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 大雅無傷

兗州所行《抑兼併令》,再令曹孟德,名聲大噪。

謂“無利不起早”。政令所出,盡滅豪右塢堡。獲利之豐,難以計數。單單萬匹良馬,便作價十億,乃至百億鈔。

堡中錢糧珍貨堆積如山。足夠甄都十載所需。曹孟德更一舉付清蓋海欠債。又向薊國訂購白波樓船十艘,白波鬥艦五十艘。一夜暴富,莫過如此。青州牧劉岱、豫州牧丁原,心事若何,可想而知。

與虎謀皮,自取其禍。蕭規曹隨,何樂不爲。

於是乎,青豫二州,亦效仿兗州,頒《抑兼併令》。

平心而論。抑兼併,制豪強,乃續命良藥。關東不比薊國。廣闢江表十港,連開海外寄田。薊國海市,循環南下。販運“三熟谷”歸國。聞有國中大儒豪言,即便國中十年無收,薊人亦可足食。料想,此言非虛。

江表十港,已立其九。剩下一港開在何處。今亦見分曉。正是鬱洲山。

此洲本爲東海麋竺所有。後進獻薊王。薊王遂命市舶寺良匠登島,“圍亙三百里,築三城”。並擇址督造深水良港。稱鬱州港。

因鬱洲山上,山嵐繚繞,叢雲橫生。故此港又被薊王喚做:連雲港。

至此。江表十港,皆得其主。益陽港、酉口津、南醴港、南廉港、甬東港、朱盧港、呂宋港、濯港、漉港、象林港、連雲港、殑伽港、稽羅港、西頓港、東遜港。

其中南醴、南廉二港,已連成一體,可視作一港。濯、漉二港,皆位於夷洲,亦可歸一。西頓、東遜二港,扼頓遜海渠東西出口,自當一視同仁。

如此算來,仍有十二港。

無妨。

三郡烏桓有四部,泰山四寇計五人。江表十港,出十二。亦是常情。

一笑了之,無傷大雅。

更何況,天子御賜九龍桓表。許薊王開疆闢地,並土封王。海外荒洲,皆爲薊王子封國。多少城港,皆是薊王家事。外人又何足道哉。

話說,自乘夜出奔。合肥侯一行,輕車疾馳。自歷陽渡江。抵達江東。時爲避合肥侯鋒芒,揚州牧劉繇於是先行渡江,以曲阿爲州治。

調兵遣將,四面攻伐。江東郡縣,已據大半。

前彭城相薛禮、下邳相笮融,被王允一道敕令去職,遂在徐州牧陶謙授意下,先後南渡。奉劉繇爲主。薛禮駐秣陵,笮融駐丹陽。“衆各萬餘人,處處屯聚”。劉繇又遣樊能、於麋東屯橫江津,張英屯當利口,以距壽春。另遣汝南李術,給兵三千以守鳩茲(蕪湖)城。

大將軍袁紹,攜羣雄渡江,紮營石山金陵邑舊址。與劉繇所部,交相攻守,互有勝負。

聞袁術殘部護佑合肥侯並百官渡江。袁紹急忙迎入大營。

書載,周顯王三十六年(前333年),楚滅越,楚威王設置金陵邑,遂在石山築城。始皇二十四年(前223年),秦滅楚,改金陵邑爲秣陵縣。金陵邑毀於戰火,擇址重築縣城。

此地,扼淮水(秦淮河)與長江交口。“因山以爲城,因江以爲池,地形險固,尤有奇勢”。後世乃兵家必爭之地,素有“石城虎踞”之稱。

此處如此險要,劉繇竟未派人駐守。反被袁紹所據,可謂憾失先機。

自屯兵於此,袁紹已命營士修繕。不出意外,取名:石城。

“知命者不立乎巖牆之下”。袁紹素嬌貴。率衆渡江,客軍遠來。如何能不善加守備。

壽春城破,袁術已遣人告知。帳中羣雄並袁紹,並無意外。所幸此來,糧草輜重足備。足可支半年。故即便合肥侯輕車簡從,儀仗皆失。亦無妨。

恭送后妃入後帳,再迎合肥侯入中軍大帳。

羣臣下拜,三呼萬歲。

所謂“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環視帳中文武百官,寥寥無幾。合肥侯不由淚目。

“陛下。”袁紹亦心有慼慼。

“此城何名?”合肥侯拭淚而問。

“取名石城。”袁紹答曰。

“朕,便以石城立誓,定要克定江東,光復中原。”合肥侯指天爲誓。

“克定江東,光復中原。”百官齊聲。

“平定關東,非一日之功。董侯無力南下,機不可失也。”合肥侯問道:“戰事如何?”

“互有攻守。”袁紹遂將戰局娓娓道來。

“長塗二龍,吾家千里駒也。”合肥侯慨嘆。言劉岱、劉繇,乃漢室豪雄。

袁術進言道:“爲今之計,當速攻雄城穩固。此城臨江,雖稱險要,然不可爲(王)都也。”

“如袁車騎所言。”合肥侯居高下問:“江東之戰,事關國祚興亡,諸君奮起。”

“臣等,從命!”袁紹領帳內羣雄下拜。

然如何行事,又該攻打何處,尚無定論。羣雄各執一詞,皆有道理。袁紹聽之任之,並未發聲。頗多謀定而後動。

稍後,有斥候來報。

袁紹呈遞合肥侯,卻被婉拒:“大將軍總領兵事,當自決。”

“喏。”袁紹遂取軍情細看。不由喜上眉梢:“真乃天助我也。”

不等羣雄來問。袁紹已悄然改口:“天佑陛下,此戰當勝矣。”

“大將軍速速說來。”合肥侯忙問。

深看袁術一眼,袁紹朗聲答道:“斥候來報,牛渚營新到守將,乃前徐州都尉張闓。”

“哦?”饒是袁術,亦不由一愣。

“此營立於何處。”

“牛渚(採石磯)營,扼上游要津,據此約百五十里水路。”袁紹答曰:“乃劉繇屯兵器糧秣之地。樊能、於麋屯兵之橫江津,張英屯兵之當利口,皆由牛渚營調撥糧草、戰具。”

“守將張闓何許人也?”合肥侯又問。

見袁紹並羣雄齊來看,袁術這便答曰:“乃舊識,素與臣,交好。”何止交好。此人早已被袁術收買。先前若非偶遇薊王門下督鄭泰,曹嵩滿門家小,早已被害。事不成,掩面遁走。與麾下人馬,呼嘯山林。後聞下邳相笮融,單騎過江,投靠劉繇,被委以重任。這便攜麾下人馬,渡江投靠。得笮融保舉,爲牛渚營守將。

“說降可乎?”合肥侯試問。

“或可一試。”時至今日,袁術亦無把握。

1.44 螽斯衍慶1.269 負重而行1.53 驚濤暗涌1.40 兵車夜行188 舉火爲先114 養袁自重1.39 名臣歸京1.66 以稀爲貴1.55 安得猛士127 金絲毛毯1.88 腰纏萬貫1.29 得失參半1.96 防患未燃159 名不經傳1.38 祠堂傳藝1.54 燕齊以安122 火燒濮陽144 攻堅克難1.47 以儆猢猻1.226 全民參與140 不可思議163 佛道先後31 形勢大好1.37 人主之風1.39 漢風速遞120 不忘初心126 諸事不宜1.48 微觀天下178 洞鑑古今181 生死兩命1.90 貴不可言185 少不知味第2079章 1.268 榆雁驚帆1.79 心願終了190 半載之期154 以享司寒153 巧施連環1.30 火燒雲臺1.76 以國爲家13 虛實失度176 盜書續命126 後繼有人185 少不知味1.70 公主智囊131 衣錦榮歸81 俱合法相1.99 進身之階145 貴麟二子154 一念之間129 明日功成1.50 人中呂布194 先聲奪人1.46 鷹擊長空163 雙料博士1.234 王允解懸1.87 鯤鵬之志1.40 不義不親159 無當飛軍154 數年之期100 大象無形1.43 白馬楊氏105 直言不罪1.94 長城邊患1.6 以物易物1.38 秋色平分1.296 可甘人下41 波橘雲詭1.275 天下正色161 空前絕後1.20 言稱必效116 我有一計1.87 三宮鼎立1.88 藩強朝弱1.265 大有玄機1.92 姑息養奸19 樓桑諸技218 近水樓臺125 急流勇退1.97 霞樓仙居143 向海而生142 萬物生輝1.23 夫復何言1.46 整齊劃一15 督亢新城1.29 扶搖直上172 自掘墳墓186 氾濫成災146 漢宮女主186 三方勢力1.30 未琢璞玉1.92 萬世太平215 按兵不動169 先登陷陳1.60 八關都邑128 意外之喜1.270 養女齊聚187 九橫十縱81 融爲一體1.88 高手雲集118 幷州狼騎
1.44 螽斯衍慶1.269 負重而行1.53 驚濤暗涌1.40 兵車夜行188 舉火爲先114 養袁自重1.39 名臣歸京1.66 以稀爲貴1.55 安得猛士127 金絲毛毯1.88 腰纏萬貫1.29 得失參半1.96 防患未燃159 名不經傳1.38 祠堂傳藝1.54 燕齊以安122 火燒濮陽144 攻堅克難1.47 以儆猢猻1.226 全民參與140 不可思議163 佛道先後31 形勢大好1.37 人主之風1.39 漢風速遞120 不忘初心126 諸事不宜1.48 微觀天下178 洞鑑古今181 生死兩命1.90 貴不可言185 少不知味第2079章 1.268 榆雁驚帆1.79 心願終了190 半載之期154 以享司寒153 巧施連環1.30 火燒雲臺1.76 以國爲家13 虛實失度176 盜書續命126 後繼有人185 少不知味1.70 公主智囊131 衣錦榮歸81 俱合法相1.99 進身之階145 貴麟二子154 一念之間129 明日功成1.50 人中呂布194 先聲奪人1.46 鷹擊長空163 雙料博士1.234 王允解懸1.87 鯤鵬之志1.40 不義不親159 無當飛軍154 數年之期100 大象無形1.43 白馬楊氏105 直言不罪1.94 長城邊患1.6 以物易物1.38 秋色平分1.296 可甘人下41 波橘雲詭1.275 天下正色161 空前絕後1.20 言稱必效116 我有一計1.87 三宮鼎立1.88 藩強朝弱1.265 大有玄機1.92 姑息養奸19 樓桑諸技218 近水樓臺125 急流勇退1.97 霞樓仙居143 向海而生142 萬物生輝1.23 夫復何言1.46 整齊劃一15 督亢新城1.29 扶搖直上172 自掘墳墓186 氾濫成災146 漢宮女主186 三方勢力1.30 未琢璞玉1.92 萬世太平215 按兵不動169 先登陷陳1.60 八關都邑128 意外之喜1.270 養女齊聚187 九橫十縱81 融爲一體1.88 高手雲集118 幷州狼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