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遷界禁海

聽的王廷相這話,胡萬里不由暗自腹誹,待的小琉球發展起來再開海?那豈不是雨後送傘?他當即便開口道:“朝廷水師之所以如此不堪一擊,便是因爲禁海之故,如此大敗,難道尚不足以引起朝廷的反思?竊以爲朝廷應該藉此機會整頓沿海衛所,革新兵制,開海禁。”

“長青兄有所不知。”周志偉緩步走了進來,微微一揖,便接着道:“恩師和浚川公皆是力主開海,仿效東興港艦隊,建立水師艦隊,不過,最近南京禮部尚書嚴勉庵(嚴嵩)在上疏懇祈致仕之後,又上了一個摺子,建言採取更爲嚴厲的禁海措施,以徹底遏制東興港的發展,頗合聖意,朝中大員中亦有不少支持者。”

嚴嵩?胡萬里馬上就反應過來,嚴嵩這老傢伙怕是看出了張璁、夏言都失去了聖眷,不甘心就此致仕,故而採取以退爲進的法子來博取嘉靖的青睞,以圖上位,他連忙追問道:“嚴嵩建言採取什麼禁海措施?”

“遷界禁海!”周志偉沉聲道:“嚴勉庵建言從山東至廣東,所有沿海各處居民一律內遷百里,悉數燒燬所有沿海船隻,片板不許留存,凡溪、河皆打樁構築柵欄,佈置兵丁時刻瞭望,人、貨皆不許越界,違者死無赦。”

胡萬里臉色一陣蒼白,他最擔心的事情終於出現了,嘉靖若真是採納這個建議,對大明來說,不啻於是一場空前的災難,小琉球的發展亦將舉步維艱,這將逼迫他不得不登陸與大明爲敵!

見胡萬里面色蒼白,王廷相輕嘆了一聲。才道:“遷界禁海,牽扯頗廣,一旦施行,必然導致沿海動盪,皇上未必敢施行,但若長青不知進退。迫於無奈,皇上亦有可能孤注一擲,東興港或能稱雄於海上,仍一旦深入內陸,彈藥輜重補給不便,難以持久。”

這倒未必,雖說火器對後勤輜重的依賴遠遠高於冷兵器,但遷界禁海之舉,人神共憤。一旦東興港舉兵,沿海百姓必然紛紛響應,想到這裡,胡萬里不覺露遲一絲苦笑,他能想到這點,嘉靖等一衆朝臣豈有想不到之理?一旦施行遷界禁海,沿海百姓必然會被大舉內遷!

而且據他所知,滿清在遷界禁海之後。又挖掘深溝塹壕,廣築界牆。並沿界牆建築墩寨,花費巨靡,皆出自當地百姓,實是堪稱禍國殃民之弊政!

稍稍思忖,胡萬里便意識到,這事不能退縮。否則嘉靖會以此來要挾他,得寸進尺,在得不滿足的情況下,必然會先在福建施行遷界禁海,逼迫他就範。看了王廷相、周志偉二人一眼,他便沉聲道:“小琉球有龐大的船隊,掌控着與東洋、南洋、西洋的商貿,就算朝廷遷界禁海,也無法遏制東興港的發展。

浚川公、本中兄也不是外人,在下也無須隱瞞,東興港早就開始防範朝廷對小琉球的封鎖,東洋、南洋有着豐富的鐵礦,銅礦,硫磺,至於硝石,東興港也能夠自產,冶煉鋼鐵、鍛鑄火器,東興港根本就不存在依賴與大明的貿易。”

“如此甚好。”王廷相頜首道:“既然無法遏制小琉球的發展,遷界禁海也就毫無必要。”微微一頓,他便接着道:“咱們也無須繞圈子,長青儘管直言,如何才能遵照與朝廷的交易?”

周志偉並不知道王廷相與胡萬里早已達成協議,聽的這話,不由有些緊張的看着胡萬里,東興港與朝廷的交易,一年可是近百萬兩的鉅額白銀,東興港如今佔盡優勢,而且還是朝廷理虧在先,東興港完全沒必要付出如此大的代價繼續履行前約。

胡萬里略微沉吟,便開口道:“一則,朝廷必須將七千俘虜以及徵安南的五千衛所官兵的家眷送來東興港,其次,將廈門島交由東興港管理,隨着海貿的擴大,海船將越造越大,不便於停靠月港,東興港欲將月港商賈百姓移至廈門。”

將月港搬遷至廈門島?王廷相不由微微一怔,廈門島是福建四大島之一,駐紮着中左千戶所,他自然清楚,相較於月港,廈門島的條件就好多了,不僅有着天然的深水良港,而且四面環海,利於防守,胡萬里這是爲避免朝廷控制月港!

看了胡萬里一眼,王廷相才道:“長青,恕老夫直言,朝廷之所以能夠縱容月港發展,是因爲隨時都能夠掌控月港,若是將月港遷至廈門島,皇上必然會疑心長青有不臣之心。”

“浚川公多慮了。”胡萬里含笑道:“在下僅僅只是從便於海貿的角度考慮,真要有別的意圖,就該選擇金門島,而不是廈門島了,朝廷若是不放心,中左千戶所可以不遷離,繼續駐紮廈門島。”

聽的這話,王廷相不由放下心來,廈門島畢竟不是小琉球,雖說四面環海,但畢竟不過數百米寬的海面,若是不撤銷中左千戶所,朝廷仍然能夠掌控,這要求也不算離譜,微微沉吟,他才道:“長青似乎是意猶未盡,還有什麼要求?”

胡萬里微微笑了笑,才道:“歷來皇權不下縣,但小琉球情況特殊,遷居小琉球的移民基本都是貧寒赤窮,鮮見有縉紳,若是仍然遵循皇權不下縣的慣例,則會因爲縉紳、宗族的缺失而不利於教化。

因此,小琉球欲在市鎮一級設立衙門,這就需要大量的八品九品以及不入流的官員,小琉球乃新開發之地,甚爲艱難,又孤懸海外,一般官員視如畏途,在下想從民間招募一批德才兼備的士子前來小琉球充任市鎮衙門官員。”

小廝李風烈這時快步走到門外,躬身道:“老爺,酒宴已經備好,是送來北院,還是?”

“就在北院。”胡萬里說着對王廷相二人笑了笑,道:“海上航行,船上飲食簡陋,咱們先入席,正事稍後再談。”

“也好。”王廷相爽快的笑道:“這幾日在船上,翻來覆去就只那幾樣菜,吃的老夫見了就沒有食慾,咱們先祭祭五臟廟。”(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第167章試探第186章長幹寺第257章 出行第262章 分水貢芽茶第479章 主動歸附第122章募捐第335章 送上門的機會第411章 城下之盟第402章 月港撤退第48章 南京(四)第153章 買賣第167章試探第395章第377章 三宣六慰第83章 挑釁第67章 霸氣大明第266章 招攬第21章 冷落第112章 齋醮第332章 兩手準備第211章 王廷相第87章 恩威並施第351章 軟硬兼施第381章 缺錢了第334章 悽慘北條第469章 偷天換日(三十)第267章 回家第270章 天后宮第332章 兩手準備第490章 東興銀行第350章 拒絕招安第248章 衝擊第301章 調集 人手第338章 招安條件第387章 要俘虜第58章 談生意第174章發軍餉第359章 招安條件第445章 偷天換日(六)第23章 侍妾第215章 扯皮第269章 哺乳第215章 扯皮第381章 缺錢了第 17章 豪賭第138章各方反應第337章 混亂的倭國第111章 比較第173章改制第246章 機會第359章 招安條件第118章矛盾第77章 邸報第202章 嚴嵩意第232章 有所求第277章 牛刀小試第295章 杭州掛牌第291章 張璁回京第370章 淘金潮第469章 偷天換日(三十)第104章上疏第337章 混亂的倭國第204章 相親第435章 招攬第164章月港內訌第165章橫插一腳第304章 管理的困惑第151章 爲那般第373章 生意經第368章 上刺刀第89章 益藩王世子第八章 試探第447章 偷天換日(八)第74章 初次接觸第64章 聊勝於無第260章 萬民請願書第106章 內閣急遞第294章 世故第197章 三彈張璁第405章 兵臨廣州第175章紅夷大炮第138章各方反應第475章 兵困大同第406章 堅守第315章 滿載而歸第287章 障眼法第411章 城下之盟第354章 身份敗露第481章 禪位第88章 各有盤算第359章 招安條件第354章 身份敗露第320章 南鎮撫司第295章 杭州掛牌第489章 金融帝國第146章來襲第239章 高屋建瓴第21章 冷落第117章如意算盤第308章 夜襲
第167章試探第186章長幹寺第257章 出行第262章 分水貢芽茶第479章 主動歸附第122章募捐第335章 送上門的機會第411章 城下之盟第402章 月港撤退第48章 南京(四)第153章 買賣第167章試探第395章第377章 三宣六慰第83章 挑釁第67章 霸氣大明第266章 招攬第21章 冷落第112章 齋醮第332章 兩手準備第211章 王廷相第87章 恩威並施第351章 軟硬兼施第381章 缺錢了第334章 悽慘北條第469章 偷天換日(三十)第267章 回家第270章 天后宮第332章 兩手準備第490章 東興銀行第350章 拒絕招安第248章 衝擊第301章 調集 人手第338章 招安條件第387章 要俘虜第58章 談生意第174章發軍餉第359章 招安條件第445章 偷天換日(六)第23章 侍妾第215章 扯皮第269章 哺乳第215章 扯皮第381章 缺錢了第 17章 豪賭第138章各方反應第337章 混亂的倭國第111章 比較第173章改制第246章 機會第359章 招安條件第118章矛盾第77章 邸報第202章 嚴嵩意第232章 有所求第277章 牛刀小試第295章 杭州掛牌第291章 張璁回京第370章 淘金潮第469章 偷天換日(三十)第104章上疏第337章 混亂的倭國第204章 相親第435章 招攬第164章月港內訌第165章橫插一腳第304章 管理的困惑第151章 爲那般第373章 生意經第368章 上刺刀第89章 益藩王世子第八章 試探第447章 偷天換日(八)第74章 初次接觸第64章 聊勝於無第260章 萬民請願書第106章 內閣急遞第294章 世故第197章 三彈張璁第405章 兵臨廣州第175章紅夷大炮第138章各方反應第475章 兵困大同第406章 堅守第315章 滿載而歸第287章 障眼法第411章 城下之盟第354章 身份敗露第481章 禪位第88章 各有盤算第359章 招安條件第354章 身份敗露第320章 南鎮撫司第295章 杭州掛牌第489章 金融帝國第146章來襲第239章 高屋建瓴第21章 冷落第117章如意算盤第308章 夜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