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奴隸貿易

徵安南?嘉靖一下子彷彿是明白過來,東興港之所以同意這筆交易,是不是爲了逃避徵安南?以爭取時間發展?所謂的積極整軍備戰或許根本就是幌子,想到這裡,不待張璁說完,他便打斷話頭,道:“東興港有多少兵力?”

“回皇上,東興港護衛隊總計二千多兵丁。”張璁說完便隱隱猜到嘉靖如此問的目的,心裡不由暗歎了口氣,看來,嘉靖對東興港是成見太深,一下子難以改變過來,略微沉吟,他才接着道:“皇上,東興港確實準備年底出征安南,研發的新式火槍就是爲徵安南而準備的。”

這是張璁第二次提到新式火槍,嘉靖忍不住問道:“東興港研發的新式火槍足以對抗韃靼騎兵?”

“微臣不知兵事,也不熟悉火器。”張璁沉聲道:“不過,王廷相對新式火槍推崇備至,直言能夠改變西北戰局,微臣此番回京,帶了十枝新式火槍。”

王廷相是親自領過兵的,如今還是南京兵部尚書,他既然推崇備至,顯然這新式火器必有過人之處,嘉靖微微頜首道:“秉用將那十枝新式火槍交給工部、兵部,着兩部儘快比較新舊火槍的優劣。”

“微臣遵旨。”張璁忙躬身道,說着,他謹慎的道:“皇上,胡萬里此番再次懇祈在廣西招募五千兵丁。”

這事胡萬里上過摺子,嘉靖一直壓着沒有回覆,東興港不比地方衛所,也不是一般的鎮守總兵官,允許他們招募五千兵丁,朝廷根本就無法控制,既不能調度也無法解散。這等若是壯大東興港的實力,嘉靖如何會同意?

微微沉吟,他才道:“東興港遠征安南。必然是從海路攻擊,還是從沿海各省抽調衛所兵丁。”說到這裡。他心裡一動,道:“若是時間倉促,東興港可以緩一緩。”

緩一緩?這一緩,變數可就大了,嘉靖難道是放棄了消弱東興港的計劃?這可能性不大,難道是試探?張璁略微一頓,便道:“皇上。胡萬里並無延緩徵安南的意思,他認爲,安南是朝廷進入南洋諸藩的必經之地,越早平定越好。南洋諸藩屬國如今正在逐步壯大。”

嗯?東興港並無逃避拖延徵安南的打算?嘉靖不由微微一皺眉頭,很快也就釋然,如此更好,縱使東興港有大威力的火器,徵安南也不可能沒有消耗。

見嘉靖半晌沒有吭聲。張璁心知他不會更改主意了,東興港不可能有私募五千兵丁的機會,他不由暗自腹誹,就算要削弱東興港,也的以大局爲重是不?沿海各省抽調的五千衛所兵丁。如何能徵安南?不知道東興港在失望之餘,會否延緩徵安南?就算出徵,多半也就是虛張聲勢,走走過場。

想到這裡,張璁不由有些心灰意懶,他身體這兩年確實不好,幾次昏厥在內閣值房,請求致仕,嘉靖都一味不允,如今,東興港之事,他也算是盡力了,此樁事一了,該是下決心致仕返鄉了!

嘉靖看了他一眼,才道:“小琉球三衛駐兵之事,胡萬里是何反應?”

聽的提及這事,張璁忙小心翼翼的道:“皇上,胡萬里欲在小琉球試行新的役兵制,取消兵籍,從小琉球本土招募兵丁,服役五至十五年不等,按月發餉,退役再另行補貼或是安排差事,這役兵制雖說頗爲耗錢,卻能保證兵丁的戰力,極大的改變兵丁與百姓的關係,微臣頗爲看好這役兵制,朝廷日後若是革新兵制,亦可借鑑。”

嘉靖的臉色登時就陰沉下來,不待他說完,便沉聲道:“胡萬里拒絕朝廷在小琉球駐紮三衛兵丁?”

見他有動怒的跡象,張璁忙躬身道:“皇上,若是朝廷擁有大規模的水師艦隊,實無在小琉球駐兵的必要,三衛入駐小琉球,衛所開墾屯田,調防等都是一筆不菲的開支,如今各衛缺額嚴重,新增三衛,額兵來源不易。”

一瞬間,嘉靖什麼都明白過來,難怪胡萬里願意吃那麼大的虧,原來是不讓朝廷在小琉球駐軍,若是要堅持在小琉球駐紮三衛兵丁,怕是這交易也就不了了之,而且金礦也不可能交給朝廷,一年七十萬兩白銀,還有二十艘戰艦火炮,造船技術,水師訓練,這個損失實在是大到他無法承受。

半晌,他才強壓下心頭的惱怒,瞥了張璁一眼,淡淡的道:“秉用一路勞頓,先退下。”

一旬之後,嘉靖終於鬆口,同意了與東興港的交易,一直懸着心的張璁不由長鬆了一口氣,立刻五百里加急傳遞這一消息往南京,同一日邸報上也刊載了嘉靖的諭旨,從北方各省抽調人口遷移小琉球以儘快開發小琉球兩府六縣。

張璁自然也閒不着,立刻着手實施遷移計劃,頻頻召集吏部、戶部、兵部、工部等各部大員,又給地方各省大員親自去信叮囑交代,朝廷在西北開支浩大,他要儘量爭取今年能夠從東興港拿到手第一年足額的交易銀兩。

一時間,朝野上下,大明兩京十三省皆是爲之震動,不論是官員還是士紳商賈紛紛聚焦小琉球,一年三萬戶,這是十多萬人的大遷移,這在大明堪稱是天大的手筆,完全超過了明初的遷移規模,豈能不引人注目?誰也猜不透這大遷移的背後是什麼原因?

就在北方各省府縣忙着遷移人口之時,被冷淡了近百年的南京寶船廠,龍江船廠也引起了轟動,朝廷委派了一名工部員外郎坐鎮南京,大力整合整頓南京寶船廠,龍江造船廠,並且放出風聲,招攬經驗豐富的造船工匠,徵調原寶船廠廠匠。

消息一傳開,所有人第一時間就反應過來,朝廷要重建遠航西洋的寶船船隊!一時間。南京城裡猜測四起,誰也不知道這算不算朝廷要開海的前奏,朝廷大力開發小琉球本身就是對禁海的一個強烈衝擊。如今又擺開架勢要恢復寶船的建造,要知道鄭和的寶船船隊當年下西洋可是攜帶了大量的商船隊。

大明沿海日趨增多的海商則又是振奮又是擔憂。雖然沒人知道朝廷大力開發小琉球背後的貓膩,但朝廷此舉卻是肯定了東興港以及萬里港的地位,擔憂的則是朝廷恢復寶船的建造,隱隱有跟東興港爭霸海上的意味,這對他們海商而言,未必是件好事。

東興港靶場,胡萬里與一衆工匠忙活了半天。終於安裝完一門裝有簡易炮架的火炮,看着炮架後端兩個大彈簧,他眼裡充滿了希望,這就是架退式火炮的雛形。揮了揮手,他才沉聲道:“準備開炮。”

“轟”悶雷一般巨響之後,固定在炮架上的火炮沿着軌道——也就是兩跟三角鋼後退,

在軌道末端撞擊到兩個大彈簧後,又沿着軌道彈了回去。雖然沒有回到原來開炮的位置,但相較於以前來說,復位就輕鬆多了。

胡萬里上前察看了一下彈簧,還好,沒有出現碎裂。劉思武湊上前驚喜的道:“少爺,這可是比用繩子阻攔火炮強多了,什麼時候能夠在戰艦上安裝?有這裝置,火炮炮擊的速度能夠提高不少。”

“上艦?”胡萬里笑了笑,道:“距離上艦還早的很。”

一旁的李健猶豫了下,才道:“少爺,這種裝置固然是好,但是這個軌道固定死了炮口的方向。”

“說的好,遇事就是要多琢磨,不能只看到好處,還要看到壞處。”胡萬里說着掃了一衆工匠一眼,含笑道:“李健提出的這個問題,你們可有辦法解決?”

一衆工匠正自欣喜,聽的這話,都是一愣,半晌,纔有一個年輕工匠怯怯的道:“大東家,軌道必須固定在甲板上,這是不可能移動的,要想轉動炮口,只能從炮架着手,但是火炮太重了。”

“說的好。”胡萬里含笑道:“雖然現在還不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但你的思路是正確的,李健能指出缺陷,你能提出正確的解決思路,都很好,你們兩人,每人獎勵三十銀元。”

三十塊銀元不是筆小數目,李健還無所謂,但對那年輕的工匠而言,這就是一年的工錢,一句話就得到如此高的獎賞,他彷彿是在夢中,一時間有些難相信,直到有人提醒,他才跪下道:“小的謝大東家賞。”

胡萬里微微頜首道:“起來,這是你應得的獎勵。”說着,他環顧了衆人一眼,道:“東興港的火器纔開始起步,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大家要善於發現問題,善於解決問題,宣傳一下,所有的護衛隊兵丁和東興港工匠,但凡是能夠指出火器存在的問題,提出新穎的想法以及正確的解決思路的,都有獎賞。”

一衆人立刻轟然道:“謝大東家。”

胡萬里擺了擺手,道:“繼續開炮,看看這彈簧能夠經受的住幾炮。”

僅僅只炮擊三次,粗大的彈簧就碎裂了,胡萬里雖然早就預料到不經用,但三次就碎,他還是有些心痛,這兩個彈簧,可是費了他和幾個工匠的不少心思,看來還是低估了火炮的後坐力。

見幾個製作彈簧的工匠一臉沮喪,胡萬里不以爲意的笑了笑,道:“你們別把彈簧想的太簡單了,這玩意看起來簡單,作用卻無比的大,不僅是火器,以後很多機械都要用到它,這玩意很複雜,不僅涉及到鋼材的問題,還跟淬火回火鍛打有極大的關係,專門成立一個研製彈簧的作坊,慢慢摸索,彈簧能夠承受十次炮擊不碎,不變形,獎勵五百銀元,能夠承受二十次炮擊,獎勵二千銀元,一路翻上去,只要你們拿得出成績來,研發期間你們的工錢照領,至於人員,給你們十個名額。”

這段時間,胡萬里耗在彈簧上的精力不小,手工製作粗大的彈簧,可不是件輕鬆活,他心裡很清楚,東興港在短時間內不可能造出適用的彈簧來,但他必須乘早播下這顆種子。彈簧的用處太大了,越早研發越好,他所能做的只是指出一條正確的研發方向。激發他們的動力,剩下的事情。就看這些工匠的了。

從靶場回到東春園,才進大門,李風烈便亦步亦趨的道:“老爺,薛良輔、嚴力、吳亦有都在廂房候着老爺。”

嚴力、吳亦有都來了?胡萬里腳步點地的道:“帶他們去書房,我洗漱下就來。”

待的胡萬里洗漱更衣之後來到書房,薛良輔、嚴力、吳亦有三人都齊齊起身相迎,揖禮道:“見過少爺。”

胡萬里含笑點了點頭。道:“好,南洋、東洋兩大船隊都撞一塊了,無須多禮,都坐。”說着徑直在主位上落座。待的三人相繼落座,他才微笑道:“佐卿是什麼事情?”

薛良輔欠身道:“回少爺,屬下沒什麼事情,只是方纔得知朝廷從北方各省大舉遷移百姓來小琉球,而且聽聞南京寶船廠亦在緊鑼密鼓的籌備復建。頗爲不解。”

這事既然已經開始實施了,就再無隱瞞的必要,啜了口茶,胡萬里才道:“這是我跟恩師的交易,朝廷大力移民入小琉球。東興港幫朝廷籌建水師艦隊。”

“風帆艦隊?”

“不錯。”

聽的這話,薛良輔、嚴力、吳亦有三人不由面面相覷,略微沉吟,薛良輔才道:“少爺,朝廷的造船和鑄炮能力都遠遠超過東興港,少爺就不擔心反過來受制於朝廷?”

“受制於朝廷?”胡萬里微微笑了笑,這纔看向嚴力、吳亦有二人道:“你們從南洋、倭國帶回了多少奴隸?”

吳亦有欠身道:“屬下對倭國的情形不是很熟,此番帶回的奴隸不多,就只五百過人。”

“南洋略微多點,有八百多人。”嚴力沉聲道:“不過,大多都是少爺不看好的南洋的土著。”

雖然不滿意這個數字,但胡萬里臉上依然掛着笑,“第一次能有這個規模算是不錯了,慢慢積累經驗,東興港要快速發展就離不開奴隸,不論是港口城市的建設還是開荒挖礦修路,都需要大量的奴隸,東興港要想站穩腳跟,就必須快速發展。”

“少爺,奴隸多了會不會對小琉球帶來不利的影響?”薛良輔有些擔憂的道。

“不會。”胡萬里篤定的道:“嚴格控制,不允許女奴隸進小琉球就可以了,奴隸數量多了,就往其他帶需要開發的地方轉移,比如美洲。”

美洲?東興港要往美洲發展?南洋這麼大塊地盤都不知何時能夠開發起來,還想着發展美洲,這也太好高騖遠了吧?三人都有些疑惑的望着胡萬里。

見這情形,胡萬里微笑着道:“不用奇怪,美洲,東興港遲早要開發美洲的,咱們的對手不是大明,而是西洋人。”

“言歸正傳。”微微一頓,胡萬里才接着道:“這些奴隸,都送去漢武港吧,漢武港不僅要建城建碼頭,還要建大型的火炮鑄造作坊,火槍鍛造作坊和造船廠,你們放心,朝廷的造船能力或許遠超咱們,但鑄炮能力,絕對比不上咱們,更不要說咱們的火器還能不斷的更新和改良。”

吳亦有擔心的道:“少爺,朝廷水師可不是什麼好玩意,軍紀也不嚴,若是有了風帆戰船,怕是會威脅海上商船隊的安全。”

這話倒不是杞人憂天,不過,小琉球要快速發展起來,必須得有大量的移民,即便爲此付出一定的代價,胡萬里也在所不惜,但這話對嚴力、吳亦有不好說,默然半晌,他才道:“朝廷的水師艦隊形成戰力和規模,少說也要三年,三年時間,足夠東興港艦隊提升戰力了,你們不必擔憂過甚。”

呷了口茶,他才沉吟着道:“一千多奴隸,建設漢武港,人手太少了點,叫趙長福從萬里港撥三千人,後日啓程送往漢武港,朝廷的首批移民也都直接送往漢武港,我這幾日也抽空去一趟,實地勘察一下,將漢武港規劃出來,至於船隊。”

頓了一下,他才道:“東興港名下的所有船隊,包括新歸附的,都組織起來,準備輸送移民,按計劃是一年三萬戶,今年雖然只有半年時間,估計要運送六七萬人口,要提前安排好,船隻不夠,僱傭其他海商。”

“如今正是與倭國的海貿旺季。”

“移民纔是大事,海貿暫停,對倭貿易如今不存在淡旺之分,先將移民事情妥善辦好。”

薛良輔看了他一眼,道:“少爺,一下猛增如此多人口,糧食問題如何解決?”

“這容易。”胡萬里不以爲意的道:“天下熙熙皆爲來利來,在萬里港、漢武港,將糧食收購價格提高三成,消息傳開,海商自然會想方設法倒賣糧食過來,兩個港口加緊建糧倉纔是正事。”

嚴力輕聲嘀咕了一句,“三成怕是吸引不了海商。”

“銀子吸引不了,就賣火器。”胡萬里語氣輕鬆的道:“不怕吸引不了他們。”

第365章 安南第192章另有意第32章 驛站第248章 衝擊第373章 生意經第136章彗星掃太微第488章 省心第359章 招安條件第110章 離衙第456章 偷天換日(十七)第170章金星晝現第457章 偷天換日(十八)第290章 夏言獲賞第406章 堅守第311章 三天第274章 激勵第200章 揣摩聖意第39章 胡謅第203章 嚴世藩第58章 談生意第394章 爭權第416章 嚴嵩入閣第376章 嫁衣?第304章 管理的困惑第212章 失控第134章大凶之兆第200章 揣摩聖意第429章 考績第114章 籠絡第330章 招安第302章 下馬威第353章 仇人相見第26章 明朝海禁第399章 佳人來第370章 淘金潮第337章 混亂的倭國第231章 不解第346章 火燒大阪灣(六)第72章 試探第355章 立足於打第345章 火燒大阪灣(五)第463 偷天換日(二十四)第251章 復召張璁第336章 壟斷計劃第276章 肉靶第23章 侍妾第21章 冷落第369章 發現金礦第475章 兵困大同第23章 侍妾第207章 被逼第183章再提開海第479章 主動歸附第482章 吉日第217章 彈劾第329章 對應之策第46章 南京(二)第379章 說服嘉靖第336章 壟斷計劃第283章 清曼憂心第327章 永寧衛的算盤第486章 受益第481章 禪位第346章 火燒大阪灣(六)第283章 清曼憂心第227章 不表態第347章 贖金第67章 霸氣大明第280章 辭官之道第224章 一門兩公第 168章考驗第397章 過河拆橋第148章 殺手鐗第184章再回金陵第388章 布袋陣第391章 擴兵第159章誇耀第91章 雙管齊下第372章 新式火槍第85章 刁難第405章 兵臨廣州第203章 嚴世藩第 168章考驗第22章 禮物第72章 試探第349章 蠱惑第478章 四面圍攻第135章霸道第253章 兩頭示好第25章 色藝雙全第182章 離任第295章 杭州掛牌第312章 投降第72章 試探第362章 嘉靖的靈感第24章 穩定人心第289章 五百里加急第105章 緝私錢第342章 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二)第120章加快進度
第365章 安南第192章另有意第32章 驛站第248章 衝擊第373章 生意經第136章彗星掃太微第488章 省心第359章 招安條件第110章 離衙第456章 偷天換日(十七)第170章金星晝現第457章 偷天換日(十八)第290章 夏言獲賞第406章 堅守第311章 三天第274章 激勵第200章 揣摩聖意第39章 胡謅第203章 嚴世藩第58章 談生意第394章 爭權第416章 嚴嵩入閣第376章 嫁衣?第304章 管理的困惑第212章 失控第134章大凶之兆第200章 揣摩聖意第429章 考績第114章 籠絡第330章 招安第302章 下馬威第353章 仇人相見第26章 明朝海禁第399章 佳人來第370章 淘金潮第337章 混亂的倭國第231章 不解第346章 火燒大阪灣(六)第72章 試探第355章 立足於打第345章 火燒大阪灣(五)第463 偷天換日(二十四)第251章 復召張璁第336章 壟斷計劃第276章 肉靶第23章 侍妾第21章 冷落第369章 發現金礦第475章 兵困大同第23章 侍妾第207章 被逼第183章再提開海第479章 主動歸附第482章 吉日第217章 彈劾第329章 對應之策第46章 南京(二)第379章 說服嘉靖第336章 壟斷計劃第283章 清曼憂心第327章 永寧衛的算盤第486章 受益第481章 禪位第346章 火燒大阪灣(六)第283章 清曼憂心第227章 不表態第347章 贖金第67章 霸氣大明第280章 辭官之道第224章 一門兩公第 168章考驗第397章 過河拆橋第148章 殺手鐗第184章再回金陵第388章 布袋陣第391章 擴兵第159章誇耀第91章 雙管齊下第372章 新式火槍第85章 刁難第405章 兵臨廣州第203章 嚴世藩第 168章考驗第22章 禮物第72章 試探第349章 蠱惑第478章 四面圍攻第135章霸道第253章 兩頭示好第25章 色藝雙全第182章 離任第295章 杭州掛牌第312章 投降第72章 試探第362章 嘉靖的靈感第24章 穩定人心第289章 五百里加急第105章 緝私錢第342章 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二)第120章加快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