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李建成再耍手段 三

?不久,又有幾位老學究型的官員攻擊許敬宗:

“在下國史館學士張子中想向許大人提問。”許敬宗笑了笑——作爲麒麟暗衛的負責人,許敬宗自然知道這個張子中的底細,此人出生於成都,是巴蜀一帶的世族,號稱三國時候,名將張飛的後人。如果自己找劉備的茬,這個號稱張飛後人的張子中心裡能夠舒服纔怪呢!

“哦!原來是張大人啊!在下有禮了,請張大人說:”

“許大人!即便你說蜀漢昭烈皇帝不仁,也許你對了,但是,劉備對大臣有情有義,這還是事實吧!?桃園三結義,關帝身死東吳之手,張大將軍被東吳奸細所害,蜀漢昭烈皇帝起全國大軍征討東吳,最後身死白帝城,這豈不是有義,趙雲在長阪坡中爲就蜀漢後主七進七出,蜀漢昭烈皇帝珍惜趙雲這位猛將,將後主向後一摔,這不是有義。”許敬宗微微一笑:

“哈!哈!哈!哈!有義,關帝鎮守荊州,乃是蜀漢昭烈皇帝的無奈之舉。至於珍惜趙雲這位猛將,將後主向後一摔,也是蜀漢昭烈皇帝的奸詐之舉。”

“嗯!什麼?關帝鎮守荊州,以及蜀漢昭烈皇帝伐吳,皆都是蜀漢昭烈皇帝的無奈之舉。”關帝在當時是神一般級別的人物,一向被冠以忠義的名聲。而蜀漢昭烈皇帝伐吳都是史書中的經典傳奇。如今被許敬宗說的搞得像陰謀一般,使得大殿中的衆人一片譁然。有人議論,有人嘆息,有人在旁邊看着熱鬧。

“關帝鎮守荊州,以及蜀漢昭烈皇帝伐吳,皆都是蜀漢昭烈皇帝的無奈之舉。這個許敬宗真是大膽。”

“哎!看這個許敬宗如何收場。”

“哎!這個許敬宗滿腹才華,這回算是完了。”……許敬宗並沒有被這些議論打亂自己的思緒。

“張大人,你身爲國史館學士,一定飽讀古書,學問深厚吧!”

“哼!這是當然的了。”

“那麼敢問張大人,古之可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之說。”

“此是古之大義,理所當然,君者,人臣之主也!即便是要臣子去死,臣子也理應受之,若是違背君意,與謀反何異!?”許敬宗拍掌叫好:

“說的好!但是,當初蜀漢昭烈皇帝曾經與東吳有言在先,是借荊州,後東吳多次派使節討要荊州,蜀漢昭烈皇帝看在親戚面上,寫信給鎮守荊州的守將關帝,言明,先割長沙、江夏、零陵三郡給東吳,但是,信件到了關帝手中,關帝卻言明,此長沙、江夏、零陵三郡爲大漢疆土,不可輕易交割,可有此事。在下並未說錯吧!”

“此事的確如此!”

“好!張大人說的好!那麼請問張大人,關帝此行,難道沒有抗旨之嫌?”一聽許敬宗這話,李淵的心裡突然緊了一下——這句話使得李淵想起當初,李神通抗旨不尊的事情。自己是皇帝,卻被李神通以秦王有旨意在前爲名,拒絕讓出薛氏的那片祖業,自己可是皇帝呀!想到這裡,李淵的心裡天平開始向許敬宗傾斜。

“爲將者,守土有責,再說了,關帝說的對呀!長沙、江夏、零陵三郡乃是大漢疆土,不可隨意割棄。”

“哼!哼!哼!當初諸葛臥龍先生一生致力於孫劉聯盟,離開荊州之時,一直都對關帝叮囑,聯吳抗曹,就是因爲長沙、江夏、零陵三郡乃是大漢疆土,不可隨意割棄。這幾句話,使得孫權大怒,另外,又拒絕東吳提親,才使得東吳與蜀漢大動干戈,而張飛心急,訓斥範疆、張達,才使的自己也跟着身死,也緊接着使得蜀漢昭烈皇帝彝陵之敗。蜀漢昭烈皇帝身死白帝城。而且,關帝鎮守荊州多年,難保心中無割據之心,東吳前來討要長沙、江夏、零陵三郡,也許,是關帝認爲會失去自己的財富錢糧之地,而故意扯起蜀漢昭烈皇帝旗號拒絕而已。”這話一說,在場的人臉色大變,只有李淵的臉色如常。許敬宗更是上前一步:

“張大人,這樣說來,那關帝還是你的殺父仇人啊!你如今爲仇人張目,可不是人子孫該盡之孝啊!”張子中被許敬宗這一頓搶白,滿臉通紅,卻又無法反駁,許敬宗可不是那種心胸開闊之人。

“張大人,還有,你說蜀漢昭烈皇帝有義,在下請問大人,協助關帝鎮守公安和上庸城的是何人?”

“是皇子劉封和將軍孟達二人。”

“皇子劉封和將軍孟達二人皆是與關帝有嫌隙之人,當初,蜀漢昭烈皇帝無子,收劉封爲義子,關帝從旁進言,言明蜀漢昭烈皇帝現沒有兒子了,若是收了義子,待有親生兒子之後,不是容易生亂嗎?而孟達曾經被關帝羞辱,蜀漢昭烈皇帝安排此二人在險要之地鎮守,豈不是蜀漢昭烈皇帝暗中牽制,而且關帝走麥城之時,此二人皆不救,這豈不是蜀漢昭烈皇帝無義。”

“你……你……你強詞奪理。”

“強詞奪理,在下只是在這裡爲大人解書明義而已,難道在下說的不對!還有,在下還要向大人解釋呢?請問趙雲趙將軍是何爵位?”

“趙雲大將軍爲順平候!”

“那麼,請問此爵位可是蜀漢昭烈皇帝所封。”

“這……”張子中馬上語塞——趙雲在蜀漢昭烈皇帝之時,雖然名列五虎上將之一,但是卻無任何爵位,劉備死後,其子劉禪即位,於建興七年壽終正寢。景耀四年(公元261年),劉禪才下令追諡趙雲,姜維與衆臣商議後建議劉禪追諡趙雲爲順平侯爵位。

“怎麼?張大人語塞了。在下與張大人解釋一二。劉備登基之前,以馬超爲領銜勸進,就連諸葛臥龍先生也屈居馬超之下,敢問先生是爲什麼呢?”

“這個……這個……”張子中的語氣更加的結巴了。

“怎麼?張大人說不出來了。就還是由在下向張大人解釋吧!馬超爲漢室馬援之後,已經數代公侯了,而趙雲趙大將軍,只不過是一屆平民之子,所以,雖然趙雲趙大將軍名列五虎上將之一,但是卻無任何爵位,說到底,只是劉備眼高於頂而已。與珍惜人才何干?!敢問大人,在下說的可是實話!?張大人,你說話呀!”張子中嘟囔着,一句話都沒有說。許敬宗挑釁的看着在場的那些文武大臣,那些文武大臣們一個個低着頭,也不敢多說一句。

“啪!啪!啪!”大殿上響起了響亮的拍巴掌的聲音。許敬宗向掌聲的方向看去。

“好!說的好!”李淵大聲的爲許敬宗交好。並且從龍椅上站了起來。所有的文武大臣都跪了下來。李淵走到許敬宗的面前:

“嗯!許先生說的好啊!”

“多謝陛下誇讚!”李淵又拉起李建成的手向李建成說道:

“建成啊!朕今天突然發現,比起朕來,你更加具備識才眼光,這個許敬宗是個宰輔之才,日後,你可要好好重用啊!”在場的人聽到李淵的話後,反應各異,只有李建成心裡明白,李淵的意思是——父皇現在暫時沒有什麼什麼合適的官位給許敬宗,你登基之後,正好使用。而許敬宗的心裡也很高興,通過這一次,許敬宗即便沒有被李淵授予高位,但是,如今有李淵的這份誇獎,到時候,李淵薨逝。李建成登基後,李淵的這句話就會成爲遺命。自己的前程就在東宮屬官之中絕對排在前列的。李淵隨後下旨:

“殘月!”

“奴婢在!”

“傳朕旨意!今天在仁壽大殿上的事情爭論,一律不得外傳,還有。”李淵拿起了龍案上的那本《賢士錄》。

“此書通行天下,只要是我李唐的天下,所有官員一律人手一本。”衆臣一起向李淵高聲呼喊着:

“是!臣等遵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賢士錄》通傳天下的事情傳的很快,各方反應不一。洛陽,李世民的駐節行宮:

“哼!好你個李建成,這次又讓你得了一招。”長孫無忌從旁邊勸道:

“殿下,此書已經流傳天下,依卑臣看,此書是太子殿下意欲拉攏齊魯的曹家,我們必須早作打算啊!”李建成來回踱步思索了一下:

“輔機!你再辛苦一趟,前往一下洺州,去找劉黑闥一趟,你就告訴他,如今馬邑兵力不多,大部分都守衛在馬邑城內,除了防備突厥頡利可汗之外,其他的地方兵力都非常空虛,請劉黑闥陛下速速攻打馬邑,到時候攻破馬邑之後,就可以與突厥頡利可汗,一起進退有度了。而且,一旦攻破馬邑之後,那麼就跟幽雲一帶斷了聯繫。”長孫無忌嚇得臉色蒼白:

“王爺,這……這可是裡通外國啊!這恐怕不行啊!”李世民的面色變得有些猙獰。

“輔機!你應該知道,一將功成萬骨枯,只要能夠擋住李建成的登基之路,就是毀滅整個李唐,本王也在所不惜。”長孫無忌看着李世民,沒有說話,點頭而去。

第一百八十六章 許敬宗使計 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河東動態 一第六百四十八章 女兒可愛第三百四十七章劉武周與宋金剛之死 八第四百九十章 對峙突厥(二)第五百八十章 執信必可之死(一)第七百零四章 李陳終成眷屬(十一)第一百二十章 李淵晉陽起兵 四第四百七十一章 決戰玄武門(三)第四百九十章 對峙突厥(二)第六百零三章 針對薛延陀(三)第六百三十一章 陰謀與陰謀(十)第一百八十五章 許敬宗使計 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幽州來客 三第二百三十章 多方聯絡 腳踩數船 二第四百五十一章楊文幹兵變(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進軍草原(十七)第二百六十四章 突厥內亂 一第七百三十八章 謀劃祿東贊(二)第四百八十一章 穩定長安(一)第五百七十五章 東部突厥的滅亡(一)第六百四十三章 向東還是向西(六)第三百三十五章 內外勾結(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劉武周之死 二第四百三十五章 王伏寶與凌敬 三第二十三章 聯姻鄭氏 二第三百一十六章 獨孤懷恩之亂 三第四百零八章 算計 六第三百八十章 戰前之戰 二十第四百一十七章 齊魯之亂 四第一百四十章 內宮搭線 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王伏寶與馬哈吐樓第一百六十七章 草原陰謀 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議見暗衛第三百七十章 戰前之戰 十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李淵晉陽起兵 二第五百二十五章 冊妃大典第三十三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三十二章 八十道士投軍第一百九十九章 蕭樑內亂 一第四十二章 動亂伊始 二第六百三十九章 向東還是向西(二)第四百八十章 決戰玄武門(十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約見四家 三第六百八十八章 驚天大案(二)第伍佰零九章 招賢納士(一)第三十四章 雲定興 一第七百一十六章 承陸歸來(五)第五百九十七章 諸國長安覲見(五)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賢出山第三百二十八章 夏縣屠城 二第二白五十一章 陰謀再起 一第六百三十章 陰謀與陰謀(九)第六百七十二章 中日海戰(二)第五百零四章 鑄造新幣(四)第一百六十七章 草原陰謀 一第四百二十六章 李建成再耍手段 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李建成再耍手段 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徐世績投唐 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徐世績投唐 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又得一將第三百五十六章 宣撫北都 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再使草原第一百七十八章 接連生孩子 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劉文靜之死(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縱橫陰謀第三百五十一章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十二第一百五十章 紛亂局勢 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楊侗之死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羅政變第三百七十二章 戰前之戰 十三第六十五章 秀寧逃婚 三第三百九十九章 平定王竇 一第五百三十章 無題第四百四十一章 李建成遊齊魯河北 四第六百八十章 中日海戰(十)第四百七十四章 決戰玄武門(六)第一百七十七章 接連生子第一百四十九章 宇文化及之死第十七章 長安風波第二百七十章 突利小可汗之死 三第六百二十九章 陰謀與陰謀(八)第二百八十章 馬邑內訌 四第三章 出鎮隴州第五百九十六章 西域諸國長安覲見(四)第四百七十七章 決戰玄武門(九)第七百一十三章 承陸歸來(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文幹兵變(十二)第六百七十五章 中日海戰(五)第五百二十一章 突厥公主(五)第三十七章 榮陽省親 一第四百二十一章 劉黑闥登場 四第二百八十二章 馬邑內訌 六第六百四十九章 向東進軍(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戰前之戰 六第二百七十一章 突利小可汗之死 四第八十章 元霸歸來第三百九十八章 再遇謀局 六第二百九十二章 左遊仙之死第五百三十一章 再使草原
第一百八十六章 許敬宗使計 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河東動態 一第六百四十八章 女兒可愛第三百四十七章劉武周與宋金剛之死 八第四百九十章 對峙突厥(二)第五百八十章 執信必可之死(一)第七百零四章 李陳終成眷屬(十一)第一百二十章 李淵晉陽起兵 四第四百七十一章 決戰玄武門(三)第四百九十章 對峙突厥(二)第六百零三章 針對薛延陀(三)第六百三十一章 陰謀與陰謀(十)第一百八十五章 許敬宗使計 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幽州來客 三第二百三十章 多方聯絡 腳踩數船 二第四百五十一章楊文幹兵變(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進軍草原(十七)第二百六十四章 突厥內亂 一第七百三十八章 謀劃祿東贊(二)第四百八十一章 穩定長安(一)第五百七十五章 東部突厥的滅亡(一)第六百四十三章 向東還是向西(六)第三百三十五章 內外勾結(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劉武周之死 二第四百三十五章 王伏寶與凌敬 三第二十三章 聯姻鄭氏 二第三百一十六章 獨孤懷恩之亂 三第四百零八章 算計 六第三百八十章 戰前之戰 二十第四百一十七章 齊魯之亂 四第一百四十章 內宮搭線 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王伏寶與馬哈吐樓第一百六十七章 草原陰謀 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議見暗衛第三百七十章 戰前之戰 十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李淵晉陽起兵 二第五百二十五章 冊妃大典第三十三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三十二章 八十道士投軍第一百九十九章 蕭樑內亂 一第四十二章 動亂伊始 二第六百三十九章 向東還是向西(二)第四百八十章 決戰玄武門(十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約見四家 三第六百八十八章 驚天大案(二)第伍佰零九章 招賢納士(一)第三十四章 雲定興 一第七百一十六章 承陸歸來(五)第五百九十七章 諸國長安覲見(五)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賢出山第三百二十八章 夏縣屠城 二第二白五十一章 陰謀再起 一第六百三十章 陰謀與陰謀(九)第六百七十二章 中日海戰(二)第五百零四章 鑄造新幣(四)第一百六十七章 草原陰謀 一第四百二十六章 李建成再耍手段 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李建成再耍手段 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徐世績投唐 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徐世績投唐 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又得一將第三百五十六章 宣撫北都 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再使草原第一百七十八章 接連生孩子 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劉文靜之死(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縱橫陰謀第三百五十一章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十二第一百五十章 紛亂局勢 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楊侗之死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羅政變第三百七十二章 戰前之戰 十三第六十五章 秀寧逃婚 三第三百九十九章 平定王竇 一第五百三十章 無題第四百四十一章 李建成遊齊魯河北 四第六百八十章 中日海戰(十)第四百七十四章 決戰玄武門(六)第一百七十七章 接連生子第一百四十九章 宇文化及之死第十七章 長安風波第二百七十章 突利小可汗之死 三第六百二十九章 陰謀與陰謀(八)第二百八十章 馬邑內訌 四第三章 出鎮隴州第五百九十六章 西域諸國長安覲見(四)第四百七十七章 決戰玄武門(九)第七百一十三章 承陸歸來(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文幹兵變(十二)第六百七十五章 中日海戰(五)第五百二十一章 突厥公主(五)第三十七章 榮陽省親 一第四百二十一章 劉黑闥登場 四第二百八十二章 馬邑內訌 六第六百四十九章 向東進軍(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戰前之戰 六第二百七十一章 突利小可汗之死 四第八十章 元霸歸來第三百九十八章 再遇謀局 六第二百九十二章 左遊仙之死第五百三十一章 再使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