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節 曹錕的報告

曹錕接到毛陽鎮被襲,守衛部隊全滅的消息已是龍謙離開鎮子的第三天了。一個輕傷號在村民的陪同下快馬找到了大隊。

消息的傳遞非常的不便,但這個遲來的消息讓曹錕徹底抓狂。

這時,曹錕精心設計的無名谷地的伏擊戰已經大獲全勝。匪徒們果然不出曹鎮守使的預料,大隊人馬從蒙山東麓突圍了,不過很快落入曹錕精心佈置的伏擊圈,已證實的消息,蒙山匪首劉豫才、農孟夫被擊斃,屍首已被確認。其餘的重要匪首正在甄別中。蒙山匪巢已被搗毀,剿匪已經取得徹底的勝利。

但是自己竟然被大股土匪抄了後路!這個倒黴之極的消息沖淡了曹錕心底的喜悅,他立即派出一個騎兵隊和一個步隊急返毛陽鎮,希望抓住並消滅那股狡猾而且膽大的匪徒。

情報說土匪是從抱犢崮過來的,曹錕根本不信。他斷定,這股匪徒就是在天門頑強抵抗給馬建勳營造成重大殺傷的那支斷後部隊。

如果孫德旺兄弟也在這支部隊裡就麻煩了!那樣他的剿匪戰役將面臨失敗的危險,袁大人不僅不會獎賞自己,而且會嚴厲處罰自己的。

援軍出發後,曹錕繼續指揮各路官軍繼續清掃戰場,查找孫德旺兄弟的下落。初步統計,俘虜的賊兵已經超過了六百人,擊斃的也不下此數,顯然,包圍網裡的賊人就是蒙山賊的主力。

親臨一線指揮的曹錕對剛纔的判斷又懷疑起來,孫德旺不可能離開大隊留下斷後的。這個判斷讓曹錕又高興起來。

毛陽鎮那邊還沒有消息,這邊已經生擒了孫德旺,同時被抓獲的還有孫德旺的兩個女人,這幾個傢伙帶着大批金銀玉器躲在一個淺淺的山洞裡,沒有逃過官軍細緻的搜查。而另外兩個榜上有名的匪首孫德明和周花南的屍體也找到並且確認了。

孫德旺的被俘,標誌着爲禍山東十餘年的蒙山賊已被殲滅。曹錕緊急提審了孫德旺,問清楚爲匪軍大隊斷後的兵力不過兩個殘破的步隊,二三百人的樣子,指揮官一個叫蔡承禧,另一個叫龍謙。

這邊徹底打掃戰場,搜尋漏網之魚。那邊等候援兵的消息,又過了一天,騎兵快馬回報,李福隊官已遇難,土匪留下傷號們沒動,帶着粱隊官等百十餘兄弟朝南去了,還打進了平邑,不過沒有禍害百姓,只是將教堂的值錢東西都拿走了。平邑寨的村民證實,土匪朝東南去了。

這個消息給曹錕心頭蒙上了一層陰影。他將本來已起草畢的給袁世凱的軍報撕掉,決定先帶兵返回毛陽鎮。

詐功冒領是袁大人所定軍律中十八斬之一的重罪,但曹錕在折返毛陽鎮的路上已經想好了對策,決定儘可能小的淡化此事。瞞上不瞞下是大清官場通行百年的鐵律,曹錕當然不想違反它。有孫德旺在手,有其餘四個大匪首的首級及六百餘俘虜四百餘首級,功勞足以掩蓋毛陽鎮的失敗了。

何況,那股襲擊了毛陽鎮的匪徒或許會落在藍慕光藍總兵手中。按照平邑寨村民所言,那夥土匪大約百餘人,押着俘虜的官軍帶着繳獲的軍資向東南而去,或許會撞入藍總兵的網中。

藍慕光那邊也取得了聯繫,南線一直很平靜,沒有發現一個匪徒。曹錕再次派出騎兵支援藍慕光,並且警告那邊可能有漏網的匪徒衝過去,讓他注意攔截。但他沒讓騎兵隊長告訴藍慕光實情,他認爲不必要。

曹錕一直在思索着毛陽鎮的事。百餘人就拿下了一個輜重隊另加半個步隊守衛的毛陽鎮?輜重隊雖然戰力不如步隊,但也不至於如此不濟啊。帶着軍資跑了?該死的!囤積在毛陽鎮的不止是槍械彈藥,還有準備換裝的軍服和大量的軍餉。這下好了,全落到這幫狡猾且膽大妄爲的土匪手中了。軍械不多,也就是百餘支仿德制步槍和一批子彈,完全可以用戰場消耗來遮掩,但軍服就麻煩了,那批軍服是從天津送來的,是準備換下冬衣的夏裝,這如何向袁大人交代?還有他這個標兩個月的軍餉,那可是小兩萬兩白銀啊,真是該死。

曹錕在心裡咒罵着留守的軍官們。毛陽鎮發生的不幸事件給這次近乎完美的剿匪行動添加了變數。

往細裡想,曹錕覺得毛陽鎮被襲不是可以隱瞞的事。必須如實稟報在濟南的袁世凱。當然,如果抓住那夥漏網的匪徒,這件事就可以放下了。

向東南去了,去哪裡?回抱犢崮?他們真是抱犢崮來的?曹錕突然發現,抱犢崮是個好理由,反正有人證明那夥強盜是抱犢崮的,這不是很好嗎?山東如此多的土匪,誰能料到突然殺出來另一股?責任不在自己嘛,誰也沒告訴附近還有抱犢崮的強人。

督促迅速清掃戰場,曹錕急着折回毛陽鎮。

曹錕處理完畢無名谷的戰事,留下兩個步營看押多達700多人的俘虜,他令馬建勳臨時指揮這兩個營押着俘虜和繳獲的物資到蒙陰縣城等待自己的命令。自己則帶了兩個步隊趕回毛陽鎮。

曹錕回到毛陽,算是從鎮上的士紳口中瞭解了鎮子被偷襲的詳細情況。匪徒們利用了昨日趕集的日子,混進鎮子打了留守部隊一個猝不及防。查驗了陣亡官兵的屍體,很多人死於刀傷,足以證明曹錕的判斷。

軍資基本被掠走了,匪徒們帶走的不僅是百餘名俘虜,還有十幾輛大車,車上裝着掠奪的軍資。但令曹錕不解的是,毛陽鎮的士紳們並未受到傷害,他們的家也未遭打劫。

那樣他們就走不快,而且必須走大道。曹錕又親自去了平邑,詢問了那天的情況,然後打開地圖,研究了半晌,這幫狡猾的土匪或許向泉林去了?曹錕也吃不透。這一帶山脈縱橫,溝壑相連,作爲客軍確實在地利上佔不到優勢,他也是初來山東,生疏的很。手裡配發的地圖很粗疏,很多關鍵的地名都沒有標出來。

晚飯後騎兵隊返回到鎮上,報告藍總兵那邊並未發現賊人的蹤影。那夥人徹底失蹤了。他本來可以調動更多的資源,他知道,新軍的其他部隊肯定有調往沂州方向的,他可以聯合友軍在更大的範圍內進行搜查和清剿。但現在就是這樣,軍情傳遞總是慢的讓人心焦。德國教官教授的方法在大清的地面上不可用,比如電報,據說盛宣懷大人開始架設從京師到上海及武漢三鎮的電報網,對於魯中山區,傳遞消息只能靠快馬。匪徒們佔着地利,官軍在消息的傳遞和行動的速度上都不佔優勢,而且,曹錕已經意識到,更大範圍內傳出漏網大股匪徒並且讓自己蒙山巨大損失,對自己極爲不利。

他立即打消了剛纔的念頭。

曹錕決定就此收兵,向他的鎮守地曹州開進。

回到曹州,曹錕必須給袁世凱做詳細的報告了。他相信袁世凱已經得到了消息。當然是好消息,蒙陰那邊不會不報捷,但他們並不清楚毛陽鎮的慘敗。

曹錕在鎮守使府的書房開始撰寫給袁大人的報告,這個報告有些難寫。本來是一場大捷,也是新軍練成後的第一次大規模實戰,犁庭掃穴、擒獲匪首是無可爭辯的大功。所以調子當然應當是報捷了。他明確寫明已生擒蒙山賊大頭領孫德旺,陣斬二頭領劉豫才、三頭領孫德明、四頭領周花南和五頭領農孟夫。生俘匪徒七百餘。按照一般的軍事常識,這夥爲禍地方多年的匪寇已經被剿滅了!這難道不是大捷嗎?

但部隊的損失呢?特別是留守毛陽鎮的那個工兵隊被全殲,大批軍資損失,該怎麼寫呢?損失被服糧草不是曹錕最頭疼的,最麻煩的是部隊的損失太大了!雖然袁大人的部隊在進入山東後迅猛擴軍,部隊在德州、青州、濟南一帶招募了至少上萬人,目前左右兩翼已經正式成軍,實力大增。但帶來的問題是由於新兵過多,缺少必要的訓練,部隊的實際戰鬥力是下降了。自己帶的這個標就有四成以上的新兵,不然的話也不會遭受如此慘重的傷亡。

關於陣亡官兵的名單,曹錕是一一過目了,有一半是小站的老人,這讓曹錕很難過。他可以想見袁世凱的難過和憤怒。怎麼辦呢?

一直到晚上,曹錕也沒有寫好這封摺子。這時他的新幕僚,曹州人鄭篤前來催駕,請曹錕赴宴。這個宴會,曹錕真的沒心思去。曹州府聞聽官軍一舉殲滅蒙山賊,高興的要命,由商會出面,請曹大人及各級官佐在城中最大的酒樓慕仙樓吃酒慶功。曹錕起初是答應了,但現在的心情灰暗下來,擊斃和俘獲蒙山賊主要頭目的喜悅被超出預料的嚴重傷亡沖淡了。

鄭篤瞄一眼桌上的文稿,“曹大人!您這是給袁大人上報戰果嗎?”

舉人出身的鄭篤是他準備來曹州任職時徐世昌薦給他的。至於這個鄭篤與徐大人如何結識的,曹錕也不甚清楚。徐世昌推薦此人的理由是他接手曹州,需要一個對曹州地方比較熟悉的幕僚。

對於徐世昌的推薦,他當然不能拒絕。徐世昌在小站時期就是袁大人的參謀長,加上文案唐紹儀,是袁大人的兩個文膽。這段時間裡,他對鄭篤的印象還不錯,這是個有趣的書生,頗給他解消了許多的寂寞。

“恕學生狂妄,這個奏稿,不需大人費心。給晚生一天時間,保證拿出讓大人滿意的文稿。”說完,拽上曹錕前往酒樓赴宴了。

果然,鄭篤第二天便拿出了給袁世凱的報告。這篇稿子鄭篤寫得文采飛揚:如何考慮蒙山之險,採取聲西擊東,迫使匪徒們棄守蒙山天險;如何精心在無名谷佈置了伏擊圈;如何臨陣指揮,鎮定自若;如何揮軍奮擊,一舉擊斃劉、孫、周、孟四大匪首且生擒大匪首孫德旺﹍﹍報告寫的活靈活現,一個身先士卒,指揮若定的將領風采躍然紙上。

對於毛陽鎮遇襲,鄭篤則一筆帶過,只是說有少數從抱犢崮流竄至毛陽鎮的殘匪,利用當地趕集的機會竄入毛陽鎮襲擊了駐守鎮子的輜重隊,搶掠了部分服裝和全部軍餉,自己當時正在蒙陰附近殲滅匪軍大隊,部署不周,特此向巡撫大人請罪。

就全文來看,毛陽鎮的損失不過是個意外。甚至連瑕不掩瑜都算不上。是的嘛,魯中南山壑縱橫,遍地土匪,這不是新軍的過錯而是官府的無能。但鄭篤還巧妙地爲藍慕光請了功,說,正是因爲藍總兵在山南部署下鐵桶陣,才迫使匪軍向東逃竄,落入曹錕的圈套。

“花花轎子人擡人,這樣,藍總兵那邊就不會找大人的麻煩了。”鄭篤解釋道。

“寫的不錯。果然是大才。”曹錕滿意地合上摺子,“你會有大出息的。”他像對自己的部下一樣,狠狠拍了拍鄭篤的肩膀。

曹錕,字仲珊,天津大沽人,出身於一個造船工人家庭,行三,練過幾天武,販過四年布,二十歲時出於生計投了淮軍,從此走上他的軍旅生涯。此人長的方面大耳,一臉福相,給上司留下憨厚的印象。曹錕投入淮軍後當了淮軍管帶鄭謙的義子,憑着這層關係,在1885年進入李鴻章所辦的天津武備學堂,從此邁入軍官的行列。跟着袁世凱小站練兵,一直做到營管帶(營長),進入山東這年他三十八歲,因所在標的標統急病,未能隨軍前來,袁世凱命曹錕爲曹州鎮守使,相當於魯西南警備司令吧,同時代理標統……

曹錕將報告簽上自己的大名,親自封好火漆,讓快馬向濟南府發出。

“曹大人,卑職以爲,您應當親自帶孫德旺去趟濟南。”鄭篤建議道。

“嗯,你說的是。”這是必須的。曹錕當然要去濟南面見袁世凱。他要帶上孫德旺和那些俘虜,孫德旺爲數不少成色不差的金銀珠寶當然也要向新鮮出爐的山東巡撫獻上。追隨袁慰亭多年,曹錕深知袁大人的本性,擒獲孫德旺剿滅蒙山賊足以讓袁世凱交代朝廷了。當官的秘訣就是哄着上司高興,至於損失百十個士兵,萬餘兩軍餉和幾千套軍服,都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但姿態一定要放低,萬萬不可邀功。

第22節 義軍第25節 計劃第6節 西沽之戰五第30節 名目繁多的條例一第3節 重逢第16節 肅奸第5節 國會五第3章 太原第一節救駕第2節 艱難的決斷第27節 德州的最後一戰第5節 西沽之戰四第8節 國慶日一第19節 視察第39節 第十鎮第28節 廣州會議一第14節 陳豪第41節 初聞革命黨第17節 規勸第2節 初戰一第13節 北京三第15節 七月第14節 危機與變局六第36節 初會陳超四第4節 聖旨到山東二第3節 蒙山第17節 逆襲二第14節 北京四第10節 戰後三第3節 周毅一第4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三第11節 這一仗五第28節 戰長沙一第11節 故土第4節 鍾火星和英阡陌第5章 兩廣風雲第一節楊士驤進京第3節 老袁賦閒和陸軍部計劃第2章 第一節陳嫺第11節 封國柱第12節 回國三第3節 失敗的偷襲一第2節 李純的進剿一第21節 曹錕的報告第32節 出征二第18節 王士珍二第6節 羅馬尼亞攻略一第5節 黑溝臺三第30節 龍謙與秋瑾第34節 初會陳超二第25節 德州之戰七第21節 司徒均第16節 肅奸第13節 洪粵誠與宋教仁第15節 七月第7節 破莊七第4節 監獄第4章 開國第一戰第一節唐努烏梁海一第16節 東北局勢一第12節 預備役第12節 楊士驤二第24節 紛亂的局勢一第28節 戰長沙一第13節 德軍的計劃第32節 大勢一第10節 不可能的重逢二第15節 方時俊第37節 初會陳超五第17節 再戰李純六第12節 進京二第6節 嶧縣第15節 根據地的變遷三第7節 天津一第25節 寧時俊二第43節 莫理循的報告第14節 文尼察第6節 西沽之戰五第23節 韶關會議第6節 政黨之議第5章 兩廣風雲第一節楊士驤進京第5節 南京二第7節 兗州行一第4章 開國第一戰第一節唐努烏梁海一第36節 初會陳超四第8節 天津二第17節 平叛七第8節 彼得堡四第3節 潘亮第8節 如願以償第5節 日俄戰爭的後果第15節 方時俊第14節 根據地的變遷二第30節 張前村談判二第28節 戰長沙一第1章 骰子已經轉起來第一節軍事代表團第16節 軍餉制度的建立第9節 戰後總結一第5章 和談前後第一節李鴻章出馬第21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六第13節 重逢第9章 俄國內戰第一節焦點第25節 德州之戰七
第22節 義軍第25節 計劃第6節 西沽之戰五第30節 名目繁多的條例一第3節 重逢第16節 肅奸第5節 國會五第3章 太原第一節救駕第2節 艱難的決斷第27節 德州的最後一戰第5節 西沽之戰四第8節 國慶日一第19節 視察第39節 第十鎮第28節 廣州會議一第14節 陳豪第41節 初聞革命黨第17節 規勸第2節 初戰一第13節 北京三第15節 七月第14節 危機與變局六第36節 初會陳超四第4節 聖旨到山東二第3節 蒙山第17節 逆襲二第14節 北京四第10節 戰後三第3節 周毅一第4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三第11節 這一仗五第28節 戰長沙一第11節 故土第4節 鍾火星和英阡陌第5章 兩廣風雲第一節楊士驤進京第3節 老袁賦閒和陸軍部計劃第2章 第一節陳嫺第11節 封國柱第12節 回國三第3節 失敗的偷襲一第2節 李純的進剿一第21節 曹錕的報告第32節 出征二第18節 王士珍二第6節 羅馬尼亞攻略一第5節 黑溝臺三第30節 龍謙與秋瑾第34節 初會陳超二第25節 德州之戰七第21節 司徒均第16節 肅奸第13節 洪粵誠與宋教仁第15節 七月第7節 破莊七第4節 監獄第4章 開國第一戰第一節唐努烏梁海一第16節 東北局勢一第12節 預備役第12節 楊士驤二第24節 紛亂的局勢一第28節 戰長沙一第13節 德軍的計劃第32節 大勢一第10節 不可能的重逢二第15節 方時俊第37節 初會陳超五第17節 再戰李純六第12節 進京二第6節 嶧縣第15節 根據地的變遷三第7節 天津一第25節 寧時俊二第43節 莫理循的報告第14節 文尼察第6節 西沽之戰五第23節 韶關會議第6節 政黨之議第5章 兩廣風雲第一節楊士驤進京第5節 南京二第7節 兗州行一第4章 開國第一戰第一節唐努烏梁海一第36節 初會陳超四第8節 天津二第17節 平叛七第8節 彼得堡四第3節 潘亮第8節 如願以償第5節 日俄戰爭的後果第15節 方時俊第14節 根據地的變遷二第30節 張前村談判二第28節 戰長沙一第1章 骰子已經轉起來第一節軍事代表團第16節 軍餉制度的建立第9節 戰後總結一第5章 和談前後第一節李鴻章出馬第21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六第13節 重逢第9章 俄國內戰第一節焦點第25節 德州之戰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