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節 這一仗二

王士珍率部進佔費縣,虛張聲勢,大肆抽調民夫,派出前鋒西進,從而掩護盧永祥的部隊進至元莊一帶設伏。但費縣以西,包括元莊方向一直很平靜。通信不暢是令這個時代所有軍事指揮官頭疼的問題,計劃一旦下發,全靠着前敵指揮官臨機應變了。

直到三月初一晚上,終於接到了馮國璋自趙家樓前線發來的軍書。對於賊軍蝟集趙家樓與馮部相持,王士珍並沒有多少歡喜。他找來李純、司徒均等人,對着地圖合計,現在可以斷定,自己精心設置的伏擊圈怕是沒用了,賊軍不願意離開巢穴,決意在鄭家莊與官軍死戰了。

“大人,既然如此,應傳令曹仲珊加速東進了。”李純比劃着地圖,“趙家樓與鄭家莊不過十來裡地,一個衝鋒就突過去了。馮大人手裡只有三個營,相比賊軍並無優勢,須得援軍上來,方可聚而殲之。”

王士珍的面容在燭火下陰晴不定,“立衡,你看呢?”

“真是蠢材,難怪連續兩次敗於對手,”司徒均心裡暗罵一聲,上前指着地圖說,“以前兩次戰況看,敵軍訓練精良,指揮靈活,實是勁敵。站在敵人的立場,倘若敵人知道我軍三路集結,他們或者避戰他走,或者集中主力破我一路。舍此別無他法。若是困守賊巢,無異坐以待斃。現在賊軍主力仍在鄭家莊,那麼他們定然圖謀破我一路了。現在敵人以主力與馮國璋所部對峙於趙家樓一線,又取守勢,這就不正常。除非敵人換了指揮官,否則定有圖謀。”

“什麼圖謀?”李純用平靜的聲調問了一句。他對司徒均很不感冒,但又無可奈何,何況自己現在是待罪之人。王聘卿看在新軍一脈,令他隨軍襄贊,是在幫他。所有他只能盡心盡力,輔佐王士珍打贏這一仗,否則自己翻身無望了。

“或者西進攻擊曹錕所部,或者東進打費縣。二者必居其一。”司徒均進入軍事領域,馬上便能心無旁騖,“敵人示弱於我,目的就是讓馮國璋將消息送出來。費縣我軍充當鐵砧,是不會動的,但曹錕所部一定會動。這樣就給了敵人戰機,這就是反客爲主。對,八成是這樣!因爲炮隊在那邊,敵人會先打掉它!”

“馮華甫信中說已令曹仲珊加速東進,拊敵側背了。”王士珍心裡陡然一驚,急忙拿起馮國璋的軍報,再次閱讀了一遍,“不知道曹仲珊的兵現在進至何處了?”

“如果所料不差,戰鬥已經打響了。”司徒均聲音冷冷的,“曹錕最好的選擇,就是將部隊縮成一團,固守待援,若是打對攻,我軍凶多吉少。”

“你究竟站在誰的立場上參謀?”李純大怒,“爲什麼不早說?嗯?”

“一切都按計劃進行,讓我說什麼?如果不曉得馮國璋所部在趙家樓的戰況異常,我哪裡能猜出敵人的用意?”司徒均毫不示弱,立即頂了回去。

“他媽的,爲什麼我軍兵力如此優勢,還要擔心這個擔心那個?”李純有些抓狂,端起桌上的涼茶咕咚咕咚地牛飲。

“秀山,冷靜些。”王士珍倒是有大將風度,並沒有在意李純的指責。這個指責,實際是將矛頭指向他了,“兵無常勢,賊軍究竟如何,我們只是猜測。即使立衡不幸而言中,仲珊所部是三個整營,還有炮營,絕不是軟柿子,讓他們隨便捏的。戰鬥打響,仲珊定會求援於華甫,他們距離近。只要頂住敵人,勝利仍屬於我。”

“現在我們怎麼辦?是不是寫封回信給馮華甫?”李純問。

“可以,立衡你來寫。特別指出,佔領鄭家莊是至關重要的一着。不管賊軍有何圖謀,華甫所部當前的任務就是向鄭家莊攻擊前進。”

司徒均對於王士珍的這個決定是贊同的,奪取敵人老巢是應當的。當下就着燭火,用西洋鋼筆在雪白的信箋上一揮而就。

王士珍看過,在信箋上用毛筆簽下自己的大名,派人快馬送抵馮國璋處。然後對司徒均說,“立衡你去一趟元莊吧,搞不好盧子嘉的人馬要作壁上觀了。此戰不能僅靠曹州軍完成,要子嘉做好東進之準備。元莊那邊的情況,每日要快馬報我。”

“是,卑職這就動身。”司徒均想去前敵,直覺上盧永祥窩在元莊的三個整營不會無所事事的。王士珍的安排,頗合他的心願。

此刻,馮國璋與手下的主要軍官,在鄭篤的引領下已經進入鄭家大宅,踏入大門的那一刻,鄭篤幾乎要哭出來。

原以爲宅子已經被糟踐的不成樣子了,一路行來,到處都乾乾淨淨,好像賊軍撤走時還刻意清掃了一番似的。不過,院子還是那個院子,卻再也不會回到原先了。

“這便是先父所居之所了,”鄭篤急走幾步,跨入了父親與二姨娘所居的院子,先前進入的兵士正好往出走,二人幾乎撞在一起。

兵士推開鄭篤,對走在後面的馮國璋行禮道,“啓稟大人,沒有發現任何人。”

這句話擊垮了鄭篤。看來姨娘和小妹不是被害,就是被擄走了。

馮國璋哼了一聲,“我不信他們能將全莊的人都帶走!鄭家莊不是好幾千人的大莊子嗎?快去尋幾個人來!”

親兵頭目答應一聲,急急去了。

憑着直覺,馮國璋覺得有問題了。蒙山軍神奇般消失,而他們的老巢竟然空無一人,瞧這樣子,賊軍早已做好了撤退的打算。那麼,前日在趙家樓的頑強阻擊,又是爲了什麼呢?是爲了給老營的撤退爭取時間嗎?如果是那樣,又何必連院子也掃得乾乾淨淨?

已經查明,不僅莊子裡沒有賊軍的蹤跡,對面的陳家崖也幾乎空了。搞什麼名堂?

親兵很快帶來了三個男人,年紀都不算小了,鄭篤一眼認出其中一個是自己的鄰居,姓車,行五,名字卻記不得了。農村講輩分,車五與鄭經是一輩的,但鄭篤不理會這個,“車五,你還認識我嗎?”

“原來是二公子﹍﹍”

“我來問你,賊人們將我姨娘和小妹弄哪裡去了?”

“二公子還不曉得?三太太早就當兵了,還管着不少事。小姐嫁給了周副司令,如今也是隊伍上的人了,隊伍走了,她們當然跟隊伍在一起呀。”

“放屁!你敢造謠?信不信老子一槍崩了你!”鄭篤羞憤欲狂,劈手奪過跟前士兵的步槍,將槍口對準了車五。

“俺說的都是實話,不信可以問他們嘛。”車五下意識地往後躲。

“別怕,我來問你,”馮國璋厭惡地將鄭篤往邊上一撥拉,“老鄉,我問你,知不知道賊人們何時跑的?他們去了哪裡?”

“你是?”車五疑惑地打量着馮國璋。

“大膽,這是俺們馮大帥!趕緊回答大帥的問話!”親兵上前,揪住車五的衣領將其拽到馮國璋跟前。

“你問蒙山軍啊?他們早就走了,昨天吧?俺記得是昨天晌午間的事。去了哪裡,俺可不知道。”

馮國璋心細,將三個村民分開,分別詢問了另外兩個鄉民,確認他們說的是真話。昨天,也就是趙家樓阻擊戰正在激烈進行之時,賊軍老營就撤出了莊子。從他們的嘴裡,馮國璋確定現在所在的鄭家大宅就是賊軍的指揮部。但有關賊軍的人數,裝備,去向等重要問題,三個村民一口咬定不知道,什麼也不知道。

“放他們回去吧。先搞點飯,吃飽了再說。”馮國璋望望頭頂的太陽,吩咐道。

“大人,千萬不要相信他的胡說呀。”鄭篤找個機會分辨道。

“是不是真的,馬上就可以見分曉。這些村民不走,你的家人爲什麼跟賊軍走了呢?”馮國璋不理會鄭篤,大步走進正屋,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叫下面將地圖掛起來,喊來三個營官,商議眼下的軍情。

“大人,以不變應萬變好。咱們已經佔領匪巢,王大人的命令,咱們已經完成了,就在這裡等曹大人吧,算行程,他們應該到了。另外,應立即派人去費縣。”一個營官用手指頭摳着牙齒裡的殘渣,含混不清地說。

“大人,賊軍佔據此處已久,就算施以小恩小惠,總有心向朝廷的,多打聽打聽,總能找到些有用的消息。先確定他們的去向要緊。”第二個營官說。

馮國璋點點頭,以示嘉許,目光轉向了最後一個營官。

“俺覺得他們一定朝平邑方向逃了,帶着家眷走,就不會跟我們決戰。昨日在趙家樓,就是殿後的部隊。不過,曹大人的部隊就算帶着大炮,也該到了呀,路程差不多,咱們可是在趙家樓耽擱了一天呢。”

馮國璋心裡正在琢磨着這事,“趕緊派人,快馬聯繫曹錕和費縣。”

用不着去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親兵帶着兩個士兵進來,“大人,他們說是曹大人派來的,有緊急軍報。”

“快說,什麼情況!”一看送信的士兵神態,馮國璋已經明白,曹錕遇襲了!

“昨日天剛黑,我們正在吃飯,賊軍就摸上來了……”爲首的士兵定住了神,語氣也流利起來,“就這樣……曹大人派出幾撥人,趕來報信……”

徹夜激戰,賊軍兵力雄厚,攻勢猛烈,部隊倉促應戰,遭遇到慘重的傷亡,特別是炮兵,賊人是從背後發起攻擊的,首先攻擊了隊尾的炮營。曹錕指揮步營回身作戰,拼死救出了炮營殘部,就近縮進了村莊,依託那個不知名的村莊抵抗,戰鬥至爲激烈。他們是在戰鬥打響後不久被派出的,要求他們想盡一切辦法找到馮大人的部隊,請馮大人火速增援。

“跟我來,給我在地圖上找出你說的地方!”馮國璋掉頭進了剛設置的指揮室。

那個爲首的士兵不含糊,端詳了半晌,指出了那個村子——匡頭集!

“沒錯,就是這兒!”

“錯了殺你的頭!說對了重賞!來呀,帶這兩位兄弟下去吃飯休息。”馮國璋命親兵將兩個信使帶下去,三個營官已經聞訊趕到了,“大人,”

“不要囉嗦了。立即集合部隊,匡頭集距此三十里不到,火速增援上去!狡猾的賊軍,他們竟然虛晃一槍,跑到匡頭集伏擊曹仲珊了!”

第11節 這一仗五第12節 阻擊五第28節 招商會四第22節 整編前後十二第5節 黑溝臺三第6節 日俄戰爭爆發第6節 武昌第40節 誓師出山第22節 整編前後十二第8節 羅姆內戰役二第22節 袁世凱的心事一第5節 周毅回來了第4節 方聲遠第7章 建國之前第三節汀泗二第7節 要價第9節 秘子第32節 大勢一第3節 吳永第22節 擴軍第11節 阻擊四第6節 袁世凱第3節 生計與編隊第19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四第2節 疑惑第15節 再戰李純四第31節 錦州之戰第2節 唐努烏梁海二第8節 阻擊第7節 羅姆內戰役一第17節 再戰李純六第9節 秘子第3章 彰德秋操第一節山東出現了同盟會第33節 採購第21節 北京十一第12節 反擊計劃第4節 上海第32節 洪粵誠一第13節 德軍的計劃第20節 德州之戰二第21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六第15節 根據地的變遷三第8章 俄國,俄國第一節北京一第7節 肘腋之變三第5節 西沽之戰四第11節 插曲和演變第34節 初會陳超二第24節 靈山之戰一第13節 新局面一第2節 抗洪二第9節 別離第3節 走向戰爭第38節 大勢七第11節 彰德秋操七第22節 北京十二第2節 抉擇第1章 京師第一節趙舒翹第10節 北洋六鎮成立始末第3節 立憲上了議事日程第8節 南轅北轍第7章 體制與軍銜第3節 總統府第3章 彰德秋操第一節山東出現了同盟會第23節 整編前後十三第29節 戰長沙二第36節 情報網和情報科第38節 初會陳超六第37節 初會陳超五第37節 初會陳超五第2節 召見第3節 蒙山第11節 再會陳超一第19節 視察第十七 北京七第4節 黑溝臺二第9節 江雲的愛情一第25節 變化一第7節 兗州行一第23節 春節前一第7節 羅姆內戰役一第5節 狄文父子第12節 軍規一第25節 招商會一第22節 德州戰役四第15節 同盟會分裂第30節 文尼察之戰二第7節 爭奪山東之試探一第30節 欣欣向榮的山東第37節 初會陳超五第25節 俘虜們二第4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三第2節 北京二第1章 骰子已經轉起來第一節軍事代表團第20節 德州之戰二第14節 北京四第3節 干涉第4章 山東第一節自治委員會第28節 階級第4節 無錫二第15節 平叛五第25節 靈山之戰二
第11節 這一仗五第12節 阻擊五第28節 招商會四第22節 整編前後十二第5節 黑溝臺三第6節 日俄戰爭爆發第6節 武昌第40節 誓師出山第22節 整編前後十二第8節 羅姆內戰役二第22節 袁世凱的心事一第5節 周毅回來了第4節 方聲遠第7章 建國之前第三節汀泗二第7節 要價第9節 秘子第32節 大勢一第3節 吳永第22節 擴軍第11節 阻擊四第6節 袁世凱第3節 生計與編隊第19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四第2節 疑惑第15節 再戰李純四第31節 錦州之戰第2節 唐努烏梁海二第8節 阻擊第7節 羅姆內戰役一第17節 再戰李純六第9節 秘子第3章 彰德秋操第一節山東出現了同盟會第33節 採購第21節 北京十一第12節 反擊計劃第4節 上海第32節 洪粵誠一第13節 德軍的計劃第20節 德州之戰二第21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六第15節 根據地的變遷三第8章 俄國,俄國第一節北京一第7節 肘腋之變三第5節 西沽之戰四第11節 插曲和演變第34節 初會陳超二第24節 靈山之戰一第13節 新局面一第2節 抗洪二第9節 別離第3節 走向戰爭第38節 大勢七第11節 彰德秋操七第22節 北京十二第2節 抉擇第1章 京師第一節趙舒翹第10節 北洋六鎮成立始末第3節 立憲上了議事日程第8節 南轅北轍第7章 體制與軍銜第3節 總統府第3章 彰德秋操第一節山東出現了同盟會第23節 整編前後十三第29節 戰長沙二第36節 情報網和情報科第38節 初會陳超六第37節 初會陳超五第37節 初會陳超五第2節 召見第3節 蒙山第11節 再會陳超一第19節 視察第十七 北京七第4節 黑溝臺二第9節 江雲的愛情一第25節 變化一第7節 兗州行一第23節 春節前一第7節 羅姆內戰役一第5節 狄文父子第12節 軍規一第25節 招商會一第22節 德州戰役四第15節 同盟會分裂第30節 文尼察之戰二第7節 爭奪山東之試探一第30節 欣欣向榮的山東第37節 初會陳超五第25節 俘虜們二第4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三第2節 北京二第1章 骰子已經轉起來第一節軍事代表團第20節 德州之戰二第14節 北京四第3節 干涉第4章 山東第一節自治委員會第28節 階級第4節 無錫二第15節 平叛五第25節 靈山之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