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偷天換日(二十七)

敬思殿,書房。

胡萬里獨自在房間裡緩步的踱着,讓嚴嵩慫恿嘉靖與韃靼結盟,是胡萬里在得知成國公朱希忠、翟鑾率領薊州三鎮投靠之後生出的想法,他斷定嘉靖不會在明知必敗的情況下還來攻打京師自尋死路,這傢伙不象建文帝那樣一根筋,東興港的兵力也沒有當年朱棣靖難之時那麼雄厚,他必須想法子讓嘉靖身敗名裂,才能放手打擊,而後名正言順的登基稱帝!

對於嘉靖的處境和反應,他反覆的思考過,嘉靖率領邊軍反攻京師,就是無可厚非之事,但他不可能率領邊軍南下,那樣不僅會盡失民心官心,連軍心也會失掉,他要倚重邊軍,只能在西北立足,而在西北立足,他就會陷入腹背受敵的處境。

不僅僅是腹背受敵的處境,還是一個坐以待斃的局面,要想改變這個局面,嘉靖唯一的選擇便是與韃靼聯盟,即便嘉靖明知與韃靼聯盟是飲鴆止渴,是引狼入室,是在刀尖上跳舞,他也別無選擇,他不是坐以待斃的人!

更何況,在嘉靖看來,與韃靼聯盟,不僅能改變他腹背受敵的困境,還有機會反攻京師,與他一較高低,他豈會不嘗試?只要能夠擊敗他,擊敗東興港,嘉靖應該會不擇手段!

對於韃靼而言,他這個僞益王也是一個極大的威脅,不僅是因爲他在靖難檄文中明確的表態要掃平西北,更因爲東興港的火槍火炮已經足以威脅到韃靼騎兵的生存,相信韃靼和嘉靖一樣,對他的態度都是必欲除之而後快,這一對難兄難弟,在他造成的巨大壓力下,定然會一拍即合!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如今嘉靖遷都西安,擺出平分天下的姿態,這是在有意的麻痹他。也有可能背後還有名堂,不過,不管嘉靖是何用意,他必須的順水推舟,他也需要時間擴兵備戰,嘉靖不會給他太多的時間,最遲。明年春夏之時,就可能發動大戰!

但是順水推舟也有個麻煩,這有可能給天下人造成他胸無大志的錯覺,如今天下人都在看着他的反應,該如何破解?

次日早朝之後,胡萬里便將薛良輔、劉思武、李健、成國公朱希忠、翟鑾、曹子登、楊爵、劉魁等人留下。掃了衆人一眼,他才緩聲道:“昨日的金陵報都看了吧?”

聽的這話,楊爵毫不遲疑的開口道:“皇上遷都西安,無異於退避三舍,且只令內陸七省繳納賦稅以作養西北六鎮邊軍,下官懇祈殿下以天下蒼生爲重,暫罷刀兵。”

“暫罷刀兵。置殿下於何地?”朱希忠當即沉聲道:“奸佞未除,殿下當繼續勤王。”

“妄動刀兵,盡失民心。”楊爵絲毫不示弱,當即沉聲道:“殿下豈會爲一己之私,陷天下萬民於水火?這是陷殿下於不義!”

胡萬里瞥了他一眼,這個同年着實是執拗了一點,在監獄呆了幾年也沒磨掉一點棱角,做言官倒真是不錯的人選。

聽的楊爵這話。衆人都不由的暗罵了一聲迂腐,益王起兵兵造反,都打進京師,將嘉靖逼的遷都了,還有什麼大義可言?想歸想,這話卻沒人敢說,見的朱希忠沒法反駁。翟鑾緩緩開口道:“下官竊以爲,大明疆域不能一分爲二。”

這話算是說到了點子上,胡萬里也不想聽他們吵,當即頜首道:“這話有理。不過,百姓也都渴望太平,這一點也不能不顧及,凡事不可操之過急,本王也無意主動挑起戰事,卻不得不防,而且也須保護治下子民免遭戰亂之害。

劉思武、李健,你二人從護衛隊挑選一批骨幹趕赴薊州、宣府、大同三鎮,挑選精銳,加以強訓,嚴防韃靼來犯。”

“下官遵命!”二人忙敬禮道,稍一遲疑,劉思武才道:“還請殿下明示,以多少兵力爲限?”

“邊軍不比衛所兵丁,多爲青壯,日常訓練也並不懈怠。”胡萬里略微一頓,便道:“三選一罷,一應待遇與護衛隊同例。”

三鎮邊軍本就不少,還有從京師撤到宣府的數萬京營兵丁,二挑一,那至少就是六七萬兵丁,待遇與護衛隊同例,京師不久前又才新招了兩萬新軍,這一年光是軍餉就的二三百萬!這還不包括火器和彈藥,朝廷哪來如此多銀子養兵?

衆人都聽的一呆,翟鑾連忙躬身道:“殿下入京師之時,公告天下,免賦稅一年,且太倉銀庫已被清空。”

“銀子的事情,你們無須操心!”胡萬里語氣輕鬆的說道,雖然說的輕鬆,但他卻一點也不覺的輕鬆,在小琉球他一直不敢擴軍,不僅是因爲人口,也是因爲經濟的壓力太大,但現在他卻是沒有辦法,面對嘉靖和韃靼的聯手,他不得不盡快的擴充兵力。

胡萬里輕鬆的語氣卻是讓翟鑾等人暗暗吃驚,一個個都在猜測東興港究竟富裕到了什麼程度?一年不徵賦稅,還敢幾百萬幾百萬的往外花,僅僅是這份財力,嘉靖就根本沒有可比性!

一衆人登時都不吭聲,胡萬里從邊軍中挑選精銳,而且是打着防範韃靼騎兵侵擾的藉口,雖然明知他這是爲征伐西北做準備,卻也沒法反駁,而就連楊爵也識趣的閉上嘴。

見有些冷場,翟鑾忙躬身道:“殿下,如今各部院官員奇缺,且小琉球、呂宋、南洋等地又新建行省,處處都急需官員,下官懇祈從兩京國子監擇優錄取一部分監生以充實朝廷和地方。”

擇選官員?胡萬里腦子裡登時就冒出一個主意,略微沉吟,他才道:“監生良莠不齊,需要大力整頓,如今國家正是用人之際,我意昭告兩京十三省,明年開一科恩科。”

開一科恩科!翟鑾登時佩服的五體投地,這一手實在是太厲害了,這不僅是對嘉靖平分天下的回擊,而且受盡天下士紳之心,這一來。嘉靖要內陸七省繳納賦稅的事情怕是要受到不小的阻礙,七省士紳必然會極力反對。

這主子可能比嘉靖還難侍候,翟鑾暗歎了一聲,才躬身道:“殿下高瞻遠矚,實非下官等能及萬一。”

“殿下聖明。”薛良輔也連忙躬身道,他也沒料到胡萬里手段如此高明。

見朱希忠也躬身,胡萬里含笑擺了擺手。道:“少些奉承,多些諫言,本王不塞言路,不因言罪人,着楊爵晉左僉都御史。”

楊爵沒想到益王不僅沒有降罪,反而還擢拔他爲正四品的左僉都御史。如今都察院根本沒有大員,這實際上是讓他掌管都察院了,他在嘉靖跟前因言而下詔獄,在胡萬里面前因言而擢升,心裡不由的暗自感慨,忙躬身道:“下官謝殿下恩典。”

“內閣也不能由仲鳴一人扛着。”胡萬里接着道:“你們議議,篩選兩個適合的。不一定要侷限於翰林,有真才實學的都行,最好要熟悉部務的。”說完,他便起身,轉進了後殿。

翟鑾忙帶頭伏地跪送,心裡卻是暗暗驚訝,要熟悉部務的?難道益王沒有讓薛良輔進內閣的意思?不侷限於翰林出身的又是什麼意思?難道是要自個舉薦薛良輔?

薛良輔卻根本就沒想過要入閣,他自己有多少斤兩他很清楚。他心裡着急的是銀子,胡萬里整編邊軍,這一年二三百萬的銀子從哪裡來?見一衆官員起身退出,他也緩步走出大殿,纔出殿,大太監蘇雲路便匆匆趕了出來,躬身道:“薛大人留步。殿下宣召薛大人和劉思武、李健兩位將軍。”

薛良輔、劉思武、李健三人跟着進了書房,見禮之後,胡萬里便含笑,道:“坐。”待的三人落座。他才接着道:“命令王富貴率師回倭國,再給他加三十艘戰艦,將大內家的大森銀礦給我搶了,大量擄掠奴隸開採銀礦,一年至少給我上繳一百萬兩。”

“是!”劉思武忙敬禮道。

“三鎮的新軍要抓緊時間訓練。”胡萬里略微沉吟,便直言不諱的說道:“嘉靖可能會與韃靼聯手,明年開春就會反攻京師,時間不多,必須抓緊時間訓練,再有,護衛隊的騎術也必須加強訓練,遠征西北,不會騎馬可不行。”

“是,屬下遵命。”劉思武、李健連忙應道。

“殿下。”薛良輔沉吟着道:“這可是近十萬新兵,軍餉、軍裝、火器裝備和實彈訓練,這至少得四五百萬銀元,邊軍的募兵月餉才一塊銀元。”

“吃糧當兵,那是提着腦袋賣命,月餉兩塊銀元不算高。”胡萬里不急不緩的道:“大明的武人地位低,要改變這個現狀,首先就的改善兵丁的經濟狀況。”略微一頓,他才道:“這筆銀子不難湊,你們倆先下去準備,有關嘉靖與韃靼的情況不要外泄。”

“是,屬下告退。”劉思武、李健兩人敬禮離開。

待的兩人離開,薛良輔終是忍不住道:“殿下究竟如何籌措這幾百萬銀元?動用銀號還是慈善?”

“幾百萬銀元就難倒了東興港,豈不讓天下人笑話?”胡萬里微微搖了搖頭,才含笑道:“無須動用其他的,就從玻璃上面就能賺到這筆銀子!”

玻璃?薛良輔一愣,道:“玻璃如今確實是供不應求,但生產有限,再怎麼着也不可能一年賣出幾百萬銀元?”說到這裡,他心裡一跳,胡萬里改不會是想把玻璃的技術轉賣出去吧?那可是實實在在的殺雞取卵!他當即便道:“殿下,玻璃技術可不能轉賣。”

“當然不會。”胡萬里輕鬆的笑道:“玻璃纔剛剛開始賺大錢,怎能轉賣技術?”說着,他呷了口茶,這法子他也是剛剛回書房的路上纔想到的,略微一頓,他便道:“其實大明不缺銀子,要賺幾百萬銀元不是什麼難事,你去‘匯通銀號’以東興港的名義張貼一份告示,尋找北直隸的玻璃製品經銷商。”

“經銷商?”薛良輔一愣。

“對,經銷商。”胡萬里肯定的道:“以後東興港的玻璃銷售不再是無序的亂買,而是向賣鹽那養按地域劃分,包片銷售。”

一聽這話,薛良輔登時就明白過來,鹽商賣鹽的法子他自然清楚,他登時就喜笑顏開,“殿下這法子實是妙不可言。不知這北直隸的經銷權,殿下準備賣多少?”

“公開拍賣。”胡萬里含笑道:“北直隸可是一個大市場,底價就以五十萬銀元起底!”

五十萬銀元!薛良輔一個激靈,一個北直隸的經銷權就賣五十萬銀元!少爺這是想銀元想瘋了!照這個價格,大明兩京十三省,能賣多少銀元?半晌,他才喃喃着道:“殿下。五十萬是否太高了?”

“太高?”胡萬里瞥了他一眼,微微搖了搖頭道:“佐卿不懂經商之道,這經銷權一百萬都不高!這不是一年二年的生意,也不是十年八年的生意,這有可能是幾代人的生意,你明白不?東興港玻璃製造技術天下無雙。而且還能不斷的推陳出新,只要東興港的玻璃作坊不垮,這生意就能夠綿延傳承下去,就算是改朝換代,也不受影響。

東興港的玻璃作坊會垮嗎?會!但要說數十年內會垮掉,怕是沒人會相信,東興港的玻璃製品如今可是品種繁多。北直隸八府二州之地,一年的利潤至少高達數萬甚至十萬以上!你說一百萬的經銷權貴不貴?而且他們轉手就可以分包給下面的八府兩縣,你說有沒有人爭搶?”

“不貴!”薛良輔連連點頭道:“這簡直是一本萬利!定然要羣起而爭!屬下馬上就安排人去張貼告示。”

東興港徵召北直隸玻璃製品經銷商的告示在‘匯通銀號’大堂內一貼出來,‘匯通銀號’的掌櫃何士嘉就有些發呆,他還以爲東興港是以這個法子來償還他們銀號的欠銀,一看起底價是五十萬,他也禁不住嘀咕,“還真是想銀子想瘋了!”

張貼告示的夥計瞥了他一眼。輕笑道:“何掌櫃的,您今兒可是走眼了。”說着他便將薛良輔教他的話說了一遍,而後才笑道:“何掌櫃如今還覺的貴嗎?咱老爺可是說了,允許合夥競爭購買這經銷權。”

“不貴,不貴,確實不貴。”何士嘉連連點頭道,隨即便吩咐道:“夥計。趕緊的,馬上去通知咱銀號的大客戶,就說是大好事!”

‘匯通銀號’的夥計一通知,京師的富商巨賈立刻就聞風而來。何士嘉依樣畫葫蘆的解說了一遍,一衆商賈富戶立刻就急不可待的打聽公開拍賣的時間和地點,大明的玻璃製品就只東興港的玻璃作坊生產,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玻璃在京師的銷售情況也相當火爆,各種大小不一的玻璃鏡,裝窗戶的平板玻璃,玻璃制的杯碗盤盞,酒瓶花瓶燈罩蠟臺等等幾乎都貨一到就被搶購一空,根本就沒有庫存的,往往都需要加價提前訂購,這其中的利潤,一般的商賈都清楚。

雖說東興港長袖善舞、生財有道,但這對經銷商來說,何嘗不是百年難遇的大好機會?五十萬銀元的起拍底價確實有些高,但相對於玻璃製品的利潤來說,根本就不算回事!聽聞拍賣會在半月後舉行,地點就在‘匯通銀號’後院,一衆富商巨賈便呼朋喚友找地方去商議,誰都清楚,這不是五十萬能夠拿的下來的,即便翻一番也未必能夠拿下來,不合夥,誰心裡都沒底。

這邊廂商賈們忙着呼朋喚友,摩拳擦掌的準備競爭東興港玻璃製品的經銷權,那邊廂益王準備明年增開一科恩科的消息也不脛而走,很快就在京師傳揚開來,這可不是小事,科考正科是三年一次,增開一次恩科,那是極爲難得的機會,對於寒窗苦讀的士子來說,等若是多了一次躍龍門的機會,誰不關心?

正陽門,‘望江南’茶樓,這是正陽門附近最大的一家茶樓,生意極好。

午後,胡萬里一身長衫,搖着一把摺扇隨意的進了茶樓,掃了一眼大堂,便在小二的引領下上了二樓,上的樓梯,看了一眼樓梯正對着的牆壁,他微微一笑,對小二道:“在下有副對聯要貼在此處,不知可行?”

小二白了他一眼,道:“客官,不知是出自哪位大家之手?”

“談不上大家,不過,卻是一副極好的對聯。”胡萬里說着便從袖中抽出卷好的對聯,遞了過去,道:“先懸掛一下,如何?”說着便丟了一塊銀元過去。

見他出手如此大方,又只要求懸掛一下,小二還以爲是他寫的,爲了揚名,衝着這塊銀元,即便被掌櫃的責罵,他也認了,當即便笑吟吟是道:“客官稍後。”說着便顛顛的搬來椅子,小心的將那副對聯掛上。

這邊的舉動早就驚動了二樓的一衆茶客,能上二樓的,多是士紳商賈,當即就有兩個士子踱了過來,一見對聯,兩人不約而同的喝了一聲“好!”

第210章 借勢第413章 前景第326章 威懾第445章 偷天換日(六)第163章彩票圈錢第12章 跋扈僕從第402章 月港撤退第72章 試探第156章 誘惑第151章 爲那般第261章 遠客求見第109章 上官巡察第344章 火燒大阪灣(四)第417章 文鬥第332章 兩手準備第78章 作秀第14章 惹麻煩了第303章 投其所好第152章 軍火商第 63章 弄巧成拙第403章 火燒月港第445章 偷天換日(六)第287章 障眼法第139章求人不如求己第24章 穩定人心第246章 機會第318章 唱雙簧第463 偷天換日(二十四)第353章 仇人相見第106章 內閣急遞第300章 不樂觀第267章 回家第420章 共贏第254章 物色第140章 二爺第269章 哺乳第351章 軟硬兼施第230章 圍魏救趙第242章 月犯進賢第446章 偷天換日(七)第297章 開張不順第34章 再見張璁第51章 南京(七)第313章 佈局第461章 偷天換日(二十二)第85章 刁難第166章獅子大開口第47章 南京(三)第150章收買人心第 99章 錢法第315章 滿載而歸第293章 被坑第485章 無奈第79章 船隊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一)第174章發軍餉第398章 嘉靖再出手第474章 決戰大同第222章 聯手第217章 彈劾第109章 上官巡察第342章 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二)第491章 斬草除根第490章 東興銀行第92章 一盆冷水第80 章 月港設點第117章如意算盤第211章 王廷相第292章 嘉靖的處置第369章 發現金礦第53章 南京(九)第104章上疏第157章緩兵之計第387章 要俘虜第404章 呂宋橫財第454章 偷天換日(十五)第218章 踢皮球第267章 回家第433章 找死第20章 京郊送行第134章大凶之兆第56章 科舉革新第446章 偷天換日(七)第86章 發狠第20章 京郊送行第128章家難當第16章 風雲變幻第148章 殺手鐗第74章 初次接觸第299章 廠衛陰影第191章府尹之位第392章 跋扈第337章 混亂的倭國第391章 擴兵第328章 都指揮使第138章各方反應第482章 吉日第82章 豁出去第309章 堅守待援
第210章 借勢第413章 前景第326章 威懾第445章 偷天換日(六)第163章彩票圈錢第12章 跋扈僕從第402章 月港撤退第72章 試探第156章 誘惑第151章 爲那般第261章 遠客求見第109章 上官巡察第344章 火燒大阪灣(四)第417章 文鬥第332章 兩手準備第78章 作秀第14章 惹麻煩了第303章 投其所好第152章 軍火商第 63章 弄巧成拙第403章 火燒月港第445章 偷天換日(六)第287章 障眼法第139章求人不如求己第24章 穩定人心第246章 機會第318章 唱雙簧第463 偷天換日(二十四)第353章 仇人相見第106章 內閣急遞第300章 不樂觀第267章 回家第420章 共贏第254章 物色第140章 二爺第269章 哺乳第351章 軟硬兼施第230章 圍魏救趙第242章 月犯進賢第446章 偷天換日(七)第297章 開張不順第34章 再見張璁第51章 南京(七)第313章 佈局第461章 偷天換日(二十二)第85章 刁難第166章獅子大開口第47章 南京(三)第150章收買人心第 99章 錢法第315章 滿載而歸第293章 被坑第485章 無奈第79章 船隊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一)第174章發軍餉第398章 嘉靖再出手第474章 決戰大同第222章 聯手第217章 彈劾第109章 上官巡察第342章 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二)第491章 斬草除根第490章 東興銀行第92章 一盆冷水第80 章 月港設點第117章如意算盤第211章 王廷相第292章 嘉靖的處置第369章 發現金礦第53章 南京(九)第104章上疏第157章緩兵之計第387章 要俘虜第404章 呂宋橫財第454章 偷天換日(十五)第218章 踢皮球第267章 回家第433章 找死第20章 京郊送行第134章大凶之兆第56章 科舉革新第446章 偷天換日(七)第86章 發狠第20章 京郊送行第128章家難當第16章 風雲變幻第148章 殺手鐗第74章 初次接觸第299章 廠衛陰影第191章府尹之位第392章 跋扈第337章 混亂的倭國第391章 擴兵第328章 都指揮使第138章各方反應第482章 吉日第82章 豁出去第309章 堅守待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