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薊國鋤奸

“拜見王太妃、王妃。”

“二位國相免禮。”王太妃在簾後說道:“坐。”

“謝王太妃。”

席位已擺好,兩位國相這便就坐。

“薊王傳書,二位國相,想必已看過。”

“回稟王太妃,臣等已看過。”右相耿雍垂首答道:“國中有太平道,臣不意外。然臣想不到的是,薊國官吏中竟有太平道妖人。同殿爲臣,卻毫無察覺。乃爲臣之失也。”

“事已至此,國相無須介懷。如何將太平邪道,連根拔除。護我百萬民衆,乃是重中之重。”薊王妃言道。

“臣,遵命。”

“此謀出自右丞賈詡。二位國相以爲如何?”王太妃問道。

“賈文和與李文優並列,稱‘賈李和優’。主公善識人,臣年少時便知也。文和之智,不下文優。且臣已交由婁子伯看過。亦說此計可行。”

“既如此,二位國相便依計行事。”

“臣等,遵命。”

南港碼頭。

卸下洛陽名產,清點後並無疏漏。南港都船令署大小官吏,這便齊鬆了口氣。

雖說月月如此,港口一衆船官卻兢兢業業,從未有失。今日亦不會例外。

宮中女官來報。

王太妃、王妃設宴薊王宮。

南港都船令署,從‘都船令’以降,‘都船丞’、‘都船獄令’、‘陽都船丞’、‘陰都船丞’……各港令、長、丞、尉、嗇夫、佐吏,凡三百石以上,皆有幸列席。

因‘都船令’亦設在南港城內,故命名與城邑同。‘都船令’,又稱‘南港令’,秩千石。‘都船丞’又稱‘南港丞’,秩六百石。諸如此類。

所謂日新月異。

薊國欣欣向榮,薊國官吏亦連獲升遷。俸祿之高,冠蓋郡國。諸多諸侯國,皆難望其背。令人豔羨。

王宮國宴,足顯榮寵。

南港都船令署,大小官吏,紅光滿面,喜不自禁。便是家人,亦覺與有榮焉。

南港令李永,沐浴更衣。攜一衆屬官,趕往薊王宮赴宴。

“明廷,爲何只有我南港官吏?”入宮城時,便有一屬吏悄聲問道。

“據說乃是王上之意。”李永笑答:“萬石名產月月往來京畿與薊國,卻無一差錯,足見我等用心。主公身在洛陽亦心繫我等,傳令設國宴慰勞。真乃仁主也。”

“原來如此。”屬吏這便笑道:“傳令女官特意叮囑,無需上呈禮單。下官原本心中還有些惴惴不安。見同僚皆空手而來,又聽明廷之言,這才悉知緣由。亦能心安。”

“安心赴宴便是,無需多想。”李永笑道。

“下官明白。”

穿宮門,跨碧水,拾級而上,除鞋入殿。按官秩列隊齊整。靜候王太妃、王妃,儀仗抵達。

待儀仗入垂簾,國令士異站定。

衆臣以李永爲首,下拜行禮:“臣等,拜見王太妃、王妃。”

“免禮,賜坐。”

“臣等,謝坐。”

由女官指引,便是初次入宮的南港屬吏,亦正常入座,未有失禮。

待衆人落座,王太妃言道:“南港屬吏,隨船轉運名產,勞苦功高。薊王感念諸位爲國辛勞,遂設此宴。”

“臣等,謝王上。”

國令士異一聲令下,國宴旋即開始。

樂伎、舞姬,奏樂起舞。宮女如穿花蝴蝶,捧上佳餚,斟滿美酒。

王太妃,王妃,舉杯相邀。

南港官吏,齊齊舉杯相敬。

一杯美酒下肚,頓覺心安。先敬主上,再敬上官,同僚互敬,隔案對飲。推杯換盞,氣氛漸熱烈。

待殿內歡聲笑語,國令士異趁機言道:“王上六百里加急,送來高昌蒲桃美酒,欲與諸位同享。”

話音剛落,便有宮中女官,捧一鎏金酒壺,和一青銅酒爵入殿。

見衆人紛紛看來,士異又笑道:“奈何美酒難得,數量不多,人限一爵。南港令進前賜酒。”

南港令李永整衣離席,趨步近前,自跪簾下。雙手捧杯,將爵中美酒一飲而盡。

“臣,謝王上賜酒。”

再拜起身,後退數步,轉身入席。

“南港丞進前賜酒。”

“臣,謝王上賜酒。”

“南港獄令進前賜酒。”

“臣,謝王上賜酒。”

比照官秩,南港屬吏依次上前,飲酒謝恩。

“‘南港陰都船丞,進前賜酒。”

一切皆如先前。須臾,卻聽國令士異問道:“陰都船丞,爲何遲遲不飲?”

“臣有一事未明,不敢飲此酒。”

“陰都船丞何事不明?”士異又問。

“敢問國令,既是王上賜酒,爲何用九曲鴛鴦壺?”

此話一出,殿內落針可聞。

“一派胡言。”士異似笑非笑:“恕我孤陋寡聞,九曲鴛鴦壺乃是何物?”

“此壺相傳是楚懷王寵妃鄭袖,命人制作。壺中設有隔斷,將壺一分爲二。一邊裝酒,一邊裝藥。轉動壺蓋,便可自行轉換。或是斟酒,或是倒藥。

前漢時呂后曾用以毒殺少帝生母張皇后。國令博聞廣記,豈能不知此物!”

士異亦笑:“如你所言,此壺乃不祥之物,我爲何要在國宴中使用?”

“哈哈哈……”陰都船丞仰天長笑:“各爲其主,國令勿怪!”

話音未落,這便抽出利刃,長身而起:“蒼天已死——”

噗!

袖箭應聲穿喉。

士異早有準備。

“黃天當立!”屍體將將撲落,便有十數人持匕而起。

更有數死士直奔垂簾而去。

一刀劈下,垂簾火星四濺。

輕紗背後,竟藏有精鋼絲網。

樑上箭如飛蝗。撲向國令士異的反賊,紛紛中箭倒地。飛虻弩箭穿身而過,將賊人生生釘再地板。各自慟哭哀嚎,卻並未殞命。顯然爲留活口。

繡衣吏腰纏鋼絲繩,從樑上飛墜而下。

護在簾前,連斬數人。

情急之中,便有一死士從簾底滾入。揮刀撲向薊王妃。

鏘!

寒芒一閃。

死士喉嚨一甜,轟然倒地。

“擡出去。”薊王妃何時出手,皆未看清。

“喏!”

殿內情形,瞬息變化。與會衆人全無反應。一邊倒的殺戮便已結束。

薊王妃在簾後輕聲言道:“諸位勿驚。太平道賊人慾行不軌,與諸位無關。九曲鴛鴦壺更是無稽之談。勞煩國令且向諸位言明一切。”

“臣,遵命。”士異躬身領命。

14 死而不僵125 伏路把關109 舊友重聚第2102章 1.291 帝國雄心124 明以照奸108 日新月異1.33 以衆擊寡1.73 死無對證129 山海之盟1.253 陰相與謀139 與民爲伍173 戰團威力1.23 三千珠履41 不爲已甚1.2 平羌之策1.3 全身而返1.3 父子相隨107 三日得仙1.80 關羽得子1.48 浴室水塔1.38 一日成鹽1.48 不藥自愈第2081章 1.270 王儀鹵簿1.263 羌煮貊炙113 單耳陶杯1.65 如湯沃雪112 泰山捧日1.20 嶄露頭角1.82 膂臂當車160 改造它乾137 我有三策1.67 何爲樓桑127 因時而變1.29 扶搖直上1.65 東界牧馬137 百無禁忌113 求開黨錮148 大義滅親115 龍見於野第2075章 1.264 萬民之樂1.47 以儆猢猻1.220 迫在眉睫178 深明大義81 荒島求生第2084章 1.273 賊心不死181 三日分曉1.65 如湯沃雪91 不脛而走101 向虎山行14 步步生蓮143 疏河注海1.42 唯有我等1.240 聽風即雨1.23 三千珠履1.98 正大光明1.40 何懼偷生17 甄選女官185 拋磚引玉192 夫子之牆103 人力秧機169 改弦更張197 因時而化1.98 四海昇平178 爲戰而生152 善刀而藏177 困龍之地1.5 奉身以死1.8 環璧珠玉107 太上皇權1.77 各有封賞218 贈刀之義143 七十二妃188 二桃三士15 退居其次177 人神不擾133 金針撥障148 宮前之變1.250 天下之始1.9 策封爲王136 鴉雀無聲153 拾人牙慧14 一龍仕主1.3 貢金補全117 無人清白160 兵威將膽101 減矢之計1.28 奇貨可居1.20 生得好看167 萬里征程160 成人之美105 野火燎原124 明以照奸134 鮮卑利亞172 萬載千秋130 輔車相依154 一念之間140 祓禊之會145 狡兔三窟1.45 江淮雙生1.60 羣羌之力
14 死而不僵125 伏路把關109 舊友重聚第2102章 1.291 帝國雄心124 明以照奸108 日新月異1.33 以衆擊寡1.73 死無對證129 山海之盟1.253 陰相與謀139 與民爲伍173 戰團威力1.23 三千珠履41 不爲已甚1.2 平羌之策1.3 全身而返1.3 父子相隨107 三日得仙1.80 關羽得子1.48 浴室水塔1.38 一日成鹽1.48 不藥自愈第2081章 1.270 王儀鹵簿1.263 羌煮貊炙113 單耳陶杯1.65 如湯沃雪112 泰山捧日1.20 嶄露頭角1.82 膂臂當車160 改造它乾137 我有三策1.67 何爲樓桑127 因時而變1.29 扶搖直上1.65 東界牧馬137 百無禁忌113 求開黨錮148 大義滅親115 龍見於野第2075章 1.264 萬民之樂1.47 以儆猢猻1.220 迫在眉睫178 深明大義81 荒島求生第2084章 1.273 賊心不死181 三日分曉1.65 如湯沃雪91 不脛而走101 向虎山行14 步步生蓮143 疏河注海1.42 唯有我等1.240 聽風即雨1.23 三千珠履1.98 正大光明1.40 何懼偷生17 甄選女官185 拋磚引玉192 夫子之牆103 人力秧機169 改弦更張197 因時而化1.98 四海昇平178 爲戰而生152 善刀而藏177 困龍之地1.5 奉身以死1.8 環璧珠玉107 太上皇權1.77 各有封賞218 贈刀之義143 七十二妃188 二桃三士15 退居其次177 人神不擾133 金針撥障148 宮前之變1.250 天下之始1.9 策封爲王136 鴉雀無聲153 拾人牙慧14 一龍仕主1.3 貢金補全117 無人清白160 兵威將膽101 減矢之計1.28 奇貨可居1.20 生得好看167 萬里征程160 成人之美105 野火燎原124 明以照奸134 鮮卑利亞172 萬載千秋130 輔車相依154 一念之間140 祓禊之會145 狡兔三窟1.45 江淮雙生1.60 羣羌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