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 非淬不銛

誠然,今二日並天。

關東羣雄,並徐豫諸國主,多半俸合肥侯爲主。獻費亦輸往壽春。幽冀諸國主,當緊隨薊王上(計)洛(陽)。

餘下各州諸侯,當視國情而定。若緊鄰關東羣雄,不敢忤怒。唯獻費壽春。距薊國近者,則獻費洛陽。終歸“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假路遠賊衆,輕言廢止者。必被羣起而攻之。諸如益州刺史劉焉,懾於董卓淫威。且諸子俱在京師任職。今季亦有奉獻。

董卓手握十萬雄兵,人吃馬嚼,可想而知。先前盡收洛陽之銅,盜鑄小錢無數。又強令洛陽稅賦皆由小錢足額支付。一進一出,斂財無數。更加藉口兵糧不足,借出太倉、常滿倉等積糧無數。皆屯於萬歲塢中。不得已,朝廷唯向薊王求購。

薊王有求必應。足額供給。奈何朝廷國庫空虛,再加西園大火,亟待重建。中署亦無餘錢。不得已,獻帝唯以近郊皇家苑囿爲質,向金市子錢家舉債。

『城上金烏,河間奼女』,死灰復燃,甚囂塵上。

自黃巾亂後,羣盜蜂起。蟊賊遍地,宗賊坐大。十三州皆大興屯田,爲何年年缺糧。囤積居奇乃其一。人吃馬嚼乃其二。先前郡兵不足,如今私兵過度。大量口糧被人馬消耗。尤其洛陽百里之土,如何能養活滿朝權貴,四郭百姓,更加十萬兵馬。

董卓乃西州虎狼。大權在握,首當其衝。刮地三尺,將洛陽錢糧,齊聚一塢。至於萬歲塢外,是死是活。又何必在意。古往今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實不足爲奇。

焉有董某例外?

薊國稻作,季季大熟。本以爲廣輸天下,待十三州恢復元氣,薊人當可積存備食。不料年年豐產,年年輸糧。除十三州外,遠至西域、北海、象林,販糧車船,不絕於道。究其原因,農牧不產糧,西域不產稻,秈稻風味差。諸如此類。

可否惜售。

不可。

豪強缺糧,百姓絕食。最先斷糧的必然是廣大黎庶。

薊鈔大興,大利於國。正因薊國粳米,販運天下。薊鈔才隨之興起。若薊鈔無從購糧,必遭棄用。

牽一髮而動全身。莫過如斯。

巨馬水路,大利匠人城。

薊王泛舟入城。登將作寺大舡,觀摩清鋼琉璃甲的製備。清鋼琉璃,又稱淬火琉璃。單憑此名,其工藝,便可窺知一二。

具體工藝爲:切割、鑽孔、開槽、磨邊、洗滌、烘乾、爐燒、淬火。

整個工藝,皆在一艘工舡內完成。巨馬水雖四季不凍。然兩岸早已白雪皚皚。冷風颳面,徹骨極寒。將天然冷風引入“風艙”之“冷風囊”,混入“暖風囊”中暖風調節,再經“風排”鼓入“淬火爐”,經爐內“風柵”上排列“風嘴”,淬火琉璃。

經將作寺良匠,反覆試驗。用於戰象披裝的琉璃甲片,日臻大成。

劉備臨來時,心中便有疑慮。時下並無汞柱溫度計,準確測溫。匠人如何控溫?

如淬火時,風速、風壓,風度,又如何精確調節?

首先,冷風溫度,如何控制。

待觀摩後,劉備恍然大悟。

巧用風囊。風囊如汲水囊。由尺寸相同的小囊,如蜂巢般組合而成。每個冷風小囊存量恆定。灌滿之後,與同樣蜂巢構造的熱風囊按比例混合。再經風排鼓入。

如何按比例。

此處需借用一物:冰瓶。

早在先秦時,匠人便造出此物。被視爲現代溫度計的雛形。《呂氏春秋·慎大覽·察今》中有載:“見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魚鱉之藏也。”便指此物。

通過觀測結冰厚度,來對應溫度。

而在劉備看來,冷熱風囊混合的目的,乃爲縮小溫差。再經風排加壓,送入風柵,自風嘴四面噴出,迅速淬火。

所謂淬火。指鍛造刀劍時,將燒紅刀劍浸入水或其它液體中急速冷卻,使之硬化。

時下淬火,多用冷泉。如“清水淬其鋒”,“越劍性利,非淬而不銛。”皆言此技。

冷風淬火,雖是首創,然原理皆通。正如冷泉浸泡,風吹亦需環繞。局部驟冷,易至破碎。謂匠心獨運。曉其理,煉其技。總歸有所成,有所不成。不成回爐重造,成則存以備用。如此日積月累,戰甲所需琉璃甲,自當完滿達成。

見薊王對淬火,興趣十足。

大利令蘇越進言道:“啓稟主公,臣,竊以爲。既爲淬火,冷風若可,寒水亦行。”

“可曾驗證。”劉備遂問。

“我等已取冰水試過。”便有匠師答曰:“皆未能功成。”

薊王寬慰道:“許冰水尚不足用。可換別水試之。”

“別水還有何水?”匠師求問。

“滷水、油水、石脂水,皆是別水也。”劉備隨口一說。

良匠各有所悟。

之所以清鋼琉璃,只能制象鎧。因受技藝所限。琉璃淬火,最小亦足有巴掌大。可想而知,人馬皆無從披裝。然造琉璃楯,卻正當適宜。更有甚者,雙層夾膠,鎏金銅邊。手持此盾,視線不減。若要堅固難碎,可由數個同心環面,甚至同心扇面,拼組而成。前面破碎,還有背面(雙層夾膠),整扇破碎,還另有扇面可用。

皆試造之。

稍後,劉備又觀鑄幣署(鑄幣)大舡、小水貊(造弓)大舡,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薊國重臣,皆陪同在列。

便有雙博士祭酒服虔,暗問儒宗:“主公因何立匠戶於此?莫非只爲借水利之便。”

儒宗顧左右答曰:“子慎且看,只需船翼翻轉,割斷繩纜。一衆匠人,便可乘船順下,廣遊四海。”

“可守可逃?”服虔幡然醒悟。

“自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墨門日漸式微。匠人雖位列國之石(四)民,卻屢遭輕慢。主公恐百年後,墨門終爲人所害。故設此城,已備後患。若事不可爲,匠人當棄城而走,另尋安身之地也。”言罷,儒宗嘆道:“此乃匠人後路也。”

“原來如此……”服虔歎服。

以備不虞,真仁主也。

121 書生意氣1 分兵入關91 一人之外193 利大難估143 大展宏圖1.66 千里馳援1.243 斬將搴旗164 十夷王女144 迎刃而解1.96 酒精花露1.84 護氐校尉177 青鳥傳信164 奴隸貿易101 老臣謀國第2071章 1.260 晨參暮省1.92 南有喬木1.52 明珠有價143 雜羌兵諫1.255 非淬不銛116 孟嘗遺風1.48 立冬兵發137 共飲此杯1.90 兄弟之邦1.3 摔杯居首1.27 託妻寄子1.93 助紂爲虐127 三面合圍169 以日易月1.48 微觀天下1.57 戰意正濃124 國士待之12 再見恩師1.95 閉門謝客1.94 人情冷暖1.66 以稀爲貴147 藥到病除1.28 火燒長社116 東部鮮卑153 經營西域1.66 象軍初立1.24 家國同構170 樹大招風169 改弦更張1.92 首鼠兩端1.93 古羌懸棺194 輕車南下135 逆流而進130 輔車相依1.22 百死莫贖1.226 七進七出1.45 因利乘便100 三馬同槽19 樓桑諸技1.95 互相成全181 呂布入陳1.50 明日未知1.36 懷真抱素19 遊麟可用191 另立門戶132 江山共謀1.66 百艸滋茂1.96 防患未燃1.50 神滅無鬼190 封賞羣臣160 孕大含深1.58 夾縫求生189 天降大任1.93 香餌懸魚1.68 拯焚救溺1.6 不二之選1.87 長樂未央1.35 南州士首180 同道中人188 風聞奏事1.97 固辭不就41 鑄山煮海186 三方勢力150 一戰功成170 黃泉相見1.32 上下求索125 息事寧人1.55 情義無價162 繩之以法1.30 未琢璞玉1.73 何須殺人132 吞光神鎧176 左膀右臂1.49 上表回國1.83 誅心之謀1.57 無雙再起157 澤被後世1.84 護氐校尉100 大象無形166 落子無悔1.88 二賊授首1.30 陣前反水172 春晝初長1.24 一如舊典131 再造新莽1.84 身陷囹圄
121 書生意氣1 分兵入關91 一人之外193 利大難估143 大展宏圖1.66 千里馳援1.243 斬將搴旗164 十夷王女144 迎刃而解1.96 酒精花露1.84 護氐校尉177 青鳥傳信164 奴隸貿易101 老臣謀國第2071章 1.260 晨參暮省1.92 南有喬木1.52 明珠有價143 雜羌兵諫1.255 非淬不銛116 孟嘗遺風1.48 立冬兵發137 共飲此杯1.90 兄弟之邦1.3 摔杯居首1.27 託妻寄子1.93 助紂爲虐127 三面合圍169 以日易月1.48 微觀天下1.57 戰意正濃124 國士待之12 再見恩師1.95 閉門謝客1.94 人情冷暖1.66 以稀爲貴147 藥到病除1.28 火燒長社116 東部鮮卑153 經營西域1.66 象軍初立1.24 家國同構170 樹大招風169 改弦更張1.92 首鼠兩端1.93 古羌懸棺194 輕車南下135 逆流而進130 輔車相依1.22 百死莫贖1.226 七進七出1.45 因利乘便100 三馬同槽19 樓桑諸技1.95 互相成全181 呂布入陳1.50 明日未知1.36 懷真抱素19 遊麟可用191 另立門戶132 江山共謀1.66 百艸滋茂1.96 防患未燃1.50 神滅無鬼190 封賞羣臣160 孕大含深1.58 夾縫求生189 天降大任1.93 香餌懸魚1.68 拯焚救溺1.6 不二之選1.87 長樂未央1.35 南州士首180 同道中人188 風聞奏事1.97 固辭不就41 鑄山煮海186 三方勢力150 一戰功成170 黃泉相見1.32 上下求索125 息事寧人1.55 情義無價162 繩之以法1.30 未琢璞玉1.73 何須殺人132 吞光神鎧176 左膀右臂1.49 上表回國1.83 誅心之謀1.57 無雙再起157 澤被後世1.84 護氐校尉100 大象無形166 落子無悔1.88 二賊授首1.30 陣前反水172 春晝初長1.24 一如舊典131 再造新莽1.84 身陷囹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