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擴兵

小琉球,萬里港。

港口二三十里外,兩隊戰船在海面上不斷來回巡弋,阻止前來的海船靠近,萬里港的內港外港停泊滿了大大小小的各式水師戰船,港口東南側一塊寬敞的草坪上跟開運動會一樣熱鬧,一隊接一隊年輕的水師兵丁在號令下做着各種測試,劉思武帶着手下一羣大小軍官從容的挑選着二十歲以下的合格健壯兵丁。

在草坪不遠的一棟大木屋裡,胡萬里、薛良輔、李健、仲欽、以及手下一衆將領濟濟一堂,居中而坐的胡萬里掃了衆人一眼,沉聲道:“我與仲將軍商議過了,三萬五千大軍駐紮在小琉球太過惹眼,一旦消息泄露,會禍及所有官兵的家人。

東興港將從中挑選七千人併入東興港護衛隊,剩餘二萬多人,暫時前往征伐呂宋,不僅是因爲呂宋盛產黃金,也因爲呂宋比較容易封鎖消息,願意將家屬遷居小琉球或是呂宋的,都留一封書信,將情況說明,東興港負責派船隻去迎接。”

聽的這話,一衆將領不由面面相覷,留下書信在東興港手裡,那就再沒有退路,只能是死心塌地的跟着東興港了,不留書信,那絕對不會被東興港重用,不說重用了,怕是還有被清洗的可能,而且將家眷繼續留在大明的衛所,也隨時都有危險。

略微冷場,纔有人問道:“大帥,呂宋是大明的藩屬國,征伐呂宋是否妥當?”

“藩屬國就不能征伐?”胡萬里不屑的道:“東興港跟大明都已開戰。大明的藩屬國有什麼不能征伐的?東興港眼裡可不僅僅只有一個小琉球,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你們都是武官世家出身。這句話都應該聽說過吧?轉送給你們。”

聽的這話,一衆將領不由喜形於色,胡萬里這話等若是明確表態要海外立國,而且還不會是小國,想到東興港打過倭國打過滿刺加,近期又要徵呂宋徵安南,一旦海外立國,這疆域絕對不會小。

就在這時。仲欽開口道:“大帥,末將等對呂宋的情形並不熟悉,遠征呂宋,能否配置一批火器?”

“沒問題。”胡萬里乾脆的道:“呂宋不過蕞爾小國,三萬大軍徵呂宋實是碾壓,五千之衆便已足夠,可以給你們配備一千枝新火槍以及一批弗朗機炮和野戰炮。

呂宋的疆域比小琉球還要大。毗鄰小琉球,一直就是東興港的征伐目標,只是沒有騰出手來,此番徵呂宋,你們有幾個任務,探查金銀銅鐵礦。在馬尼拉海灣修建港口,大力開發呂宋,爲小琉球輸送奴隸,還有一點,練兵。我會給你們委派教官,逐月輸送火器。”

微微一頓。他才接着道:“事不宜遲,明日一早,就揚帆起航,開赴馬尼拉海灣!一應船隊、後勤輜重都已給你們安排妥當。”

“末將等遵命。”一衆將領連忙起身轟然應道。

待的一衆將領退出,李健才遲疑着道:“少爺,船隊輜重都給了他們,徵安南豈非要延後?”

胡萬里微微點了點頭,道:“怕是要延後二三年,經此一戰,東興港與朝廷已經是公然決裂,安南與大明廣西、雲南接壤,東興港眼下再徵安南,嘉靖必然暴跳如雷,非的傾舉國之兵來征討咱們不可。

這一戰雖說是打痛了朝廷,摧毀了沿海衛所水師精銳,能夠出海的戰船也都成了咱們的戰利品,但千萬不要小看了朝廷的潛力,當年鄭和下西洋,三百多艘遠航西洋的寶船僅僅只花費了兩年時間就建造完畢,這是東興港眼下無法比擬的。

東興港眼下需要的是發展的時間,不能跟大明無休止的開戰,咱們損耗不起,這七千兵丁,再擴三個團,護衛隊這段時間抓緊時間練兵,以老兵代新兵,儘快形成戰力。”

“是,屬下遵命。”李健連忙起身敬禮道,說完,他咧嘴一笑,道:“少爺,一團二團雖說是兩個團,但一直沒有足額,眼下再擴三個團,兵力怕是不夠,能否再多挑選一些兵丁?”

胡萬里瞪了他一眼,沒好氣的道:“一團二團加起來是七千人,怎會不足額?一個團不過四個營,滿打滿算也就二千人,這七千新兵組建三個團,還有一千結餘。”

“少爺,這賬不能這麼算。”李健連忙叫屈道:“護衛隊是七千餘人不錯,可東興港、萬里港、漢武港至少就分出去上四個營駐防,還有不少新兵至少要一兩年才能上戰場,一團二團真正能用的兵力沒剩多少,況且徵呂宋,根本就用不上那麼多兵力。”

“兵貴在精,而不在多。”胡萬里緩聲說道:“這些水師官兵多吧,四萬人,你看看有什麼用?畏敵如虎,未戰先怯,養這樣的兵純粹是浪費銀子,咱東興港的餉銀可不低,一個月最低也是兩塊銀元。”

“少爺,屬下仔細的詢問過了。”李健含笑道:“衛所兵丁哪能算是兵,根本就是農民,一年到頭訓練的時間極少,月餉不過是一石米,好多人從來都沒摸過火槍火炮,就是火銃兵和炮手,一年到頭也沒開過幾槍,放過幾炮。

聽的護衛隊一個月兩塊銀元的餉銀,而且平日裡訓練也都是大米白米魚肉管夠,他們一個個兩眼都冒光,削尖了腦袋要擠進護衛隊來,屬下敢擔保,這些兵丁經過半年訓練,必然會脫胎換骨。”

胡萬里微微點了點頭,道:“行,再擴招一個團,不過,一年後,所有的護衛隊兵丁要進行考覈,不合格者,革退。”

見胡萬里鬆口,李健連忙一個立正,朗聲道:“是,屬下遵命。”

待的李健快步離開。薛良輔含笑道:“不當家不知道當家苦,護衛隊一下擴到一萬六千人。僅是軍餉開支,一年就高達四十萬銀元,少爺想過沒有,護衛隊若是擴充到十萬,一年軍餉就是二百多萬,東興港如何支撐的住?”

“開店不怕肚大的。”胡萬里含笑道:“護衛隊真要擴充到十萬,整個南洋都將納入東興港,還怕沒錢養兵?倭國的銀礦儲量相當大。引進新的冶煉技術後,一年金銀的產量可達百萬兩,南洋各國,不僅物產富饒,而且土地肥沃,氣候適宜,養數十萬兵丁。輕而易舉。

咱們還有海貿和軍火買賣,以後還會源源不斷的開闢新的買賣,佐卿無須擔憂銀子的問題,最重要的,咱們的兵丁不是白養的,我們必須仿效西洋各國。在擴張的同時,大肆掠奪,說白了,擴充軍隊就是爲了掠奪財富!”

薛良輔心裡暗自腹誹,哪有那麼多可以掠奪的。隨着地盤的擴大,駐守各地的兵丁數目也將越來越大。遲早會跟大明一樣,駐守各地的兵力就高達近百萬,屆時,如此龐大的軍費,如何支撐的起?就說大明,不是沒有募兵,也不是不清楚募兵比衛所兵強的多,但募兵卻一直無法取代衛所兵,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沒銀子,若按東興港這個標準發放餉銀,僅是軍餉一年就高達二千萬銀元,就算地方的軍隊可以由地方養,京營總的朝廷養吧,十萬京營,一年的多少?二百多萬,把皇宮賣了也養不起。

不過,他不想在這個問題上與胡萬里辯論,眼下護衛隊的兵力還少,沒必要杞人憂天,略微沉吟,他才試探着道:“少爺,護衛隊有餉銀,那些降兵的餉銀又如何發放?那可是二萬六千人,不發餉銀,必然軍心不穩。”

啜了口茶,胡萬里才斯條慢理的道:“佐卿無須擔心,我跟仲欽已經說好了,讓他們在呂宋發展奴隸農莊,開採礦場,一年的收入不會比餉銀低。”

奴隸農莊是什麼?有那麼賺錢?薛良輔想了下,才道:“攻打呂宋,東興港是否派兵?”

“當然派,讓劉思武率十艘戰艦去。”胡萬里含笑道:“一則呂宋國國勢不弱,我擔心水師兵丁的戰力太弱,二則嘛,呂宋國在南洋也算是相當富庶的小國,宋元之時便已立國,數百年的積蓄想來不少,咱們現在手頭緊,這筆銀子自然不能輕易放過。”

話音才落,唐金寶在門外稟報道:“少爺,趙長福求見。”

“讓他進來。”胡萬里隨口吩咐道。

趙長福快步進來躬身一揖之後,便道:“少爺,月港來信,說是禮部尚書夏言在月港,想見少爺。”

略微沉吟,胡萬里才道:“回信,我明日就動身前往月港。”

“是。”趙長福應了一聲,接着便道:“還有一事還請少爺明示,護衛隊陣亡官兵遺體如何處置?”

默然片刻,胡萬里才語調低沉的道:“用戰艦運回東興港,火化,將骨灰保存起來,我將在漢武港修建專門的陵園,專爲安葬供奉陣亡英靈。”

見他如此重視陣亡官兵,薛良輔、趙長福都是暗自咋舌,半晌,趙長福才接着道:“水師官兵的遺體如何處理?”

“在港口偏僻的地方開闢一個墳地安葬。”胡萬里沉聲道:“讓水師官兵辨認他們身份,立碑,便於他們家眷日後弔唁。”

“屬下遵命。”趙長福忙躬身道,說完,便躬身退出。

見胡萬里神情有些黯然,薛良輔輕聲道:“一將功成萬骨枯,少爺如此厚待,已是仁至義盡。”說着,他話頭一轉,“朝廷水師四萬大軍全軍覆滅,朝野上下必然一片譁然,皇上必然震怒萬分,少爺打算如何應對?這禮部尚書夏言急着見少爺又是爲何?”

默然半晌,胡萬里纔開口道:“能夠和平相處自然更好,東興港現在需要時間發展,要打,咱們也不怕,如今朝廷沿海水師戰船幾乎都在落在咱們手中,即便嘉靖要開打,也要一二年甚至是三四年之後,屆時,護衛隊的兵力估計能超過三萬,新式火炮也可能列裝上艦,敢開戰。咱們不介意再重創他一次。

至於夏言急着見我,自然是想確認一下水師的損失究竟有多大。不出所料,這位夏大人應該是想跟咱們議和,以將功贖罪。”說着,他微微一嘆,道:“這一戰,咱們是痛快了,恩師怕是會被咱們牽連了。”

聽的這話,薛良輔亦是無語。首輔張璁三罷三複,怕是做夢也不會想到,最後會被他最得意的門生斷送了仕途,此戰的消息傳開,張璁必然被迫致仕,東興港不破,張璁也斷無起復的機會。

南京。長幹裡。

自正月初一起,長幹寺便熱鬧非凡,大批信衆到寺內團聚、朝拜、進香、祈福,在寺內舉行點燈、放生,誦經、開法會等活動,大批的善男信女在長幹寺裡外川流不息。大年初六上午,徐清曼戴着軟腳襆頭,身着寬袖大襟袍,典型的士子裝扮,帶着書童打扮的丫鬟隨着進香的人流不急不緩的進了長幹寺。

進了山門。徐清曼便離開了人流,徑直往居士林而去。春節期間,前來禮佛祈福靜修的居士不少,一向清淨的居士林也是人來人往,徐清曼目不斜視的踱着步子,熟門熟路的徑往東頭而去。

走到盡頭,又折轉向北,纔在一棟清幽的院子門前停下腳步,不緊不慢的拍了拍門環,大門應聲而開,一個小廝瞄了她一眼,愣了下才反應過來,忙躬身道:“徐公子請。”

徐清曼回首望了一眼,便從容進了門,道:“都有誰到了?”

“回徐公子,王公子、嚴公子、周公子等都到了。”小廝邊說邊給大門落了栓,徐清曼已是快步走進正廳,屋裡,王承明、嚴世藩、周志偉正在閒談,見她進來,連忙起身見禮,幾人略一寒暄,徐清曼便直接問道:“有沒有消息?”

“沒有。”王承明搖頭道。

“那我先去後院祈福。”徐清曼說着朝幾人略微點頭,便徑直出了廳堂,嚴世藩看了她背影一眼,這才接着剛纔的話頭道:“大軍集結,縱是海路迅捷,沒有十天半月也不可能,估計開戰還的一段時間。”

“兵貴神速,戰事不能以常理度之。”周志偉說着輕嘆了一聲,道:“樹欲靜,而風不寧,朝廷此番徵繳東興港,不論勝敗,慈善會怕是都難以維持下去。”

“本中兄這可看走眼了。”嚴世藩含笑道:“不論勝敗,都不會影響慈善會,慈善會一年上繳朝廷五六十萬兩白銀,朝廷若敗了,會更在意這筆銀子,若勝了,長青也不可能以慈善會相要挾。”

周志偉看了他一眼,便啜茶不語,他很清楚,慈善會對東興港意味着什麼,這不是錢的問題,他相信嘉靖也能看透這點,朝廷勝了還好說,若是敗了,會是什麼情形?

見他不語,王承明正準轉移話題,卻又聽的開門聲,他連忙起身到窗口張望,卻見的門口是一個小沙彌,他不由微覺失望,轉身坐下道:“寺廟裡的小沙彌。”

不一時,便聽的小廝一路小跑而來,三人不由微覺奇怪,小廝快步進屋,對王承明微微躬身,便遞過一個紙卷,道:“公子,這是方纔的小沙彌送來的。”

王承明接過,展開一看,“萬里大捷,東興大捷,殲敵四萬,不準報道,不宜露面,靜觀其變。”

殲敵四萬!王承明不由一呆,東興港居然如此厲害,能夠殲滅四萬朝廷水師!見他發愣,嚴世藩直接就從他手中將紙卷抽了過去,周志偉趕緊湊了上去,一看之下,兩人同樣是面面相覷,這也太生猛了,東興港纔多少兵力?能夠一舉殲滅朝廷水師四萬人馬?

回過神來,王承明才道:“快去通知徐公子。”

半晌,嚴世藩才輕聲道:“咱們的好日子怕是到頭了。”

“什麼意思?”王承明不解的道。

“朝野震動,兩京震動。”嚴世藩失神的道:“但凡與胡萬里走的近的官員,都的致仕以撇清。”

三人正在發愣,徐清曼已快步走了進來,興奮的道:“誰送來的消息?”

王承明連忙道:“一個小沙彌,已經走了,門都沒進。”

嚴世藩看了她一眼,才道:“徐小姐,馬上通知令叔,趕緊的上疏懇祈致仕,還有魏國公,要他辭去南京守備之職。”

徐清曼冰雪聰明,一聽這話,就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略一沉吟,她才道:“這事不能急,等消息傳開之後,再行考慮,否則就坐實了與東興港的關係。”說完,她才問道:“東興港究竟有多少兵力?能夠一舉全殲四萬水師?”

三人都是搖頭苦笑,誰也不清楚東興港的具體情形。

出了長幹寺,嚴世藩毫不停留,以最快的速度趕回了嚴府,問知嚴嵩在書房,便直接進了書房,行禮之後,便沉聲道:“父親大人,東興港已傳來消息,東興港大捷,全殲了四萬朝廷水師。”

聽的這消息,嚴嵩緩緩擱下手中的毛筆,就聽的嚴世藩接着道:“孩兒想親跑一趟東興港。”

“東樓想搏一把?”

“孩兒想爲父親搏一把。”

第361章 特區第428章 部署第160章入夥東興港第438章 滿城白幡第165章橫插一腳第412章 轟動第277章 牛刀小試第283章 清曼憂心第224章 一門兩公第432章 相遇第459章 偷天換日(二十)第344章 火燒大阪灣(四)第367章 遷大本營第152章 軍火商第404章 呂宋橫財第106章 內閣急遞第121章開海之爭第159章誇耀第318章 唱雙簧第256章 走親戚第416章 嚴嵩入閣第133章 引子第410章 城破第218章 踢皮球第319章 大變在即第129章完敗第359章 招安條件第209章 反應不一第53章 南京(九)第424章 剃髮第154章 投桃報李第311章 三天第45章 南京(一)第124章 分功第397章 過河拆橋第148章 殺手鐗第81章 上任排場第316章 故人重逢第92章 一盆冷水第324章 萬衆矚目第257章 出行第170章金星晝現第364章 下旨第156章 誘惑第238章 下套第398章 嘉靖再出手第466章 偷天換日(二十七)第1章 被點撥第57張 被彈劾第400章 親王造反第61章 出海第137章 張璁再致仕第109章 上官巡察第448章 偷天換日(九)第360章 聽調不聽宣第44章 新授官職第405章 兵臨廣州第395章第179章入主月港(一)第 431章 聯盟第80 章 月港設點第254章 物色第284章 算總賬第55章 師爺第214章 鬧大了第406章 堅守第295章 杭州掛牌第29章 親隨第214章 鬧大了第184章再回金陵第368章 上刺刀第129章完敗第471章 西北戰略第129章完敗第190章取而代之第359章 招安條件第170章金星晝現第383章 翻臉第478章 四面圍攻第250章 投石問路第229章 紛爭起第145章 變化第128章家難當第94章 雛形第482章 吉日第21章 冷落第197章 三彈張璁第77章 邸報第277章 牛刀小試第327章 永寧衛的算盤第413章 前景第433章 找死第178章時局第170章金星晝現第112章 齋醮第430章 出兵理由第221章 東廠第193章 風起第376章 嫁衣?第229章 紛爭起
第361章 特區第428章 部署第160章入夥東興港第438章 滿城白幡第165章橫插一腳第412章 轟動第277章 牛刀小試第283章 清曼憂心第224章 一門兩公第432章 相遇第459章 偷天換日(二十)第344章 火燒大阪灣(四)第367章 遷大本營第152章 軍火商第404章 呂宋橫財第106章 內閣急遞第121章開海之爭第159章誇耀第318章 唱雙簧第256章 走親戚第416章 嚴嵩入閣第133章 引子第410章 城破第218章 踢皮球第319章 大變在即第129章完敗第359章 招安條件第209章 反應不一第53章 南京(九)第424章 剃髮第154章 投桃報李第311章 三天第45章 南京(一)第124章 分功第397章 過河拆橋第148章 殺手鐗第81章 上任排場第316章 故人重逢第92章 一盆冷水第324章 萬衆矚目第257章 出行第170章金星晝現第364章 下旨第156章 誘惑第238章 下套第398章 嘉靖再出手第466章 偷天換日(二十七)第1章 被點撥第57張 被彈劾第400章 親王造反第61章 出海第137章 張璁再致仕第109章 上官巡察第448章 偷天換日(九)第360章 聽調不聽宣第44章 新授官職第405章 兵臨廣州第395章第179章入主月港(一)第 431章 聯盟第80 章 月港設點第254章 物色第284章 算總賬第55章 師爺第214章 鬧大了第406章 堅守第295章 杭州掛牌第29章 親隨第214章 鬧大了第184章再回金陵第368章 上刺刀第129章完敗第471章 西北戰略第129章完敗第190章取而代之第359章 招安條件第170章金星晝現第383章 翻臉第478章 四面圍攻第250章 投石問路第229章 紛爭起第145章 變化第128章家難當第94章 雛形第482章 吉日第21章 冷落第197章 三彈張璁第77章 邸報第277章 牛刀小試第327章 永寧衛的算盤第413章 前景第433章 找死第178章時局第170章金星晝現第112章 齋醮第430章 出兵理由第221章 東廠第193章 風起第376章 嫁衣?第229章 紛爭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