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翻臉

東春園北院,孫光輝、蔡克廉二人百無聊賴的在廳堂喝茶閒侃,來到東興港已經三日,兩人雖未被禁足,但只要出門,身前身後總是一大羣護衛隊扈從,想參觀作坊,也都被一一婉拒,找人閒聊,也根本沒有機會,兩人識趣,也就懶的出門。

兩人有一句無一句的閒侃,蔡克廉突發奇想的道:“國華兄,小琉球如此大規模移民,朝廷應該很快就會委派官員,小琉球可是兩府六縣的規劃,此番恩師着國華兄前來東興港,是否另有深意?”

孫光輝心裡一動,他已經做了兩任知縣,張璁若真是有意調他來小琉球,怕是會直接升任知府,微微沉吟,他才道:“小琉球新建,是個不折不扣的苦缺,即便來小琉球做知府,也及不上龍溪知縣。”

“有長青撐腰,未必有多苦,東興港可是富得流油。”蔡克廉笑道:“以小琉球現狀,朝廷委派前來赴任的官員,不是恩師的人,就必然是長青熟識或是親近的人,否則根本在小琉球立不住腳,國華兄應該是首選。”

呷了口茶,孫光輝才緩緩說道:“小琉球這潭水深的很,長青未必願意咱們插進來。”微微一頓,他才接着道:“東興港這段時間又是移民又是開發漢武港,眼見着又要徵安南,長青怕是有的忙,咱們差事既然已經辦妥,明日就啓程回漳州,免的長青爲難。”

聽的這話,蔡克廉微微點了點頭,心裡不免有些感慨,嘉靖八年他們一同登科在京師觀政,彷彿還是昨日的事情,轉眼不過幾年。如今幾人境況已然是雲泥之別,更讓他擔憂的是胡萬里今後的走向,東興港顯然不是他們想的那樣簡單,而他們幾個同年與胡萬里卻是走的太近了。

胡萬里也不願意孫光輝、蔡克廉二人在東興港久呆,一則是忙,無暇抽身陪同。二則是怕他兩人窺探東興港的情況,一夜飲酒暢談之後,次日上午,就將兩人送上回航月港的商船。

在碼頭送別孫光輝、蔡克廉二人之後,胡萬里便徑直進了軍營,大操場上,一列列的新兵正在分開訓練隊列,駐足略微看了看,他便看出這批新兵的訓練程度不一。有訓練一個月左右的新兵,也有才入營的,而且這些新兵的年齡也是大小不一,應該從十四到十七八歲之間。

不消說,這批新兵都是這段時間陸續買來的小廝,嚴力、吳亦有他們估計是考慮到兵力嚴重不足,所以購買小廝的時候可以挑了一些年齡偏大的。

劉思武、李健等幾個軍官此時已是迎了上來,待的幾人敬禮之後。胡萬里便問道:“這段時間入營多少新兵?”

劉思武忙回道:“萬里港徵集的新兵已有二千五百人,都在東興鎮軍營訓練。這裡有六百多新兵,都是這段時間陸續購買的小廝。”

“如今護衛隊一共有多少兵力?”

“七千七百六十六人。”劉思武不假思索的回道。

不知不覺已經七千多人了?照這個速度,翻過年,護衛隊兵力就能破萬,胡萬里不覺有些欣慰,再過三年。護衛隊兵力絕對能夠輕鬆超越三萬,微微點了點頭,他才道:“兵力看起來不少,但能作戰的有多少?”

這是戰前摸底?劉思武連忙回道:“四千五百人。”

四千五,不錯了。胡萬里點了點頭,道:“去會議室,”

一行人進了會議室,胡萬里徑直在上位坐了,這才招呼衆人坐下,待的衆人落座,他才道:“將安南的情況以及作戰方案都詳細的稟報一下。”

聽的這話,劉思武連忙起身,道:“稟少爺,占城港又名新州港,是南洋一大貿易港,盛產象牙、犀角,大明海船南下,多會在占城港停留,冬季順風順水,由萬里港南下,十日左右便可至。

占城港於成化年間爲安南侵佔,至今已經六十餘年,如今駐守占城港的爲安南黎朝,兵力不詳,粗略估計,應在二萬左右,其城仿大明城池而建,是安南國少有的磚城,整個安南國,以磚砌城牆者甚少,多是以土木構築城牆。

占城港雖是磚牆,但規制不高,僅能與一般縣城相提並論,另則,安南國不比倭國,善用火器、回回炮守城。”

安南有火器,胡萬里並不驚訝,元朝、明朝數次徵安南的資料中不止一次的提到過火炮火槍,而且占城做爲南洋的一大貿易港口,弗朗機商船定然也是多此次在占城港停留,就算安南現在擁有弗朗機炮,也不是稀奇事。

至於回回炮,他也在資料中看過,安南人善用回回三梢炮,射程能在八十步甚至是九十步,不過,這種射程,真是不夠看的,他並不擔心。

見胡萬里沒吭聲,李健起身道:“占城港三面環海,憑藉艦隊火炮優勢,攻佔港口並不會太難,但要攻打新州——原占城國都城,還需配備一定數目的野戰炮,咱們兵力太少,分守兩地,頗爲吃力。

占城國雖然丟失了都城,但並未滅亡,仍然盤踞在占城港南部的賓多龍一帶,時刻不忘收復故土,屬下建議,攻佔占城港後,等待占城國援兵,一同攻擊新州,共同協防新州。”

胡萬里微微頜首道:“占城國素來好戰,徵安南有他們協助,可收事半功倍之效,自然要大加利用,一應糧食補給,也可着落在占城國身上,眼下咱們兵力不足,也不貪功,先在占城港立穩腳跟,打下新州就地觀望。”

微微一頓,他才接着道:“至於武器,無須擔心,野戰炮、臼炮都會配備,安南不僅是練兵之所,也是檢驗新火器威力性能的最佳之地,等臼炮出來,抽調一些熟練炮手熟悉一下火炮的性能。”

說着,他掃了幾人一眼。道:“去廣西廣東聘請的郎中的事情可有消息了?”

“還沒有。”李健回到:“已經去了幾個月了,應該在年前能夠趕回來。”

“爲防萬一,另外派人去福建、浙江、南直隸聘請一些郎中,學徒也行,隨軍郎中不怕多。”胡萬里沉吟着道:“凡是願意來小琉球的,一律給他們五倍以上的工錢。若是願意移居小琉球,一切從優,護衛隊發展的快,隨軍郎中跟不上,將是個極大的麻煩,這事不能輕忽。”

“是。”劉思武應了一聲,才猶豫着問道:“少爺,徵安南在即,護衛隊軍裝是不是要換?”

護衛隊軍裝。胡萬里微微笑了笑,道:“少爺是朝廷的總兵官,暫時就用朝廷水師的號褂,安南不冷,單衣就行,一人三套。”對於軍裝,他本是打算採用新式的西式軍裝,但怕朝廷多心。只能不了了之。

就在胡萬里厲兵秣馬籌備遠征安南之時,嘉靖也沒閒着。大同兵變終究是有驚無險的解決了,東興港贈送的野戰炮,他也並未送往西北,除了往南京北京各自解送了十門作爲仿造之用外,其餘的野戰炮,都留在了淮安府。從各地抽調官兵趕到淮安府練習火炮炮擊技術。

不僅是仿造火炮,嘉靖也下旨着兩京工部儘快仿造遂發槍,他不清楚這野戰炮和遂發槍究竟是東興港自己研製出來的,還是仿造弗朗機人的,不過。這兩種火器明顯要強於京軍、邊軍和衛所兵裝備的火器,朝廷自然要大力仿造。

在掀起大規模的仿造火器的同時,南京北京以及各地衛所軍器局也開始大力整頓,從上到下清查登記軍器局的工匠,加強了對工匠的管理。

東興港如此大規模的火器作坊和數目龐大的製造火器的工匠確實是將嘉靖嚇怕了,弗朗機、倭國的工匠他沒法控制,大明的工匠他的控制好了,他可不想再冒出一個東興港,有一個,就已經夠朝廷頭痛了。

這一日,早朝之後,嘉靖刻意在乾清宮西暖閣召見了工部工部尚書聶賢,待其見禮之後,他也不叫起,直接便道:“已經快年關了,野戰炮、燧發槍的仿造進展如何?”

聶賢自然清楚嘉靖對這兩樣火器的重視,平日裡也格外關注留意,聽的這話,當即躬身道:“回皇上,野戰炮重達一千多斤,鑄造難度遠勝於弗朗機炮,雖能仿造,然所鑄之炮,十有八九皆是廢炮,不僅耗時耗工,也耗銀錢,一炮之費,幾達五百兩之巨。

至於燧發槍,仿造難度倒是不大,但工部所仿造出的燧發槍,扳機無力,燧石不易擦出火石,點火機率甚微,反不及火繩槍好用。”

聽的這話,嘉靖登時臉沉如水,堂堂大明工部軍器局,居然還不如小小一個東興港,東興港才經營幾年時間?都是養的一羣飯桶嗎?半晌,他才咬着牙冷哼了一聲,道:“燧發槍,東興港一年賣給朝廷五千枝,知不知道是多少銀子一枝?十五兩!野戰炮,東興港一年送一百門,若是五百兩銀子一門,那一年就是五十萬兩銀子,東興港若是不送了,朕用的起你工部的火炮?”

“微臣惶恐。”聶賢忙匍匐在地,額頭上已是沁出汗來,他也不知道東興港是怎麼鑄造的火炮,一年送朝廷一百門野戰炮,還有二十艘戰艦的火炮,這又是大小几百門火炮,東興港自己每年肯定還需要幾百門火炮,他們究竟是怎麼造的?

更邪門的是燧發槍的扳機彈簧,工部工匠絞盡腦汁,也沒弄明白那究竟是什麼鋼,大明能夠蒐集到的鋼,他們都一一嘗試過來,根本就沒有那麼好的彈性,而且就算能夠弄清楚是什麼鋼,工部也沒辦法大量的煉出好鋼來,弄幾把燧發槍糊弄嘉靖倒是沒問題,大量裝備部隊,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惶恐?”嘉靖一撇嘴,森冷的道:“大大小小軍器局,數萬工匠,半年時間居然仿造不出一枝火槍,朝廷養之何益?再給你們一個月時間,若是正月還不能仿造出來,朕唯你是問。”

一聽這話,聶賢是真急了,他也不敢隱瞞,連連叩首道:“皇上。非是微臣不盡力,這燧發槍扳機彈簧所用的是一種罕見的鋼,大明根本就沒有,也不可能大量生產,微臣琢磨,東興港可能是從海外購買的這種鋼材。”

鋼?難道是從西洋購買的?嘉靖面無表情的看了他一眼。道:“百鍊鋼也不行?”

聶賢頭也不擡的道:“回皇上,能夠收集到的鋼都試過了,都不行,況且,百鍊鋼的產量太低,根本無法滿足燧發槍的大量需求。”

默然半晌,嘉靖才道:“東興港可以買,工部難道不能買,朕要的是早日仿製出燧發槍。退下。”

“微臣遵旨,微臣告退。”聶賢長鬆了一口氣,連忙爬起身退出乾清宮,至少是暫時躲過了這一關,不過,他馬上就開始愁了起來,就算是海外有那種鋼,朝廷怕是也難以採買的到。否則,東興港也不敢賣那麼高的價格。十五兩一枝燧發槍,真是黑到家了!

想到張璁與胡萬里的關係,他也不出宮,徑直就拐往內閣值房,他也清楚這事找張璁沒什麼指望,不過是抱着死馬當作活馬醫的念頭。他一路走一路琢磨嘉靖的話,當想到‘東興港若是不送了,朕用的起你工部的火炮?’這句。

他不由微微皺了皺眉頭,東興港是承諾送三年的火炮,三百門火炮。已經足夠朝廷平定西北了,朝廷能夠仿造就行,沒有戰事要大量仿造做什麼?不對,‘東興港不送了’這句纔是重點,東興港爲什麼不送了?

想到這裡,他心裡一驚,嘉靖要徵東興港?他不由放緩了腳步,朝內閣值房方向看了一眼,他毫不遲疑的轉了向,徑直出宮而去。

乾清宮裡,嘉靖在殿內快速的疾走,十數圈之後,他才放緩了腳步,早在大同兵變平定之後,他就將眼光再次投向了東興港,西北韃靼之患確實是心腹之患,但這是老對手了,他知根知底。

根據錦衣衛的情報,自達延汗死後,韃靼又陷於分裂,巴爾斯傳羅特次子、土默特萬戶俺答汗控制了右翼三萬戶,稱司徒汗,與達延汗的繼承者——也就是小王子,分庭抗禮,雙方雖然都不時侵邊,但不至於威脅大明的安危,除非韃靼再次統一。

相比於韃靼,東興港更令嘉靖不安,對於韃靼,他知道底細,但東興港卻是針插不進,水潑不進,根本無法刺探東興港的情況,對東興港的情況他可說是毫無所知,不知道底細也就罷了,還有強大的令他感到恐慌的火器生產能力,這纔是令他不安的根本原因所在。

雖然東興港如今才二千多兵力(他也不知道這數據是否可靠),但大舉移民之後,兵力必然暴增,配合東興港強大的火器生產能力,兩三年之後,必然成爲一個比韃靼威脅更大的存在,他是真不敢冒這個風險。

在大同兵變未平定之時,確切的說,在他允准朝廷大規模移民小琉球之時,他就已經下了決心先打掉東興港!東興港給朝廷的好處越多,他這信心就越堅決!這說明東興港迫切的需要發展的時間!他纔不會傻乎乎的,得了幾百門火炮就去急着平定西北,西北韃靼這幾年翻不起大浪來!

若欲取之,必先予之,他之所以允許移民小琉球,自然是爲了麻痹胡萬里,讓東興港安安心心,放手大膽的去徵安南,這纔是嘉靖看中的戰機,遠征安南不是容易的事情,即便東興港只是做做樣子,只出一千兵丁,加上五千衛所兵丁,加上糧草彈藥等輜重補給,最少也要組成百十艘大海船的船隊南下安南。

東興港、月港的戰艦、商船隊大舉南下安南,東興港必然空虛,遭遇戰事,根本沒有足夠的船隊轉移東興港的工匠,一直以來,他擔憂的就是圍剿東興港不能竟全功,一旦胡萬里將東興港的工匠轉移去南洋,那對大明而言,就是無窮後患!

而東興港遠征安南無疑是爲朝廷圍剿東興港創造了難得的機會!摧毀了東興港的火器作坊,擄掠了東興港的工匠,原本他只以爲此舉只是扼殺了胡萬里東山再起的機會,如今看來,朝廷還可能從中大爲受益!有了東興港的工匠,朝廷就能夠大量的生產野戰炮和遂發槍,到時候,何須擔憂西北不平?

緩步走到窗邊,見天空又開始飄起了雪花,嘉靖的心情不由大好,徑直出了殿門,站在臺階上昂首望着滿天越來越密的雪花,心裡想着,不知道福州會不會下雪?夏言、王廷相如今應該已經到福州了吧?

夏言不用說,那是張璁的死對頭,圍剿東興港,讓夏言去福州坐鎮最爲妥當,王廷相是去過東興港的,熟悉航線,也熟悉東興港的情形,這人是個有才的,剿滅了東興港,可以考慮讓他接任京師的兵部尚書。

第206章 好色第31章 赴任第198章 張璁自救第444章 偷天換日(五)第六章 買僕第198章 張璁自救第276章 肉靶第384章 出征第164章月港內訌第102章 臺東第78章 作秀第416章 嚴嵩入閣第 63章 弄巧成拙第405章 兵臨廣州第113章 風頭第202章 嚴嵩意第5章 明朝銀錠第448章 偷天換日(九)第77章 邸報第459章 偷天換日(二十)第319章 大變在即第203章 嚴世藩第399章 佳人來第 389章 生路第277章 牛刀小試第204章 相親第119章異想天開第380章 奴隸貿易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一)第197章 三彈張璁第399章 佳人來第166章獅子大開口第443章 偷天換日(四)第266章 招攬第490章 東興銀行第291章 張璁回京第352章 不安第259章 寧波望族第220章 京師反應第80 章 月港設點第245章 報應不爽第435章 招攬第400章 親王造反第200章 揣摩聖意第241章 勳臣入閣第144章引狼入室第274章 激勵第411章 城下之盟第436章 入侵倭國第479章 主動歸附第142章 火炮第151章 爲那般第5章 明朝銀錠第409章 強攻第126章瞞天過海第444章 偷天換日(五)第373章 生意經第185章天降祥瑞第107章 索賄第267章 回家第435章 招攬第337章 混亂的倭國第311章 三天第449章 偷天換日(十)第294章 世故第297章 開張不順第465章 偷天換日(二十六)第299章 廠衛陰影第313章 佈局第377章 三宣六慰第27章 中山狼第312章 投降第355章 立足於打第236章 被逼第235章 薑是老的辣第366章 摻沙子第233章 紅顏薄命第56章 科舉革新第205章 籠絡第386章 丘八第201章 初見嚴嵩第150章收買人心第182章 離任第238章 下套第303章 投其所好第277章 牛刀小試第28章 張璁回閣第386章 丘八第434章 天公不做美第412章 轟動第454章 偷天換日(十五)第288章 一石三鳥第222章 聯手第175章紅夷大炮第1章 被點撥第186章長幹寺第172章嚴力的心思第37章 會票第403章 火燒月港第438章 滿城白幡
第206章 好色第31章 赴任第198章 張璁自救第444章 偷天換日(五)第六章 買僕第198章 張璁自救第276章 肉靶第384章 出征第164章月港內訌第102章 臺東第78章 作秀第416章 嚴嵩入閣第 63章 弄巧成拙第405章 兵臨廣州第113章 風頭第202章 嚴嵩意第5章 明朝銀錠第448章 偷天換日(九)第77章 邸報第459章 偷天換日(二十)第319章 大變在即第203章 嚴世藩第399章 佳人來第 389章 生路第277章 牛刀小試第204章 相親第119章異想天開第380章 奴隸貿易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一)第197章 三彈張璁第399章 佳人來第166章獅子大開口第443章 偷天換日(四)第266章 招攬第490章 東興銀行第291章 張璁回京第352章 不安第259章 寧波望族第220章 京師反應第80 章 月港設點第245章 報應不爽第435章 招攬第400章 親王造反第200章 揣摩聖意第241章 勳臣入閣第144章引狼入室第274章 激勵第411章 城下之盟第436章 入侵倭國第479章 主動歸附第142章 火炮第151章 爲那般第5章 明朝銀錠第409章 強攻第126章瞞天過海第444章 偷天換日(五)第373章 生意經第185章天降祥瑞第107章 索賄第267章 回家第435章 招攬第337章 混亂的倭國第311章 三天第449章 偷天換日(十)第294章 世故第297章 開張不順第465章 偷天換日(二十六)第299章 廠衛陰影第313章 佈局第377章 三宣六慰第27章 中山狼第312章 投降第355章 立足於打第236章 被逼第235章 薑是老的辣第366章 摻沙子第233章 紅顏薄命第56章 科舉革新第205章 籠絡第386章 丘八第201章 初見嚴嵩第150章收買人心第182章 離任第238章 下套第303章 投其所好第277章 牛刀小試第28章 張璁回閣第386章 丘八第434章 天公不做美第412章 轟動第454章 偷天換日(十五)第288章 一石三鳥第222章 聯手第175章紅夷大炮第1章 被點撥第186章長幹寺第172章嚴力的心思第37章 會票第403章 火燒月港第438章 滿城白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