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雄辯

自己給自己加官晉爵,胡萬里亦是暗自好笑,卻刻意將一張臉繃的緊緊的,蘇雲路唸完,見沒人出來謝恩,不由的暗自嘀咕了一句,好在想巴結益王這幾員干將的官員不少,連忙在旁輕聲提醒,薛良輔、劉思武、李健、伍子順等四人才回過神來,連忙出列,跪下代以前的舊主謝恩。

蘇雲路回首看了胡萬里一眼,見他頜首,便抽過第二卷詔書展開念道:“劉思武、李健、伍子順東征西討,戰功赫赫,於國有開疆拓土之功,着分賜東洋伯、南洋伯、西洋伯。”

劉思武、李健、伍子順三人連忙再次跪下謝恩,三人都脹的一臉通紅,心裡激動不已,雖說只是一個伯爵,但三人心裡都清楚,這只是開始,以後的爵位必然會隨着戰功的累積而逐步攀升,不說海外還有大仗要打,就是西北馬上就面臨着一場大戰,一戰功成,至少就是一個侯爵!

見的劉思武三人封爵,一衆武將心裡登時就如打翻了五味瓶一般,什麼滋味都有,有東興港那般犀利的火器和奢侈的實彈訓練,什麼兵練不出來?什麼地方征服不了?看來還的跟對人!不過,如今他們也算是跟對了人,不過是遲了點而已,卻也不是太遲,益王還沒正式登基,靖難之役還沒有結束,他們還有機會!

一衆文官對此卻不甚關心,朱棣靖難之後,封賞的公侯伯多了去了,益王只封三個伯爵算什麼,他們更關心的是接下來益王對官員的調整,那纔是重頭戲!

沒讓衆人久等,蘇雲路接着就展開一卷詔書公佈了益王對京師官員的調整。

翟鑾掌內閣。

升夏邦謨戶部尚書,晉文淵閣大學士。

升南京兵部右侍郎閔楷爲禮部尚書。

升南京大理寺卿王學夔爲刑部侍郎。

遷南京吏部右侍郎張治爲吏部左侍郎。

升巡撫山東都御史曾銑爲兵部左侍郎。

升南京太僕寺卿顧顯仁爲南京戶部右侍郎,兼兩淮鹽運使。

薛良輔凝神聽了半晌,直到最後。才聽的蘇雲路提高聲音道:“大小琉球以及呂宋諸島合併一省——琉球行省,着薛良輔任琉球左布政使。”

聽的最後一句,一衆官員不由的又羨又嫉,薛良輔是京師炙手可熱的人物,一衆官員對他的情況瞭如指掌,雖說他是益王跟前的紅人,但從白身驟然擢拔到二品大員。這也太過駭人聽聞,這個先例一開,等若是打開了倖進之門,這讓他們這些個苦巴巴熬資歷的進士出身的官員情何以堪?

雖然心中極度不滿,但一衆官員卻沒人敢做仗馬嘶鳴,今兒是什麼日子。益王監國頭一天,這時候諫言,那不是跟自個的前程過不去?被點到名的紛紛出列跪拜謝恩,剛剛起身,就聽的後列傳出一個聲音,“啓奏殿下,微臣左僉都御史楊爵有事啓奏。”

還真有膽子大的!又是這個傻大膽楊爵!一衆文武官員心裡都是一驚。這傢伙才被益王擢拔,何以如此不知輕重?不過,也正好借這機會看看益王對待言官究竟能忍到什麼程度?自大禮儀之爭後,嘉靖對言官可謂是深惡痛絕,拒諫立威,廷杖言官以及公卿,已是習以爲常,每年都少不了被無情打擊的言官。

胡萬里擡頭瞥了一眼出列跪在地上的楊爵。心裡很清楚他要做什麼,不過這膽子也確實太大了,居然在這種場合諫言!這有些出乎他的意料,略微沉吟,他才沉聲道:“准奏。”

聽的准奏,楊爵連忙起身上前跪下,朗聲道:“朝廷自有綱常制度。薛良輔縱有大功,亦不適宜驟然擢拔爲朝廷二品大員,如此大開倖進之門,如何安撫天下士子?微臣懇祈殿下慎思!”

胡萬里一沉吟。便頜首道:“言之有理。”

凝神靜聽的一衆官員不由的暗暗詫異,益王竟然如此好說話?稍稍瞭解他秉性的翟鑾卻是豎起了耳朵,他很清楚,這主子絕對不是好說話的主,定下來的事情哪有輕易能夠更改的?更何況這是涉及到小琉球東興港薛良輔的事情。

果然,胡萬里略微一頓,便道:“小琉球和呂宋,自開發以來,政治經濟軍事律法賦稅等各方面都迥異於大明其他各省,薛良輔雖無官身,但數年來一直打理着小琉球的大小事務,他既不宜破格擢拔,你們推薦幾個適宜的人選給我。”

聽的這話,楊爵不由一愣,這不是耍賴嘛,我只是言官,舉薦官員的事情跟我可沒半點關係,他當即便躬身道:“回殿下,微臣只是言官,其職在於諫言政令得失,軍民休慼,百官邪惡;舉才薦能,乃是閣臣之職,微臣不敢僭越。”

聽的這話,翟鑾不由狠狠的瞪了他一眼,小琉球那是什麼地方?那是益王起家的地方,東興港護衛隊的大本營,軍工作坊,玻璃作坊,造船作坊、東興港艦隊,最大的海貿港口都在小琉球,不是益王的親信,誰去小琉球都只是一個擺設!

略一沉吟,他纔出列跪下道:“太祖高皇帝鼎定天下之時,一衆文臣武將誰個不是起於布衣,列於朝堂!小琉球開發已有十餘年,薛良輔系殿下拔擢於微末,忠心耿耿,功勳卓著,實是出任琉球行省左布政使之最佳人選,殿下不拘一格任用人才,實是朝廷之福。”

“此言甚是。”站在前列的衡王朱厚燆連忙站出來力挺,道:“非常時期,豈能處處拘泥成法?自當不拘一格拔擢人才。”

見的衡王出來力挺,胡萬里不由微微頜首,正準備順水推舟,卻是一眼瞥見御史李乘雲、戶科給事中胡汝霖兩人身形一動,他眉頭一皺,暗忖這些個言官還真是不知好歹,前仆後繼,索性藉着這個機會說開去。

眼見二人出列,快步走到尾列。他當即沉聲道:“小琉球處處皆不拘泥成法,時時處處追求創新,火器如此,造船如此,管理如此,用人也是如此,正因爲不拘泥成法。小琉球方能在短短十餘年發展到今日這地步,孰優孰劣,你們都應該心知肚明!”

微微一頓,他才接着道:“祖宗成法要不要?要!但不能抱殘守缺,不能一成不變!如今大明海外五大行省,疆域擴張了一倍。百年海禁,還禁不禁?當然不能禁!倭國金銀礦產富饒,年產白銀兩百萬兩,取不取?美洲超大銀礦,年產白銀千萬兩,取不取?

當然要取!天授弗用,反受其咎。天授弗取,反受其害!諸位都是飽學之士,如此淺顯的道理都明白,開海禁,對海外用兵,都有悖於祖宗成法,自然就不能夠拘泥成法!

小琉球各府縣的官員,大多都是生員。但小琉球這些年來,一樣打理的井井有條,民豐物阜,欣欣向榮!本王有意將琉球行省作爲一個特殊行省,現有的一切都不改變,管理官員也是如此!”

誰也沒料到益王居然會藉着楊爵反對拔擢薛良輔之事而借題發揮,不僅明確的提出要更改祖宗成法。而且還要對海外大舉用兵,將琉球行省設爲一個特殊的行省!更令他們震驚的是海外居然有如此大的銀礦,倭國一年二百萬白銀的產量就已經讓他們無比的震撼,美洲一年千萬兩白銀的產量更令的他們眼睛充血!

一年一千萬兩白銀。那是什麼慨念?一個個都被這番話撩撥的熱血沸騰,取!憑什麼不取!沒能力取就算了,有能力取而不取,那是要被天打雷劈的!大明一年的賦稅纔多少?將所有的米麥絹布都折成銀子,一年也就一千萬兩有餘而已,如此巨大的銀礦憑什麼不取,那能夠養多少兵丁?

就在一衆官員無比心熱之時,楊爵不合時宜的開口道:“殿下,國雖大,好戰必亡,海外縱使富足,也不宜大舉用兵。”

胡萬里對他已是無語了,不想御史李乘雲、戶科給事中胡汝霖兩人亦是雙雙跪下道:“啓奏殿下,微臣李乘雲、胡汝霖有事啓奏。”

“準!”胡萬里沉聲道,暗忖難怪嘉靖厭惡這些個言官,也不是沒有道理,得抽時間將言官都組織學習一下這天下大勢,再安排他們去小琉球看看眼界,要不然以後定然天天在耳邊呱噪。

戶科給事中胡汝霖上前跪奏道:“稟殿下,聖人言,有國有家者,不患貧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琉球行省若是別具一格,天下官員士紳百姓難以歸心,不利於海外五省融入大明,微臣懇祈殿下三思。”

“微臣附議。”御史李乘雲個着朗聲道。

胡萬里掃了階下衆勳貴和文武百官一眼,緩緩說道:“之所以要將琉球行省設爲特省,是因爲本王察覺琉球行省的制度律例不僅能夠富國強兵,而且能極大改善百姓生活,本王並非是刻意要將琉球行省特殊化,而且是因爲本王認爲琉球行省如今並不完善,還需要不斷改進,一旦完善之後,將逐步在大明推行!

琉球行省開發時間不長,但一年賦稅近百萬,百姓特別是農民的賦稅比兩京十三省要低的多,士紳商賈百姓也遠比其他省富足,東興港快船航速極快,天津衛至小琉球,順風不過七八日便可抵達,本王會分批組織京師及對方官員前往琉球行省考察,以後新科進士觀政一律改爲兩年,京師一年,小琉球一年。”

琉球行省一年賦稅近百萬!一衆官員都是暗暗驚訝,小琉球可沒多少人,這一點他們都是清楚的,而且開發時間也不長,呂宋就更不要說了,聽說人口少的可憐,只有幾萬人,就這樣子,一年的賦稅能達百萬?難道是海貿徵稅?

胡萬里微微一頓,瞥了楊爵三人一眼,才淡淡的道:“讀聖賢書,不要斷章取義,要學其精髓!國雖大,好戰必亡。聖賢爲何如此說?是在何種背景之下如此說的?當時一國有多大?如今大明又有多大?以前戰爭的消耗有多大?如今的戰爭消耗又有多大?

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環境不同,國情不同,豈能一言以蔽之?不沉下心來細細體會琢磨對比,一味的生搬硬套,說輕點。這是瀆職,說嚴重點,這是誤國!”

聽的胡萬里一連串的反詰,楊爵的額頭不由微微見汗,胡萬里這話確實說的極有見地,春秋戰國時的情形與大明如今的情形已是完全不同,不等他自省。胡萬里已是接着道:“今日之大明,人口衆多,疆域遼闊,遠強於盛唐強漢!

海外征伐,也非是以前動輒十數萬甚至是數十萬大軍,尤其是海外征伐!東興港東征西討。四處征伐,歷來只是二三萬大軍出動,以大明如今之國力,足以輕鬆支持二三萬大軍長年在外征伐,更重要的一點是,海外征伐是以開疆拓土,掠奪資源財富爲目的。不僅不會衰竭國力,反而有益於國力的大幅快速增長。

別跟本王說什麼兼愛、仁愛、非攻、正義、知兵非好戰,窮兵黷武,懷柔遠來,萬國來朝之類的,如今世道變了!航海的迅速發展,高產抗寒抗旱作物的普及推廣,人口的快速增長。土地兼併嚴重,貧富懸殊增大,社會矛盾尖銳,已經逼迫大明必須向外擴張!

就說美洲的超大銀礦,年產白銀在千萬兩以上,你們應該很好奇,本王是怎麼知道的?那是因爲西洋的西班牙國正在開採。而且已經開採了十多年了,隨着航海的迅猛發展,海船越來越大,數量越來越多。咱們如今又回到了春秋戰國時代,這是一個新的戰國時代!

這是一個海上強國爭霸天下,爭霸世界的時代!大明只是其中的一個海上強國而已!任由西洋的西班牙國開採美洲的超大銀礦,對於大明來說,意味着什麼?意味着巨大的災難!國雖大,好戰未必會亡,但若怯戰,則必定會亡!

不患貧而患不均,也同樣是生搬硬套!一味的追求平衡,或許利於穩定,但不利於發展,大明如今不僅要求穩,而且要穩步發展,別總是隻盯着大明這一畝三分地上,要學會將大明看成是這世界的一隅之地來考慮問題。”

聽的胡萬里滔滔不絕,楊爵、李乘雲、胡汝霖三人跪的膝蓋生痛,渾身僵硬,誰也沒料想到益王竟然如此好口才,幾句聖人聖言被他翻來覆去,揉碎了掰開來,貶的一無是處,偏偏他還說的振振有詞,三人一時間也無法辯駁,航海的迅速發展,弗朗機人打上門來,這都是不爭的事實,至於美洲的銀礦,什麼西班牙國,三人根本就沒有聽聞過,天知道是真是假?

眼見的三個言官跪在地上啞口無言,一衆藩王勳臣和文武大員不由的暗自咋舌,大明鮮見有皇帝侃侃而談辯駁的言官啞口無言的,這主子可真是好辯才!更令他們震撼的是益王所說的戰國時代來臨的話,難道大明要面臨着一場巨大的世界爭霸的戰爭?

一衆文官想想也就罷了,畢竟胡萬里說的很清楚,這是海上爭霸,以東興港艦隊的強大,不可能會波及到大陸,但一衆武將卻是心花怒放,大明若是真面臨一場史無前例的巨大的世界爭霸戰,武將揚眉吐氣的日子就來臨了,得趕緊找機會學習海戰,大明以後的主要戰場是在海上!

魯王朱觀熑、衡王朱厚燆、德王朱載墱三人則是暗暗欣喜,胡萬里這一番話,無疑是表明了大明要向海外大肆擴張的雄心,那海外分封的事情則是鐵板釘釘,絕對不是一句虛言,大明藩王看來真是有望恢復立國之初的輝煌!

足足一個時辰,朝會才散,隨着一衆官員出宮,京師的各大茶樓酒樓立即便熱鬧起來,升遷的官員紛紛擺酒設宴慶賀,不獨是爲了慶賀,也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聯絡感情,攀攀交情,最受歡迎的當然是京官了。

由巡撫山東都御史升爲兵部左侍郎的曾銑自然是大受歡迎,曾銑,字子重,江都人,嘉靖八年三甲進士,與胡萬里是同年,卻比胡萬里更年輕,才三十四歲,初授官福建長樂知縣,因平定遼陽兵變,擢爲大理寺丞,遷升右僉都御史,巡撫山東。

雖說是同年,又同在福建爲官,但胡萬里與曾銑卻一直沒有交集,也沒什麼印象,在京師觀政之時兩人也沒什麼往來,在看了曾銑的履歷,得知是同年之後,胡萬里便大膽的擢拔了他,嘉靖八年的同年,他不能不用,否則容易引人生疑,而這個沒有什麼印象,又是一別十多年的同年就是最好的人選,當然,曾銑的軍事才幹也是胡萬里擢拔他的原因。

雖然一衆官員邀請曾銑赴宴的多,但曾銑卻沒能赴宴,才吃完早點,一名護衛隊軍官便找到了他,通告他東洋伯劉思武在軍營設宴以待,京師誰不知道劉思武是益王跟前的紅人,曾銑自然不敢怠慢,匆匆趕往西直門外。

第329章 對應之策第 99章 錢法第40章 首輔張璁第101章 錢弊第280章 辭官之道第173章改制第385章 暗助第338章 招安條件第20章 京郊送行第394章 爭權第163章彩票圈錢第367章 遷大本營第231章 不解第457章 偷天換日(十八)第350章 拒絕招安第376章 嫁衣?第480章 益王野心第370章 淘金潮第257章 出行第317章 再回南京第139章求人不如求己第427章 形勢第53章 南京(九)第354章 身份敗露第40章 首輔張璁第47章 南京(三)第333章 不是來講道理的第73章 窺破第77章 邸報第13章 書生罵人第476章 反困第339章 京都近畿第485章 無奈第456章 偷天換日(十七)第332章 兩手準備第269章 哺乳第280章 辭官之道第67章 霸氣大明第321章 強勢第236章 被逼第22章 禮物第343章 火燒大阪灣(三)第419章 緩和關係第42章 少爺稱謂第376章 嫁衣?第128章家難當第269章 哺乳第216章 化害爲利第34章 再見張璁第22章 禮物第49章 南京(五)第318章 唱雙簧第387章 要俘虜第263章 不爲所動第409章 強攻第462章 偷天換日(二十三)第218章 踢皮球第224章 一門兩公第79章 船隊第98章 陋規第208章 譁變第265章 遇險第307章 方案第181章入主月港(三)第277章 牛刀小試第387章 要俘虜第71章 盯梢第六章 買僕第156章 誘惑第170章金星晝現第307章 方案第277章 牛刀小試第325章 再出豪言第 401章 動手第465章 偷天換日(二十六)第10章 三寸金蓮第397章 過河拆橋第410章 城破第104章上疏第204章 相親第61章 出海第182章 離任第264章 寒心第203章 嚴世藩第233章 紅顏薄命第37章 會票第159章誇耀第257章 出行第376章 嫁衣?第155章拉人第173章改制第241章 勳臣入閣第291章 張璁回京第177章安排第324章 萬衆矚目第317章 再回南京第204章 相親第302章 下馬威第223章 揣摩第35章 建言
第329章 對應之策第 99章 錢法第40章 首輔張璁第101章 錢弊第280章 辭官之道第173章改制第385章 暗助第338章 招安條件第20章 京郊送行第394章 爭權第163章彩票圈錢第367章 遷大本營第231章 不解第457章 偷天換日(十八)第350章 拒絕招安第376章 嫁衣?第480章 益王野心第370章 淘金潮第257章 出行第317章 再回南京第139章求人不如求己第427章 形勢第53章 南京(九)第354章 身份敗露第40章 首輔張璁第47章 南京(三)第333章 不是來講道理的第73章 窺破第77章 邸報第13章 書生罵人第476章 反困第339章 京都近畿第485章 無奈第456章 偷天換日(十七)第332章 兩手準備第269章 哺乳第280章 辭官之道第67章 霸氣大明第321章 強勢第236章 被逼第22章 禮物第343章 火燒大阪灣(三)第419章 緩和關係第42章 少爺稱謂第376章 嫁衣?第128章家難當第269章 哺乳第216章 化害爲利第34章 再見張璁第22章 禮物第49章 南京(五)第318章 唱雙簧第387章 要俘虜第263章 不爲所動第409章 強攻第462章 偷天換日(二十三)第218章 踢皮球第224章 一門兩公第79章 船隊第98章 陋規第208章 譁變第265章 遇險第307章 方案第181章入主月港(三)第277章 牛刀小試第387章 要俘虜第71章 盯梢第六章 買僕第156章 誘惑第170章金星晝現第307章 方案第277章 牛刀小試第325章 再出豪言第 401章 動手第465章 偷天換日(二十六)第10章 三寸金蓮第397章 過河拆橋第410章 城破第104章上疏第204章 相親第61章 出海第182章 離任第264章 寒心第203章 嚴世藩第233章 紅顏薄命第37章 會票第159章誇耀第257章 出行第376章 嫁衣?第155章拉人第173章改制第241章 勳臣入閣第291章 張璁回京第177章安排第324章 萬衆矚目第317章 再回南京第204章 相親第302章 下馬威第223章 揣摩第35章 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