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完敗

次日,乾清宮,西暖閣。

嘉靖細細把玩了一番手中的銀元,對嘉靖元寶四字尤覺滿意,再次端詳了一番,他才瞥了一眼跪在下面的張璁,道:“秉用無須多禮,平身,賜坐。”

“謝皇上恩典。”張璁起身落座後,便躬身道:“銀元的鑄造推廣須一段時日,微臣擬讓戶部先行鑄造三十萬枚移交內庫以積累經驗,還望皇上允准。”

低頭了?嘉靖微微一笑,很快又收斂了笑容,低頭看了一眼手中的銀元,這一枚纔是七錢二分,三十萬枚?跟朕打馬虎眼呢,微微沉吟,他才問道:“這銀元可是九銀一銅?”

“回皇上。”張璁忙躬身道:“寶源、寶泉兩局鑄匠經多番鑄造比對,**銀,十一銅亦可,考慮是首批銀元,這才用九銀一銅。”

見他答非所問,嘉靖不由輕蹙了下眉頭,才道:“朕記得,好像所有的庫銀皆是九六以上的成色,對吧?”

“回皇上。”張璁低頭道:“微臣與鑄造局的反覆查驗過,鑄造一枚銀元,獲利可得三分。”

雖然仍然是答非所問,但嘉靖卻是被這個數字吸引住了,鑄造一枚銀元只有三分的利?那鑄造一千萬枚纔多少銀子?三十萬兩?這能濟什麼事?微微沉吟,他才道:“兩京約莫能鑄多少枚?”

聽的這一問,張璁不由暗鬆了口氣,忙謹慎的說道:“回皇上,朝廷每年歲入約在五百萬兩,僅此一項便是七百萬枚,再加上私人手中存銀,一旦開鑄,京師年鑄一千萬枚,當無問題。南京雖無歲入,但繁華遠勝京師,工匠數額亦遠超京師,可年鑄二千萬枚。”

三千萬枚,一年就是九十萬兩!嘉靖不由砰然心動,九十萬對朝廷而言已經不是小數額了,微微沉吟,他才道:“銀元的成色畢竟不如銀錠,商賈百姓是否樂意接受?”

“回皇上,九成的成色已然不低。”張璁沉聲道:“除了庫銀,市面流行的各類銀錠能有八五成色已然算是上等,銀元成色高,規格一致,攜帶方便,又無異地匯兌之損耗,一經推出,必然大受歡迎。”

嘉靖微微點了點頭,才道:“開鑄吧,先鑄四十萬送入內庫。”

見嘉靖又將話題繞到這數額上來了,張璁不由大感頭痛,當即便道:“皇上,收購銅錢重鑄明年一開年亦將隨之展開。”

嘉靖淡淡的看了他一眼,道:“錢法革新確實不宜拖延,不過,收鑄銅錢之事,不可如此着急,明年纔開始推行銀元,緩一年吧。”

見嘉靖是鐵了心不肯讓步,張璁亦覺無奈,他倒不是在乎十萬銀元,而是在乎嘉靖的態度,若是不能各退一步,此番抗衡便是完敗,嘉靖以後只會得寸進尺,內閣亦會形同虛設,當下他便默不吭聲。

見這情形,嘉靖將話題一轉,道:“桂萼的上疏,你覺的如何?”

見他又將桂萼點出來,張璁不由心裡一沉,嘉靖如今才二十出頭,心性不穩,耐心有限,可別惹惱了他,當下他便躬身回道:“實乃老成謀國之言。”

嘉靖點了點頭,道:“桂萼有些想法還是很有見地的,不過,他只知花錢,不知賺錢之難,這樣的人才,大明不缺,大明缺的是既能花錢也會賺錢的人才。”微微一頓,他才輕嘆了一聲,道:“不當家,不知道家難當,朕有時候真是挺羨慕武宗皇帝的。”

羨慕那個荒廢朝政,重用內侍的正德皇帝?張璁心裡不由一跳,嘉靖這是在威脅他,威脅朝中所有反對他崇尚道教的官員,他也不敢再坐着,忙起身跪下道:“主憂臣辱,主辱臣死,國事艱難如此,實是微臣無能,懇祈皇上降罪。”

嘉靖盯着他足有移時,方纔開口道:“罷了,平身。”俟其起身落座,他才接着道:“你是朕一手擢撥任用的,朕也不與你兜圈子,朕沒什麼其他愛好,就只崇信道教,歷來帝皇,崇信道教的不乏其人,東晉哀帝、簡文帝,北魏明元帝、太武帝,唐高宗、玄宗,宋徽宗皆崇信道教,沒見因此而亡國的。

朕身爲天子,難道連一點喜好也不能有?叫他們別有事沒事的呱噪,也別時時處處耍小心眼掣肘,朕還沒昏聵到因崇信道教而荒廢朝政的地步。”

話說到這個份上了,張璁哪裡還敢多言,忙躬身道:“微臣謹尊聖諭。”

嘉靖心裡清楚太倉庫銀子不多,欽安殿設壇齋醮也用不了三十萬兩白銀,之所以刻意如此,是因爲朝中的大臣言官不時又蹦出一個上疏諫言,指責他迷戀道教,弄的他不勝其煩,索性製造機會挑明瞭說,讓張璁這個首輔去約束京師百官,同時也敲打一下張璁,讓他清楚,閣權必須得服從皇權。

見張璁服軟,嘉靖亦不爲己甚,不想再延續這個話題,看了一眼手中的銀元,他很自然的想到了倡議錢法革新的胡萬里,微微沉吟,他才道:“農爲國之本,農學院又是未有之創舉,朝廷應該大力扶持,如今已是七月了,漳州農學院的籌建可有進展?”

張璁正滿心的沮喪,聽見嘉靖問起農學院事宜,忙打起精神道:“回皇上,籌建農學院一事,因皇上沒明確規格,工部不敢造冊,微臣亦不敢擅自劃撥籌建款項。”

嘉靖聽的一呆,登時就有些惱怒,道:“農學院之生員考覈優異者授予官身,這規格還要如何明確?”

張璁本就是爲胡萬里私自募捐籌建農學院鋪路,一見嘉靖語氣不善,又怕他遷怒工部尚書章拯,忙躬身道:“皇上息怒,是微臣擔心招惹閒話,未催促工部,所幸胡萬里見到邸報後,已自行募捐籌建,農學院如今已經開工。”

募捐籌建?嘉靖瞥了張璁一眼,道:“秉用授意的?”

“微臣不敢。”張璁忙躬身道:“農學院規制不在國子監之下,微臣豈敢如此妄爲。”

“妄爲也是你們逼的。”嘉靖毫不客氣的說道,微微沉吟,他纔好奇的問道:“他募集了多少銀子?”

“近六萬兩。”張璁說着便將胡萬里彙報的募捐情況詳細說了一遍。

聽完之後,嘉靖嘴角微微一勾,露出一絲淺笑,道:“募捐他也能如此別出心裁,倒也沒壞了朝廷的名聲,那一百個農學院生員的名額就算是朕賞的。”

這等若是替胡萬里善後了,張璁忙躬身道:“微臣代胡萬里叩謝皇上隆恩。”說着就起身要跪謝,嘉靖擺了擺手,含笑道:“罷了,他亦是情不得已,剩下的缺口,你們要及時補上。”

“微臣尊旨。”張璁忙躬身道。

出了乾清宮,回到內閣值房,張璁便提筆給胡萬里寫了封信,將陛見嘉靖提及他的情形說了一遍,又將鑄造銀幣的情形簡約說了下,最後自然是免不了訓斥一頓,要他凡事思慮周全,但凡大事先彙報。

有事話長,無事話短,一晃就到了年底,進入臘月,京師是大雪紛飛,漳州卻是冬日融融,恍如陽春三月。

臘月初八,胡萬里一早就趕往東門爲福州來的布政司右參議陳東潞、按察司副使張季才、儒學提學副使何勵盛三人送行,這三人前來漳州已經半年,年關將至,自然是要趕回福州過年的。

回到縣衙,胡萬里便將縣丞、主薄、典史召集到三堂簽押房,待的三人到齊,他才含笑道:“今年諸位都跟着辛苦了一年,客套話我就不說了。”說着,他從懷裡取出四張銀票,道:“年關已近,這是我許諾給你們的養廉銀,乘着眼下物價未漲,拿去購置年貨吧。”

三人還真未想到胡萬里會當真給他們發銀子獎勵,不由都有些遲疑,縣丞張明賢躬身一揖,道:“協助堂翁乃是下官等職責所在,廉潔奉公亦是爲官之準則,歷來皆是下官等孝敬堂翁,如何敢收堂翁的銀子。”

胡萬里微微一笑,道:“君子愛財,取之以道,本官也愛財,白花花的銀子送出去也心痛。不過,身爲主印官,既然承諾了自然要言出必行,本官不知道你們是否還有中飽私囊之事,但最近一段時間,本官在城中微服私訪,諸位的官聲還不錯,縣衙的名聲也還好,這是你們應得的,也是本官該賞的,都收下,好說正事。”

聽的這話,三人都抱着過年拜年的時候再送回去的打算,一個個上前接過銀票,待的三人落座,胡萬里才微笑着道:“年關將近,該忙的都忙完了,如今也就等着封印過年了,在城裡忙碌了大半年,我想去下面各驛站遞鋪轉轉,這幾日,衙裡事務就交由你們負責。

另外,農學院的修建如今已全面展開,因爲趕工期,過年休息的時間只五日,這段時間,便是封印期間,也該每日去看看,對於南京來的工匠,要妥善安排,工地亦要安排衙役輪值。”

三人心裡都清楚,縣尊這是要出遠門,什麼到下面各驛站遞鋪轉轉,那純粹是哄鬼,縣丞張明賢略一遲疑,便道:“堂翁何時能夠回來?”

胡萬里笑了笑道:“自然要回縣衙過年。”(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第207章 被逼第348章 金印第413章 前景第125章姑妄言之第425章 新軍裝第289章 五百里加急第163章彩票圈錢第80 章 月港設點第151章 爲那般第488章 省心第453章 偷天換日(十四)第335章 送上門的機會第434章 天公不做美第216章 化害爲利第140章 二爺第221章 東廠第126章瞞天過海第263章 不爲所動第462章 偷天換日(二十三)第257章 出行第94章 雛形第279章 杭州第79章 船隊第312章 投降第480章 益王野心第451章 偷天換日(十二)第23章 侍妾第344章 火燒大阪灣(四)第403章 火燒月港第42章 少爺稱謂第194章 禍不單行第71章 盯梢第328章 都指揮使第409章 強攻第488章 省心第101章 錢弊第143章火器大家第337章 混亂的倭國第23章 侍妾第4章 宴請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一)第132章盛極第421章 贏家第447章 偷天換日(八)第30章 靠身文書第457章 偷天換日(十八)第203章 嚴世藩第346章 火燒大阪灣(六)第467章 偷天換日(二十八)第123章管閒事第433章 找死第427章 形勢第318章 唱雙簧第256章 走親戚第414章 擔憂第213章 守備中官第322章 月港生變第116章 狂知縣第343章 火燒大阪灣(三)第297章 開張不順第367章 遷大本營第38章 收禮第465章 偷天換日(二十六)第43章 白送第80 章 月港設點第209章 反應不一第272章 逛集 市第21章 冷落第359章 招安條件第348章 金印第1章 被點撥第374章 野心第436章 入侵倭國第154章 投桃報李第162章有後了第352章 不安第150章收買人心第471章 西北戰略第295章 杭州掛牌第397章 過河拆橋第459章 偷天換日(二十)第274章 激勵第314章 沒意思的海戰第446章 偷天換日(七)第189章不歡第191章府尹之位第60章 下聘第286章 萬順合第69章 逛街第48章 南京(四)第459章 偷天換日(二十)第288章 一石三鳥第305章 外儒內法第301章 調集 人手第103章 南北郊議第115章 衝突第336章 壟斷計劃第98章 陋規第53章 南京(九)第421章 贏家
第207章 被逼第348章 金印第413章 前景第125章姑妄言之第425章 新軍裝第289章 五百里加急第163章彩票圈錢第80 章 月港設點第151章 爲那般第488章 省心第453章 偷天換日(十四)第335章 送上門的機會第434章 天公不做美第216章 化害爲利第140章 二爺第221章 東廠第126章瞞天過海第263章 不爲所動第462章 偷天換日(二十三)第257章 出行第94章 雛形第279章 杭州第79章 船隊第312章 投降第480章 益王野心第451章 偷天換日(十二)第23章 侍妾第344章 火燒大阪灣(四)第403章 火燒月港第42章 少爺稱謂第194章 禍不單行第71章 盯梢第328章 都指揮使第409章 強攻第488章 省心第101章 錢弊第143章火器大家第337章 混亂的倭國第23章 侍妾第4章 宴請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一)第132章盛極第421章 贏家第447章 偷天換日(八)第30章 靠身文書第457章 偷天換日(十八)第203章 嚴世藩第346章 火燒大阪灣(六)第467章 偷天換日(二十八)第123章管閒事第433章 找死第427章 形勢第318章 唱雙簧第256章 走親戚第414章 擔憂第213章 守備中官第322章 月港生變第116章 狂知縣第343章 火燒大阪灣(三)第297章 開張不順第367章 遷大本營第38章 收禮第465章 偷天換日(二十六)第43章 白送第80 章 月港設點第209章 反應不一第272章 逛集 市第21章 冷落第359章 招安條件第348章 金印第1章 被點撥第374章 野心第436章 入侵倭國第154章 投桃報李第162章有後了第352章 不安第150章收買人心第471章 西北戰略第295章 杭州掛牌第397章 過河拆橋第459章 偷天換日(二十)第274章 激勵第314章 沒意思的海戰第446章 偷天換日(七)第189章不歡第191章府尹之位第60章 下聘第286章 萬順合第69章 逛街第48章 南京(四)第459章 偷天換日(二十)第288章 一石三鳥第305章 外儒內法第301章 調集 人手第103章 南北郊議第115章 衝突第336章 壟斷計劃第98章 陋規第53章 南京(九)第421章 贏家