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會票

兩人當下就德州的名勝景點,民俗風情東拉西扯的閒聊了一陣,待見的氣氛融洽,何洪修便含笑道:“聽聞長青隨身僅帶了兩個親隨?”

什麼意思?要舉薦親隨?這也倒無不可,這何知州既是想通過自己爲他牽線搭橋,自然不會害他,所舉薦的親隨必然不會差,想到這裡,胡萬里便含笑道:“聽聞江浙一帶幕賓親隨名聲甚佳,小弟欲往南京、杭州招攬,難不成同安兄有適合的親隨人選?”

“正是。”何洪修微微笑道:“這兩名親隨皆已隨我一任,不僅熟悉州縣衙門各樣規矩,瞭解各種行情慣例,而且爲人老成持重,操守亦是上佳,不貪不奸不滑,若非五年之期快到,爲兄還真是不捨割愛。”

聽的這話,胡萬里毫不猶豫的拱手一揖,道:“既是如此,小弟就先行謝過同安兄了。”

“長青爽快,爲兄下午便領管家將兩人送過來。”何洪修說着便從袖中抽出一張會票,道:“長青遠赴福建,路途遙遠,沿途開支不菲,即便到任之後,各種關係一時間亦難以在短時間內理順,些許薄禮,長青留在身邊以備不時之需,還望毋要推辭。”

胡萬里瞧了一眼何洪修遞過來的紙條,暗忖這是什麼玩意,銀票?這年頭就有銀票了?這喝酒就算了,舉薦親隨亦是常情,收禮卻是大爲不妥,這人情可是要還的,他外放地方,如何還得了這人情?當下他便忙不迭的推辭道:“同安兄,這如何使的,小弟萬萬不敢當,沿途費用小弟甚爲充裕,同安兄無須擔憂。”

何洪修微微一笑道:“長青此言差矣,出門在外,易生變故,事事皆須有備無患,再則,聘請幕賓親隨,亦須細細尋訪,所費不菲,長青日後前程不可限量,須得謹守清廉,初到任上,諸事不順,多些銀兩在身,亦不慮受制於人,爲兄饋贈程儀,乃是官場慣例,無須顧忌。”說着他便將會票塞到胡萬里手裡,輕笑道:“你我一見如故,長青日後成就定在我之上,該不會是連雪中送炭的機會也不給我吧?”

聽他言語誠懇,處處皆爲他考慮着想,而且說的直爽,胡萬里也不忸怩,當下便拱手一揖道:“既同安兄如此高看,小弟就卻之不恭了。”

“理應如此。”何洪修輕笑着道:“此乃德州‘常盛昌’當鋪之會票,德州城內各個分號皆是見票即兌。”說完,他便微微一揖,道:“爲兄先行一步,在‘四元樓’恭候長青。”

送走何洪修,返回房間,胡萬里纔將那什子會票張開,一見票面上寫的竟然是足銀五百兩,他不由暗歎這何洪修出手大方,五百兩銀子可不是小數目,這傢伙出手如此闊綽,難怪數年間就能遷升到四品的知州,不過,他馬上就皺起了眉頭,這匯票難道只能在德州城‘常盛昌’兌換,不能到外地兌換?五百兩銀子足有三十多斤重,長途攜帶可不方便。

德州知州何洪修便服到驛站探訪胡萬里的消息很快便傳了開來,孫光輝、楊獻可聽聞之後便趕了過來,一進門,孫光輝便笑道:“聽聞德州城隍廟、永慶寺、董子祠、董子讀書檯頗有名氣,咱們是否在德州多盤桓幾日。”

聽的這話,胡萬里心知兩人想乘早趕路,當下便微微笑道:“咱們的幕賓親隨皆未配齊,還是及早趕去南京、杭州,二位年兄以爲如何?”

孫光輝之所以如此問,心裡是擔憂德州轄下有官缺,聽聞這話,他登時放下心來,忙附和道:“如此甚好。”

見孫光輝如此拐彎抹角,楊獻可便直接道:“方纔聽聞德州知州前來探訪長青,可是爲了宴請一事?”

“正是。”胡萬里笑道:“你去知會一衆同年,德州知州何洪修午時在‘四元樓’宴請咱們一衆同年,華國兄去通知驛站,咱們明日一早啓程。”

‘四元樓’乃是德州最大的酒樓,胡萬里及一衆同年與德州的知州、遊擊、武道、營守備、衛守備、糧道等一衆能夠上得了檯面的大小官員一頓酒從午時一直喝到申時才散席。

一衆德州官員完全是衝着胡萬里而來,胡萬里倍受張璁青睞,這是他們有目共睹,如今張璁回閣,胡萬里自然亦是水漲船高,沒人會相信他還會被打發到福建那窮山僻壤去做一個八品縣丞,回京師那是肯定的,且不說官職大小,僅就他能隨時見張璁,就完全足夠一衆官員極力逢迎。

胡萬里雖說酒量甚宏,卻也知道架不住衆人輪番敬酒,爲防酒後失言,一開席,他就將一衆同年與德州官員對立起來,一場鏖戰下來,灌趴了三人,其餘人等,亦皆是酒意薰然,醉眼迷離。

胡萬里雖然頗有醉意,心裡卻甚是清明,回到驛站,在秋蝶及幾個丫鬟的侍候下喝了些醒酒湯,又洗漱了一番,人登時就清醒不少,暗忖這德州不可再留,否則一衆官員可能會輪流宴請。

他正想歇息一下,小廝劉思武領着兩名三十多歲的中年漢子走了進來,兩名漢子進來後便磕頭道:“小的陳金寶,趙長福拜見胡老爺。”

胡萬里微微一怔,才記起何洪修說下午會送兩個親隨過來,想來就是這二人了,當下便問道:“可是何大人舉薦過來的?”

“回老爺,小的二人正是從何老爺名下轉過來的。”兩人忙躬身道。

胡萬里點了點頭,道:“既是如此,且安心做事辦差,本少爺老爺不會虧待你們,且去忙吧。”

兩人忙叩頭謝恩,剛剛起身,小廝李鳳烈來報,“少爺,德州武道署唐總管前來拜見。”

胡萬里聽的微微一怔,這纔剛剛散席,怎的又遣總管前來?略一遲疑,他便道:“請他進來。”

那唐總管進的屋來,見胡萬里還算清醒,不由暗鬆了口氣,上前見禮之後,便躬身道:“徒聞胡大人明日一早便要啓程,我家大人特遣小人前來隨禮贈送程儀一份,些許薄禮不成敬意,還望胡大人笑納。”說着便將一拜匣放在桌子上。

第479章 主動歸附第152章 軍火商第183章再提開海第398章 嘉靖再出手第420章 共贏第9章 女兒節第159章誇耀第47章 南京(三)第141章婚事第111章 比較第459章 偷天換日(二十)第355章 立足於打第135章霸道第420章 共贏第六章 買僕第390章 大捷第487章 盛世之兆第47章 南京(三)第181章入主月港(三)第467章 偷天換日(二十八)第122章募捐第185章天降祥瑞第446章 偷天換日(七)第162章有後了第171章擢升第158章禮物第142章 火炮第372章 新式火槍第54章 南京(十)第325章 再出豪言第124章 分功第213章 守備中官第289章 五百里加急第229章 紛爭起第435章 招攬第224章 一門兩公第152章 軍火商第476章 反困第66章 琉球第362章 嘉靖的靈感第459章 偷天換日(二十)第179章入主月港(一)第37章 會票第48章 南京(四)第281章 脫離門牆第456章 偷天換日(十七)第444章 偷天換日(五)第307章 方案第316章 故人重逢第239章 高屋建瓴第305章 外儒內法第253章 兩頭示好第386章 丘八第120章加快進度第422章 捐款第218章 踢皮球第294章 世故第178章時局第437章 秘不發喪第160章入夥東興港第73章 窺破第78章 作秀第125章姑妄言之第116章 狂知縣第55章 師爺第399章 佳人來第321章 強勢第97章 鑄私錢第5章 明朝銀錠第324章 萬衆矚目第316章 故人重逢第256章 走親戚第367章 遷大本營第207章 被逼第194章 禍不單行第41章 徐州第30章 靠身文書第89章 益藩王世子第87章 恩威並施第305章 外儒內法第400章 親王造反第470章 雄辯第61章 出海第226章 化解第224章 一門兩公第11章 踏青賞美第370章 淘金潮第364章 下旨第412章 轟動第488章 省心第440章 偷天換日(一)第160章入夥東興港第125章姑妄言之第444章 偷天換日(五)第150章收買人心第417章 文鬥第486章 受益第394章 爭權第1章 被點撥第461章 偷天換日(二十二)
第479章 主動歸附第152章 軍火商第183章再提開海第398章 嘉靖再出手第420章 共贏第9章 女兒節第159章誇耀第47章 南京(三)第141章婚事第111章 比較第459章 偷天換日(二十)第355章 立足於打第135章霸道第420章 共贏第六章 買僕第390章 大捷第487章 盛世之兆第47章 南京(三)第181章入主月港(三)第467章 偷天換日(二十八)第122章募捐第185章天降祥瑞第446章 偷天換日(七)第162章有後了第171章擢升第158章禮物第142章 火炮第372章 新式火槍第54章 南京(十)第325章 再出豪言第124章 分功第213章 守備中官第289章 五百里加急第229章 紛爭起第435章 招攬第224章 一門兩公第152章 軍火商第476章 反困第66章 琉球第362章 嘉靖的靈感第459章 偷天換日(二十)第179章入主月港(一)第37章 會票第48章 南京(四)第281章 脫離門牆第456章 偷天換日(十七)第444章 偷天換日(五)第307章 方案第316章 故人重逢第239章 高屋建瓴第305章 外儒內法第253章 兩頭示好第386章 丘八第120章加快進度第422章 捐款第218章 踢皮球第294章 世故第178章時局第437章 秘不發喪第160章入夥東興港第73章 窺破第78章 作秀第125章姑妄言之第116章 狂知縣第55章 師爺第399章 佳人來第321章 強勢第97章 鑄私錢第5章 明朝銀錠第324章 萬衆矚目第316章 故人重逢第256章 走親戚第367章 遷大本營第207章 被逼第194章 禍不單行第41章 徐州第30章 靠身文書第89章 益藩王世子第87章 恩威並施第305章 外儒內法第400章 親王造反第470章 雄辯第61章 出海第226章 化解第224章 一門兩公第11章 踏青賞美第370章 淘金潮第364章 下旨第412章 轟動第488章 省心第440章 偷天換日(一)第160章入夥東興港第125章姑妄言之第444章 偷天換日(五)第150章收買人心第417章 文鬥第486章 受益第394章 爭權第1章 被點撥第461章 偷天換日(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