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精兵之路第一節誓言

光明寺出乎意料地沒有被官軍焚燬,只不過偏院廂房被糟蹋的亂七八糟,滿地的糞便,污穢不堪,連門口的水井都被投入了穢物,吃水暫時要用咄咄寨旁終年流淌的那股山泉水了。

率隊回山的龍謙心繫着咄咄寨的傷病,沒有在光明寺停留,讓王明遠和魯山暫時將俘虜押進光明寺,帶着江雲大步流星往咄咄寨趕。封國柱葉延冰馮侖等人跟在後面,一路小跑。

“晉國,二虎,”龍謙老遠就大喊大叫。走近咄咄寨,官軍顯然來過這裡了,八隊和六隊原先居住的房子,包括有圍牆的妓寨小院,已成爲一片斷垣殘壁。

“隊長,你們終於回來啦……”第一個跑出林子的是一個叫費寧的兵士,龍謙認得他是魯山一小隊的兵,腿部負傷被留在了咄咄寨。

“老宋,龍隊長回來啦!”儘管已經知道了大隊順利突圍並且打了打勝仗的消息,看見龍謙,費寧還是興奮的大叫起來。

龍謙驚喜地看陸續有人從暮山亭那邊的樹林裡跑出來,他一眼就看見了鬍子拉碴的宋晉國。

“老宋,你看,我說的不錯吧?咱們這不就見面了?大家都安好吧?”

握着龍謙的手,宋晉國流淚了,“就怕見不到你們了……大家都好着呢。見到二虎和江雲,總算放了心。”

跟在宋晉國身後一瘸一拐跑過來的古小林也是淚流滿面。

“我就猜到官軍顧不上仔細搜山嘛。”龍謙微笑着擁抱了宋晉國,又拍拍前任護兵的腦袋。也就是幾日的工夫,老宋眼窩深陷,鬍子拉碴,憔悴不堪。

龍謙放開老宋,與後面跑出林子的部下一一擁抱,那幾個妓女也跑出來,站在兩丈開外看着返回的大隊,臉上也寫滿了興奮和激動。

“多虧了那幾個女人。”老宋開口道,“官軍燒燬房屋就撤走了,又等了一天,瞧着沒事了,我們才從地窖裡出來,不敢回光明寺,就是她們照顧傷號換藥,做飯都不敢生火……”

“你將她們當人看,她們就將你當恩人看。就這麼簡單嘛。”龍謙低聲道。目光轉到爲首的孫娟身上,“孫大姐,各位姐妹,謝謝你們了。”龍謙走過去,竟然深深地給女人們鞠了一躬。

七個女人驚慌起來。爲首的孫娟側身避讓,哽咽道,“俺們可當不起,折殺俺們了。”

“當得起!”龍謙微笑道,“以後你們就是八隊的兵,我們是戰友了。”

“隊長,當家的們還沒回來,你沒有他們的消息?”老宋沒有看到一個頭領。

“暫時還沒有他們的消息。要回來就是這一兩天的事,要不就不會回來了。傷號們怎麼樣?”

“死了兩個,其餘的還好。”老宋有些黯然。

“不要垂頭喪氣嘛。”封國柱握着老宋的手,“咱們八隊這次發了大財,打下了毛陽鎮,光是俘虜,就捉了一百多!還有一個洋鬼子,也給隊長帶回來了。”

七個女人發出大聲的驚歎。

傷號們能走動的都出來了,龍謙一一問了他們的情況,總體上很不好,有些人身上發出刺鼻的臭味,估計是傷口化膿了。好在這次帶回來一些繃帶和中藥,龍謙點了數,連同不能行動的傷患,一共二十三人。這樣加上回山的大隊,總共是一百四十八人,不足八隊和六隊開戰前的一半人馬了。但是這些人經過了這次生死大戰,都會是最堅強可靠的戰士。

當然,還有被“裹挾”回山的百餘名俘虜。

不過,留在咄咄寨的三個重傷號在龍謙看來怕是不成了。他們中兩個中了槍,都傷在了要害,另外一個是被槍刺刺穿了腹部,已經化了膿,別說是眼下山寨被毀,缺醫少藥,即使是山寨興旺之時,如這般重傷號,那幾個被孫德旺裹挾上山的大夫肯定是束手無策。在龍謙看來,那幾個大夫也就是治療下一般性的傷風感冒,外科手術基本按照獸醫的法子治理。土匪也是可憐,生病受傷就看自己的造化了。

不過,在這個年代,即使是高官巨賈,也常因爲一點本不致命的傷病要了命。

這是個人命賤於牲畜的時代。

“先不說別的,大家都餓了,開竈,先吃頓飽飯再說。”龍謙用力揮下手,“國柱,延冰,你們幾個帶人將負傷的兄弟都送到光明寺安置,這兒咱不住人了。”

回山的大隊早已飢腸轆轆。顧不上說別的,立即生火做飯,將乾糧和帶回來的磨好的麪粉倒在大鍋裡煮了一鍋糊糊,放了鹽巴,大家吃的賊香。

回到光明寺,龍謙吃了兩大碗“麪糊糊”,抹了把嘴巴,“老宋,”他對宋晉國喊道,“你帶封國柱的人清點咄咄寨的物資,徹底清點。明遠,魯山,”他對蹲在一邊仍狼吞虎嚥的兩個親信喊道,“吃完飯,你們跟我去東寨,將來俘虜將安置在那裡。其餘人清理光明寺,打掃乾淨,我們要長期住在這兒了,搞的乾淨些,別像豬圈似的。”

咄咄寨藏起來的物資都在,那些東西都是宋晉國親手掩埋的,完好無損。

龍謙用過飯後帶着王明遠魯山全山走了一遭,東寨已被燒燬,不過石砌的牆壁還在。

“明遠,你把俘虜帶到這兒幹活,先伐樹將房子修起來,今晚你的小隊負責看押俘虜,以後每天換一個小隊幹這件事。”

“那個洋鬼子也帶到這兒?”

“不,那個美國人跟我住一起,另外,給他的伙食安排的儘可能好一點。”

“爲什麼呀?不過是個洋鬼子ll”馮侖不滿道。

“讓你幹什麼你就幹什麼,”龍謙不滿地盯了眼馮侖,“哪兒來那麼多廢話?”

馮侖搖搖頭,沒再說什麼。

傍晚時分,龍謙將隊伍帶回到咄咄寨,下午已有一個重傷號死去了,與前面死去的兵士包上帶回來的白布,與先前死去的人合葬在一個原先存放糧食的大坑裡。龍謙找了塊木板,寫上戰友之墓四個大字,後面將他們的名字都寫上了,在墓前祭奠一番,然後第一次正式對部下做講演。

“弟兄們,”看了眼隊列後面蓬頭垢面的七個女人,龍謙沒有更改自己的稱呼,“弟兄們,躺在我們前面這塊土地下面的死者,是我們的兄弟,是我們的戰友。他們的死是爲了我們更好地活着。他們已經盡到了他們的責任,我們的責任卻因爲我們還活着而任重道遠。”龍謙似乎覺得自己的話有些過於文縐縐了,咳嗽了幾聲,他加大了聲音,“死去的這些兄弟,他們都有自己的親人,父母,妻兒、兄弟,姐妹ll但是,他們的親人還不知道他們已經死去,再也不會相見。我們這些埋入黃土的兄弟甚至不能享用親人的祭奠,他們的靈魂不會得到安息。所以,我在這兒立個規矩,凡是我們的戰友爲了我們共同的利益死去,我們這些活着的兄弟都要爲他們立個碑,刻上他們的名字,逢時過節在他們的墓前獻上我們的祭祀,讓他們的靈 ...??

第15節 整編前後五第5節 破莊五第24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一第8節 湖北第5節 失敗的偷襲三第37節 廣州及鎮南關之變第6節 彼得留拉反了第19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四第7節 兗州行一第17節 東北局勢二第1章 大人物第一節王月蟬第15節 王月蟬與鄭嬋二第4節 西沽之戰三第14節 于右任第13節 阻擊六第10節 這一仗四第15節 末日二第30節 名目繁多的條例一第十七 北京七第6節 沂州軍議第18節 初遇義和團一第30節 名目繁多的條例一第2節 召見第3章 根據地第一節破莊一第12節 預備役第25節 德州之戰七第5節 彰德秋操一第3節 唐努烏梁海三第5章 戰後第一節軍事觀察員的結論第7節 外交沙龍第2節 袁克定第5章 和談前後第一節李鴻章出馬第4節 見面禮第6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一第26節 林家橋戰役第17節 股份第2節 齊河第6節 讓步第16節 整編第17節 平叛七第8節 彰德秋操四第43節 莫理循的報告第9節 這一仗三第10節 北洋六鎮成立始末第28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五第19節 犧牲三第19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四第37節 大勢六第34節 清廷第8節 湖北第10節 彼得堡六第2章 小人物第一節鄭嬋第27節 變化三第8節 終戰協定第12節 整編與任命第10節 彰德秋操六第26節 娜塔莉亞第6節 張孝準與蔣方震第5節 失敗的偷襲三第2節 初定軍律第22節 義軍第36節 大勢五第10節 升允第7節 李純的進剿六第5節 肘腋之變一第14節 十年盤點一第11節 封國柱第36節 情報網和情報科第19節 初遇義和團二第11節 這一仗五第1章 京師第一節趙舒翹第17節 整編前後七第3章 根據地第一節破莊一第28節 招商會四第8節 羅馬尼亞攻略三第4節 普洛耶什蒂一第5節 探路者第20節 秋瑾一第9節 英國特使第6節 彼得堡二第31節 變化七第8節 許思二第4節 抗洪四第20節 初遇義和團三第3節 要塞三第3節 大隈內閣垮臺第4節 李純的進剿三第11節 插曲和演變第9節 整編第13節 機場宣言第3章 權力中樞第一節國會一第5節 彰德秋操一第11節 伍廷芳第24節 紛亂的局勢一第24節 德州之戰六第16節 整編前後六第33節 出征三第21節 分地和濟貧第14節 構想第12節 北京二
第15節 整編前後五第5節 破莊五第24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一第8節 湖北第5節 失敗的偷襲三第37節 廣州及鎮南關之變第6節 彼得留拉反了第19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四第7節 兗州行一第17節 東北局勢二第1章 大人物第一節王月蟬第15節 王月蟬與鄭嬋二第4節 西沽之戰三第14節 于右任第13節 阻擊六第10節 這一仗四第15節 末日二第30節 名目繁多的條例一第十七 北京七第6節 沂州軍議第18節 初遇義和團一第30節 名目繁多的條例一第2節 召見第3章 根據地第一節破莊一第12節 預備役第25節 德州之戰七第5節 彰德秋操一第3節 唐努烏梁海三第5章 戰後第一節軍事觀察員的結論第7節 外交沙龍第2節 袁克定第5章 和談前後第一節李鴻章出馬第4節 見面禮第6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一第26節 林家橋戰役第17節 股份第2節 齊河第6節 讓步第16節 整編第17節 平叛七第8節 彰德秋操四第43節 莫理循的報告第9節 這一仗三第10節 北洋六鎮成立始末第28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五第19節 犧牲三第19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四第37節 大勢六第34節 清廷第8節 湖北第10節 彼得堡六第2章 小人物第一節鄭嬋第27節 變化三第8節 終戰協定第12節 整編與任命第10節 彰德秋操六第26節 娜塔莉亞第6節 張孝準與蔣方震第5節 失敗的偷襲三第2節 初定軍律第22節 義軍第36節 大勢五第10節 升允第7節 李純的進剿六第5節 肘腋之變一第14節 十年盤點一第11節 封國柱第36節 情報網和情報科第19節 初遇義和團二第11節 這一仗五第1章 京師第一節趙舒翹第17節 整編前後七第3章 根據地第一節破莊一第28節 招商會四第8節 羅馬尼亞攻略三第4節 普洛耶什蒂一第5節 探路者第20節 秋瑾一第9節 英國特使第6節 彼得堡二第31節 變化七第8節 許思二第4節 抗洪四第20節 初遇義和團三第3節 要塞三第3節 大隈內閣垮臺第4節 李純的進剿三第11節 插曲和演變第9節 整編第13節 機場宣言第3章 權力中樞第一節國會一第5節 彰德秋操一第11節 伍廷芳第24節 紛亂的局勢一第24節 德州之戰六第16節 整編前後六第33節 出征三第21節 分地和濟貧第14節 構想第12節 北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