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偷天換日(二十)

聽的嘉靖一道接着一道的諭旨,嚴嵩心裡不由的生出一股不安的感覺,他很清楚,嘉靖呆在太原一直隱忍不動,是想集齊九邊大軍在京師一戰聚殲東興港的主力,如今西三邊的大軍未至,就匆忙出兵,實有半途而廢之嫌!

隨着一衆人退出房間,嚴嵩並未急着出晉王府,而是站在廊下看着雨幕發呆,毛伯溫也沒離開,待的衆人上轎離開,他才湊到嚴嵩身邊,輕聲道:“首輔大人是否擔憂打草驚蛇?”

“不是打草驚蛇,是前功盡棄!”嚴嵩也不回頭,悶聲說道:“東興港若是打南京,其目的就是要打亂皇上的部署。”

“大人爲何陛見之時不明說?”

“老夫看不透這局勢。”嚴嵩輕嘆了一聲,才道:“汝厲如何看?”

“大明兩京十三省。”毛伯溫緩聲道:“丟了京師,還有京城,但若京師、京城皆落於益王之手,且不說民心向背,首先官心就會渙散!各省地方大員必然會心存觀望,不再奉旨,若是斷了錢糧賦稅,這仗還怎麼打?皇上此時出兵騷擾京師天津,旨在穩定人心。”

穩定人心有個屁用!嚴嵩不由的暗自腹誹,若不能一戰殲滅東興港的主力,就算是重新奪回京師,也是於事無補,憑藉東興港兵丁的戰力,攻陷東南數省易如反掌,失去了江南,打持久戰,朝廷也未必是東興港的對手!

略微沉吟,他才道:“汝厲也認爲南京有險?”

毛伯溫沉聲道:“揚州盜匪千餘人就能截斷漕運,首輔大人不覺的太不可思議?”

“此事確實蹊蹺。”嚴嵩頜首道:“但也無須過於猜疑,益王在京師大把大把的撒銀子,肆意的收買人心,又是招兵買馬,又是收攏潰散的京營和班軍兵丁,裁撤宮女。詆譭皇上,地方官員心存觀望是情理中事,南京的官員或是怕引火燒身,或是企圖左右逢源,因而對揚州睜隻眼閉隻眼。”

說到這裡,他聽的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從風雨中隱隱的傳來,當下就住了口。雨中快馬,定然是有急報,果然,不過時,陸炳便去而復返,快步折回。進門時一個踉蹌,差點絆倒,見這情形,嚴嵩、毛伯溫心裡都是一沉,不由的升起一股不祥的預感——南京出事了!

要知道陸炳才三十出頭,又新近被提拔爲錦衣衛都指揮使,正是春風得意。意氣飛揚之時,而且素來穩重,怎會在晉王府失態,只有一個可能,出大事了!

陸炳一路快行,上的臺階,摘下斗笠,他卻沒有急着進殿。而是停佇了片刻,以穩定心神,見的嚴嵩、毛伯溫二人過來,他微微點了點頭,也不解釋,只是沉聲道:“一同覲見吧。”

三人去而復返,也頗令嘉靖詫異。待留意到三人臉上神情凝重,他登時就意識到又有不好的消息了,這段時間幾乎就沒什麼好消息,他也習慣了。當下也不吭聲,靜靜的看着三人。

陸炳見禮之後,便叩首道:“稟皇上,南京五百里加急,一萬叛軍朔江而上攻擊南京,南京守備——魏國公徐鵬舉以爲母祝壽爲由,發動兵變,軟禁了南京一應將領,掌控了南京城,並在金陵報刊載聲明,公開支持益王!

另,羈押在錦衣衛監獄的監察御史楊爵、給事中周怡、工部員外郎劉魁,戶科給事中胡汝霖、聶靜,御史李乘雲等人無父無母,罔顧君臣大義,公然撰文攻訐皇上,一應文章皆刊載在金陵報上。”

聽的這話,嚴嵩、毛伯溫登時面如土色,這是比益王叛軍直接打進南京更爲惡劣的局面!魏國公世鎮南京,聲望頗高,這一公開擁戴益王,影響極壞,各省藩王勳臣官員都可能跟風效仿支持益王!

益王是發動靖難之役的,而且手下也缺乏人才,支持益王得到的好處遠比支持嘉靖大,尤其是一衆伯爵、侯爵,投機的可能極大,文皇帝朱棣靖難成功之後,大肆的封賞功臣,封公封候的不在少數,這段歷史誰不知道,如今歷史重演,益王靖難成功的機會不小,誰不願意博一把?

嘉靖雖然也是極度震驚,卻是很快就控制住了情緒,沒有當場發作,不過臉上卻陰沉的彷彿能滴的出水來,他雖然預感到南京可能有變,卻是沒料到居然是素來頗受他器重的魏國公徐鵬舉發動兵變,第一個跳出來支持益王!這事情不會那麼簡單,這背後肯定有貓膩,但現在不是追究的時候。

楊爵、李乘雲等言官的攻訐和詆譭,也不容輕忽,這顯然是出自益王的授意,通過這幾個言官的攻訐來分化人心!

見的嘉靖半晌不吭聲,嚴嵩不敢再沉默,略微沉吟,他便開口道:“皇上,南京無足輕重,重點還在京師,若能一戰殲滅東興港主力,其他皆不足懼。”

www¸ттkan¸¢ ○ 話是不錯,但問題是在斷絕糧餉的情況下,能打贏這一仗嗎?嘉靖瞥了他一眼,沉聲道:“南京陷落,各省官員必然是人心惶惶,惟中有何應對之策?”

嘉靖這話雖未明說,但嚴嵩很清楚他擔心的不是人心的穩定,而是擔心江西、湖廣以及其他各省的地方大員心存觀望,斷絕向太原運送糧賦,略微沉吟,他才道:“微臣懇祈皇上派欽差前往各省督糧。”

這倒是個法子!嘉靖微微點了點頭,派親信宦官和大臣前往各省,就地督糧,諒一衆對方大員不敢玩什麼貓膩!

京師,菜市口。

一溜十多個犯人一字排開,這些人都是衙署的衙役書吏,其中一個還是大興的縣丞,在開倉放糧和給轄區內百姓發放糧食的過程中侵吞和剋扣糧食的,被楊爵、周怡、劉魁,、胡汝霖、聶靜,李乘雲等一衆言官巡查暗訪中揪出來的。

“稟大人,午時三刻已到。”

充任監斬官的是新紮的順天府府尹曹子登,聽的稟報,他當即抽出一塊令牌扔下,冷聲喝道:“時辰已到。斬!”

“斬——!”

隨着一聲令下,刀光揮舞,十多顆人頭落地,圍觀的一衆百姓登時轟然叫好,左近的一棟茶樓上,看着這一幕,一個年輕士子不由的連連搖頭嘆息。道:“可憐見的,才侵吞了十多石,就丟了性命,這也太嚴酷了點。”

“婦人之仁!”一個士子毫不客氣的譏諷道。

“如何是婦人之仁?京師米價雖高,十多石也不過十來塊銀元,爲此就砍了腦袋。難道不嚴酷?”

“這是殺一儆百!”

立刻有人摻和進來,附和着道:“不錯!益王體諒百姓,每戶發放糧食以補貼糧價太高,這不是一日兩日的事情,若不用重典,這些個貪官污吏必然變本加厲的侵吞剋扣,非常時期。施以非常手段,殺的好!”

“人頭不是韭菜,割了還能再長。”

“益王這該不會是仿效太祖,要肅清貪官吧?”

“想的忒遠了,益王這是借這十幾顆腦袋爭取民心!小琉球的規矩雖嚴,卻並不酷苛。”

“不管怎麼的,這些人該殺!那些個擡高糧價的奸商也該殺!”

“益王不會拿商賈開刀的,否則也不會發放糧食補貼百姓了。小琉球是絕對保護私產的,除非是官吏貪腐,否則不會抄家,聽說官員和衙役都不隨便進百姓的屋,除非是有辦案的令牌,那話是怎麼說來着?‘風能進、雨能進,皇上不能進。’

“什麼意思?”

“大意是說房子雖破。不能遮風擋雨,但即便貴爲皇上,未的允許,也不能隨便進屋。這是小琉球保護私人財產,流傳最廣的一句話。”

“難怪東興港兵丁的軍紀那麼好,寧可在街檐下打地鋪都不進民宅,還有這麼個說法。”

“如此說來,那些個商賈豈不是隨便可以擡高糧價?這以後的日子怎麼過?”

“那有這等好事?小琉球的物價是嚴格控制的,允許漲價都有幅度的,你以爲想漲就漲?敢壞規矩,重罰,罰的那叫一個慘,傾家蕩產的都有!”

“那京師的米價,益王爲何不管?”

“糊塗!”

刑場,監斬棚裡,曹子登驗過十幾顆血淋淋的首級,不由的一陣翻胃,強忍着揮手叫衙役退下,連忙喝了口涼茶,臨時擔任巡城御史的楊爵這時快步進來,躬身一揖之後,便道:“曹大人,益王令旨,被斬官吏家中有婦孺老幼者每月補貼銀元兩塊,直到子女成人,老人過世爲止。”

“下官謹尊令旨。”曹子登連忙躬身道,他自然清楚益王此舉用意何在,當即便對外吩咐道:“來人,益王仁厚,通知一衆親屬。”

待的衙役領命而去,曹子登一笑,連忙伸手讓座,道:”楊大人無須拘禮,請坐。”

楊爵聽的一笑,道:“這監斬棚還是不坐爲好,下官告辭。”

紫禁城,武英殿後殿,胡萬里小憩剛起,正在關芙蓉的侍候下洗漱,便聞報伍子順、劉思武、李健三人在外求見,一聽是三人同時前來,胡萬里便意識到可能是嘉靖有動靜了,當即便吩咐道:“帶他們西閣候着。”

關芙蓉將毛巾擰乾遞了過去,柔聲道:“殿下還未進午膳。”

聽她這一提醒,胡萬里也覺的有些餓,略微沉吟,他才道:“天氣熱,叫他們準備點清淡的,談完事再進。”說着,他匆匆擦了把臉,便往西閣而去。

進屋落座,伍子順三人連忙上前見禮,胡萬里擺了擺手,道:“都坐。”接着便道:“嘉靖有動靜了?”

“回殿下。”伍子順連忙道:“宣府和薊州兩鎮皆有大隊騎兵出動,滄州的騎兵有有動靜,另,嘉靖向各省派出欽差,屬下竊以爲,欽差除了坐鎮地方,應該還有督促錢糧的意思。”

胡萬里掃了三人一眼,道:“你們怎麼看?”

“殿下。”劉思武沉聲道:“從時間上推算,九邊重鎮除了西三邊,其他各邊鎮的軍隊都有充足的時間集結到太原,但太原卻沒有動靜。屬下估摸着,對方這是因爲南京之變而沉不住氣了,想對京師進行騷擾。”

李健補充道:“殿下,滄州的騎兵應該是衝着天津衛去的,也有可能是想騷擾天津衛至京師的運河和驛道。”

胡萬里略微沉吟,才道:“通州的糧食可都已轉運進京師各倉?”

“回殿下,已經全部轉運完畢。”李健忙回道。

胡萬里頜首道:”天津現有多少兵力?”

“回殿下。”劉思武張口便道:“淡馬錫的一個師還未抵達。如今正在漢武,預計還要半月左右才能抵達,如今天津衛只有呂宋仲欽帥領的一個師,倭國回援來的王富貴的一個師。”

略微沉吟,胡萬里纔開口道:“太原沒有動靜,僅僅只有宣府和薊州兩鎮騎兵出動。嘉靖這顯然只是擺出一個要收復京師的姿態,這兩鎮的兵丁無須多加理會,估計他們也不會真打!重點應該放在天津。

天津是咱們的後勤輜重轉運點,攻佔天津,他們應該沒這個想法,滄州那點子兵力遠遠不夠,不過。天津至通州京師這條線,不能讓他破壞,天津衛城交由欽帥駐守,李健,你率一萬人馬,再加上王富貴的一個師,爭取一舉重創滄州來的騎兵。”

“屬下遵命。”李健忙起身敬禮。

胡萬里頜首道:“京師這邊,劉思武陪他們轉轉。抽機會多弄些戰馬,咱們如今大量需要戰馬。”

劉思武也趕緊起身敬禮道:“屬下遵命。”

“坐。”胡萬里接着問道:“招兵的事情進展如何?”

“異常順利,幾乎是十挑一。”李健忙回道:“京師百姓加入護衛隊的熱情相當高,不僅是因爲護衛隊的待遇好,伙食好,坊間間還謠傳,這二萬新兵是將作爲殿下的御林軍。鎮守京師!”

胡萬里聽的一笑,瞥了二人一眼,道:“該不會是你們令人有意散播的消息吧?”

“屬下不敢。”劉思武說着略微遲疑,才道:“殿下。這二萬新兵習慣京師氣候,熟悉地形,駐守京師其實也不錯。”

胡萬里微微搖了搖頭,道:“大明不比小琉球,很多制度都要更改,兵丁不能在本地服役,這將是一條鐵律,所以說這二萬兵丁絕對不可能駐守京師。”

經這一說,劉思武才注意到,東興港實際上也是遵循的這一原則,只是沒說明罷了,他當即便不解的道:“殿下,這其中可有講究?”

“大有講究。”胡萬里頜首道:“護衛隊是軍中精銳,要轉戰南北,適應各種氣候環境,再則,朝廷這三大京營兵丁你們也見識過了,這是長期沒有經受過戰爭考驗的結果,長期和平,養就了一羣老爺兵,以後咱們的京師駐兵要定期換防,不時的拉出去打幾仗,自然就不能只侷限一隅之地。

另則,人人門前三尺硬土,在本地當兵,不易管理,兵丁也容易參與地方糾紛,鎮壓地方動亂也不得力,而且,邊防誰駐守?這裡面的弊端太多了,不能與在小琉球的情形相比,小琉球畢竟太小。”

話一落音,蘇雲路在門口躬身道:“稟殿下,薛良輔在外求見。”

“讓他進來。”胡萬里吩咐完便掃了劉思武二人一眼,道:“你倆先去部署吧。”

“是,屬下告退。”劉思武、李健忙起身道。

劉思武兩人退出,薛良輔已是快步進來見禮,胡萬里指了指凳子,示意他落座,便看向伍子順,問道:“京師情況如何?”

伍子順未加思索的道:“未補貼糧食之時,京師士紳商賈百姓頗多怨言,有不少人乘機煽動,在給各戶補貼糧食之後,就平靜多了。”

“大戰在即,城內不能亂。”胡萬里語氣平淡的道:“心懷不軌之人都要軟禁或是羈押起來,以免戰時擾亂人心,動搖軍心。”

“殿下放心。”伍子順忙道:“那些人,屬下都已經通過各種藉口和法子控制了起來。”

胡萬里點了點頭,道:“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引起恐慌,錦衣衛的人要慎用。”

“屬下明白。”

見胡萬里住口,薛良輔這才躬身道:“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殿下如今雖然入主京師,大明兩京也皆在殿下掌控之中,但殿下仍是藩王名分,諸事不便,屬下懇祈殿下早日籌備登基事宜。”

呷了口茶,胡萬里才道:“早日登基自然是好,不過,如今嘉靖西巡太原,我又是打着勤王清君側的旗號,這進了京師就稱帝登基,是否有些不妥?”

“自然不是讓殿下自己提出來。”薛良輔沉聲道:“須的着一些藩王、勳臣、官員上表懇祈殿下登基,這還要數次辭讓,數次上表懇祈,程序儀式繁瑣,非有數月不可,如今京師猶如空城,殿下應及早準備,安排藩王、勳臣、官員進京!或是直接去南京,在南京登基亦可。”

略微沉吟,胡萬里才道:“此事還的押後,不能急,等京師這一戰打完再說,嘉靖已經沉不住氣了,這麼多年都等了,何必急於這一時?”

第488章 省心第430章 出兵理由第252章 揣摩第229章 紛爭起第477章 求盟第301章 調集 人手第53章 南京(九)第105章 緝私錢第250章 投石問路第403章 火燒月港第237章 沒白來第426章 飛剪第351章 軟硬兼施第409章 強攻第331章 大同兵變第370章 淘金潮第369章 發現金礦第195章 籌錢第88章 各有盤算第470章 雄辯第386章 丘八第441章 偷天換日(二)第128章家難當第324章 萬衆矚目第291章 張璁回京第4章 宴請第52章 南京(八)第269章 哺乳第125章姑妄言之第59章 釜底抽薪第215章 扯皮第329章 對應之策第211章 王廷相第157章緩兵之計第104章上疏第55章 師爺第100章 殺威棒第400章 親王造反第335章 送上門的機會第87章 恩威並施第223章 揣摩第317章 再回南京第298章 潛在危機第150章收買人心第353章 仇人相見第400章 親王造反第59章 釜底抽薪第15章 風波起第107章 索賄第71章 盯梢第218章 踢皮球第167章試探第420章 共贏第81章 上任排場第414章 擔憂第386章 丘八第479章 主動歸附第7章 出題買僕第28章 張璁回閣第170章金星晝現第255章 探問第190章取而代之第410章 城破第109章 上官巡察第25章 色藝雙全第140章 二爺第183章再提開海第270章 天后宮第427章 形勢第215章 扯皮第185章天降祥瑞第90章 一把火第247章 豪賭第325章 再出豪言第135章霸道第165章橫插一腳第39章 胡謅第153章 買賣第295章 杭州掛牌第435章 招攬第332章 兩手準備第188章刁難第388章 布袋陣第180章 入主月港(二)第234章 青雲之路第68章 抵達月港第359章 招安條件第334章 悽慘北條第378章 虧大了第34章 再見張璁第353章 仇人相見第425章 新軍裝第390章 大捷第342章 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二)第36章 三字真經第27章 中山狼第419章 緩和關係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一)第456章 偷天換日(十七)第15章 風波起
第488章 省心第430章 出兵理由第252章 揣摩第229章 紛爭起第477章 求盟第301章 調集 人手第53章 南京(九)第105章 緝私錢第250章 投石問路第403章 火燒月港第237章 沒白來第426章 飛剪第351章 軟硬兼施第409章 強攻第331章 大同兵變第370章 淘金潮第369章 發現金礦第195章 籌錢第88章 各有盤算第470章 雄辯第386章 丘八第441章 偷天換日(二)第128章家難當第324章 萬衆矚目第291章 張璁回京第4章 宴請第52章 南京(八)第269章 哺乳第125章姑妄言之第59章 釜底抽薪第215章 扯皮第329章 對應之策第211章 王廷相第157章緩兵之計第104章上疏第55章 師爺第100章 殺威棒第400章 親王造反第335章 送上門的機會第87章 恩威並施第223章 揣摩第317章 再回南京第298章 潛在危機第150章收買人心第353章 仇人相見第400章 親王造反第59章 釜底抽薪第15章 風波起第107章 索賄第71章 盯梢第218章 踢皮球第167章試探第420章 共贏第81章 上任排場第414章 擔憂第386章 丘八第479章 主動歸附第7章 出題買僕第28章 張璁回閣第170章金星晝現第255章 探問第190章取而代之第410章 城破第109章 上官巡察第25章 色藝雙全第140章 二爺第183章再提開海第270章 天后宮第427章 形勢第215章 扯皮第185章天降祥瑞第90章 一把火第247章 豪賭第325章 再出豪言第135章霸道第165章橫插一腳第39章 胡謅第153章 買賣第295章 杭州掛牌第435章 招攬第332章 兩手準備第188章刁難第388章 布袋陣第180章 入主月港(二)第234章 青雲之路第68章 抵達月港第359章 招安條件第334章 悽慘北條第378章 虧大了第34章 再見張璁第353章 仇人相見第425章 新軍裝第390章 大捷第342章 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二)第36章 三字真經第27章 中山狼第419章 緩和關係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一)第456章 偷天換日(十七)第15章 風波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