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徐州

彭城驛在徐州城東關運河西岸,乃是運河沿線之大驛,由於河道繁忙,各種民船、賈舶多不勝數,胡萬里一行雖是乘坐的驛站紅船,但入城這一段航程仍是較爲緩慢,不過,胡萬里三人卻無絲毫煩躁之意,番倒是站在艙外興致勃勃的觀看着兩岸的景色。

運河兩岸倉庫連片,商鋪店肆林立,行人如織,其繁華景象遠甚沿途之州縣,孫光輝不由感慨道:“這徐州果然不愧‘北國鎖鑰,南國門戶’之稱,不愧爲五省通衢之地,竟繁華如斯。”

聽的他如此感嘆,胡萬里微微笑道:“華國兄熟知徐州情形?”

“京師酒宴上聽聞一衆官員詳說過。”孫光輝仰着頭,微微沉吟,才接着道:“徐州地處南北二京之中心,乃汴水與泗水、汴水與大運河之交會點,是控御中原和制約長江、黃河、淮河的主要碼頭。

徐州不僅是東西南北水運要衝,也系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五省之咽喉,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徐州城人口不過四十餘萬,然徐州衛、徐州左衛、邳州衛常駐兵丁卻高達一萬五千餘,僅從此點便可見徐州地位之顯要。”

“不僅如此。”楊獻可笑着接過話頭道:“徐州乃是九州之一,運河四大倉之一的‘廣運倉’即在徐州,僅是徐州城外,便設有八處驛站,實是東西南北之交通樞紐,交通便利自然也就商貿興旺,流通南北的糧棉絲鐵的幾乎皆在此集散。”

聽的兩人一唱一和,胡萬里不由笑道:“既是如此,咱們索性在此盤桓兩日,領略一番五省通衢。”說到這裡,他卻頓住了口,眼睛緊緊的盯着迎面行來一艘民船,這船上滿是衣衫襤褸的孩子,瞧着皆是**歲至十二三歲之間,船頭船尾船艙皆有漢子監看。

楊獻可二人亦留意到了這一情形,略看了看,他便揚聲問道:“船家,那些個孩子是怎麼回事?”

船家經常往返於夾溝驛和彭城驛之間,對徐州河段的情況甚爲熟悉,瞥了一眼,便毫不在意的道:“大人,那些孩子應是剛被從徐州或者是附近州縣蒐羅而來的,瞧情形應該是販賣往京師的。”

朝廷不是禁止人口買賣嗎?何以敢如此招搖過市?胡萬里不由頗覺詫異的問道:“難道當地官府不管?”

聽的這話,那船家一縮脖子,不再開口,楊獻可瞥了他一眼,不以爲然的道:“這事如何管?既敢招搖過市,自然不懼盤查,想來是早已上下打點過了,又或者是背景深厚,否則亦不至如此張揚。”

微微一頓,他才接着道:“如今官宦士紳,富商巨賈皆是蓄奴成風,人口買賣亦是日趨興旺,徐州雖然繁華,然徐州附近卻深受水患之苦,黃河決口氾濫成災可謂是不絕於耳,三年一小災,五年一大災,既非虛言,亦非虛誇,想來正是因爲徐州附近災害頻頻,此地人口買賣纔會如此興旺。”

聽的這番話,胡萬里不由微微點了點頭,黃河水患那是自古聞名,卻料想不到發作的如此頻繁,難怪這裡人口買賣如此猖獗,瞧船家一副不以爲意的神情,顯然是司空見慣,見怪不怪,想來這販賣人口的生意,利潤應是相當可觀。

“這些人所以膽敢如此放肆,實是律法寬鬆所至。”孫光輝輕嘆了一聲,才道:“兩漢時,販賣人口是重罪,動輒處以酷刑,南北朝時,拐賣販賣人口者亦難逃一死,《唐律疏議》亦是明文規定,掠賣人爲奴婢者,死刑,掠賣人爲妻妾子孫者,流放三年。

然《大明律》中卻僅只規定,凡設方略而誘取良人,掠賣良人爲奴婢者,杖一百,流三千里。只有因爲掠賣人而傷人者才處以絞刑,殺人者,纔會斬。一則是律法寬鬆,一則是利潤豐厚,人口買賣豈有不興旺之理?”

《大明律》掠賣人篇,胡萬里亦專門查閱過,聽的這話,不由深以爲然,只要利潤可觀,殺頭的生意皆大有人做,何況只是杖一百,流三千里。

沉吟片刻,他纔想到,這裡的丫鬟小廝價錢應該比京師要便宜的多吧?想來比江南也要大爲便宜,何不在這裡買幾個丫鬟小廝或是僕從?當下他便問道:“船家,徐州可有公開的人市?這裡的丫鬟小廝多少銀子一個?”

那船家生怕惹禍上身,當即便推諉道:“大人,草民這般情形如何會知道丫鬟小廝的行情,還望大人恕罪則個。”

孫光輝微微一笑道:“咱們上岸一打聽便知,長青莫非還是買丫鬟小廝?”

“徐州既然人口買賣興旺,必然價格便宜,多買幾個亦無妨。”胡萬里微微頜首道:“我還打算自個培養幾個親隨之才,日後使用起了也方便。”

楊獻可不由輕笑道:“長青這主意甚好,自個的僕從做親隨,用起來可謂是得心應手,也省卻了不少煩惱,咱們也買上幾個。”

胡萬里大方的道:“華國、子襄儘管挑,算是我贈送給二位年兄的。”

“那我們可就不客氣了。”楊獻可輕笑着道。“難得有機會吃大戶,一定要好好挑幾個。”

孫光輝卻皺了皺眉頭,道:“咱們千里赴任,丫鬟小廝多了,一路上甚爲不便,再則,以僕從爲親隨雖無不可,然亦須謹慎,並非是所有親隨皆可以僕從充任。”

聽的這話,胡萬里不由大爲留神,當下便探問道:“箇中難道還有禁忌不成?”

“禁忌倒談不上。”孫光輝斟酌着道:“聽的一衆前輩提及過,許多不便出面之事皆是由親隨料理,若是以僕從爲親隨,時日一久,殊爲可慮,此事,長青不可不防。”

“可是擔憂出現惡僕?”楊獻可不解的問道。

孫光輝微微搖了搖頭,卻未解釋,胡萬里微一沉吟,便明白過來,所謂不便出面之事,定是那行賄受賄,貪贓枉法之事,這些事情皆由親隨出面,而親隨是一任或是隨時解僱的,日後一旦東窗事發,大可都推到親隨頭上,來個死不認賬,便是要追查親隨,隨便捏個籍貫姓名,便足以不了了之,若是用僕從爲親隨,天長日久的跟着,着實大爲不妥。

第1章 被點撥第423章 暗度陳倉第249章 翟鑾撂挑子第477章 求盟第410章 城破第404章 呂宋橫財第319章 大變在即第46章 南京(二)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一)第465章 偷天換日(二十六)第477章 求盟第40章 首輔張璁第322章 月港生變第448章 偷天換日(九)第353章 仇人相見第242章 月犯進賢第233章 紅顏薄命第360章 聽調不聽宣第412章 轟動第154章 投桃報李第369章 發現金礦第302章 下馬威第394章 爭權第 99章 錢法第132章盛極第288章 一石三鳥第12章 跋扈僕從第426章 飛剪第384章 出征第418章 來客第437章 秘不發喪第67章 霸氣大明第40章 首輔張璁第177章安排第192章另有意第175章紅夷大炮第243章 忘義叛恩第468章 偷天換日(二十九)第397章 過河拆橋第161章 利弊得失第177章安排第396章 遷界禁海第329章 對應之策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一)第177章安排第321章 強勢第147章開戰第314章 沒意思的海戰第454章 偷天換日(十五)第210章 借勢第218章 踢皮球第352章 不安第77章 邸報第120章加快進度第222章 聯手第334章 悽慘北條第393章 致仕第92章 一盆冷水第448章 偷天換日(九)第65章 明朝火器第47章 南京(三)第309章 堅守待援第296章 收人第145章 變化第376章 嫁衣?第237章 沒白來第204章 相親第429章 考績第324章 萬衆矚目第488章 省心第37章 會票第237章 沒白來第413章 前景第92章 一盆冷水第200章 揣摩聖意第85章 刁難第233章 紅顏薄命第481章 禪位第313章 佈局第200章 揣摩聖意第367章 遷大本營第22章 禮物第405章 兵臨廣州第109章 上官巡察第238章 下套第287章 障眼法第104章上疏第18章 分歧第202章 嚴嵩意第136章彗星掃太微第271章 觀察第116章 狂知縣第12章 跋扈僕從第422章 捐款第273章 造船廠第222章 聯手第390章 大捷第268章 缺乏信仰第216章 化害爲利第410章 城破
第1章 被點撥第423章 暗度陳倉第249章 翟鑾撂挑子第477章 求盟第410章 城破第404章 呂宋橫財第319章 大變在即第46章 南京(二)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一)第465章 偷天換日(二十六)第477章 求盟第40章 首輔張璁第322章 月港生變第448章 偷天換日(九)第353章 仇人相見第242章 月犯進賢第233章 紅顏薄命第360章 聽調不聽宣第412章 轟動第154章 投桃報李第369章 發現金礦第302章 下馬威第394章 爭權第 99章 錢法第132章盛極第288章 一石三鳥第12章 跋扈僕從第426章 飛剪第384章 出征第418章 來客第437章 秘不發喪第67章 霸氣大明第40章 首輔張璁第177章安排第192章另有意第175章紅夷大炮第243章 忘義叛恩第468章 偷天換日(二十九)第397章 過河拆橋第161章 利弊得失第177章安排第396章 遷界禁海第329章 對應之策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一)第177章安排第321章 強勢第147章開戰第314章 沒意思的海戰第454章 偷天換日(十五)第210章 借勢第218章 踢皮球第352章 不安第77章 邸報第120章加快進度第222章 聯手第334章 悽慘北條第393章 致仕第92章 一盆冷水第448章 偷天換日(九)第65章 明朝火器第47章 南京(三)第309章 堅守待援第296章 收人第145章 變化第376章 嫁衣?第237章 沒白來第204章 相親第429章 考績第324章 萬衆矚目第488章 省心第37章 會票第237章 沒白來第413章 前景第92章 一盆冷水第200章 揣摩聖意第85章 刁難第233章 紅顏薄命第481章 禪位第313章 佈局第200章 揣摩聖意第367章 遷大本營第22章 禮物第405章 兵臨廣州第109章 上官巡察第238章 下套第287章 障眼法第104章上疏第18章 分歧第202章 嚴嵩意第136章彗星掃太微第271章 觀察第116章 狂知縣第12章 跋扈僕從第422章 捐款第273章 造船廠第222章 聯手第390章 大捷第268章 缺乏信仰第216章 化害爲利第410章 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