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嘉靖失落

見張璁表態,要立足於打,房間裡的氣氛立刻就凝重起來,在明知不可能取得多大的戰果,明知要付出大量的傷亡和錢財,明知會造成地方動盪的情況下,張璁仍然力主一戰,衆人登時都是心知肚明,這必然是嘉靖的態度!

見幾人默不吭聲,李時略微沉吟了片刻,才沉聲道:“東興港艦隊在月港實彈演習,萬人目睹,逼迫日本藩王入京朝覲,亦是東興港艦隊展示遠海做戰的能夠力,贈送一百門野戰炮,亦是藉此證明東興港有着強大的火炮鑄造實力,竊以爲東興港並非是虛張聲勢。

再則,觀東興港所作所爲,根本就無意做亂,反倒是處處維護東南沿海的安穩,何苦非要一戰?”

“東興港公然脅迫朝廷,與做亂何異?”方獻夫立時接過話頭,道:“東興港在小琉球私鑄火器,顯然是居心不良,向西洋等國販賣火器,根本就是無稽之談,海貿暴利,販賣瓷器、絲綢、布匹等貨物皆是數倍之利,爲何要販賣火器?

東興港如今對大明示好,不過是因爲羽翼未豐罷了,一旦俟其壯大起來,必然爲禍大明!不能給予東興港壯大的時間,不能坐視東興港形成尾大不掉之勢,諸位不要被眼前的一點小利矇蔽!”

“不是被矇蔽,而是無奈!”兵部尚書王憲瞥了他一眼,這纔看向張璁,沉聲道:“首輔大人。東興港又是送野戰炮,又是威脅對大明售賣火器。還促成日本藩王入京朝覲,不願意與大明開戰的意圖極爲明顯,不過,下官竊以爲,東興港並不是怕,而只是不願——東興港不願意辛苦建立的火器作坊毀於戰火。

一旦開戰,朝廷與東興港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若是無法徹底剿滅東興港賊衆以及鑄造工匠。不出數年,他們就會東山再起,屆時。”

“東興港殘餘能夠東山再起,大明水師就一直裹足不前?”張璁淡淡的反問了一句,掃了衆人一眼,才緩聲道:“衛所官兵譁變、逃逸之事屢屢不絕,幾已蔓延成風。缺額、失地已成常態,各地衛所弊端叢生,清軍、異仕、佔役、克餉已到令人髮指的地步,也該好好打一仗了!”

聽的這話,衆人都是一呆,藉着打東興港來整改軍制?這是嘉靖的意思?這可是大動作!

“地方衛所千瘡百孔。積重難返,已到了非下猛藥不可的地步。”張璁也不理會衆人,順着自己的思路往下說道:“國庫空虛,西北不靖,朝廷原本是無力顧及。如今東興港既然跳了出來,索性好好亂一亂。大亂之後再大治,耽擱不了幾年。”

這是要先拿沿海衛所開刀!衆人心裡都是一驚,兵部尚書王憲忙道:“首輔大人,如此一來,整個沿海防禦體系都會崩潰。”

戶部尚書許贊也急道:“首輔大人,朝廷根本沒銀子支撐如此大變!”

“凡事都是逼出來的。”張璁絲毫不爲所動的道,說着,他看了看王憲,沉聲道:“從遼東到廣東,大明沿海總計五十四衛,一百二十餘個千戶所,一百三十餘巡檢司,烽堠墩堡千餘座,兵額總計四十萬,戰船數千艘,聽着規模不小,是不是?

可這些都是紙面上的數據!大明朝野上下,誰不清楚?所謂的海防體系是形同虛設,看看這些年不斷增多的出海私船,看看今年停泊在月港的海船數量就知道了!咱們也無須自欺欺人。

沿海衛所烽堠墩堡還有多少是完好的?有多少是能用的?衛所軍伍四十萬兵額還有多少實額,又有多少能戰?戰船又還有多少能夠下海?別說兵部不清楚,下面的衛所官員也未必清楚,從上到下都是一筆糊塗賬!

打一仗好!至少可以把這些糊塗賬都抹平,可以讓朝廷看清楚沿海衛所的真實情況!皆大歡喜是不是?

沒銀子,賣地!沿海衛所的屯田與其被官員貪污侵吞,還不如索性發賣了,以解眼下的燃眉之急,形同虛設的沿海衛所,不要也罷!”

聽的這一番話,衆人都不由面面相覷,不知所措,這可不僅只是涉及到衛所兵制,真要裁撤了沿海衛所,海禁也將無法執行!

牽扯到海禁,就不是一時半會扯的清楚的了,吏部尚書汪鋐趕緊替張璁將話頭兜回來,是有着屯門海戰經驗的,根本就無須避嫌,當即便微微欠身道:“首輔大人,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既然要立足於打,就必須先摸清楚東興港的底細,也摸清沿海衛所的底細,再從容部署。

這段空暇時間,不妨與東興港虛與委蛇,爭取將那一百門野戰炮騙到手,從資料上記述的試射數據看,野戰炮的威力比弗朗機炮強的不止是一籌半籌,不論是西北,還是圍剿東興港,這批火炮都是急需。”

聽的這話,王憲連忙附和着道:“火炮鑄造困難,而且所須時間太長,即便有資料在手,三四個月時間也未必能夠鑄造出來,大規模鑄造至少要半年之後,必須力爭將東興港這批野戰炮拿到手,如此,水師戰船纔有跟東興港艦隊炮擊的本錢。”

李時略微有些不恥的斜了兩人一眼,又要打東興港,還要騙東興港的火炮,傳出去,朝廷的臉面都會丟的一乾二淨,微微沉吟,他纔開口道:“東興港賊首不是泛泛之輩,豈會如此好騙?”

說着,他看向張璁,道:“即便要立足於打,也不應該操之過急,東興港實則已將野戰炮白白送給了咱們,既然野戰炮比弗朗機炮更好,不妨着工部抓緊時間琢磨,儘快將野戰炮鑄造出來。大規模鑄造,裝備水師。以抵消東興港火炮之利。”

微微點了點頭,張璁纔看向工部尚書聶賢、右侍郎徐贊,道:“憑着這份資料,工部是否能夠儘快鑄造出野戰炮?”

徐贊一直在仔細的翻看手中的野戰炮資料,聽的這話,見聶賢也是一臉的探詢,便沉聲道:“這份野戰炮資料是下官見過的最爲詳盡的圖表資料,不僅數據詳實。精細,各個部位還有放大的解說,按圖鑄造,完全沒有問題,不過,要想大規模鑄造,確實要半年之後。若是抽調各地工匠在南京鑄造,一年內,足可鑄造二百門火炮,三年內,水師戰船可以全部配置這種火炮。”

“不可能等如此長時間。”方獻夫沉聲道:“東興港之所以將如此詳盡的火炮資料白白送給咱們,就是希望咱們鑄造火炮。以拖延時間!”

“拖延時間?”李時沉聲道:“東興港爲什麼要拖延時間?東興港難道不清楚,朝廷若是大量擁有這等野戰炮,二三年之內就足以平定西北,專心對付他們?”

“東興港還另有圖謀?”

“不管東興港有什麼圖謀,這事對朝廷而言。有益無害。”

“未必無害,焉知東興港是否包藏禍心?”

“此言有理。東興港賊首南下驅逐弗朗機人攻佔滿刺加,北上攻擊倭國,逼迫倭國藩王來朝,整合海商,顯見是野心勃勃,無償贈送野戰炮,豈能無因?”

一時間衆人爭論不休,兵部尚書王憲皺着眉頭沉吟半晌,才緩緩開口道:“東興港確實包藏禍心,將野戰炮的資料白白送給咱們,是想拖垮朝廷。”

拖垮朝廷?聽的這話,衆人齊齊看了過來,王憲不敢吊衆人胃口,微微一頓,便接着道:“火炮鑄造不易,一門火炮造價不菲,再則,火炮的消耗也不容忽視,不論是火藥還是炮彈的消耗都是驚人的,遠遠超過弓矢,火炮的損毀也很大,一門鐵炮,發射百次,基本就報廢了,數百門火炮,一場大仗下來,僅僅是彈藥消耗以及火炮的損毀,怕是就要數萬兩銀子。”

聽的這話,衆人都是一愣,火炮有這麼燒錢?就大明這拆東牆補西牆的財政,能夠養得起如此大數量的火炮?東興港或許真是抱着這個想法也未可知,真是這樣,東興港就太陰險了!

汪鋐卻是眼睛一亮,道:“火炮消耗如此大,朝廷封禁月港,厲行海禁,片板不準下海,豈非可以斷掉東興港一應所需?斷絕了糧食,鐵料、硝石等供應,東興港還能撐多久?”

“真要如此,等若是將東興港往絕路上逼,同樣是開戰!”王憲緩聲道:“不過,一旦與東興港開戰,必須厲行海禁,斷絕東興港的補給。”

這就建議倒是可行,而且也有效,張璁微微頜首,正待開口,卻見在跟前時候的中書在門口探頭探腦的張望,雖然料知是有事,他仍是沉着臉呵斥道:“沒見在議事,探頭探腦,成何體統?”

那中書忙就地跪下道:“回首輔大人,宮裡黃公公來了,怕是有旨意。”

聽的這話,張璁忙站起身來,道:“方纔這法子就很有見地,諸位先議議,看是先西北,還是先東南儘快形成方案。”邊說邊將摺子、信件資料從幾人手中收回,來的黃公公,自然是黃錦,多半是嘉靖召見。

看着張璁快步離開的背影,一直悶不吭聲的夏言不由暗歎了一聲,他很清楚,張璁力主征剿東興港是投嘉靖所好,藉機觸及兵制,甚至是推動兵制革新,是爲了鞏固他的首輔之位,真要讓他得逞,想扳倒他,怕是難上加難!

黃錦前來,確實是傳嘉靖口諭,着張璁馬上覲見,宣了口諭,黃錦也不敢停留,更不敢多話,微微點頭,便趕回去繳旨,嘉靖臉色不好,很不好,有發作的趨勢,他可不敢惹禍上身。

見的黃錦的神態言行與平日大不一樣,張璁心裡也是隱隱有些不安,自然不敢怠慢,連手爐都不拿,就快步往乾清宮而去。

匆匆趕到乾清宮外,就見門外跪着一溜太監宮女,他心裡不由一跳,發生了什麼事情?心裡不由更加的緊張,趕緊快步走進西暖閣,一眼便瞥見嘉靖在房裡來回踱着,腳步又快又密,已不能叫踱步,說是疾走更爲恰當,他知道嘉靖的習慣,知道他是心裡焦躁,以此來排解,忙就地跪下,謹慎的道:“微臣張璁,叩見皇上。”

嘉靖停住腳步,看了他一眼,也不叫起,又接着走了起來,腳步卻是越來越慢,張璁伏在地上,自然是聽的分明,心裡不由暗暗鬆了口氣,這才留意到,閣裡還跪着一個人,微微一瞥,他就知道是錦衣總憲駱安,不由暗忖,又出了什麼大案?會不會與他有關?

嘉靖踱了幾圈,緩緩的回到炕上盤腿坐下,這才道:“上前來。”

聽的這話,張璁忙趕緊的趨步向前,在嘉靖炕前跪下,心裡頗有幾分忐忑不安,猶豫着是否稟報一下足利義維前來朝覲的事情分散一下態度注意力,就聽的嘉靖吩咐道:“駱安,將消息再說一遍。”

“是。”駱安忙躬身道:“收到消息,東興港賊首,就是胡萬里,原龍溪知縣,現在的慈善總會會長——胡萬里。”

胡萬里是東興港賊首?張璁不由目瞪口呆,也顧不得君前失儀,轉身看了一眼駱安,沉聲道:“胡萬里怎麼可能是東興港賊首?”

駱安也不看他,躬身道:“指證他的是月港內訌前的東家——洪長福兄弟,消息已經傳遍了整個南京城。”

“不要多問,如此大事,不是鐵案,錦衣衛豈敢上報?”嘉靖冷冷的道。

一聽這話,張璁心裡一緊,趕緊叩首道:“微臣罪該萬死。”

“與你無關。”嘉靖語氣黯然的道:“朕何嘗不是對他讚賞有加。”說着,他伸手對駱安微微一揮,見狀,駱安趕緊的叩首,起身躬身退出。

半晌,嘉靖才輕嘆了一聲,道:“朕之德,朕之能,還是遠遠不及太祖,太宗!”

“皇上。”張璁忙叩首道:“胡萬里素來膽大,行事出人意料,其中必有隱衷,能否容微臣去信追問?”

第254章 物色第200章 揣摩聖意第21章 授官第226章 化解第211章 王廷相第165章橫插一腳第69章 逛街第480章 益王野心第311章 三天第391章 擴兵第159章誇耀第234章 青雲之路第16章 風雲變幻第83章 挑釁第395章第74章 初次接觸第391章 擴兵第488章 省心第131章燒錢第305章 外儒內法第243章 忘義叛恩第426章 飛剪第89章 益藩王世子第366章 摻沙子第33章 驛傳之弊第294章 世故第374章 野心第408章 殘酷第176章指婚第215章 扯皮第237章 沒白來第361章 特區第470章 雄辯第170章金星晝現第405章 兵臨廣州第458章 偷天換日(十九)第146章來襲第367章 遷大本營第178章時局第237章 沒白來第309章 堅守待援第455章 偷天換日(十六)第414章 擔憂第86章 發狠第223章 揣摩第163章彩票圈錢第2章 錢不湊手第35章 建言第398章 嘉靖再出手第245章 報應不爽第37章 會票第293章 被坑第223章 揣摩第448章 偷天換日(九)第234章 青雲之路第66章 琉球第295章 杭州掛牌第462章 偷天換日(二十三)第391章 擴兵第4章 宴請第222章 聯手第294章 世故第187章府尹柴奇第459章 偷天換日(二十)第278章 雙嶼第69章 逛街第191章府尹之位第52章 南京(八)第165章橫插一腳第329章 對應之策第136章彗星掃太微第200章 揣摩聖意第37章 會票第289章 五百里加急第360章 聽調不聽宣第272章 逛集 市第475章 兵困大同第198章 張璁自救第217章 彈劾第172章嚴力的心思第249章 翟鑾撂挑子第197章 三彈張璁第108章 錢法九條第175章紅夷大炮第426章 飛剪第29章 親隨第153章 買賣第332章 兩手準備第126章瞞天過海第417章 文鬥第328章 都指揮使第331章 大同兵變第272章 逛集 市第82章 豁出去第97章 鑄私錢第55章 師爺第1章 被點撥第354章 身份敗露第274章 激勵第471章 西北戰略
第254章 物色第200章 揣摩聖意第21章 授官第226章 化解第211章 王廷相第165章橫插一腳第69章 逛街第480章 益王野心第311章 三天第391章 擴兵第159章誇耀第234章 青雲之路第16章 風雲變幻第83章 挑釁第395章第74章 初次接觸第391章 擴兵第488章 省心第131章燒錢第305章 外儒內法第243章 忘義叛恩第426章 飛剪第89章 益藩王世子第366章 摻沙子第33章 驛傳之弊第294章 世故第374章 野心第408章 殘酷第176章指婚第215章 扯皮第237章 沒白來第361章 特區第470章 雄辯第170章金星晝現第405章 兵臨廣州第458章 偷天換日(十九)第146章來襲第367章 遷大本營第178章時局第237章 沒白來第309章 堅守待援第455章 偷天換日(十六)第414章 擔憂第86章 發狠第223章 揣摩第163章彩票圈錢第2章 錢不湊手第35章 建言第398章 嘉靖再出手第245章 報應不爽第37章 會票第293章 被坑第223章 揣摩第448章 偷天換日(九)第234章 青雲之路第66章 琉球第295章 杭州掛牌第462章 偷天換日(二十三)第391章 擴兵第4章 宴請第222章 聯手第294章 世故第187章府尹柴奇第459章 偷天換日(二十)第278章 雙嶼第69章 逛街第191章府尹之位第52章 南京(八)第165章橫插一腳第329章 對應之策第136章彗星掃太微第200章 揣摩聖意第37章 會票第289章 五百里加急第360章 聽調不聽宣第272章 逛集 市第475章 兵困大同第198章 張璁自救第217章 彈劾第172章嚴力的心思第249章 翟鑾撂挑子第197章 三彈張璁第108章 錢法九條第175章紅夷大炮第426章 飛剪第29章 親隨第153章 買賣第332章 兩手準備第126章瞞天過海第417章 文鬥第328章 都指揮使第331章 大同兵變第272章 逛集 市第82章 豁出去第97章 鑄私錢第55章 師爺第1章 被點撥第354章 身份敗露第274章 激勵第471章 西北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