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 河北豪傑

送走胡輔,顏良撲通坐地。幸福來得太突然。着實全無準備。雲山霧罩,乃至頭暈眼花,下盤虛浮,這便坐倒在地。

黃金千兩、蜀錦戰袍十件、樓桑兵甲一套。朝服四季八套,及西極良馬一匹,具裝齊備。皆是泰山草莽從未得見的重賞。

將堆放整齊的各種賞賜看來看去,泰山四寇五人抓耳撓腮,歡喜無限。回頭卻見顏良盤腿枯坐,久久不語。昌霸這便近前耳語道:“大哥,王上待我等如心腹,又施以重恩,還有何所疑!此等良機,百年難遇。正如王上剖心之言。我等做一輩子山賊,也就罷了。還能讓子子孫孫皆落草爲寇不成!大哥,當斷則斷!”

“阿豨說的是。”孫康看向胞弟:“嬰子,你說呢?”

孫觀亦重重點頭:“阿豨言之有理。黯奴你說呢?”

吳敦亦點頭:“薊王忠義無雙,天下知名。我等既遇明主,自當報效!阿盧,你怎麼說。”

尹禮重重擊拳:“幹吧,大哥!”

“幹吧,大哥!”五人圍着顏良單膝跪地,齊齊抱拳請命。

顏良目中精光一閃,又旋即隱去:“衆兄弟可曾想過,如若此時便投靠王上,山中家小必遭毒手。可我等若就此返回營寨,悄悄接走一家老小。事出不密,亦會被覺察。那時,難免一番廝殺。即便我等僥倖逃脫,家中老小必亦難逃屠刀。如之奈何!”

“這……”五人頓時詞窮。只顧着眼前,卻忘了身後。一家老小皆在營中,如何善終。確是要千萬小心!

“大哥可有良策?”孫康急忙問道。

“我有一策,不知諸位兄弟,舍不捨得。”顏良環顧衆人,輕聲說道。

“大哥且說來!”五人齊聲道。

“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何不將黃金千兩散盡,收買人心?”顏良早已想好對策:“待五千泰山宿賊盡數歸心,收爲己用。那時,再反戈一擊。陣斬張純,張舉之首級。上可報王上知遇之恩,下可絕我等身後之患。一石二鳥,兩全其美。”

看了眼箱中金燦燦的馬蹄金餅,又重重吞下口水。五人互相看罷,這便下定決心:“一切全憑大哥做主!”

一斤十六兩,可換一萬錢。一兩折六百二十五錢。一千兩便是六十二萬五千錢。若均分五千人,人均不過一百二十五錢。如此蠅頭小利,豈能有效。

自不可如此劃分。只需重金結好大小渠帥,麾下賊兵自當收爲己用。

且顏良爲蕩寇校尉,麾下司馬、軍曲候、隊率、什長、伍長,皆可酌情自行任命。足可收買人心。

六人商議完畢,這便不做停留。跨西極馬,借夜幕掩護,飛馳而去。

收到暗中監視的繡衣吏傳書,劉備與國相、左丞,相視而笑。

此計成矣。

中山國相府。

又一隻青瓷食盒被摔碎在地。

“無能鼠輩!”張純滿臉恨意:“三千海賊,有心算無備。竟反被人抄了老底!無能鼠輩,無能鼠輩!”

“國相切勿氣急傷身。據說那海賊管承,已南下聯絡盟友。欲組聯軍,再次北上。我教已命人沿途接濟,海賊勢必捲土重來。”太平道人風仙道骨,一切盡在掌握。轉而問道:“卻不知泰山義賊準備如何?”

“從弟張舉已募得五千泰山宿賊,麾下亦有三千家兵,再加上仙師引來的數千太平道軍,足有精兵兩萬。上谷烏桓王亦來信,不日將領兵三萬,兵出數路,抄掠薊國。堂堂五萬之衆,上下夾擊,還不能破薊國千里之土?”張純信心百倍。

“待事成,國相必當重用,高官厚祿,裂土封王亦非難事。”太平道人畫餅充飢。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張純脫口而出:“想我費盡心機,不過是一國之相,受百般掣肘。不過是多花了些錢銀,便有人到中山王面前訴狀。若非王上年幼,酷愛賽馬無暇他顧。國相之位,早已難保。寄人籬下,仰人鼻息。此等日子,某早已不厭其煩。爲聖教揭竿而起,甘願做馬前卒,某之忠心,日月可鑑。還望教尊言出必行,事後許我千里之土,也算長出一口惡氣。”

“國相放心。大賢良師施符水以救萬民,乃是替天行道。何時曾自食其言?”太平道人指天爲誓:“黃天在上,事成之日,便是國相裂土封王之時。”

“謝仙師成人之美!”張純滿臉紅光。

黃金臺四方館。

閔純、耿彧二人,聯袂而出,互相道喜。兩人齊升三樓。皆獲‘良’評。仕途秩三百石起步,可喜可賀。

便有佐史引二人入住鄒衍小金臺別館。

“爲何是鄒衍臺館?”入館前,閔純不禁問道。鄒衍又稱鄒子,乃陰陽家,始創五行。二人皆不通方術,爲何入住此館,故而有此一問。

耿彧果又知道:“鄒衍在燕,主農事。《方士傳》言:‘鄒衍在燕,燕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轂。鄒子居之,吹律而溫氣至,而觳生,今名黍谷。’我二人入住鄒衍臺館,正當適宜。‘’

“原來如此,謝耿兄賜教。”閔純致謝。

“薊王唯德才是舉。先前種種皆可不論,往後自當因才施政。正如‘鄒衍在燕’。”耿彧笑着回禮。

別館一進院落。主樓三層,勝在精緻典雅。院中缶景迭石相映成趣,還有坐榻石桌,可供二人臨軒對弈。俯瞰臺下碧水翠柳,風景如畫。

推門而入,暖風拂面。問過方知,乃因暖櫃。諸多水洗水暖設施,更是聞所未聞。

二人這便安心住下,等候前往薊王宮,拜官出仕。

不久,有安平國堂陽顏良,直升五層,與周泰大戰三合,不分勝負,官拜比二千石蕩寇校尉的消息,如野火般風傳大江南北。

安平國與薊國比鄰。堂陽縣顏氏宗人,亦紛紛奔走相問。顏良是誰家子?今在薊國某得高位,此時不去投奔,還等何時。奈何便是族中長輩,亦不記得出門在外的顏氏子孫中,有誰人名‘良‘。興許改名亦不一定。

正當顏氏宗人上下奔走雀躍,苦思顏良究竟出自宗親哪支,好早些前去投奔時。消息已傳到臨縣,五十里開外的安平國南宮縣。

這便又引出一位河北豪傑。

“堂陽既出顏良,南宮豈能無人!”這便拜別老母,背刀上馬,隻身奔赴薊國黃金臺,四方館。

102 家國天下1.45 名臣碩老1.88 腰纏萬貫1.88 立象林苑19 遊麟可用103 水路遊擊18 士異出仕第2071章 1.260 晨參暮省118 幷州狼騎1.266 驚悉隱秘1.48 浴室水塔154 無從科舉第2071章 1.260 晨參暮省1.85 帝國拼圖1.226 七進七出1.54 君臣有道177 四海雄心135 佳偶天成104 龍吟虎嘯130 民情如火81 初見端倪1.86 炎船之主1.83 誅心之謀1.2 雞不下蛋17 將府五校182 共握權柄1.45 入園面後153 以身擋箭191 世衰道窮1.58 耿雍認主192 漢矛無纓1.85 遼東之煮1.64 天下大酺1.70 王道如砥161 兵發關西191 天下雄兵168 暫費永寧1.52 借刀殺人103 蝮蛇螯手159 衆星拱辰148 輕雲閉月1.87 大漢風骨130 輔車相依1.225 斜趨漢津1.96 開年見喜1.64 聞薊色變1.208 命不該絕195 薊王登朝1.68 女王之牙1.80 火山女王1.49 觀星定海1.48 微觀天下213 重名載半192 言行若一100 通明達照81 天下喉舌1.97 借題發揮1.27 出宮闢禍1.227 主客之爭21 三人成虎121 十里長筵142 東海壽麋187 奪舍續命1.47 一念之差1.38 明日爲王1.5 空穴來風1.58 後會無期12 屠蘇續恨1.35 暴虎馮河1.33 劍器大宗111 無名之輩126 向死而生1.87 年終臘賜1.55 鬥戰決勝1.86 義舍病院1.42 變置社稷1.22 馬兒成名1.48 後宮爭鬥1.2 平羌之策1.36 懷真抱素1.248 火煉真金1.6 不二之選1.47 丹陽勁卒1.78 大藏書閣1.92 輕身爲國140 添兵增竈31 便衣出行1.84 東海揚塵198 千帆競發1.57 周不如漢162 畢生所願1.49 三路大捷177 拔毒食鮮1.205 長安小聚1.54 一字之師176 巨人之志157 與漢同休188 風聞奏事1.78 麟不當見1.67 六尺之孤
102 家國天下1.45 名臣碩老1.88 腰纏萬貫1.88 立象林苑19 遊麟可用103 水路遊擊18 士異出仕第2071章 1.260 晨參暮省118 幷州狼騎1.266 驚悉隱秘1.48 浴室水塔154 無從科舉第2071章 1.260 晨參暮省1.85 帝國拼圖1.226 七進七出1.54 君臣有道177 四海雄心135 佳偶天成104 龍吟虎嘯130 民情如火81 初見端倪1.86 炎船之主1.83 誅心之謀1.2 雞不下蛋17 將府五校182 共握權柄1.45 入園面後153 以身擋箭191 世衰道窮1.58 耿雍認主192 漢矛無纓1.85 遼東之煮1.64 天下大酺1.70 王道如砥161 兵發關西191 天下雄兵168 暫費永寧1.52 借刀殺人103 蝮蛇螯手159 衆星拱辰148 輕雲閉月1.87 大漢風骨130 輔車相依1.225 斜趨漢津1.96 開年見喜1.64 聞薊色變1.208 命不該絕195 薊王登朝1.68 女王之牙1.80 火山女王1.49 觀星定海1.48 微觀天下213 重名載半192 言行若一100 通明達照81 天下喉舌1.97 借題發揮1.27 出宮闢禍1.227 主客之爭21 三人成虎121 十里長筵142 東海壽麋187 奪舍續命1.47 一念之差1.38 明日爲王1.5 空穴來風1.58 後會無期12 屠蘇續恨1.35 暴虎馮河1.33 劍器大宗111 無名之輩126 向死而生1.87 年終臘賜1.55 鬥戰決勝1.86 義舍病院1.42 變置社稷1.22 馬兒成名1.48 後宮爭鬥1.2 平羌之策1.36 懷真抱素1.248 火煉真金1.6 不二之選1.47 丹陽勁卒1.78 大藏書閣1.92 輕身爲國140 添兵增竈31 便衣出行1.84 東海揚塵198 千帆競發1.57 周不如漢162 畢生所願1.49 三路大捷177 拔毒食鮮1.205 長安小聚1.54 一字之師176 巨人之志157 與漢同休188 風聞奏事1.78 麟不當見1.67 六尺之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