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偷天換日(七)

“射中了,大人!”在馬上觀望的親衛欣喜的呼道:“就算不是益王,也應該是個郡王!”

姜四維也看的清清楚楚,暗歎了一聲“可惜!”他知道不可能再有機會,當即便縱身上馬,低喝道:“撤!”一行人隨即縱馬遠去。

山崗上,吳良才滿是惋惜的嘆了一聲,“可惜。”

鄒一貴感慨道:“姜四維家傳神技,果然是名不虛傳,竟似連東興港的火槍也無法企及。”

“姜四維是自小苦練,數十年的功底。”吳良才瞥了他一眼,淡淡的道:“他那張大弓沒幾人能夠拉開,但東興港的火槍卻是人人可使,稍加訓練就行,看到沒有,騎兵都沒法近身。”說着,他話頭一轉,“中箭的應該是誰?”

鄒一貴斟酌着道:“以左爲尊,那人立於三人右邊,應該是金溪郡王。”

殺個郡王,也能勉強交差了,吳良才點了點頭,沉聲道:“鳴金收兵。”

聽的他終於下令收兵,鄒一貴不由暗鬆了口氣,他知道吳良才遲遲不下令收兵,爲的就是給姜四維創造機會,戰場上的情形其實早就變成了東興港護衛隊一面倒的屠殺,三個火槍營呈品字而立,在火槍密集快速幾乎是不間斷的射擊下,一衆兵丁連近身都沒機會,就別提破陣了,所幸的是東興港不敢移動戰陣,否則他們早就崩潰了。

隨着收兵的鉦聲在戰場上響起,一衆官兵立時便四散而退,瞬間就撤離的乾乾淨淨,戰場很快就安靜下來,張目四望。隨處都是橫七豎八的屍首,令人不忍目睹,因爲是有意放水,看到這悽慘的景象,胡萬里不免有些不安。輕聲命令伍子順收攏人馬,離開戰場。

一戰下來,護衛隊傷亡不過百餘,而且多是輕傷,但是益王府等三個王府的護衛司官兵和侍衛卻幾乎是全軍覆滅,收攏人馬一清點。三千人只剩下七百餘人,包括護衛司指揮使龔一貴在內的大小武官戰死了四十多人,金溪郡王朱厚煌被射死,三府家眷被擊殺一盡,所幸的是幾個小王子沒事。

看着寥寥不過三百餘護衛兵丁,看着已經斷氣的三弟金溪郡王朱厚煌的屍首。益王朱厚燁、崇仁郡王朱厚炫臉色都異常蒼白,眼見的東興港兵丁都在忙碌,朱厚炫神情陰沉的道:“王兄,這一戰有些蹊蹺,總覺的是東興港刻意爲之!”

“別胡說。”朱厚燁輕聲呵斥道,他也有些懷疑,不過。戰場的情形他一直看在眼裡,東興港也不是見死不救,前軍後軍都是冒死救援,略微沉吟,他才道:“衛所官兵明顯是衝着咱們來的,他們自知不是東興港兵丁的對手,所以企圖能夠一舉射殺本王,三弟是爲本王擋的這一箭。”

“東興港明知有戰事,卻仍然讓家眷乘坐馬車。”朱厚炫沉聲道:“護衛司兵丁被單獨安排在中間,也是大爲不妥。”

“難道讓東興港兵丁與他們混雜在一塊?”朱厚燁不滿的道:“二弟難道沒留意到。東興港兵丁必須排列成密集的戰陣才能發揮火槍的威力,這事不能再提。”說着,他便轉身離開去安撫護衛司兵丁。

朱厚炫還待再說,他的侍衛長錢上辛卻不動聲色的拉了他袍袖一下,低聲道:“益王無嗣。”

輕輕一句話。朱厚炫聽的卻是一呆,朱厚燁無嗣,若是真能靖難成功,這皇位極有可能會落在他兄弟幾家的子弟身上,老四朱厚熠是妾生,一母同胞的只有他們三兄弟,如今朱厚煌已死,最有可能的便是他這個同父同母的親兄弟!

見他不吭聲,錢上辛接着道:“耳聽爲虛,眼見爲實,今日一戰,總算是見了東興港的真顏色,沒有火炮尚且如此厲害,再裝備火炮,這天下根本無人能擋,護衛司折損了二千餘,對方的損失更大,少說也死傷了三千,今日一戰,乃靖難首戰,必然廣爲傳頌。”

朱厚炫知道他這是暗示益王與東興港聯手,這天下唾手可得,也是暗示他,他們根本沒有退路,只能與東興港合作,這些道理他何嘗不知,朱厚燁並未瞞他,事無鉅細都跟他說過,

不過,他一直有些不敢相信,天下哪有這等便宜事,天上掉下個皇位來,誰敢輕易相信?

南昌衛、贛州衛的傷亡遠遠超過來錢上辛的預料,黃昏之時,吳良才收攏人馬,只得了四千多人,連五千都不到,看着統計上來的報表,吳良纔不由的無名火起,來時一萬二千人,兩戰就只剩下了四千多人,連一個衛的兵額都不到,這讓他如何交差?

見他臉色不善,鄒一貴謹慎的道:“都司大人,戰場仔細清點了一番,傷亡人數只有三千二百餘。”

衛所兵丁逃亡成風,吳良才早料到會有兵丁借交戰之機逃亡,但一戰就逃亡了二千多,這也太駭人聽聞了,他沉聲道:“派快馬連夜到附近鄉鎮搜索!”

“大人,王府護衛司逃亡的也不少。”鄒一貴沉吟着道:“據一個裝死的兵丁說,被姜四維射殺的乃是金谿王朱厚煌,有這份功勞在,屬下竊以爲,還是略微誇大一點損失的好,如此方能引起朝廷足夠的重視,咱們跟益王如今可是不死不休,不能讓朝廷掉以輕心,順帶也能落點實惠。”

默然半晌,吳良才微微頜首道:“那就按現有的統計,如實上報。”

胡萬里一行進入福建不久,益王聯合東興港造反,在南城大敗江西衛所官兵,一戰斬敵八千的消息和益王朱厚燁的討繳檄文很快就傳揚開來,迅速傳遍了江西、福建、浙江、南直隸,東南半壁震動!

東興港戰力之盛,在大明東南沿海各省無人不知,誰也沒料到。東興港在失去胡萬里的約束之後會如此迅速的與益王聯手,重現文皇帝朱棣的靖難之役,想到東興港當年打廣州、福州,半日就破城的戰績,東南沿海的官員士紳商賈無不談之色變。人心惶惶!

南京城裡,大小官員花樣百出的以各種理由懇祈致仕或是病休,人人心裡都清楚,南京城這次是在劫難逃,一場大戰在所難免,不僅是南京。整個東南怕是都無可避免的會被捲入這場靖難之役,東興港可不是寧王那個草包。

秦淮河畔,一家大宅院中,慈善總會的總會長周志偉搖着摺扇,心緒不寧的在院子裡的樹蔭下來回的踱着,他做夢也沒料到東興港居然會鬧出如此大的亂子。這分明就是造反!這讓慈善會夾在中間如何自處?更讓他氣惱的是,慈善會和東興港這些年好不容易積攢的名聲,一下就被斷送的乾乾淨淨!

門房小廝快步走到跟前,躬身道:“老爺,蘇州趙會長來了,禮部王大人已是第三次來總會了。”

稍稍沉吟,周志偉才道:“將趙會長從後院用小船接來。告訴王大人,我不在府中,派人半道轉告他我的地址。”

不多時,趙文華一身長衫,將一柄摺扇搖的又快又急,腳步匆匆的走了過來也不知道是心裡急還是天氣熱,一見面,微微一揖,他便道:“本中兄,東興港倡亂。慈善會如何自處?”

周志偉卻是劈頭就問道:“慈善會名下的銀號現銀可已轉移?”

“放心,一得信,便已經全部分散轉移到其他銀號了。”趙文華說着便含笑道:“是東興港提前通知本中兄的?慈善會是否會遭池魚之殃?”

“擔心的是朝廷。”周志偉沉聲道:“這些年慈善會名聲在外,朝廷國庫空虛,一旦東南戰亂。我擔心朝廷會打慈善會的主意。”

略微沉吟,趙文華很是突兀的道:“本中兄看好東興港?”

“我誰也不看好。”周志偉沉聲道:“但沒有胡長青,沒有東興港,就沒有慈善會。”

猶豫了半晌,趙文華才沉聲道:“本中兄就不擔心慈善會被朝廷封禁?”

盯着他看了足有移時,周志偉才緩聲說道:“半年前,朝廷追封長青,我去了漢武,薛良輔薛先生特意跟我長談了一次,他說,慈善會能有今日的局面頗爲不易,不論發生任何事情,慈善會都必須保持中立,不能捲入政爭之中,大明的百姓離不開慈善會,大明的商賈也離不開慈善會的銀號,匯通天下是利國利民的大事。”

微微一頓,他才接着道:“如今想來,半年前,東興港就應該已經在着手與益王聯手的計劃,東興港沒有要求慈善會支持他們,我們有什麼理由轉而去支持朝廷?”

趙文華不滿的嘀咕着道:“慈善會保持中立,實際上便是支持東興港,慈善會銀號下面的那些府縣的銀號錢莊都是東興港的罷。”

聽的這話,周志偉心裡一沉,卻是輕笑着道:“這是長青當年的提議,慈善會銀號本銀有限,以自身的實力,無法匯通天下,要善於聯合下面的銀號錢莊,才能實現匯通天下,攫取最大的利潤,東興港有多大實力?能夠開設遍佈天下的銀號錢莊?”

見他不承認,趙文華長嘆了一聲,道:“長青已經不在了,東興港如今又倡亂東南,咱們的也的爲慈善會的前途,爲自身的前途考慮,遊走於朝廷之外,又有龐大的銀號和鉅額的利潤,猶如小兒持金過鬧市,覬覦之人不少。”

周志偉聽的一笑,道:“符質兄這是哪裡話?慈善會背後是兩大靠山,一是朝廷,一是東興港,誰敢覬覦?如今朝廷和東興港反目,咱們必須置身事外,偏向任何一方,都會導致慈善會覆滅。”

說着,他刷的一聲合上摺扇,含笑道:“一來就說正事,倒是缺了禮數。”說着,他便對外喚道:“小七——。”

一個年輕人利落的推開院門進來,躬身道:“老爺有何吩咐?”

周志偉含笑道:“將冰鎮酸梅湯送兩碗上來。”

待的小七退下,他才含笑道:“道宗這兩日也該到了,這些年咱們平素也難得的相聚,這次機會難得。好好團聚一下。”

“南京怕是不安全。”趙文華略微沉吟,才道:“蘇杭富甲天下,應該會成爲東興港的首選目標,雖說現銀大都分散轉存,但銀號的人員也須的爲他們安排好退路。大水衝了龍王廟,那就鬧了大笑話。”

說着話,小七已端了兩碗冰鎮楊梅湯上來,“這東西解暑。”周志偉說着伸手禮讓,一路行來,趙文華確實有些渴。當即便喝了一大口,感覺着一股涼意順喉而下,直涼到肚子裡,不由輕讚了一聲,“愜意!”

周志偉看着他笑了笑,道:“南京這天氣。又悶又熱,最愜意的還是呆在陰涼的地方。”

什麼意思?趙文華也沒在意,只當是隨口閒聊,堪堪一碗楊梅湯喝完,便覺的天旋地轉,小七這時才躬身道:“王大人已經來了,在廳房。”

“把他轉去城外的莊子軟禁起來。別爲難他。”周志偉吩咐完小七,便起身朝院門走去,王廷相他是必須的親自相迎的,來了三次,估計是有急事的,對於王廷相,他還是相信得過,至少不會害他。

之所以要軟禁趙文華,是因爲他嗅到了危險,這傢伙居然想拿慈善會做籌碼去迎合朝廷。這已經觸犯了他的底線,這節骨眼上,他可不敢有一絲一毫的大意,

一路快步進的廳房,見的王廷相一身青衫坐着喝茶。周志偉忙含笑一揖,道:“晚生來遲不恭,還望浚川公恕罪。”

王廷相斜了他一眼,不滿的道:“現在要見你周大會長一面,還不是一般的難,老夫三顧茅廬,才得一見!”

“浚川公見諒。”周志偉又拱手一揖,滿臉含笑的道:“東興港倡亂,慈善會如今處在風口浪尖之上,晚生最怕見的就是南京城的大員。”

王廷相戲謔着道:“怕要銀子,還是怕抄家?”

“浚川公該不會來要銀子的吧?”周志偉還了他一句,才笑道:“如今檄文已經傳遍天下,根本沒有和談的餘地,浚川公何不也致仕返鄉?”

“這一場大戲,老夫豈能錯過?”王廷相說着左右看了看,見廳裡沒人,他才身子微微前傾,低聲道:“長青是詐死!”

詐死?周志偉眉頭一揚,欣喜的道:“浚川公是如何斷定的?”

王廷相急着要見周志偉,就是心裡懷疑,想從周志偉身上看出一點破綻,他知道周志偉與東興港與胡萬里的關係不是一般的簡單,而且慈善會與東興港有着大量的銀錢往來,如此大的戰事,東興港不可能不調用銀子,這事按理是不會瞞周志偉的。

說話間,他一直留意着周志偉的神情變化,見其不驚反喜,不由的大爲失望,看來,胡萬里要麼是真死了,要麼就連周志偉也瞞住了,難道東興港不從慈善會調撥白銀?略微沉吟,他才道:“益王朱厚燁的討繳檄文本中沒拜讀過?”

“自然讀過。”周志偉不解的道:“有何不妥?”

“自然不妥。”王廷相低聲道:“前面的且不說,檄文後面許諾三年之內,掃平西北韃靼,開海興商,廢除兵籍、匠籍,革新兵制,減輕徭役,廢除人頭稅,刷新吏治,這益王朱厚燁素無野心,又不識民間疾苦,更不知兵事,豈能有此見識和想法?東興港除了胡長青,又有誰會有此雄心壯志?”

聽的這理由,周志偉不由大爲失望,稍稍坐直了身子,才道:“這些舉措都是小琉球現在推行的,在檄文中提出這些舉措,不過是爲了爭取民心罷了。”

見他一臉的失望之色,王廷相不由訕笑道:“看來是老夫多疑了,不過,在胡長青身故之後,東興港就折騰出如此大的動作,總覺的有些古怪。”

周志偉輕嘆了一聲,才道:“沒了長青,東興港等若是沒了主心骨,朝廷又操之過急,逼迫太甚,東興港自然不會坐以待斃。”

聽的這話,王廷相亦是無語,暗忖真是自個多疑了?略微沉吟,他才自失的一笑,道:“老了,還是安心看戲的好。”

京師,乾清宮大門外,一溜的太監跪在門口,聽着殿內接連傳出砸瓷器的聲音,聽着殿內隱隱傳出的嘉靖的咆哮聲“東廠,錦衣衛難道都是一羣廢物?”

黃錦用袖袍拭擦了一下額頭上的汗水,起身遠遠的退到兩旁的迴廊裡跪下,一溜太監都悄無聲息的緊跟着遠遠的跪下,一個個都面色蒼白,不知道又出了什麼天大事情,惹的嘉靖如此暴怒。

東廠廠督高忠、錦衣衛都指揮使陳寅跪在殿內,兩人都嚇的大氣也不敢出一口,低低的伏在地上,前胸後背都已溼透,只聽的滿殿都回蕩着嘉靖的咆哮聲,“東興港數千兵丁潛入建昌府,勾結藩王,這難道是一日兩日的事情?廠衛都是瞎子不成?”

“高皇帝祖訓,那是舉衛所的兵,朱厚燁勾結東興港,還有臉勤王清君側!還有臉效法文皇帝!列祖列宗的臉都讓他丟盡了!”

第257章 出行第364章 下旨第219章 難以置信第119章異想天開第108章 錢法九條第118章矛盾第219章 難以置信第 17章 豪賭第 17章 豪賭第111章 比較第371章 送禮第88章 各有盤算第126章瞞天過海第261章 遠客求見第352章 不安第265章 遇險第215章 扯皮第79章 船隊第477章 求盟第47章 南京(三)第323章 軍事演習第358章 跳出三界外第178章時局第397章 過河拆橋第306章 硬骨頭第308章 夜襲第19章 落寞張璁第82章 豁出去第132章盛極第267章 回家第374章 野心第305章 外儒內法第274章 激勵第74章 初次接觸第308章 夜襲第453章 偷天換日(十四)第54章 南京(十)第458章 偷天換日(十九)第379章 說服嘉靖第85章 刁難第12章 跋扈僕從第170章金星晝現第325章 再出豪言第491章 斬草除根第153章 買賣第103章 南北郊議第199章 以退爲進第348章 金印第375章 世界大戰第350章 拒絕招安第404章 呂宋橫財第421章 贏家第245章 報應不爽第286章 萬順合第12章 跋扈僕從第490章 東興銀行第124章 分功第432章 相遇第453章 偷天換日(十四)第106章 內閣急遞第222章 聯手第116章 狂知縣第62章 嘉靖反應第160章入夥東興港第312章 投降第383章 翻臉第23章 侍妾第78章 作秀第233章 紅顏薄命第156章 誘惑第298章 潛在危機第2章 錢不湊手第310章 攻心第390章 大捷第452章 偷天換日(十三)第398章 嘉靖再出手第333章 不是來講道理的第174章發軍餉第33章 驛傳之弊第301章 調集 人手第455章 偷天換日(十六)第175章紅夷大炮第487章 盛世之兆第83章 挑釁第235章 薑是老的辣第192章另有意第144章引狼入室第12章 跋扈僕從第470章 雄辯第39章 胡謅第481章 禪位第384章 出征第455章 偷天換日(十六)第176章指婚第57張 被彈劾第456章 偷天換日(十七)第258章 清譽第112章 齋醮第200章 揣摩聖意第150章收買人心
第257章 出行第364章 下旨第219章 難以置信第119章異想天開第108章 錢法九條第118章矛盾第219章 難以置信第 17章 豪賭第 17章 豪賭第111章 比較第371章 送禮第88章 各有盤算第126章瞞天過海第261章 遠客求見第352章 不安第265章 遇險第215章 扯皮第79章 船隊第477章 求盟第47章 南京(三)第323章 軍事演習第358章 跳出三界外第178章時局第397章 過河拆橋第306章 硬骨頭第308章 夜襲第19章 落寞張璁第82章 豁出去第132章盛極第267章 回家第374章 野心第305章 外儒內法第274章 激勵第74章 初次接觸第308章 夜襲第453章 偷天換日(十四)第54章 南京(十)第458章 偷天換日(十九)第379章 說服嘉靖第85章 刁難第12章 跋扈僕從第170章金星晝現第325章 再出豪言第491章 斬草除根第153章 買賣第103章 南北郊議第199章 以退爲進第348章 金印第375章 世界大戰第350章 拒絕招安第404章 呂宋橫財第421章 贏家第245章 報應不爽第286章 萬順合第12章 跋扈僕從第490章 東興銀行第124章 分功第432章 相遇第453章 偷天換日(十四)第106章 內閣急遞第222章 聯手第116章 狂知縣第62章 嘉靖反應第160章入夥東興港第312章 投降第383章 翻臉第23章 侍妾第78章 作秀第233章 紅顏薄命第156章 誘惑第298章 潛在危機第2章 錢不湊手第310章 攻心第390章 大捷第452章 偷天換日(十三)第398章 嘉靖再出手第333章 不是來講道理的第174章發軍餉第33章 驛傳之弊第301章 調集 人手第455章 偷天換日(十六)第175章紅夷大炮第487章 盛世之兆第83章 挑釁第235章 薑是老的辣第192章另有意第144章引狼入室第12章 跋扈僕從第470章 雄辯第39章 胡謅第481章 禪位第384章 出征第455章 偷天換日(十六)第176章指婚第57張 被彈劾第456章 偷天換日(十七)第258章 清譽第112章 齋醮第200章 揣摩聖意第150章收買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