備攜禮登門,大將軍何進親自出府相迎。

劉備口呼大將軍,先行禮。

何進急忙回禮。

迎入府中,賓主落座。呈上禮單,何進接過一看。頓時喜上眉梢。心中芥蒂,渙然冰釋。

口出,玄德別來無恙乎?

劉備笑答:偶感風寒,已然痊癒。

寒暄幾句。劉備直入正題。問及追捕太平道禍首,張角三兄弟之事。

何進搖頭:待官吏上門,張角等人已不知所蹤。太平道遍及天下,大漢十三州之八皆有妖道往來串聯。或不出數月,便將羣起謀逆。天下將亂矣。

劉備輕輕點頭:一旦天下有變,薊國孤懸在北,我與太平道,又是生死大敵,國土必遭攻擊。

若我不在,賊兵壓境,羣臣無首,必出大亂。不日我便將上表,返回封國。朝中之事便勞煩大將軍了。

何進將信將疑:正值朝廷用人之際。我輩正當奮起,興兵討賊。建功立業,封妻廕子。恰逢此千載難逢之良機,玄德何故遠離?

劉備笑答:劉備深受陛下大恩,今已位極人臣。還有何所求?

大亂將至,自當守護國土,庇護妻子。待時機一到,陛下一紙詔書。我便起兵南下,與大將軍上下夾擊,一舉掃平關東。

何進大喜:既如此,玄德且自去。朝中之事,由我一肩承擔。斷不會出半分差池。

劉備肅容行禮:一切便有勞大將軍。

何進急忙伸手相扶:玄德速速請起。正值多事之秋。你我相交莫逆,自當齊心協力,護我大漢周全。

劉備欣然點頭:備,敢不從命?

186 當仁不讓183 天佑吾王1.56 風向突變122 西園火併172 春晝初長169 百日分曉126 名公之胄1.43 白馬楊氏179 清白無鬼1.76 智機千變195 回京在即114 一州之地1.85 得隴望蜀1.263 羌煮貊炙19 編戶分遷127 三面合圍147 輕身入城1.266 驚悉隱秘163 佛道先後143 大展宏圖215 班姑蔡女1.73 大行天下153 以身擋箭128 了無蹤跡181 臨時改意1.8 環璧珠玉251 英雄輩出21 三人成虎31 垂綏琬琰121 避實擊虛1.235 貌合心離71 三令五申158 鐵壁鏵嘴1.34 牛刀割雞1.77 蜩螗之鳴1.29 負荊請罪1.39 妾無異議1.260 爲虎作倀170 乞伏來投1.2 經商有道18 千里圩田1.46 盡釋前嫌109 密詔鋤奸157 至人無己134 添光增益1.86 摒除破綻126 價高者得192 共赴國難1.62 五陵少年1.25 兄弟鬩牆1.38 麒麟識英146 鑄軌直道1.37 兵發北進1.87 鯤鵬之志1.65 東界牧馬1.38 一日成鹽1.20 何足掛齒215 按兵不動1.92 姑息養奸1.5 何方神聖1.247 愛屋及烏1.73 爲女聘師104 靡麗妖風176 巨人之志1.58 任重道遠241 錐處囊中1.64 聞薊色變195 名門大姓101 善始善終1.34 大難不死115 與虎謀皮133 勝負之期110 棄親從曹1.73 爲女聘師147 不負韶華31 清忠五宦129 琉璃易碎1.85 女海賊王61 衝風之末129 欺君太甚103 水路遊擊174 變俗易教137 和氣生財1.36 寒光耀雪136 包羅萬種71 命運時然1.25 美人無極1.69 洛陽紙貴171 獨步天下1.24 犬鹿相狎1.88 高手雲集41 功虧一簣108 名動西京1.50 從風而服1.23 三千珠履1.40 羣盜蜂起1.75 後會有期183 長史女衛166 落子無悔183 龍向天飛
186 當仁不讓183 天佑吾王1.56 風向突變122 西園火併172 春晝初長169 百日分曉126 名公之胄1.43 白馬楊氏179 清白無鬼1.76 智機千變195 回京在即114 一州之地1.85 得隴望蜀1.263 羌煮貊炙19 編戶分遷127 三面合圍147 輕身入城1.266 驚悉隱秘163 佛道先後143 大展宏圖215 班姑蔡女1.73 大行天下153 以身擋箭128 了無蹤跡181 臨時改意1.8 環璧珠玉251 英雄輩出21 三人成虎31 垂綏琬琰121 避實擊虛1.235 貌合心離71 三令五申158 鐵壁鏵嘴1.34 牛刀割雞1.77 蜩螗之鳴1.29 負荊請罪1.39 妾無異議1.260 爲虎作倀170 乞伏來投1.2 經商有道18 千里圩田1.46 盡釋前嫌109 密詔鋤奸157 至人無己134 添光增益1.86 摒除破綻126 價高者得192 共赴國難1.62 五陵少年1.25 兄弟鬩牆1.38 麒麟識英146 鑄軌直道1.37 兵發北進1.87 鯤鵬之志1.65 東界牧馬1.38 一日成鹽1.20 何足掛齒215 按兵不動1.92 姑息養奸1.5 何方神聖1.247 愛屋及烏1.73 爲女聘師104 靡麗妖風176 巨人之志1.58 任重道遠241 錐處囊中1.64 聞薊色變195 名門大姓101 善始善終1.34 大難不死115 與虎謀皮133 勝負之期110 棄親從曹1.73 爲女聘師147 不負韶華31 清忠五宦129 琉璃易碎1.85 女海賊王61 衝風之末129 欺君太甚103 水路遊擊174 變俗易教137 和氣生財1.36 寒光耀雪136 包羅萬種71 命運時然1.25 美人無極1.69 洛陽紙貴171 獨步天下1.24 犬鹿相狎1.88 高手雲集41 功虧一簣108 名動西京1.50 從風而服1.23 三千珠履1.40 羣盜蜂起1.75 後會有期183 長史女衛166 落子無悔183 龍向天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