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臺東

對於大明錢法弊端,胡萬里僅只有個初步的瞭解,聽的這番話,不由暗歎不已,大明還真是一朵奇葩,竟然能將錢法亂到這個地步,居然不禁私錢的流通,看來,不是不想禁,而是無法禁,連鑄幣權都無法維護,這朝廷還真是養的一羣酒囊飯袋。

略微沉吟,他才從桌子裡翻出一枚嘉靖通寶,道:“先生,這是嘉靖七年鑄造的嘉靖通寶,堪稱精美,何以說我朝新錢低劣?”

薛良輔接過那枚嘉靖通寶看了看,才道:“這是金背錢,是精煉的四火銅鑄造的,另外還有火漆錢、鏇邊錢、一條棍三種。”撫摸着那枚黃燦燦的金背錢,他長嘆了一聲,道:“南京也有鑄造嘉靖通寶,聽聞鑄造總數是二萬餘貫,不知京師鑄造多少,想來也不會多多少。

堂翁應該不清楚,嘉靖通寶雖然精美,但費工耗材,鑄價高的嚇人,聽聞每鑄一百文,僅是鑄匠的工錢,便要耗去近三十文,朝廷可謂是得不償失,如何能推廣,這不過是聖上用來賞賜之用罷了。”

這麼高的造價?胡萬里也嚇了一跳,若是再加上銅材和其他的損耗,豈非是還要虧本?難怪鑄造量如此少,這完全是賠本賺吆喝,如何可能推廣?

薛良輔呷了口茶,接着說道:“錢法之種種弊端,朝廷亦有意革新,不過,這難度不是一般的大,製作精工,造價昂貴,朝廷虧不起,況且也無如此多銅材,難以大量鑄造,製作低劣,私鑄之錢必然難以禁絕,大明銅錢,數以億計,此事非同小可,堂翁要慎之又慎。”

胡萬里點了點頭,含笑道:“要徹底革除錢法之弊,難度自然不小,否則也不至於讓朝廷束手無策。”

聽的這話,薛良輔不由心癢難耐,道:“大明缺銅,正所謂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沒有足夠的銅材,不能鑄造足夠數量的銅錢,這錢法弊端如何革除?晚生實是百思不得其解。”

胡萬里微微一笑,卻是不接這話頭,卻是翻問道:“先生爲何說禁私錢舉措不力?”

見他又轉了話頭,薛良輔無奈的道:“《大明律》規定,凡僞造寶鈔者,不論首從及窩主,若知情行使者,皆斬,並籍沒所有財產。而私鑄銅錢者,首犯流放,從犯枷號示衆一月。”

胡萬里登時無語,這是禁止私鑄還是鼓勵私鑄?就這懲罰,也算得上是大罪?略一沉吟,他才道:“先生最好將所有錢法弊端一一註明詳解,朝廷一衆大臣用銅錢的少,怕是沒幾個深悉銅錢的弊端,聖上就更不用說了。

另則,先生不妨多與商賈小民多交流一下,將錢法之弊端歸納更齊全完整一些,一旦上言,戶部的官吏甚至是一衆言官必然會刁難詰問,不可不防,至於革除錢法弊端之良法,思慮成熟,學生自會與先生反覆探討。”

“晚生尊命。”薛良輔微微躬身道。

起身送走薛良輔,胡萬里正欲展開紙筆練字,李風烈卻匆匆進來稟報道:“老爺,吳亦有在外求見。”

吳亦有回來了?胡萬里心裡一喜,道:“帶他進來。”

“是,老爺。”李風烈應了一聲,正欲轉身,胡萬里又叫道:“等等,通知門房,以後吳亦有來,無須通報,直接領進來。”

“是,老爺。”李風烈忙躬身道,心裡卻是納悶,這吳亦有難道也留在縣衙了?

很快,吳亦有便快步走了進來,一進來,他便躬身一揖,道:“先生見過堂翁。”

胡萬里上下打量了他幾眼,笑道:“夢然無須客氣,坐,隨意點。”待的伍子順奉上茶水,他又吩咐道:“我與夢然有事要談,不要讓人打攪。”

“是,老爺。”伍子順忙躬身應道。

見伍子順帶上房門出去,吳亦有才輕聲道:“長青兄所料不差,小琉球東部一帶,確實人跡罕至,小弟初四便率船出海,自南而北沿小琉球東岸而行,沿途不見一艘船隻,共計發現三處地方適宜作爲據點,分別在南部、中部、北部。”

胡萬里也沒去過小琉球,但卻知道小琉球東部多是山地,要想不引人注意,自然是中部最好,不僅隱蔽,也利於管理,即便工匠有心逃跑,沒船根本就無法得逞,略微沉吟,他才道:“按理說中部最好,中部可有大河,海邊可有適宜做港口的地方?”

“有。”吳亦有肯定的道:“中部那塊地方河流縱橫,地勢平坦,地盤卻並不大,適宜做港口的地方有,不過也不是很大。小弟倒是更看好最北端的那塊地方,不僅有個天然的大港,而且地勢也開闊的多。”

那裡還能有什麼大港?胡萬里微微皺了皺眉頭,沉吟了片刻,他才問道:“中部那地方能進千料的大海船嗎?”

“沒問題,小弟令人測了水深,約有三丈,千料大船進出完全沒問題。”

聽的這話,胡萬里當即便道:“那就選在中部,不易被察覺,起步階段可經不起風浪,安全至上,製造火器經常要試射,火炮的聲音可不小。”

“小弟聽長青兄的安排。”吳亦有忙點頭道。

略微沉吟,胡萬里才問道:“你家那艘新船,何時能夠交付?”

吳亦有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這個,小弟委實不太清楚,估計得在五月以後吧?”

“既是建了據點,便須運送補給。”胡萬里斟酌着道:“我這裡還有五千兩銀子,你明日回月港,想法買艘五百料的海船,別以我的名義買。”

“不用長青兄的名義?”吳亦有有些遲疑着問道。

“對。”胡萬里點頭道:“日常運送補給,進出較爲頻繁,我名下的船太顯眼。”

“還是長青兄想的周詳。”

“謹慎點的好,咱們現在損失不起。”胡萬里微微笑道:“再有,在小琉球建立火器作坊,私造火器的事情,你跟令尊未商量過吧,回南京去徵詢一下他的意見,將三艘船都帶去,順帶運些人回來。”

第248章 衝擊第103章 南北郊議第396章 遷界禁海第 99章 錢法第318章 唱雙簧第248章 衝擊第340章 瘋了第352章 不安第347章 贖金第201章 初見嚴嵩第5章 明朝銀錠第134章大凶之兆第276章 肉靶第427章 形勢第200章 揣摩聖意第411章 城下之盟第120章加快進度第34章 再見張璁第490章 東興銀行第176章指婚第408章 殘酷第415章 舉國震驚第14章 惹麻煩了第23章 侍妾第104章上疏第165章橫插一腳第289章 五百里加急第453章 偷天換日(十四)第480章 益王野心第275章 望遠鏡第313章 佈局第169章投鼠忌器第372章 新式火槍第23章 侍妾第461章 偷天換日(二十二)第434章 天公不做美第173章改制第37章 會票第392章 跋扈第478章 四面圍攻第 63章 弄巧成拙第52章 南京(八)第284章 算總賬第303章 投其所好第259章 寧波望族第107章 索賄第227章 不表態第41章 徐州第297章 開張不順第232章 有所求第148章 殺手鐗第143章火器大家第436章 入侵倭國第157章緩兵之計第13章 書生罵人第316章 故人重逢第427章 形勢第201章 初見嚴嵩第70章 特區第319章 大變在即第53章 南京(九)第387章 要俘虜第48章 南京(四)第316章 故人重逢第48章 南京(四)第83章 挑釁第250章 投石問路第377章 三宣六慰第216章 化害爲利第363章 有喜第23章 侍妾第326章 威懾第254章 物色第32章 驛站第44章 新授官職第457章 偷天換日(十八)第41章 徐州第八章 試探第240章 規矩第14章 惹麻煩了第435章 招攬第336章 壟斷計劃第56章 科舉革新第408章 殘酷第479章 主動歸附第9章 女兒節第229章 紛爭起第290章 夏言獲賞第297章 開張不順第244章 嘉靖反應第303章 投其所好第147章開戰第305章 外儒內法第217章 彈劾第59章 釜底抽薪第116章 狂知縣第194章 禍不單行第263章 不爲所動第304章 管理的困惑第371章 送禮
第248章 衝擊第103章 南北郊議第396章 遷界禁海第 99章 錢法第318章 唱雙簧第248章 衝擊第340章 瘋了第352章 不安第347章 贖金第201章 初見嚴嵩第5章 明朝銀錠第134章大凶之兆第276章 肉靶第427章 形勢第200章 揣摩聖意第411章 城下之盟第120章加快進度第34章 再見張璁第490章 東興銀行第176章指婚第408章 殘酷第415章 舉國震驚第14章 惹麻煩了第23章 侍妾第104章上疏第165章橫插一腳第289章 五百里加急第453章 偷天換日(十四)第480章 益王野心第275章 望遠鏡第313章 佈局第169章投鼠忌器第372章 新式火槍第23章 侍妾第461章 偷天換日(二十二)第434章 天公不做美第173章改制第37章 會票第392章 跋扈第478章 四面圍攻第 63章 弄巧成拙第52章 南京(八)第284章 算總賬第303章 投其所好第259章 寧波望族第107章 索賄第227章 不表態第41章 徐州第297章 開張不順第232章 有所求第148章 殺手鐗第143章火器大家第436章 入侵倭國第157章緩兵之計第13章 書生罵人第316章 故人重逢第427章 形勢第201章 初見嚴嵩第70章 特區第319章 大變在即第53章 南京(九)第387章 要俘虜第48章 南京(四)第316章 故人重逢第48章 南京(四)第83章 挑釁第250章 投石問路第377章 三宣六慰第216章 化害爲利第363章 有喜第23章 侍妾第326章 威懾第254章 物色第32章 驛站第44章 新授官職第457章 偷天換日(十八)第41章 徐州第八章 試探第240章 規矩第14章 惹麻煩了第435章 招攬第336章 壟斷計劃第56章 科舉革新第408章 殘酷第479章 主動歸附第9章 女兒節第229章 紛爭起第290章 夏言獲賞第297章 開張不順第244章 嘉靖反應第303章 投其所好第147章開戰第305章 外儒內法第217章 彈劾第59章 釜底抽薪第116章 狂知縣第194章 禍不單行第263章 不爲所動第304章 管理的困惑第371章 送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